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26 页/共 379 页

予见贾氏妇,但有孕,至三月左右必堕,诊其脉左手大而无力,重取则涩,知其血少也。以其妙年,只补中气,使血自荣。时正夏初,教以浓煎白术汤下黄芩末一钱,服三四十帖,遂得保全其生。因而思之,堕因内热而虚者,于理为多。曰热曰虚,当分轻重,盖孕至三月,正属相火,所以易堕。不然,何以黄芩、熟艾、阿胶等为安胎妙药耶?好生之工,幸无轻视。   〔《大》〕治妊娠怀胎数落而不结实。   甘草黄人参白术川芎熟地吴茱萸(各等分)上为末,空心,温酒调二钱。忌菘菜桃李雀肉醋物。(按丹溪论皆是虚热,而无寒者,今姑存此一方,以俟施之于千百而一者也。)醋附丸治数堕胎。(方见血崩。)妊子不成,时时堕胎,后漏下五色,疼痛。灸胞门。(关门左边二寸名胞门,右边二寸名子户。)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胎前症   十月未足欲产过期不产   〔《大》〕妇人怀胎,有七月八月而产者,有至九月十月而产者,有经一年二年乃至四年而后产者,各根据后法治。   知母丸   治十月未足,而痛如欲产,兼治产难及子烦。   用知母一味为细末,炼蜜丸如鸡豆大。温酒嚼下,日三服。丸如桐子大,饮下二十丸。   治妊娠月数未足,而似欲产腹痛者。   槐子蒲黄(等分)上为末,蜜丸如桐子大。温酒下二十丸。以痛止为度。   又方蒲黄如枣核大,筛过,以井花水调服。   〔《千》〕日月未足而欲产者,捣菖蒲根汁一二升灌喉中。(本草云:菖蒲治胎动不安下血。)〔罗〕治妇过月不产方。   四物汤香附桃仁枳壳缩砂紫苏水煎服,即生。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胎前症   难产缩胎法   〔丹〕世之难产者,往往见于郁闷安佚之人,富贵豢养之家,若贫贱辛苦者无有也。古方书止有瘦胎饮一论,而其方为湖阳公主作也,实非极至之言。何者?见其有用此方者,其难自若。予表妹苦于难产,后遇胎孕,则触而去之,予甚悯焉。视其形,惟勤于针指,构思旬日,忽自悟曰:此正与湖阳公主相反。彼奉养之人,其气必实,耗其气使平和,故易产,今形肥知其气虚,久坐知其不运,必气愈弱,儿在胞胎,因母气不能自运耳,当补其母之气,则儿健易产矣。令其有孕,至五六个月来告,遂于《大全》方紫苏饮加补气药与数十帖,因得男而甚快。后遂以此方随母形色性禀,参时令加减与之,无不应者,因名其方曰达生散。   缩胎饮   (即达生散。)大腹皮(三钱)人参陈皮紫苏茎叶(各五分)归身尾白芍白术(各一钱)甘草(二钱,炙)黄杨树脑(七个)或加枳壳、缩砂、青葱五叶。   上作一帖,吞下益母丸。临月得二十服,易生产,后无病。   按丹溪云:难产、死胎,此血气滞病也,盖此方补中行滞。春,加川芎。气虚,倍参、术。气实,倍香附、陈皮。血虚,加当归、地黄。形实,倍紫苏。性急,加黄连。热急,加黄芩。湿痰,加滑石、半夏。食积,加山楂。食后易饥,加黄杨脑。腹痛,加木香、官桂、黄芩。冬不用芩。   黑神丸   一名催生丸,一名益母丸。   用益母草研末,粥丸。治妇人临月,一日三次服之,用缩砂饮送下,能催生易产。产后服能生新血去旧血。只以白汤送下,虚者煎白术、人参、陈皮汤送下。   缩胎丸   八九个月用之。   黄芩(夏一两,秋七钱,冬半两。炒)白术(二两)茯苓(七钱半)陈皮(三两)上末,粥丸桐子大。   又方候九个月用之。   黄芩(一两,宜热药不宜凉药,怯人减半)枳壳(炒,七钱半)滑石(七钱五分,临月十日前,小便多时,加此一味)白术(一两)上为末,粥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热汤下。   〔《保》〕   束胎丸   白术枳壳(各等分)上烧饼为丸桐子大。入月一日食前五十丸,水下服之,至产已。   〔《本》〕   滑胎枳壳散   枳壳甘草(各二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百沸汤点服,空心食前,日三服。凡怀孕六七月以上,即服,令儿易生。   初生胎少黑,一百日肉渐变白。此孙真人滑胎易产方,抑阳降气,为众方之冠也。   妊娠,治冲任脉虚,补血安胎,   内补丸   熟地(二两)当归(一两,微炒)上细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酒下。上三方诸集皆载,在人用之如何耳。大率妇人妊娠,唯在抑阳助阴。《素问》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盖关前为阳,关后为阴,尺中之脉,按之搏手不绝者,妊身也。妇人平居,阳气微盛无害,及其妊子,则方闭经隧以养胎,若阳气盛搏之,则经脉妄行,胎乃不固。《素问》所谓阴虚阳搏,谓之崩也。抑阳助阴之方甚多,然胎前药唯恶群队,若阴阳交杂,别生他病。唯是枳壳散所以抑阳,四物汤所以助阴故尔。枳壳散差寒,若早服之,恐有胎寒腹痛之疾。   以内补丸佐之,则阳不至强,阴不至弱,阴阳调匀,有益胎孕,此前人未常论及。   〔《本》〕榆白皮焙干为末,妇人妊娠临月,日三服方寸匕,令产极易,产下儿身皆涂之,信有效。   卷之三十五妇人部胎前症   临产坐草法   〔《脉诀》〕欲产之妇脉离经,沉细而滑也同名。夜半觉时应分诞,来辰日午定知生。(《难经》云:脉一呼三至曰离经,一呼一至曰离经。《脉经》云:妇人欲产,其脉离经,夜半觉,日中则生也。)身重体热寒又频,舌下之脉黑复青,及舌上冷子当死,腹中须遣母归冥。面赤舌青细寻看,母活子死定难应;唇舌俱青沫又出,子母俱死总高KT;面青舌赤沫出频,母死子活定知真。不信若能看应验,寻之贤哲不虚陈。   〔《大》〕十产论一曰正产者,妇人怀胎,十月满足,忽腰腹作阵疼痛,相次胎气顿陷,至于脐腹,痛极,乃至腰间重痛,谷道挺迸,继之浆破血出,儿子遂生,此名正产。   二曰伤产者,妇人怀胎,未产一月以前,忽然脐腹痛疼,有如欲产,仍却无事,是名试月,非正产也。但一切产母未有正产之候,即不可令人抱腰,亦不可令产母妄乱用力。若儿身未顺,才方转动,便教产母虚乱用力,使儿子错落,忽横忽倒,不能正生,皆缘产母用力于未当用力之所致也。直待儿子身顺,临逼门户,方始用力一送,令儿下生。此名伤产。   上伤产一法,最为切要,慎勿轻忽也。凡十月未足,临产腹痛,或作或止,或痛不甚者,名曰弄痛,非正产之候。或腹虽痛甚而腰不甚者,非正产之候。胎高未陷下者,非正产之候。谷道未挺迸者,非正产之候。水浆未破血未出者,非正产之候。浆血虽出而腹不痛者,非正产之候。凡未有正产候,且令扶行熟忍,如行不得,或凭物坐之,或安卧之,或服安胎药一二服得安即止,慎勿妄服催生药饵。   怆惶,致令产母忧恐而挫其志,务要产母宽心存养调停,亦令坐婆先说解谕之。如觉心中烦闷,可取白蜜一匙,新汲水调下,切勿妄乱用力,先困其母。直待子逼门户,腰重痛极,眼中如火,谷道挺迸时,是正产候,方可用力,并服催生药也。予男妇于未产一月以前,腰腹俱痛,全似将产,其痛至甚,但遇巳牌稍止。如此者将十余日,计无所出,因阅此条遂与安胎药,加参、术数服,间与肉味养之,由是平复不痛。又二十余日,始产一男。是时若妄动乱用力,并服催生等药,立见危亡矣。   三曰催产者,若妇欲产,浆破血下,已见是正产候,但却未生,即可服催生药以催之。忽有经及数日,产母困苦,亦可服药助产母之正气,令儿速生,此名催生。   四曰冻产者,冬月天冷,产母经血得冷则凝,以致儿子不能生下,此害最深。若冬月产者,下部不可脱去绵衣,并不可坐卧寒处。当满房着火,常有暖气。令产母背身向火,令脐下腿膝间常暖,血得热则流散,使儿易生,此名冻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