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锦囊秘录 - 第 19 页/共 253 页

青黛(二钱) 朱砂(水飞,五分) 麝香(一分) 为细末,蜜丸桐子大,用钩藤煎汤,化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风   胎风者,由在胎之时,脏腑未具,神气未全,其母动静不常,沉酒房劳,或忧愁思虑,呼唤声高,自闻大声,心伤神动,兼又将养失宜,感冒寒暑,腠里开泄,风邪乃伤,入于胞中,儿生之后,邪气在脏,不能宣通,又或包裹,一失冷伤脐带,风触四肢,乳哺又乱,吐 顿成。时或面青,时复面红,痰壅壮热,惊卧不安,手足摇动,身反强直,头面如火,撮口不乳,胃间青色,拘挛握指。然男握外,女握内为顺。若逆搐或偏搐,身冷而软,角弓反张,面青唇战者,皆为不治。然胎风症亦眼合,不可误作慢脾,妄投温药。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风   天麻丸   治胎风。   天麻 半夏(姜制) 防风 羌活 胆星 僵蚕 全蝎(等分) 为末,面调丸,芡实大,朱砂为衣,钩藤煎汤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寒   胎寒者,在胎母受寒邪,或过食生冷所致。必腹痛肠鸣,便青下利,寒栗时发,握拳曲足,失治则成盘肠溏泻,口噤慢惊。若胎寒气痛不已,木香磨水,调乳香、没药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寒   白芍药汤   治胎寒腹痛。   白芍药(一钱) 甘草(四分) 泽泻(八分) 薄桂(三分) 姜水煎服。如误汗误下后,加人参、木香;发惊加钩藤。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寒   助胃膏   治胎寒内痢,胃气虚弱,腹胁胀满, 乳便青。   白豆蔻肉豆蔻(面裹煨去油) 人参 木香(各五钱) 丁香(三钱) 藿香叶茯苓 白术(炒黄) 砂仁 桂枝 甘草炙(各一两) 陈皮(一两) 沉香(二钱)   山药(二两) 为末,蜜丸,炒米汤化下,芡实大一丸。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胎热者,是因在胎,其母过食热毒之物,或服热药,令儿降生,闻有血气,时时叫哭,食乳性急,身发壮热,色如淡茶,面赤目闭,口热如汤,大便黄赤,眼赤瘦损、或多虚痰气而喘满,眼目哆泪,神困阿欠,呃呃作声,两便不利,或利而便血水,甚至手常拳紧,脚常搐缩,眼常斜视,身常掣跳,此皆胎中受热、受惊所致也。失治,重则发惊;轻则鹅口重舌紫赤丹瘤。宜先酿乳,次第解之,当以渐而愈,不可过用寒凉,变生吐利恶症也。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酿乳法   母子同服。   猪苓 赤茯苓 天花粉 泽泻 茵陈 山栀(去壳) 生甘草 生地黄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甘豆汤   治婴孩胎热。   甘草(一钱) 黑豆(二钱) 淡竹黄 灯心(七茎) 水煎。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热   朱砂散   治胎热有痰。   朱砂 牛黄 天竺黄 铁粉(各一分) 麝香五厘 为末,竹沥调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黄   胎黄者,是母受热毒传入于胎而成也。其候生下面目遍体俱黄,大便不通,身发壮热,尿如枝汁,乳食不思,啼叫不止。当用酿乳生地黄汤之类,仍忌食热毒为要。更有小儿身皮面目皆黄者,此黄病也。如身痛膊背强,大小便涩,一身面目指甲皆黄,小便如黄尘色,着物皆黄者,此黄胆也。渴者,难治。然此二症多成于大痛之后,更有生下半周,或及百日,不因病后而身微黄者,此胃热也。又有面黄而腹大多积,食土而渴者,此脾疳也。若自生下而身黄者,此胎疸也。然诸疽皆热,色深黄者是也。若淡黄兼白者。必胃怯或胃不和耳。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黄   地黄汤   生地 赤芍药 天花粉 川芎 当归 猪苓 泽泻 赤茯苓 甘草 茵陈(各等分)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黄   犀角散   治婴孩黄胆一身尽黄。   犀角 茵陈 栝蒌根 升麻 龙胆草 甘草 生地 水石(煨) 水煎服。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肥   有生下遍身肌浓,血色通红,其面色亦红,而黑晴多,时时生痰,自盈月以后,渐渐肌瘦,五心热而大便难,时时生涎,目白睛粉红色者,此名胎肥。是亦在母腹中,母食甘肥,湿热太过、流主胞中,以致形质虚肥,血分壅热也。宜内用大连翘饮,加减调服,外以浴体法浴之。   杂症大小合参卷三 胎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