圣济总录 - 第 439 页/共 447 页

寒热胸满颈痛,四肢不举,腋下肿,上气胸中有音,喉中鸣,天池主之。   寒热酸痛,四肢不举,腋下肿 ,马刀喉痹,髀膝胫骨摇,酸痹不仁,阳辅主之。   胸中满,腋下肿,马刀 ,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寒热,胸胁腰膝外廉痛,临泣主之。   寒热颈颔肿,后溪主之。   诸 ,灸鸠尾骨下宛宛中,七十壮。   九 ,灸肩井二百壮。   诸 ,灸 周四畔,瘥。   诸恶 中冷息肉,灸足内踝上,各三壮,二年者六壮。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痔疾灸刺法   久冷五痔便血,灸脊中百壮。   五痔通,攒竹主之。   五痔痛,不得大小便,会阴主之。   五痔便血失屎,灸回气百壮,穴在脊穷骨上。   五痔骨蚀,商丘主之。   痔 痛,飞阳承筋及委中承扶主之。   诸痔疽灸回气三七壮,黄帝针经云:穴在尾脆骨上一寸半,又连岗穴主之,在回气穴两边相去三寸是也,各灸三七壮。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痈疽疮肿灸刺法   凡发背多于背两胛间起,初如粟米,或痛或痒,仍作赤色,日渐长大,不过十日,遂至于死,善养生者,小觉背上痒痛,急取净土,以水和作饼子,浓二分,阔一寸半,以粗艾作炷,连饼子,贴着疮上灸之,一炷一易,若粟米大时,可灸七饼,如榆荚大,可灸七七饼,如钱大,可日夜灸之,不限饼数,仍服五香连翘汤,及铁浆等攻之。   凡痈疽始发,或小或大,或如米粒,此皆微候,急须攻之,若无医药处,即灸当头百壮,一方云:七八百壮,其大重者,灸四面,及中央,二三百壮,亦宜当头,以火针针入四分。   凡疽猝着五指筋急,不得屈伸者,灸踝骨中央,数十壮,或至百壮,发背痈肿,已溃未溃,用香豉三升,以水和捣作饼子,浓三分,有孔勿复之,布豉饼,以艾列其上灸之,取温热,勿令破肉,如热痛,急易之,一日两度灸,如有疮,以疮孔中汁出为度,,腋痈大热,刺足少阳五刺,热不止,刺手心主三刺,痈疽不得顷时回。痈不知所,按之不应手,乍来乍已,刺手太阴旁三 。与缨脉各二。   治痈肿者,刺痈上,视痈小大深浅,刺大者多而深之,必端纳针。   项肿不可俯仰,颊肿引耳后,完骨主之。   咽肿难言,天柱主之。   肿唇痈,颧 主之。   颊肿痛,天窗主之。   颈项痈肿,不能言,天容主之。   胸下满痛,膺肿,乳根主之。   马刀肿 ,渊腋章门支沟主之。   面肿目痈肿,刺陷谷出血,立已。   痈疽,窍阴主之。   头大浸潭(一作浸淫),间使主之。   管疽,商丘主之。   肠痈,灸两手后肘尖上,各一七壮,左右同,又灸两足大趾岐间,各三壮,兼主诸痈肿病。   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下脓血即瘥。   大人小儿痈肿,灸两足大KT 趾奇中,仍随病左右。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癣灸法   日中时,灸病处影上三壮灸之,咒曰:癣中虫,毛绒绒,若欲治,待日中,又法八月八日,日出时,令病患正当东向户长跪,平举两手持户两边,取肩头小垂际,骨解宛宛中灸之,两火俱下,各三壮,或七壮,十日愈。   疣目,着艾炷疣目上,灸之,三壮即除。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杂病灸法   蛊毒灸足小趾尖上,三壮,当有物出,酒上得者酒出,饭上得者饭出,肉菜上得者,肉菜出,神验。   江南有射工毒虫,一名短狐,一名蜮,常在山间水中,人行及浴,此虫口中横骨角弩唧,以射人形影则病,若见身中有此疮,急灸之,一处一壮,百处亦百壮,大良,又切葫令薄,以拓疮上,灸葫上千壮,瘥。   中沙虱毒已深者,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着爪上见行动,如挑不得,便就上灸三四壮,则虫死病除。   蛇螫,嚼盐唾上讫,灸三壮,复嚼盐,唾灸疮上。   犬咬,先吮却恶血,灸疮中十壮,明日以去,乃灸一壮,满百日止,姚云忌酒。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妇人诸疾灸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