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医统大全 - 第 329 页/共 402 页

当归 玄胡索 血竭 没药上各等分,以血竭、没药另研为末,当归、玄胡另研末,和一处。每服二钱,热酒童便各半,调下。   八味理中汤 治产后气血俱虚,汗出呕吐,百日可服,壮气补虚。   白术(一两,炒) 炙甘草(七钱) 人参 白茯苓 干姜(炒) 滑石 麦芽(炒)神曲(炒。各五钱)上为细末,米糊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食前姜汤送下。有痰加半夏曲。   (仲景)羊肉汤 治产妇腹中寒痛,血气不足,虚弱甚者,及寒月生产,寒气入于产门,手不可犯,脐下胀满,此为产后之寒证也。   精羯羊肉(半斤) 当归 陈皮(各二两) 生姜(一两)上水四碗,煮至二碗,去渣加葱、椒、盐,分作二服。   猪腰饮 治产后褥劳,寒热如疟,自汗无力,咳嗽、头痛、腹痛俱效。   猪腰(一对) 白芍药(酒炒) 当归(各一两)上以二味药用水三碗,煎至二碗,去渣,将猪腰切作骰子大块,入药汤,入晚米一合,香豉一钱,加葱、椒、盐,煮稠粥,空心日服一次,神效。   小调经汤 治产后败血凝积,令人浮肿,不可作水治。俱用此药行其气血,浮肿自消。   琥珀 没药 桂心 当归 芍药(各二钱) 麝香(二分) 细辛(五分)上为细末,每服钱半,姜汤、温酒调下。   雄漆膏 治产后一切血痛,儿枕诸痛如神。   生漆(一两,火熬极熟,入雄末调匀) 雄黄(一两,研末)上以瓷盏熬漆熟,入雄末和膏得所,以油纸覆之,勿染尘。每服五分,滚酒化开调匀服。   雄黄汤 治产后玉门不敛,阴户突出。   硫黄(一两) 菟丝子 吴茱萸(各七钱) 蛇床子(五钱)上研匀,每服四钱。水一碗煎汤,频洗之,自收。      卷之八十五 胎产须知   治案三条   一医宿客店,治店妇数日临产不生,下体俱冷,无药甚窘,教取椒、橙叶、茱萸共煎汤一盆,令产妇以凳坐盆内,薰洗良久,小腹皆热,气温血行遂产。   一方:产于寒月,久久寒冷不产,昏闷,以红花煎汤,淋洗产门、小腹,苏醒遂生。   一方:以紫苏煎汤薰洗。大抵遇严寒时月,产久伤冷,气血必凝。此薰洗之法,亦要法也。外以淋汤,内以羊肉汤,果效。   盛暑当产二三日,大发热,其脉虚疾而大,恶露不行,败血攻心,狂言呼叫,奔走不可禁者,用:干荷叶(一个,湿透入罐) 生地黄 牡丹皮(各三分)煎浓汤调下,蒲黄二钱,一服即定败血下,遂安。      卷之八十五 胎产须知   易简诸方   (十六条)一方:治产后胞衣不下。黑豆一合,炒熟,醋煮之五七沸,去豆服醋一盏,作三四次饮之,以热手摩产妇小腹,顺摩即下。   一法:胎衣不下,取夫单衣盖井上,立下。   一方:用泽兰叶浸酒,服其酒,以锤烧热淬之,方浸为妙。   一方:治产后子官不敛,用荆芥、藿香、椿根白皮,煎汤薰洗,神效。   一方:治产后百病,名二神散。用血竭、没药等分,轻手研,频筛。再研,取尽为度。   每服二钱,童便、酒各半,用二杯调下。产后服之,百病不起。恶露自通。   一法:产后子肠不收,外用枳壳汤、诃子、五倍子、白矾煎汤薰洗。若不收,再灸顶心百会穴,数壮即上。   一方:产后下血不止,用石菖蒲煎汤调蒲黄末一钱,止。   一方:用百草霜一二钱,调酒服,即止。   一方:用桑白皮煎汤加姜汁一二匙,饮之即止。   一方:治产后血不干,或一月之后,水血如灰汁流而不断,久则成滞,用竹纸、楮皮纸各五七张,烧灰,荆芥穗一握,半夏半钱,酒水同煎,食前服。   一方:治小产后血不尽,用鹿角屑一两,豆豉二合,水三升,先煮豉五七沸,去豉,入鹿角屑,再煮数沸,顿服。   一方:治产妇诸痢疾,用韭白多煮羊肉食之。   一方:治产后中风口噤,用芥菜子一两,研末,温酒调下二钱,效。   一方:用鸡干白屎酒炒煎服。   一方:用独活、甘草、干姜水煎服。   一方:用独活、甘草、干姜水煎服。   一方:用荆芥末、黑豆煎酒调下二钱。      卷之八十五 胎产须知   产后褥劳方   产后虚羸,喘促如疟,名曰褥劳。用猪腰一对,白糯米三合,豆豉五合,绵裹葱白一升,人参、当归、水三升,煎八合,作二三服。   一方:用当归羊肉汤,大补产后虚劳。   产后褥劳,虚汗出不止,用人参、黄 、白术、白茯苓、麻黄根、牡蛎各三钱,用母鸡一双,去毛杂净,水六七碗,用药煮至三碗,任意服。   一方:治产后血露未绝,腹痛,用玄胡索为末,热酒调服三钱,效。   一方:用五灵脂末二钱,热酒调服。   一方:用腌蟹壳烧灰为末,酒调一二钱。   一方:治产后血奔心,用热酒加生地黄汁一杯,和匀服。   一方:用郁金为末,酒调二钱。   产后二十余日,头大痛,不可忍,用:补中益气汤(方见内伤)加川芎、细辛、 本、蔓荆子,水煎服,立止。      卷之八十五 胎产须知   产后乳汁方   产后血气虚弱,乳汁衰少用:猪蹄汤猪蹄一副,通草二两,川芎一两,甘草一钱、穿山甲十四片,炒,将猪蹄净洗,根据食疗法切断,用水六碗同通草等药煎,再加葱姜约煮至三碗,取汁饮之。忌冷物,要吃羹汤,助其气血,乳汁自多。要避风寒,夏月不可失盖,时用葱洗乳为佳。   产妇乳汁不来,其原有二:一、因气血不足,乳汁不来者,用猪蹄汤之类,是为虚者补之。   一、因肥胖妇人,痰气壅盛,乳脉滞塞而不来者,漏芦汤之类,是为盛者行之。   漏芦汤治肥盛妇人,脉滞,壅结不行,乳汁少。用漏芦二两、蛇蜕一条、土瓜根十根,切片炒焦,共为末,酒调下二钱。   一方:用钟乳粉二钱,漏芦汤调下。   一方:用八物汤加黄 、漏芦、天花粉、木通、陈皮,先煮猪蹄汁煎药服。   一方:用栝蒌根为末,酒调下二钱。   一方:多服莴苣汤,并食其菜妙。又用莴苣子炒穿山甲, 为末,酒调。   一方:用赤小豆煮汁,多服之,乳如泉流。      卷之八十五 补遗   【附】断产方法   夫断胎一法,非医家之本心。何则?天地之大德曰生,太上好生而恶杀。今而用此方,岂仁人之心哉!盖情有不容已者,有生育太多,母病其难产;有娼尼不欲育产,即弃之沟中,又为仁人之不忍见也。若不立法以顺人情,诚有害母之大。均为伤生,万不得已而补方于卷末,皆其平和简易之药,若用虻、蛭、水银野狼毒等药,并不加载,观者审之。)(《千金》)断产方四物汤(一剂) 芸苔子(一撮) 红花(三钱)水盏半,煎八分,行经过后,空心服则不成胎。   短剧方断产堕胎有验。   故蚕蜕纸(方圆二尺)上烧为末,空心酒调服,终身不受胎。   (《广济》)下胎方并下死胎有效。   天花粉(四两) 肉桂 牛膝 豆豉(各三两)上咀,水七碗,煎至二碗半,分三服,每服后一时远,又进一服。   短剧扶羸方虚弱人欲下胎,宜用此。   人参 粉草 川芎 肉桂 干姜 蟹爪 黄芩 桃仁上等分,每服一两,水二钟,煎八分,空心服,未动再服。      卷之八十五 补遗   (《千金》)易简方   大麸曲(五升)渍酒一斗,煮二三沸,分五服,隔宿勿食,空心服之,以为验。      卷之八十六   老老余编(上)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大学》传曰:孝、弟、慈三者,修身齐家治国之本也。   夫孝以事亲,移于君为忠,于长为弟,于幼为慈,于众人则仁也,莫不总于斯道斯理,扩而充之者也。夫子答孟武伯之问:孝父母惟其疾之忧。故曰: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也。此予特编一帙,表而出之,俾为子者,知所慎重而有所取也。弟长慈幼方饵之权衡,可以类推矣。   即吾医尤当洞烛摄养之方,以副人子之孝心,端在是矣。春甫引。      卷之八十六 老老余编(上)   保养论   《养老新书》云:安乐之道,惟善保养者得之。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太乙真人曰:一者少言语,养内气;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凡在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实内,以陶和将护之方,虽在闲日,安不忘危。圣人预戒,老人尤不可不慎也。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五脏受气,盖有常分。不适其性,而强云为,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保守真元,外却客气,不得而干之。至于药饵,往往招来真气之药少,攻伐和气之药多。故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康节先生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卫生之术,云:但有四句偈耳,须是在处守持。偈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心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郭信用其言,知自护爱,康强倍常,年几百岁。      卷之八十六 老老余编(上)   服药例   常见世人治年高之人疾患,将同年少,乱投汤药,妄行针灸,以攻其疾,务欲速愈。殊不知上寿之人,血气已衰,精神减耗,危若风烛,百病易攻。至于视听不至聪明,手足举动不随,其身体劳倦,头目昏眩,风气不顺,宿疾时发,或秘或泄,或冷或熟,此皆老人之常态也。   不顺治之,紧用针药,务求痊瘥,往往因此别致危殆。且攻病之药,或吐或汗,或解或利。   缘衰老之人不同年少真气壮盛,虽汗吐转利,未至危困。其衰弱之人若汗之,则阳气泄;吐之,则胃气逆;泻之,则阳气脱,立致不虞。此养老之大忌也。大抵老人药饵止是扶持之法,只可用温平顺气,进食补虚中和之药,不可用市肆赎卖,他人惠迭,不知方味,及野狼虎之药臾之。服饵切宜审详,若有宿疾或时发动,则随疾势用中和汤药调治,三朝五日自然无事。然后调停饮食,根据食疗之法随食性变馔,此最为良法也。   老人肾虚,膀胱气弱,夜多小水,此盖肾水虚而火不下,故足痿。心火上乘肺而不入脬胞,故夜多小水。若峻补之,火益上行,脬亦寒矣。老人脏腑结,大便秘,可频吃猪羊血或葵菜血脏羹,皆能疏利。老人常服芝麻汤及杏仁汤,又嚼麻子,俱能润利。      卷之八十六 老老余编(上)   集方法   凡人少壮及老年,其气血有盛衰不等。岐伯曰:少火之气壮,壮火之气衰。盖少火生气,壮火食气,况复衰火,不可不知也。故治法亦当分别其等,少年、壮年自是区分不同,陈令尹集方俱为老人备用,今所续编亦皆据其对证轻重处方而品列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