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 第 251 页/共 283 页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紨fū   注解:布也。谓布名。一曰粗紬。谓大丝缯之粗者,汉书武五子传严延年女罗紨。从纟付声。防无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suì   注解:蜀细布也。左思蜀都赋:黄润比筒。注:黄润,谓筒中细布也。杨雄蜀都赋曰:筒中黄润,一端数金。从纟彗声。祥岁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絺chī   注解:细葛也。葛者,絺绤艹也。其缉绩之一如麻枲。其所成之布,细者曰絺,粗者曰绤。葢艹有不同,如今之葛布有黄艹葛,其粗者也。从纟希声。丑脂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绤xì   注解:粗葛也。从纟谷声。绮戟切。古音在五部。□,绤或从巾。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绉zhòu   注解:絺之细者也。者字依御览补。《诗》曰:“蒙彼绉絺。”庸风君子偕老文。传曰:蒙,□也。絺之靡者为绉。按靡谓纹细皃,如水纹之靡靡也。米部曰:□,碎也。凡言靡丽者皆取□义,谓其极细。此毛说与郑说之不同也。一曰戚也。戚各本作蹴。蹴者,蹑也。非其义。葢本作戚,俗作蹙,又改为蹴耳。今正。郑笺云:绉絺,絺之蹙蹙者。此郑说之异毛也。戚戚者,如今皱纱然。上文云:緛,衣戚也。子虚赋:襞积褰绉。张揖注云:绉,戚也。从纟刍声。侧救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絟quán   注解:细布也。江都王传:遗帝荃葛。师古曰:字本作絟。千全反。又千劣反。江南筩布之属皆为荃也。从纟全声。此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纻zhù   注解:苘属。苘者,枲属也。陈风曰:东门之池,可以沤纻。细者为絟,布白而细曰纻。各本作粗者为纻。今依玄应书正。卷十二、十五略同也。周礼典枲掌布缌缕纻之麻艹之物,白而细疏曰纻,古亦借为褚衣之褚。从纟宁声。直吕切。五部□,纻或从绪省。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缌sī   注解:十五升抽其半布也。各本无抽其半三字,当由不通人□之,今补。缌者,布名。犹大功、小功皆布名也。经云缌麻三月者,注云:缌麻,缌布衰裳而麻绖□也。今本注内□下缌字,则不可通矣。传曰:缌者十五升抽其半。有事其缕,无事其布曰缌。凡布幅广二尺二寸,礼经布八十缕为升,卽许之布八十缕为稯也。斩衰三升,三升有半。齐衰四升。繐衰小功之缕四升有半。大功八升若九升。小功十升若十一升。缌布朝服之缕七升有半。升数各不同,而皆合二尺二寸之度以成布。十五升去半者,十五升朝服之升数也。去其半则为七升有半。朝服用十五升,其布密。缌用其半,其布疏。谓之缌者,郑曰治其缕细如丝也,传所谓有事其缕也。繐衰用小功之缕,而升数不及半。缌用朝服之缕,而升数只取半。皆圣人因宜适变之精意。一曰□麻一丝布也。此说非也。郑注丧服曰:或曰有丝。朝服用布,何衰用丝乎。从纟思声。息兹切。一部。□,古文缌,从恖省。思各本作纟,误,今正。〖注〗□,古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緆xī   注解:细布也。布一本作麻,古亦呼布为麻也。燕礼:幂用绤若锡。郑注:今文锡为緆。緆,易也。治其布使滑易也。按今文其本字,古文其叚借字也。子虚赋被阿锡,卽列子之衣阿緆。许意从礼今文,故录緆字。丧服锡衰传曰:锡者何也。麻之有锡者也。锡者十五升抽其半。无事其缕,有事其布曰锡。按据是则緆之与缌,但一事其缕,一事其布为少异耳。其为十五升之半则同也。何缌下偁传以释之,而緆下不称传也。曰缌在五服之内,故圣人特制其字。锡衰不在五服内,故圣人用锡之名,不别制字。锡衰之锡与细布之緆,其实不同也。葢古者布十五升为冣细。十五升布成,治之使滑易,是曰緆。锡衰则半十五升而治之,亦名曰緆。实非緆也。是以传之释经也,先之曰:锡者何也,麻之有锡者也。有读为又。言麻旣为布矣,而又加灰易之。此言緆之本义也。继之曰:锡者十五升抽其半。无事其缕,有事其布曰锡。此释锡衰之锡也。□言锡者,意各有在。许作字书释緆本义。故只曰细麻,而不必详十五升去半之緆,葢用传前说以包后说矣。从纟易声。先击切。十五部。□,緆或从麻。先郑曰:锡,麻之滑易者。刘熙曰:锡,易也。治其麻使滑易也。古说谓治麻曰锡。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繐suì   注解:细疏布也。礼经曰:繐衰裳牡麻绖,旣葬除之者。传曰:繐衰者何,以小功之缕也。注云:治其缕如小功,而成布四升半。细其缕者,以恩轻也。升数少者,以服至尊也。凡布细而疏谓之繐。今南阳有邓繐。按小功十升若十一升成布,而此用小功之缕四升半成布,是为缕细而布疏。其名曰繐者,布本有一种细而疏者曰繐,但不若繐衰之大疏。而繐衰之名繐,实用其意。故郑举凡布以名之。刘氏释名说繐衰亦曰细而疏如繐也。许云细疏布,亦谓凡布,不主繐衰,与緆本为细布名,而锡衰之锡取以为名正同。故皆不引礼传。从纟惠声。私鋭切。十五部。按此篆各本在前絙□二篆之闲,非其次也,今移此以正之。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緰tóu   注解:緰赀,布也。谓布名。急就篇:服琐緰□与缯连。师古曰:緰□,緆布之尤精者也。□赀同。从纟俞声。度侯切。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缞cuī   注解:丧服衣。丧字各本无,今补。凡服上曰衣,下曰裳。礼衰裳连言,卽衣裳也。以衰统负板辟领等为言也。长六寸,博四寸,直心。礼丧服记曰:衰长六寸,博四寸。注云:广袤当心也。前有衰,后有负板,左右有辟领。孝子哀戚无所不在。按缞,经典多叚借衰为之。从纟衰声。仓回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绖dié   注解:丧首戴也。丧服经苴绖,注曰:麻在首在要皆曰绖。绖之言实也。明孝子有忠实之心,故为制此服焉。首绖象缁布冠之缺项,要绖象大□,又有绞□象革□。按经传首要皆言绖,而首章传苴绖大搹去五分一以为□。齐衰之绖,斩衰之□也云云。然则在首为绖,在要为□。经特举绖以统□耳。故许以丧首戴释绖,犹言当心之缞,则负板、辟领皆统其中也。从纟至声。徒结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缏biàn   注解:交枲也。谓以枲二股交辫之也。交丝为辫,交枲为□。一曰緁衣也。上文緁下云□衣也。此云□,緁衣也。是为转注。从纟□声。房连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huà   注解:□也。□者,足所依也。方言曰:丝作之者谓之□。麻作之者谓之不借,或谓之屦,或谓之□角,或谓之麤,或谓之□,或谓之□。□其通语也。一曰靑丝头□也。上义谓麻作之,此义谓靑丝为头。读若阡陌之陌。许书无阡陌,葢当作什佰也。一曰以下十三字当在从纟户声之下。从纟户声。大徐亡百切。郭景纯下瓦反。一音画。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běnɡ   注解:枲□也。枲者,麻也。急就篇屐屩□藨。今俗语□之判合为帮。读如邦。从纟封声。博蠓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緉liǎnɡ   注解:□□枚也。齐风:葛屦五□。□必□而后成用也,是之谓緉。一曰绞也。一曰犹一名也。方言:緉,□绞也。关之东西或谓之□。绞通语也。按緉之言□也,□之言双也,绞之言交也。从纟□,□亦声。各本□作两,篆作緉,非,当正。力让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絜jié   注解:麻一端也。一端犹一束也。端,头也。束之必齐其首,故曰端。人部系下云:絜束也。是知絜为束也。束之必围之,故引申之围度曰絜。束之则不□曼,故又引申为洁净。俗作洁,经典作絜。从纟□声。古□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缪móu   注解:枲之十絜也。枲卽麻也。十絜犹十束也。亦叚为谬误字,亦叚为谥法之□。一曰绸缪也。唐风:绸缪束薪。传曰:绸缪犹缠绵也。鸱鸮郑笺同,皆谓束缚重叠。从纟翏声。武彪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绸chóu   注解:缪也。谓枲之十絜,一曰绸缪二义皆与缪同也。今人绸缪字不分用。然诗都人士单用绸字,曰绸直如发。毛传以密直释之,则绸卽稠之叚借也。从纟周声。直由切。三部。按此二篆疑有讹乱。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rú   注解:絜缊也。絜缊谓束缊也。束缊见蒯通传。一曰敝絮也。敝絮谓孰绵也。前说谓麻,此谓丝。从纟奴声。女余切。五部。《易》曰:“需有衣□。”旣济六四爻辞。按此篆旧在系篆之前。彼上下文皆言丝,絮非其类,今移次于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缊yùn   注解:绋也。玉藻:纩为茧,缊为袍。注曰:纩,新绵也。缊,今之纩及故絮也。纩及故絮者,谓以新绵合故絮装衣。郑说与许异。衣部曰:以絮曰襺,以缊曰袍。许丝絮不分新旧,槩谓之纩,以乱麻谓之缊。孔安国释论语曰:缊,枲着也。许所本也。蒯通传:束缊乞火。师古曰:缊,乱麻。从纟□声。于云切。十三部。亦上去声。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绋fú   注解:乱枲也。枲各本作系:不可通。今正。乱枲者,乱麻也。可以装衣,可以然火,可以缉之为索,故采尗毛传曰:绋,繂也。言用绋为索也。从纟弗声。分勿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絣bēnɡ   注解:氐人殊缕布也。汉武都郡,应劭曰:故白马氐羌。华阳国志曰:武都郡有氐傁。殊缕布者,葢殊其缕色而相闲织之、絣之言骈也。从纟幷声。北萌切。十一部。自缉篆至此篆皆说麻事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纰bǐ   注解:氐人□也。氐人所织毛布也。周书伊尹为四方献令,正西以纰罽为献。后汉西南夷传:冄駹夷能作毞毲。毞卽纰也。华阳国志同。礼记用纰为纰缪字。从纟,毛似纟。故从纟。比声。读若《禹贡》“玭珠”。卑履切。十五部。亦平声。玭珠见玉部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jì   注解:西胡毳布也。西胡见玉部□注。毳者,兽细毛也。用织为布,是曰□。亦叚罽为之。从纟罽声。居例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缢yì   注解:绞也。绞各本作经,庸人所改也。今正。交部曰:绞,缢也。与此为转注。绞缢必□股辫为之。丧服传曰:丧之绖不摎垂葢不成也。不摎垂,谓不绞也。经本训从丝为一股,缢死必□股为之。以其直县也。故亦谓之经。许解缢必不云经也。左传曰:若其有罪,绞缢以戮。手部曰:摎,缚杀也。从纟益声。于赐切。十六部。《春秋传》曰:“夷姜缢。”桓十六年左传文。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绥suī   注解:车中靶也。靶各本作把,玉篇作车中靶也,广韵引说文同。按靶是,把非。靶者,辔也。辔在车前,而绥则系于车中,御者执以授登车者,故别之曰车中靶也。少仪曰:车则脱绥,执以将命。绥本系于车中,故可脱。郭璞注子虚赋曰:绥,所执以登车。论语曰:□车必正立执绥。周生烈曰:正立执绥,所以为安。按引申为凡安之偁。从纟妥声。声字各本无,今补。妥字见礼经、小雅。许偶遗之,今已补于女部。毛公曰:妥,安坐也。绥以妥会意,卽以妥形声。古音在十七部。今音息遗切。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彝yí   注解:宗庙常器也。彝本常器,故引申为彝常。大雅:民之秉彝。传曰:彝,常也。从纟。纟,綦也。綦,许书所无。当作幂。周礼幎人:以疏布巾幎八尊,以画布巾幎六彝。彝尊必以布□之,故从纟也。廾,持之。之字今补。廾,竦手也。尊下亦曰卄以奉之。米,器中实也。酒者米之所成,故从米。从彑象形。各本作彑声,非也。今依韵会正。彑者,豕之头。鋭而上见也。爵从鬯又而象雀之形,彝从纟米卄而象画鸟兽之形,其意一也。故云与爵相似。此与爵相佀。相似犹同意也。以脂切。十五部。《周礼》:“六彝:鸡彝、鸟彝、黄彝、虎彝、蜼彝、斝彝。□待祼将之礼。”见春官司尊彝职。□、□,皆古文彝。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纟部   标题:素sù   注解:白致缯也。缯之白而细者也。致者,今之致字。汉人作注不作致,近人改为致,又于纟部增致篆,皆非也。郑注杂记曰:素,生帛也。然则生帛曰素,对湅缯曰练而言。以其色白也,故为凡白之偁。以白受采也,故凡物之质曰素,如□下一曰素也是也。以质未有文也,故曰素食,曰素王。伐檀毛传曰:素,空也。从纟□,取其泽也。泽者,光润也。毛润则易下□。故从纟□会意。桑故切。五部。凡□之属皆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部   标题:□   注解:素属。从素廾声。居玉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部   标题:□yuè   注解:白□,缟也。缟者,鲜支也。急就篇有白□。颜注曰:谓白素之精者,其光□然也。从□勺声。以灼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部   标题:□lǜ   注解:□属。素当作索。索见□部,绳索也。从素之字,古亦从纟。故□字或作□,或作繂。采尗毛传曰:绋,繂也。谓麻绳也。今说文讹作素属,乃不可通矣。从□。犹从纟也。率声。所律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