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41 页/共 379 页

〔丹〕用紫苏叶为末,水调敷上,又用青荷叶包之,治脱囊效。   〔明〕阴肿:昆仑(灸三壮。)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疝痛   〔汤〕治小肠疝气,家传妙方。   芫花(醋浸,炒)木香槟榔三棱(各半两)茯苓青皮全蝎桂枝附子砂(各一分)上为末,将砂浸澄去土,顿在汤瓶上,候成膏子,和糖酷打面糊为丸如豆大。每三十丸,空心温酒下。未效,再服。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小便不通   〔钱〕   捻头散   治小便不通。   玄胡川苦楝(各等分)上同为细末,每服半钱或一钱,捻头汤调下,量多少与之。捻头汤即汤中滴油数点。食前服。   〔汤〕   木通散   治心经伏热,小便不通,啼叫。   木通(一两)牵牛子(炒,半两)滑石(一两)上为末,灯心、葱白煎服。   冬葵子散   治小儿腹急闷。   冬葵子(一两)木通(半两)上为末,每服一钱,煎服。   〔钱〕尿深黄色,久则尿血。小便不通,久胀满,当利小便。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淋病   〔汤〕治血淋,神效方。   紫草连翘车前子(各等分)水煎服。   又方海螵蛸生地白茯苓上等分为末,柏叶、车前草煎汤调下。   治气淋。   赤芍药(一两)槟榔(面裹煨,一个)上为末,灯心同枣子煎汤,调下。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遗尿   〔汤〕治小便不禁,或睡中遗出不觉。   鸡肠草(一两)牡蛎粉(三钱)龙骨麦门冬(去心)白茯苓桑螵蛸(各半两)上件咀,每服一钱,枣子一枚擘破煎,食前服。   又方破故纸一味,炒为末,黄柏汤调下。   〔外〕疗小儿睡中遗尿,不自觉。桂末、雄鸡肝等分,捣丸如小豆大,温水下,日三服。   〔世〕小儿梦中遗尿,薏苡仁一合许,去心不去壳,敲碎,入盐一小撮,同炒黄色。用水二钟,煎至半钟,空心服之,累效。   卷之三十六小儿部肝主风   喉痹   凡治小儿喉痹,宜于大人喉痹法参用之。   〔汤〕喉痹别无治法,非吐不可。生此证万一危极,前法无效,急用官局碧霞丹研细,用薄荷自然汁入醋调,以鸡翎蘸药送入喉内,徐徐导引,得吐出痰涎为佳。《本事方》论碧霞丹能害人,此不然,盖当时遇有合死之人耳。   碧霞丹   石绿附子尖乌头尖蝎梢上为末,为丸。薄荷汁化,取涎出。   〔《明》〕喉中鸣,咽乳不利:璇玑。急喉痹:天突(一壮不宜,灸,忌之。)   卷之三十七小儿部   心主热   〔钱〕肝热,手寻衣领及乱捻物,泻青丸主之。壮热饮水喘闷,泻白散主之。(壮热者,一向热而不已也。)肺热,手掐眉目,日西热甚,咳嗽寒热,壮热饮水,甘桔汤主之。若肺虚热,唇深红色,轻者泻白散,重者凉膈散主之。   心热,视其睡,口中气温,或合面卧,及上窜摇头切牙,皆心热也,导赤散主之。(心气热则心胸亦然,欲言不能而有就冷之意,故合面睡。)脾热,则目黄肚大,怠惰嗜卧,身热饮水,四肢不收,泻黄散主之。   肾虚,则下窜畏明,地黄丸主之。颊赤,由心脏邪热上攻也,宜服导赤散。   〔钱〕面上证: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颊为肾,赤者热也,随证治之。目内赤者心热,导赤散主之;淡红者心虚热,生犀散主之。青者肝热,泻青丸主之;浅淡者补之。黄者脾热,泻黄散主之。   无精光者,肾虚,地黄丸主之。(洁古云:目中五色甚者,泻本脏。色浅者宜补之。又云:白是寒,小便青,四逆汤。黄赤是热,承气汤,泻本脏。青是腹痛,捻头散主之,桂枝芍药汤亦主之。)〔《脉》〕小儿脉沉而数者,骨间有热,欲以腹按冷清也。   〔钱〕身热不饮水者,热在外;身热饮水者,热在内。   〔海〕四顺饮子治热在内而不厥。连翘散治热在外而不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