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纲目 - 第 321 页/共 379 页

治白带腥臭,多悲不乐,大寒。   肉桂(一钱)附子(三钱)黄柏知母(各五分)如少食常饱,有时似腹胀,加白芍药半钱。如不思饮食,加五味子二十个。如烦恼,面上麻木如虫行,乃胃中元气极虚,加黄一钱,人参七分,炙甘草二分,升麻半钱。为粗末,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法如常,食远热服。   〔海〕   香附六合汤   治赤白带下。(方见妇人大法条,即四物加茴香、桂也。)〔《大》〕治赤白带下,年月深久不瘥。   白芍(二两)干姜(半两)上各炒黄色,同为末,空心,米饮调下二钱,日二服。   〔垣〕   坐药龙盐膏   丁香(一钱半)全蝎(五个)木香(一钱半)良姜(一钱)川乌头(一钱半,炮)枯矾(半钱)龙骨茴香归梢(各二钱)玄胡(五钱)炒黄盐(二钱)浓朴(三钱)酒防己红豆肉桂(各二钱)木通(一钱)上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绵裹,留丝在外,纳阴户内。   又方   胜阴丹   为上药力小,再取三钱,内加行性热药。   三柰子川乌大椒(各五分)柴胡羌活(各二钱)全蝎(三个)大蒜破故纸(与蒜同焙。各一钱)升麻(二分)麝香(少许)甘松(三分)白矾(二分,枯)上为细末,同前法用制。   又方回阳丹全蝎升麻(各二分)草乌头(三分)水蛭(三个,炒)虻虫(三个,去翅足,炒)川乌(七分)大椒(五分)柴胡(七分)大蒜破故纸(各二钱)三柰子荜茇(各五分)甘松(二分)羌活(三分)枯矾(五分)炒黄盐(一钱,必用之,药去之则不效)上为极细末,根据前制如指尖大,用绵裹,纳阴户中,觉脐下暖为效。   酒煮当归丸   治疝白带,下疰香港脚,腰以下如在冰雪中,以火焙炕,重浓绵衣盖上,犹冷不任,寒之极也。面白如枯鱼之象,肌如刀削,消瘦之速也。小便不止,与白带长流而不禁固,自不知觉,面白,目青蓝如菜色,目KTKT无所见,身重如山,行步欹侧,不能安地,腿膝枯细,大便秘结,口不能言,无力之极,食不下,心下痞,烦心懊,不任其苦,面停垢,背恶寒,小便遗而不知。此上中下三阳真气俱竭,故哕呕不止,胃寒之极也。其脉沉厥紧而涩,按之空虚。若脉洪大而涩,按之无力,犹为中寒之证,况按之虚空者乎,按之不鼓,是为阴寒之极也,其空虚乃气血俱虚之极也。   当归(一两)茴香(半两)黑附子(七钱,炮制,去皮脐)良姜(七钱)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好酒一升半同煎,煮至酒尽为度,炭火焙干,同为极细末。入炒黄盐丁香(各半两)全蝎(三钱)柴胡(二钱)升麻根木香(各一钱)苦楝子甘草(各半钱,炙)玄胡索(四钱)上与前四味药末,同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宿食消尽,淡醋汤下。   忌油腻、冷物、酒、面。   当归附子汤   治脐下冷痛,赤白带下。   柴胡(七分)良姜干姜附子(各一钱)升麻(五分)甘草(炙,六分)当归(二钱)蝎梢(五分)炒黄盐(三分)黄柏(少许)上件为粗末,用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为丸亦得。   上炒盐例。东垣回阳丹注云:必用炒黄盐,无则不效,盖寒疝之要药也。   固真丸   治白带久下不止,脐腹冷痛,其寒扪之如冰,阴中亦然,目中溜火上壅,视物KTKT无所见,齿皆恶热饮痛,须得黄连末擦之,其痛乃止。惟喜干食,大恶汤饮。此病皆寒湿乘其胞内,故喜干而恶湿。肝经阴火上溢,走于标,故上壅而目中溜火。肾水侵肝而上溢,故目中KTKT无所见。齿恶热饮者,是少阳阳明经中伏火也。当大泻寒湿,以丸药治之。故曰寒在下焦,治主宜缓,大忌汤散,以酒制白石脂、白龙骨以枯其湿,以炮干姜大辛热泻寒水,以黄柏之大寒为因用,又为乡导。治法云:古者虽有重罪,不绝人之后。又为之伏其所主,先其所因之意。又泻齿中恶热饮也,以柴胡为本经之使,以芍药半钱以导之,又恐辛热之药太甚,损其肝经,故微泻之,以当归身之辛温,大和其血脉,此用药之法备矣。   白石脂(一钱,烧赤,水飞,研细,晒干)干姜(炮,四钱)黄柏(酒洗,五分)柴胡(一钱)白龙骨(二钱,酒煮,水飞)白芍(五分)当归(三钱,酒洗)上为细末,水煮稀糊为丸,如鸡头大。每服三十丸,空心宿食消尽,煎白沸汤,放温送下。无令胃中停住,待少时以早膳压之,是不令热药犯胃。忌生冷硬物与酒湿面。   上石脂、龙骨之涩以去脱,盖湿多滑脱者宜之。   补真润肠汤   治白带下,阴户中痛,控心而急痛,身黄皮缓,身重如山,阴中如冰。(一名助阳汤。)防风(一钱)柴胡(一钱二分)良姜(二钱)干姜(一钱)陈皮(五分)白葵花(七朵)生黄芩(五分)郁李仁甘草(各一钱)上为细末锉散,只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食前。   上葵花、郁李仁之滑以润燥,盖枯涸滞着者宜之。   〔丹〕摩腰丹治白带腹痛。(方见腰痛门,甚效。)〔洁〕治带下,少腹冤结而痛者,先以十枣汤下之,次服苦楝丸、大玄胡散调之,是先攻后补之法也。   〔丹〕治结痰白带,先于半饥时,以津下小胃丹十余粒,服至郁积行,却用白术四物等药补之,亦先攻后补之药也。   〔丹〕胡安人,白带下,月经甚多,食少倦怠,面黄,经中如有血块者,有如筋膜者。与参、术等补血气调脾胃,后诸症皆退,惟带未止,以樗皮丸主之。(方见湿热条。)上法治带下虚而有热者。若虚而有寒,脉微面白不泽,无力以言者,东垣补经固真汤、丁香胶艾汤、香桂六合汤是也。   〔子和〕顷顿丘一妇人,病带下连绵不绝,白物或来已三载矣。命予脉之。诊其两手脉俱滑大而有力,得六七至。常上热口干,眩晕,时呕酢水。余知其实有寒痰在胸中,以瓜蒂散吐出冷痰二三升,皆酢水也,间如黄涎,状如烂胶。次以浆粥养其胃气,又次用导水禹功以泻其下,然后以淡剂渗泄之药利其水道,不数日而愈。   息城李左衙之妻,病白带如水,窈漏中绵绵不绝,秽臭之气不可近,面黄食减,已三年矣。诸医皆云积冷,阳起石、硫黄、姜、附之药,重重燥补,污水转多。戴人断之曰:此带浊水本热乘太阳经,其寒水不禁固,故如此也。夫水自高而趋下,宜先绝其上源。乃涌痰三二升,次日下沃水斗余,行三遍,汗出周身。   至明旦,病患云:污已不下矣。次用寒凉之剂,服及半载,产一男。   〔仲〕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   温经汤   主之。   吴茱萸(三两)当归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牡丹(去心)生姜甘草(各二两)半夏(半升)麦门冬(一升)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   〔丹〕赤白带。用五灵脂半生半熟为末,酒调服。   〔《大》〕治白带下。   茅花(一握,炒)棕榈灰(三寸)嫩莲叶(三叶)甘草节(一钱)上为细末,空心酒下方寸匕。   益母散   治带下赤白,恶露下不止。   益母草开花时,采捣为细末,空心温酒二钱,日三服。   香矾散神效。(方见崩中血见黑止条,即醋炒香附灰也。)〔丹〕赤白带皆属于血,有出于大小肠之分。黄荆子炒焦为末,米饮调服。   又方治白带。用白芷以锻石炒去皮,茜草少许,粥糊丸服。   〔《大》〕   白芷散   治赤白带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