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40 页/共 379 页

〔钱〕目赤兼青者,发搐。目直而射身反折强直者,生惊。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眼白多   〔世〕治眼白多,多属虚。   鹿茸(半两)泽泻茯苓(各一两)山茱萸(二两)地黄牡丹皮牛膝(各一两)上为末,蜜丸如桐子大。盐汤食后下二十丸。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雀目疳眼   〔罗〕   煮肝丸   治小儿疳眼翳膜,羞明不见物,服十日必退。如大人雀目者,一服效。   夜明沙青蛤粉谷精草(各一两)上件为细末,每服一钱,五七岁以上二钱。猪肝一大片,批开,掺药在内,摊匀,麻线缠定,以米泔半碗煮肝熟,取出肝,汤倾碗内熏眼。分肝作三服,嚼讫,却用肝汤下,一日三服,不拘时候。大人雀目,空心服,至夜便见物,如患多时,日二服。   龙胆饮子   治疳眼流脓,生疳翳,湿热为病,神效。不治寒湿为病者。   青蛤粉(半两)羌活草龙胆(各三钱)黄芩(炒,二钱)蛇蜕皮(半两)麻黄(二钱半)谷精草(半两)升麻(二钱)郁金甘草(炙。各半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灸雀目疳眼法小儿雀目,夜不见物,灸手大指甲后一寸内廉横纹头白肉际各一壮,炷如小麦大。   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炷如小麦大,在手大指次指两骨间陷中。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赤眼   〔汤〕   导赤散   治心热,小便赤,眼目赤肿。   赤芍药羌活防风(各半两)大黄甘草(各一钱)上为末,灯心黑豆煎,食后服。   余平生无赤眼之患,用之如神。大人小儿可通用。凡眼赤涩之初,只用自己小便,张目溺出,用一指接抹眼中,便毕闭目,少顷即效。此以真气逼去邪热也。   〔《本》〕治小儿赤热肿眼。   大黄白矾上二味等分为末,同冷水调作罨子,贴眼,立效。   〔《明》〕眼忽大小赤,合谷灸三壮。热毒风盛,眼疼,灸中指本节头三壮。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通睛   〔汤〕   牛黄丸   小儿通睛,皆因失误筑打触着头面额角,兼倒扑,令儿肝受惊风,遂使两目斗睛,名曰通睛,宜服此。   牛黄白附子(炮)肉桂全蝎芎石膏(。各一钱)白芷(二钱)藿香(半两)朱砂(二钱)麝香(一分)上为末,炼蜜为丸如芡实大。三岁以下,每服一丸,薄荷汤下。乳食后忌油面猪肉。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偏坠   〔田〕小儿狐疝气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者。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两,二物为散,每服八分,日再,酒调下。蜜丸亦通。   偏坠亦宜防葵丸。令儿坐于上,中午时灸卵下偏坠之处七壮。(防葵丸未详。)小儿偏坠,若非胎中所有,在后生者,于茎下肾囊前中间弦子上灸七壮,立愈。   〔《明》〕胎产疝卵偏坠,囊缝后十字纹上。(灸三壮,春灸夏瘥,夏灸冬瘥。)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阴肿囊肿脱囊   〔汤〕小儿阴肿,由啼叫怒气闭纵于下成此疾,宜   海蛤散   海蛤(三钱)茴香(炒,三分)薏苡仁白术槟榔(各半两)上末,食前,温酒调下。大小加减。   阴肿又方。   桃仁(去皮尖及双仁者,炒,三分)牡丹皮桂枝白蒺藜(炒,去刺。各半两)郁李仁(汤浸去皮,一分)上水煎服。   〔丹〕脱囊,即外肾肿大。   木通甘草当归黄连黄芩上水煎服。   〔钱〕   蚯蚓散   治肾子肿硬成疝。   用干蚯蚓为末,唾调敷。常避风冷湿地。(先用花椒葱汤避风处洗,却用此敷之,累验。)〔世〕治小儿囊肿如升,用甘草煎汁,调地龙末涂之,立退,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