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44 页/共 379 页
春冬衄者,用生地黄研取汁,加生蒲黄少许,砂糖井花水浸,服之愈。秋夏衄者,用车前草一握。洗净,同生姜一处研取汁,入生蜜一匙,先拌渣塞鼻,次用新汲水和蜜,并车前草、生姜汁饮之,即愈。
又方生萝卜取根捣自然汁,仰头滴入鼻管中,即止。次以新汲水和蜜、萝卜汁饮之,良。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迟言
〔钱〕
菖蒲丸
治小儿心气不足,五六岁不能言。
石菖蒲(三分)人参(五钱)丹参(三钱)天麦门冬(去心。各一两)赤石脂(二钱)《直指》有当归、川芎、朱砂。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绿豆大。温水下十丸至二十丸,日二三服,久服效。又有病后肾虚不语,宜兼服六味地黄丸。(海藏云:地黄丸足少阴也,与菖蒲丸上下通经。)
鸡头丸
治小儿诸病后不能语。
雄鸡头(炙,一个)鸣蝉(炙焦,三个)大黄(煨,一两)甘草(一两)当归(三分)木通黄(各半两)川芎远志(去心)麦门冬(去心。各三分)上同为细末,炼蜜丸如小绿豆大。平旦米饮下五丸,空心日三四服。儿大者加之,久服取效。鸡、蝉二物,宜求死者用之,不可旋杀。孙真人所谓杀生求生,去生更远矣。
〔海〕百舌鸟,今之莺也,名反舌,主小儿不语,炙食之。又治虫咬。
〔钱〕肾怯失音相似,病吐泻及大病后,虽有声而不能语,此非失音,为肾怯不能上接于阳故也,当补肾地黄丸主之。失音乃猝病耳。口噤不止则失音。声迟亦同。
〔《明》〕五六岁不语者:心(三壮。)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盗汗
〔钱〕
黄散
治虚热盗汗。
牡蛎()黄生地(各等分)上为末,煎服,不拘时。
盗汗,睡而自汗出,肌肉虚也,止汗散主之。遍身汗,香瓜丸主之。
止汗散
用故蒲扇灰研细,每服三钱,温酒调下无时。如无,以故蒲代之。
虎杖散
治实热盗汗。
虎杖水煎服,量多少与之,无时。
〔海〕晋郎中子,自婴至童,盗汗凡七年矣,诸药不效。予与凉膈散、三黄丸三日病已。盖肾为五液,化为五湿,相火逼肾,肾水上行,乘心之虚而入手少阴,心火炎上而入肺,欺其不胜己也,皮毛以是而开,腠理玄府不闭而为汗出也,出于睡中者为盗汗,以其觉则无之,故经曰:寝汗憎风是也。先以凉膈散泻胸中相火,相火退,次以三黄丸泻心火以助阴,则肾水还本脏,玄府闭而汗为之自已。
〔世〕治小儿盗汗。用郁金末涂两乳下,立效。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自汗
〔钱〕治病有等:张氏三子病,大者汗遍身,次者上至顶下至胸,小者但额有汗,众医以麦煎散治之不效。钱曰:大者与香瓜丸,次者与益脾散,小者与石膏汤。各五日而愈。
香瓜丸
胡黄连大黄瓜(黄色者,一个)大黄(湿纸裹,煨)柴胡(去芦)鳖甲(醋炙黄)黄柏黄连芦荟青皮(各等分)上除黄瓜外,同为细末,将黄瓜割其头,填入诸药至满,却盖口,用杖子插定,火内煨熟,将黄瓜及药同用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丸,食后冷浆或新水下,大者五七丸,不过十丸。
胃怯,汗上至顶,下至脐,此胃虚,当补胃,益黄散主之。
〔钱〕六阳虚,汗上至顶不过胸也,不须治之。喜汗,浓衣卧而额汗出也,止汗散主之。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痈疖
〔汤〕凡痈疖未见之初,微见有红头瘰子起隐疼者,急用不语唾,夜半频频涂之。饮酒了,不可用。
治发背痈疖方。
羌活(一两)穿山甲(炒焦,半两)生人骨(,存性,半两)麝香(少许)上末,煎麻黄、薄荷酒调。如阴疮头平向内者,服之即突出,其功效不可尽述。若小儿痘疮黑陷者,只一服而起,万不失一。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腮肿
〔《本》〕治小儿毒瓦斯攻腮,赤肿可畏者。
皂角(去核,二两)天南星(生用,二钱)糯米(一合)上为细末,姜汁调涂,立效。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恶核瘰
〔汤〕小儿恶核生于项颈上,遇风寒所折不消,结成瘰,久而溃脓生疮也,宜服四味大黄饮。(即四顺、清凉饮子是也。)瘰又方。
升麻射干连翘犀角屑大黄(微泡)朴硝(各半两)上咀,水煎,大小加减。忌酒面炙爆物。
贴恶核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