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 第 252 页/共 283 页

标题:繛chuò   注解:□也。淇澳毛传曰:绰,缓也。从□卓声。昌约切。二部。绰,繛或省。今多如此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部   标题:□huǎn   注解:繛也。纟部曰:纾,缓也。然则缓,纾也。从□,爰省。胡管切。十四部。大徐管作玩:非。缓,□或省。今多如此作。文六 重二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部   标题:丝sī   注解:蚕所吐也。吐者,写也。从二纟。息兹切。一部。凡丝之属皆从丝。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丝部   标题:□pèi   注解:马□也。从丝车。各本篆文作辔,解作从丝从軎。五经文字同,中从轴末之軎也。惟广韵六至辔下云:说文作□。此葢陆法言、孙愐所见说文如此,而仅存焉。以丝运车,犹以□挽车,故曰□与连同意,只应从车,不烦从軎也。今据以正误。与连同意。见连辇二字下。兵媚切。十五部。《诗》曰:“六□如丝。”小雅皇皇者华文。此非以证□字,乃以释从丝之意也。六□如丝毛传曰:言调忍也。如丝,则是以丝运车。故其字从丝车。凡引经说会意之例如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丝部   标题:□ɡuān   注解:织□丝毌杼也。织字下各本衍绢字,玉篇又误缉,今□。以丝各本误作从纟,毌作贯,今正。杼者,机之持纬者。毌,穿物持之也。以丝贯于杼中而后织,是之谓□。杼之往来,如□机合开也。从丝省,卝声。卝者,□字也。铉等云古磺字,非也。古还切。十四部。卝,古文□字。各本无此五字,今补。说详□部。文三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丝部   标题:率shuài   注解:捕鸟毕也。毕者,田网也。所以捕鸟。亦名率。按此篆本义不行。凡□训将□也,□训先导也皆不用本字而用率,又或用帅。如绵传云率循也,北山传云率循也,其字皆当作□是也,又详帅下。左传藻率。服虔曰:礼有率巾,卽许书之帅也。象丝网,谓〈冫幺冫〉。上下其竿柄也。上其竿之露者,下其柄也。毕网长柄。所律切。十五部。凡率之属皆从率。2131文一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率部      标题:虫huǐ   注解:一名□,尔雅释鱼:蝮,虫。今本虫作虺。博三寸,首大如擘指。释鱼文。擘指,大指也。郭云:此自一种蛇,人自名为蝮虺。今蝮蛇细颈,大头,焦尾,色如艾绶文,文闲有毛似猪鬣,鼻上有针。大者长七八尺,一名反鼻。非虺之类。此足以明此自一种蛇。按此注见斯干正义及小颜田儋传注。郭意尔雅之蝮今无此物,今之蝮蛇非尔雅之蝮蛇也。象其卧形。虫篆象卧而曲尾形。它篆下云虫也,象冤曲垂尾形。许伟切。十五部。物之□细,或行或飞,或飞二字依尔雅释文补。或毛或□,□见衣部,但也。俗作蠃,非。或介或鳞,□虫为象。按以为象,言以为象形也。从虫之字多左形右声,左皆用虫为象形也。月令:春,其虫鳞。夏,其虫羽。中央,其虫倮。虎豹之属,恒浅毛也。秋,其虫毛。冬,其虫介。许云或飞者,羽也。古虫虫不分,故以虫谐声之字多省作虫,如融赨是也。鳞介以虫为形,如螭虬□蚌是也。飞者以虫为形,如蝙蝠是也。毛□以虫为形。如蝯蜼是也。凡虫之属皆从虫。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蝮(□)fù   注解:虫也。是曰转注,考老之例也。招□曰:蝮蛇蓁蓁。从虫□声。芳目切。三部。玉裁按虫蝮二篆说解,葢有疑焉。许它下解云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尾形。虫篆下说云象其卧形。然则虫乃不□尾之它,它乃□尾之虫,二篆实一字也。乃解虫为蝮。援尔雅博三寸,头大如擘以实之。依尔雅之形,则头广一寸身广三寸必四足之它乃有此形。而许所之言云象其卧,象其冤曲□尾者,必无足之它,而非四足之它也。无足为它之常形,故其卧曰虫,舒之曰它。而龟□篆从它篆之上体,亦未尝非虫篆之上体也。然则以蝮训虫似非许意矣。况尔雅蝮虫在释鱼,陆云今作虺,寻其形皃非无足之它。诸书皆云至毒。则卽字林所谓蝝听之类。故景纯亦云今俗细颈大头之蝮它,非尔雅之蝮它。许书以虽虺蜥蝘蜓蚖六篆同四足者类记,葢许意虫为无足它,虺为四足它,各不相涉。尔雅古本作蝮虫,乃是借虫以为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者,乃虺之形,非虫之形。许书虫篆下作它也,象其卧形,而无蝮虫也,从虫复声之云,则文从字顺矣。蝮字恐古尔雅只作复,故知许不当有。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螣ténɡ   注解:神它也。荀卿曰:螣蛇无足而飞。毛诗叚借为□字。从虫朕声。徒登切。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rán   注解:大它可食。从虫冄声。人占切。七部。〖注〗蚦。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螼qǐn   注解:螾也。释虫曰:螼,蚓,蜸蚕。许谓螼也,蚓也,蜸蚕也。一物三名也。蚓,许作螾。从虫堇声。弃忍切。十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螾yǐn   注解:侧行者。考工记:却行,仄行。郑曰:却行,螾衍属。仄行,蟹属。与许异。今观丘蚓实却行,非侧行。郑说长也。丘蚓俗曰曲蟮。汉巴郡有朐忍县,以此虫得名。丘朐曲一语之转也。或讹朐忍为□□,读如蠢润二音,远失之矣。从虫寅声。余忍切。十二部。蚓,螾或从引。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螉wēnɡ   注解:螉□,各本无此二字,今补。虫在牛马皮者。尔雅释文引字林:螉□似□,虫在牛皮者。字林本说文也。郭氏尔雅注:蚣□一作螉□。此谓蜤螽舂黍。从虫翁声。乌红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zōnɡ   注解:螉□也。从虫从声。子红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蠁xiǎnɡ   注解:知声虫也。十部曰:肸蠁,布也。释虫曰:国貉,虫蠁。广雅曰:土蛹,蠁虫。从虫乡声。许□切。十部。□,司马相如说从向。乡向声同也。按春秋羊舌肸字叔向。说者向读上声,葢向者,□之省也。以肸蠁为名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蛁diāo   注解:虫也。谓虫名也。按玉篇以蛁蟧释之,非也。蛁自虫名。下文蚗下蛁蟟,别一虫名。凡单字为名者,不得与双字为名者相牵混。蛁蟧卽昭蟟,不得以释蛁也。从虫召声。都僚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cuì   注解:虫也。谓虫名。从虫□声。祖外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蛹yǒnɡ   注解:茧虫也。按许于茧曰蚕衣也,于丝曰蚕所吐也,于蚕曰任丝虫也,于□曰蚕化飞□也。蛹之为物,在成茧之后,化□之前,非与蚕有二物也。立文不当曰茧虫,当曰茧中蚕也,乃使先后如贯珠然。疑转写必有讹乱。从虫甬声。余陇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螝ɡuī   注解:蛹也。见释虫。颜氏家训曰:庄子螝二首。螝卽古虺字,见古今字诂。按字诂原文必曰古螝今虺,以许书律之,古字叚借也。从虫鬼声。读若溃。胡罪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蛕huí   注解:腹中长虫也。从虫有声。户恢切。古音在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蛲náo   注解:腹中短虫也。仓公列传:诊其病曰蛲瘕。从虫尧声。如招切。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虽suī   注解:佀蜥易而大。易各本作蜴,误。今正。此字之本义也。自借以为语□,尟有知其本义者矣。常棣云:每有良朋。又云:虽有兄弟。传云:每,虽也。凡人竆极其欲曰恣睢。虽卽睢也。按方言守宫在泽中者,东齐海岱谓之螔□。注云:似蜥易大而有鳞。□字疑虽之误。从虫唯声。息遗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虺huǐ   注解:□注鸣者。者字今补。注者,咮字之叚借。许用考工记文也。梓人职云:以注鸣者。郑云:精列属。与许不同也。上文虽下云似蜥易,下文蜥下云蜥易,则虺为蜥易属可知矣。今尔雅以为虫蝮字。《诗》曰:“胡为虺蜥。”小雅节南山文。今诗蜥作蜴,蜴卽蜥字也。从虫兀声。许伟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蜥xī   注解:蜥易也。易下曰:蜥易,蝘蜓。蝘蜓,守宫也。浑言之。此分别蜥易、蝘蜓、荣螈为三,析言之也。方言曰:守宫。秦晋西夏或谓之蠦□,或谓之蜥易。从虫析声。先击切。十六部。蜥亦作蜴。诗胡为虺蜥,今作虺蜴,其音同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蝘yǎn   注解:在壁曰蝘蜓,在艹曰蜥易。析言之。从虫匽声。于殄切。十四部。□,蝘或从□。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蜓diàn   注解:蝘蜓也。从虫廷声。徒典切。古音在十一部。一曰螾蜓。一曰谓一名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蚖yuán   注解:荣蚖,它医,荣蚖之异名也。释鱼曰:蝾螈,蜥易也。小雅节南山传曰:蜴,螈也。蜴当作易,螈当作蚖。荣蚖或单□蚖,史记龙漦化为玄蚖以入王后宫是也。方言曰:其在泽中者谓之易蜴。(音析。)南楚谓之蛇医,或谓之蝾螈。东齐海岱谓之螔□。□注鸣者。谓与虺皆以咮鸣也。从虫元声。愚袁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蠸quán   注解:虫也。谓虫名。未详何物。释虫有蠸、舆父、守瓜。一曰大螫也。螫者,虫行毒也。大螫者,大行毒也。读若蜀都布名。纟部曰:□,蜀细布也。此谓大螫之读若□。从虫雚声。巨贠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螟mínɡ   注解:虫食谷心者。吏冥冥犯法卽生螟。心各本讹叶。今依开元占经正。释虫、毛传皆曰:食心曰螟,食叶曰□,食根曰蟊,食节曰贼。云吏冥冥犯法卽生螟,正为食心言之。惟食心,故从虫冥会意。从虫冥,冥亦声。此从宋本及小徐本。莫经切。十一部。按铉本于此下妄增又螟蛉三字。宋本所无。且螟□,桑虫也。见下文。字不作蛉。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蟘tè   注解:虫食苗叶者。见尔雅、毛传。吏气贷则生蟘。貣各本作贷。今正。气、貣皆求也。贝部曰:貣从人求物也。冥螟、貣□皆叠韵。左传曰: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故螟、□、蟊之害皆由吏。郑笺大田云:明君以正己而去之。正己可去,则不正可招。李巡、孙炎皆谓由政所致也。从虫貣,貣亦声。各本篆作蟘,解作从虫贷,贷亦声。今正。徒得切。一部。叚螣字为之。一部与六部合声也。《诗》曰:“去其螟□。”小雅大田文。今诗作螣,叚借字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虮jǐ   注解:虱子也。虱,啮人虫也,子其□也。战国策作几瑟,叚借字。一曰齐谓蛭曰虮。释鱼蛭虮注曰:今江东呼水中蛭虫入人肉者为虮。从虫几声。居豨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蛭zhì   注解:虮也。此蒙上虮字第二义释之,似后人所移,原书当不在是。水蛭者,今之马黄。旣是水物,当与下蛟螭虬蜦为类。蛭虮,释鱼文。从虫至声。之日切。十二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蝚róu   注解:蛭蝚,至掌也。释虫文。郭云:未详。本艹经:水蛭味咸。一名至掌。是名医谓卽水蛭也。从虫柔声。耳由切。三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