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49 页/共 379 页

〔田〕   调肝散   治疮疹太盛,宜服,令疮不入眼。   生犀(二钱半)草龙胆(一钱)黄(半两)大黄(二钱)桑白皮(炒黄,半两)麻黄(去节)钩藤子(各一钱)石膏(半两)栝蒌仁(去皮)甘草(炒。各二钱)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煎,食后温服,微利效。   〔海〕出太多者,犀角地黄汤、地骨皮鼠粘子汤。(犀角地黄汤方见衄血。地骨皮鼠粘子汤,即地骨皮散,加鼠粘子是也。)〔丹〕又解疮毒药。   丝瓜升麻芍药(酒炒)甘草(生)山楂黑豆赤小豆犀角上咀,水煎服。   〔洁〕已发密重,微喘饮水者,有热证,用去风药微下之。   〔丹〕治男子劳伤出痘,昏不知人,身无全肤者。(方见痘未愈。)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心主热   痘出不快   钱氏消毒散、化毒汤、《活人》鼠粘子汤。(以上三方并见本条。中有鼠粘、荆芥、防风,皆发痘之要剂也。)上三方发疮痘,皆温平温凉药。钱氏所谓三日不出,或出不快,即微发之者是也。如微发不出者,即就与前项药。该每服二钱者,即加至三四钱,该每日二服者,即加至三四服。如加药又不出者,即用升麻、葛根、麻黄、桂枝大发之。如大发后不多,及脉平无事者,即疮稀不可更发。如脉洪有热,有大热者,当用四圣、导赤、八正辈利小便。有大热者,当用芩、连及金花丸辈解毒。若利小便解毒后又不快,则勿发勿下,止用抱龙丸治之,此皆钱氏心法也。   〔丹〕勉奴,痘已出第三日,色淡不肯发,此血气俱虚,与此方。   人参(一钱)白术(炒)黄(酒炙)归身(酒洗。各二钱)陈皮(二分)甘草(炙,少许)诃子(煨,一钱)豆蔻(煨,一钱半)上煎,入好酒些饮之。   上治气血俱虚。   〔彭〕疹痘发未透,宜四君子汤加黄、紫草、糯米煎。凡医百病不可损胃气,故用四君子及糯米等助其胃气。(出阎孝忠续钱氏方中。)〔世〕   六一汤   专发痘疮之脓。   黄(六钱)甘草(炙,一钱)上咀,每服二钱,水六分,煎入酒二分,同煎至半盏,温服。更加橄榄同煎,尤好。加山药亦得。   上治气虚。   〔活〕   活血散   治疮子或出不快。用白芍药末酒调,如欲止痛,只用温热水调,咽下。(海藏云:张子和之治四肢出不快,加防风大效,此症乃太阴药也。)〔世〕   四物汤   治痘疮出不快,不甚红活,不起根窠,缘血虚故也。此药能活血,调顺痘疾无如此方,自古及今,用之如宝,只加甘草服之。   上治血虚。   〔丹〕女子疟后出痘,血气俱虚,又值冬寒,热易退不出。   丁香(五粒)附子(五分)桂(半钱)甘草(炙,二分)人参(半两)黄(一钱)陈皮当归(酒洗。各五分)〔陈〕   异功散   治痘疮已出之间,不光泽,不起发,根窠不红,谓之表虚。   木香当归(各三钱)桂枝白术茯苓(各二钱)陈皮(去白)浓朴(姜制)人参(去芦)肉蔻(各二钱半)丁香(一钱半)半夏(姜制,一钱半)附子(炮,去皮,一钱半)上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五片,枣三枚,煎服。   上治虚寒。(虚而不寒者,宜用前方血气俱虚之剂,不宜用此。必脉虚细,四肢身体冷者,方可用之。)〔钱〕   蓝根散   治疮疹出不快,及倒靥。一名   二圣散   ,救小儿垂死。   板蓝根(一两)甘草(炙,七钱半)上末,每服半钱,取雄鸡冠血三两点,同温酒少许,食后调下,无时。甚则三五服,立效。(丹溪云:蓝能分散败血)〔洁〕若出不快,清便自调,知其在表不在里,当微发之,宜升麻葛根汤。   〔钱〕   消毒散   治疮未出,或已出未能匀遍。又治一切疮,凉膈去痰,治咽喉痛。   牛蒡子(炒,三两)甘草(炙,半两)荆芥穗(二钱半)上同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去渣温服。(海藏云:此药皆温平之剂,一法加防风、薄荷。)〔《活》〕   鼠粘子汤   治小儿痘疮,欲出未能得透,皮肤热,气攻咽喉,眼赤心烦。   鼠粘子(炒,四两)荆芥穗甘草(各一两)防风(半两)上为细末,沸汤点服,临卧。大利咽喉,化痰涎,止嗽,老幼皆宜。(海藏云:太阳少阳之剂,首论温平者此也。)〔海〕又法用牛蒡子炒熟为末,同荆芥煎服。   上三方,消毒饮加减法也。   〔《活》〕   化毒汤   治小儿疮痘已出未出,并宜服之。   紫草茸升麻甘草(炙。各等分)上咀,水二钟,粳米五十粒,同煎,此阳明之药也。(海藏云:出不快者,化毒汤。《本事方》用糯米去粳米。)〔丹〕亚玉,痘出两日,不甚透,食稍进,汗微出,热略减,但食物口中觉有恶味。此出得迟,发未透,须微微表之。   升麻甘草(炙)紫草白术陈皮芍药(炒,半钱)作一帖,加少酒同煎。白芍须炒,见其大便虽出不多,却白带溏滑。   〔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