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医案合刻 - 第 8 页/共 11 页

痛在右胁,是肝木郁而不宣,以逍遥法。   当归 柴胡梢 旋复花 青葱 白芍 茯苓 新绛 沉香汁 谷芽 苏梗汁 炙草诊脉短而涩,短为气弱,涩为营虚,阴不恋阳,阳动而升,为心疼心痛,先宜清火育阴,徐议峻补。   熟地 天冬 石斛 石决明 磁石 牡蛎 丹皮 黄菊炭阳虚,寒湿袭入厥少二阴,下注成疝,治宜温通。   细辛 附子 杞子 葫芦巴 小茴香 吴萸 肉桂 归身 穿山甲 干地龙 独活 茯苓 韭根瘰 之生,胆汁不足也,而木火因之上升,失血、咳嗽、惊溏,所谓上传及肺,末传寒中也。滋则碍脾,燥则碍肺,兼顾方稳。   人参 霞天曲 莲肉 谷芽 淡菜 沙参 米仁 藕喉痛原属少阴,今痛止而犹肿,左关弦滑,阴虚有火,并挟热痰,须滋其化源,佐以清热之品。   熟地 山药 茯苓 泽泻 琥珀 廉珠 辰砂 灯心 人中白 石决明阿胶二两化丸。   此非伏暑症也。暑既兼湿,无阳以化,则少阴之枢不转,而太阳之开反阖矣。但热居湿下,温通又非所宜,宗河间法。   河间桂苓甘露饮胃脘痛,右关弱而不鼓,中阳式微,故肝邪乘之,用建中法。   当归 炙草 香附 煨姜 官桂 炒大茴 橘饼 南枣久咳痰秽,脓血交作,并非肺痈,此褚氏所谓难名之疾也。病涉少阴而阴火甚炽,以饮猪肤 蛤壳 海参 川贝母 米仁根 梨汁阴虚挟湿,风阳易动,故痹症时发,湿邪宜去,却不可燥。以燥药易致劫阴也。   生地 杜仲 料豆衣 茯苓 炒黑防风 木瓜 麻骨 泽泻 木防己 萆 桐皮 五加皮 黑芝麻 炒独活 桑叶 鸭血 鲜山药藤为末,牛乳拌晒二次,薏苡仁一斤,霍斛四两,煎浓汁丸。   肝脉弦搏,火有余也。痰中带红,以前曾坠马跌伤,瘀血留络所致。当于育阴中,佐行瘀之品。   炒熟地 参三七 楂炭 麦冬 阿胶 白花百合 藕节汁 柿饼病湿挟风,身发红瘰,服搜风之剂,外燥里湿。外燥,故风愈烈,内湿,故水益聚。肤裂水溃,始觉微痒,岂非湿泄而卫气得行之据乎?此症以治湿为本,而禁风燥之品。   干首乌 桑叶 石决明 川斛 生术 黑芝麻 细生地 梨汁胃脘痛发,必寒热得汗则解,厥阴病从少阴而泄也。平素阴虚内热,却不可用滋补,从交感朱雀两方出入以消息之。   朱砂 香附 人乳拌茯苓 莲蕊人乳藕汁泛丸诊脉小而弱,经阻四月,脉不见滑象,未可即以妊断,但体质素虚之人,往往脉形有不见滑利者,以气血不充故也。治法不妨为子莫执中之说,则于本体有益无损,可无畸重畸轻之弊苏梗汁 陈皮 金柑皮 藕 归身 砂仁 炒锅巴经不至者,两月有余,此营不足也,惟气能生血,法当大补。   制于术 白芍 茯神 熟地炭 归身炭 远志炭 楂炭 沙参 炒黑枣仁 湘莲 炙草淮麦气冲则噫,气病自下焦来也。姑用镇逆法。   炒熟地 山药 茯苓 紫石英 萸肉 丹皮 泽泻 五味子 杞子炭纹银一件。   气从胁下,上升走络,其至于巅,则为头痛,壮阴和阳,佐以镇摄,自是一定之法。   炒熟地 淡菜 石决明 天冬 西参 蛤壳 牡蛎 川石斛病在少阳之络,宜滋养而佐宣通之品。   归身 枸杞子 续断 陈酒 新绛 人乳 木瓜右臂酸楚,痹而不行也,宜调营分。   桂枝 红花 川断(酒炒) 当归 仙鹤草(鸡右翅血拌炙) 络石补脾而兼补其先天之不足处则可,若云益命门之火,则冲气无阳虚之理,正可不必也。   制于术 橘红 神曲 楂炭 鸡内金 法半夏 砂仁 川连 茯苓 全牛膏 紫河车丸眩晕,用王氏妙香散。   焦于术 枣仁炭 龙骨 远志炭 茯神 生智仁 茯苓 炙草 藕诊得右关,其来颇疾,此肝邪扰中之象。脉形不长,是肝木之郁,左关弦长,幸其全局,犹在左部。若并于右胃,必病矣。   炒熟地 石决明 天冬 西党参 阿胶 生牡蛎 川石斛 淡菜 猪项骨用木瓜一钱,煎汤和入鸭血,瓦上炙黄,煎汤去油代水。   肾水上泛,连肺液而上出,故一咳而连咳不已。昔立斋云:气虚有痰,用肾气丸补而逐之。其自注云:肾气丸,即今之六味也,今仿此意为之。   六味加麦冬 猪内肾 五味 莲须尾闾骨痛,即以异类有情者补之。   猪尾骨 归身 木瓜 新绛脉象已和,惟小便时茎中痛,连及上。若小便长,则不病也。此是阴中有火,病在小肠丙火。宜以养营合导赤,用东垣法。   熟地 炙 白芍 炙草 生草梢 于术 归身 陈皮 茯苓 小木通加淡竹叶。   痛止而经事犹行,应止不止,冲脉不摄,宜兼调之。   炒熟地 杞子炭 牛角腮 螵蛸黑 蛤粉炒阿胶 杜仲 白薇 丹皮炭左关独弦,春脉如弦,或以将交春令使然。但弦而带急,是属肝阴不足,凡心悸腰痛,悉由此。   细生地 枣仁炭 川石斛 石决明 辰砂 茯神 杜仲经行速而为日多,冲不摄也。寒热发而腹中痛,营气虚也。病关八脉,阳惟督脉波任皆及也。法以调奇经为主,使河津渐充流于经脉,病可渐愈矣。   熟地炭 羊尾骨(炙) 艾炭 阿胶 杞子炭 沙蒺藜 杜仲 炙螵蛸 丝吐灰 白薇下多,阴气大亏,近兼渴饮溺少,三消有二,身仍微热,乃因婴幼,阴常不足,适当溽暑郁蒸,热伤津液,最虞肉削。   参须 麦冬 五味 鲜莲子 炙草 炒山药的系温邪,壅闭肺络,咳喘气粗,声音不扬,甚则抬肩鼻煽,舌白不渴,里热不盛可知。是以苦泄淡渗,效而不效者,必佐辛宣通泄达邪,冀望奏续焉。   紫菀 川贝母 竹叶 芦根 杏仁 郁金 连翘 蔻仁再诊。   桑叶 郁金 连翘 通草 杏仁 竹叶 芦根 川贝 蔻仁疝本肝肾为病,又挟湿热下注,以致睾丸肿痒。昔子和分导湿热,丹溪利气辛芳,以二者兼治之。   萆 白藓皮 茯苓 米仁 通草 生草梢肝阴素亏,伏邪内发,始先不寐,继则往来,腹中绊痛,泛恶干咳,寒热得汗,热未退尽,脉左弦,右涩数,治以和阳益阴,少佐清热。   桑叶 葳蕤 料豆衣 茯神 丹皮 巴杏仁 炒白芍 橘红痹痛虽缓,营液颇燥,气机上阻,此属肝胃营艰于宣布,余邪犹羁留肠腑,未尽化也。   归身 广皮 赤苓 金毛狗脊 柏子仁 油松节 萆 生麦芽 枳壳暑病槁热下利,昏狂谵语,至旬日而陡然口喑目闭,手足颤掉,是邪热内陷心胞,肝阴告绝矣。危险何辞。原翁芳香开络,亦背城借一计,佐以清滋熄风,以冀弋获。   鲜莲子 羚羊角 川贝 麦冬 钩藤 稻叶化至宝丹一粒。   病情如昨,势不可援,勉拟以冀万一。   淡芩 黑山栀 甘草 元明粉 连翘 薄荷 大黄今日病情更幻,用药更难,议从手经开达。   枇杷叶 杏仁 荷梗 青蒿梗 桑白皮 桔梗 佛手 连翘 川贝 郁金前病,暑去湿存,今又湿复招暑,烦热一候,神烦寐少,脉数右大,舌红口干,阳明不和,湿转化热矣。   大竹叶 法半夏 甘草 麦冬 生石膏 粳米仿仲圣复病法。   淡豆豉 黑山栀 枳实更衣后,势犹不退,表未解也。舌红苔黄,小溲短赤,里热亦不清泄。议从三焦分泄。   大竹叶 豆卷 杏仁 连翘 大麦芽 桑皮 赤苓 滑石气痹化热,机窍不宣,专开上焦,使其气化热泄。   黄芩 山栀 桔梗 枇杷叶 紫菀 淡豆豉 枳壳议旋降辛开,宣气热以通络。   旋复花 黑山栀 枇杷叶 青葱 钩藤 新绛 生麦芽 紫香附寒热咳嗽,外感新凉,经水适至,止而复来,邪热内伤营分,虽有肝气内着为痛,仍宜宣手太阴,使痹郁得开为要。   淡芩 黑山栀 枇杷叶 青葱 枳壳 炒豆豉 杏仁 新绛脉弦带数,偶吸暑浊,致身热不解,而宿病肝气随发,腹中块垒,痛剧,呛咳心嘈,皆属木火升扰。姑以宣降开达,佐以轻苦和阳。   枇杷叶 黑山栀 金石斛 桑叶 杏仁 炒豆豉 生麦芽 半曲   卷三   骨小肉脆,定非松柏之姿,脉数经停,已现虚劳之候,先天既弱而水亏,壮火复识而金燥,岁气一周一损,岂容再损。秋风乍荐已伤,难免重伤,证具如前。药惟补北,非敢说梦,聊以解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