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济总录 - 第 438 页/共 447 页

小腹肿痛,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约,取太阳大络,视其结脉,与阴厥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取胃脘及三里。   小便不利,少腹胀满,大小肠俞,随年壮。   灸两足内踝上大脉,名三阴交,各二十一壮,治小便白浊。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胞转灸法   关元穴,脐下三寸,灸一七壮,主转胞不得小便,甲乙经云:足三阴任脉之会。   腰痛小便不利,苦胞转,灸玉泉七壮,又灸第十五椎五十壮,又灸脐下一寸,又灸脐下四寸,各随年壮。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中恶灸刺法(猝死客忤尸厥等附)   胃脘穴,主中恶,甲乙经云:一名太仓,胃募也,在上脘下一寸,居蔽骨脐中,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宜灸三壮,又千金翼治中恶欲死,不知人,灸足大趾横纹,随年壮,左右同。   猝死中恶,灸两足大趾爪甲聚毛甲中,七壮,此华佗法,又云:三七壮,又灸脐中百壮。   猝死而张目及舌者,灸手足两爪后,十四壮。   猝死而四肢不收,失便者,灸心下一寸,脐上三寸,脐下四寸,各一百壮。   猝客忤死者,灸人中三壮,一名鬼客厅,又治尸厥(一云三十壮),又横度口中折之,令上头着心下,灸下头五壮,又针间使各百余息,又灸手十指爪下,各三壮,余治同上方(备急方云治猝死而张目反折者),又灸肩井百壮,又灸间使七壮,又灸巨阙百壮。   尸厥者,灸厉兑二穴,甲乙经云:穴在足大趾次趾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足阳明脉所出也,各灸三壮,炷如小麦大,又灸阴囊下,去下部一寸,百壮,若妇人灸两乳中间,又云:爪刺人中,良。又针人中至齿,立起,又以绳围其臂腕,男左女右,绳从大椎上度,下行脊上,灸绳头五十壮,此是扁鹊秘法,又针百会,当鼻中人发际五寸,针入三分补之,又针足大趾甲下肉侧,去甲三分,又灸膻中,二七壮。   猝中恶飞尸遁注,胸胁满,旁庭主之,在腋下四肋间,高下与乳相当,乳后二寸陷中,俗名注市,举腋取之,刺入五分,灸五十壮,恶风邪气遁尸,内有瘀血,宜取九曲中府,在旁庭注市下三寸,刺入五分,灸三十壮。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鬼魅诸邪病灸刺法   上星穴,直鼻入发际一寸,灸五壮,普济针灸法云:主鬼魅惊恐哭泣,又唇表中央弦弦者中,灸三壮,主邪鬼妄语。   猝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炷如雀屎大。   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又灸间使手心各五十壮,狐魅合手大指缚指,灸合间三七壮,当狐鸣即瘥。   灸猝中鬼击,人中一壮,立愈,不瘥更灸,又灸脐上一寸,七壮,及两踵白肉际,取瘥,又灸脐下一寸,三壮。   旁庭二穴,甲乙经云:穴在胁堂下二骨间陷者中,举腋取之,各灸三壮,主猝暴中飞尸遁尸,胸胁支满,时上抢心,呕吐喘逆,咽干胁痛。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猝魇寐不寤灸法   灸胃脘一七壮,又,灸两足大趾丛毛中,各二七壮(肘后方云华佗法又救猝死中恶)。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猝中五尸灸法   灸乳后三寸,十四壮,男左女右,不止更加壮数,又,灸心下三寸,六十壮,又,灸乳下一寸,随病左右,多其壮数,即瘥,又,以四指尖其痛处,灸指下际,数壮,令人痛爪其鼻,人中,又爪其心下一寸,多其壮取瘥。   猝注忤攻心胸,灸第七椎,随年壮,又灸心下一寸三壮,又灸手肘纹,随年壮。   一切食注,灸手小指头,随年壮,男左女右,五毒注,不能饮食,百病,灸心下三寸胃脘十壮,水注日中涌水,经云肺来乘肾,食后吐水,灸肺俞,又灸三阴交,又灸期门,期门在乳下二肋间,泻肺补肾也,各随年壮。   一切注无新久,先仰卧,灸两乳边斜下三寸,第三肋间,随年壮,可至三百壮,又治诸气,神良,一名注市。   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审得其实,不必尽穴,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穴针,仍须根据掌诀捻目治之,万不失一,黄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其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已见符禁门中,第一针,人中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纹,名鬼心,入半寸(即太渊穴也),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火针七 , 三下,(即胂脉穴也),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 , 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针七 , 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纹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宫穴也)。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 , 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头,名鬼藏,第十二针,尺泽横纹外头,接白肉际,名鬼臣,火针七 , 三下,此即曲池,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中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扳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针之。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瘿气灸法   瘿恶气,灸天府五十壮。   瘿劳气,灸冲阳,随年壮。   瘿,灸天衢三百壮,横三间寸灸之。   瘿气面肿,灸通天五十壮。   瘿上气胸满,灸云门五十壮。   瘿,灸中封,随年壮,在两足趺上,曲尺宛宛中。   诸瘿,灸肩 左右相对宛宛处,男左十八壮,右十七壮,女右十八壮,左十七壮,或再三取瘥,止,又灸风池百壮。挟项两边,又灸两耳后发际,百壮,又将患人男左女右,以绳量手中指,从指端齐,绳头向下至指下横纹上,截绳头中屈,从横纹直下,点绳头。灸七壮,五年以后,量加壮数,须三月三日午时下灸,无不瘥者,石瘿难愈,气瘿易治。   气舍穴,在颈直人迎,挟天突后陷中,灸三壮,主瘤瘿气,甲乙经云:足阳明脉气所发,灸一七壮。   卷第一百九十四   治瘰痔灸刺法   瘰 颈有大气,灸天牖,二穴在颈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发际上,各灸五壮。   一切瘰 ,灸两胯里患 处宛宛中,日一壮,七日止,又灸五里人迎各三十壮,又灸背两边腋下后纹上,随年壮,又灸耳后发际直脉,七壮。   寒热颈腋下肿,申脉主之。   寒热颈肿,丘墟主之。   寒热颈瘰 ,大迎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