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注 - 第 254 页/共 283 页

注解:□蛸,堂蜋子。月令:仲夏之月螳蜋生。注云:螳蜋,螵蛸母也。郑志:王瓒问曰:尔雅莫貉、螳蜋同类物也。今沛鲁以南谓之蟷蠰,三河之域谓之螳蜋,燕赵之际谓之食厖,齐济以东谓之马敫,然名其子则同云螵蛸。是以注云螵蛸母也。按堂蜋□附于木,坚韧不可动,至小暑而子羣生焉。从虫肖声。相邀切。二部。按□字从□,故入□部。凡一物二字而异部者例此。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蛢pínɡ   注解:□蟥,□翼鸣者。蟥各本作蝗。今正。释虫曰:蛂蟥蛢。郭云:甲虫也。大如虎豆,绿色。今江东呼黄瓶。按蛂蟥卽□蟥也。以翼鸣者,见考工记梓人郑注:翼鸣发皇属。发皇卽蛂蟥也。从虫幷声。薄经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yù   注解:□蟥,蛢也。蛢字今补。此转注之例也。从虫矞声。余律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蟥huánɡ   注解:□蟥也。从虫黄声。乎光切。十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shī   注解:姑□,强羊也。羊,释文所引及宋本如此。当音阳,葢今江东人谓麦中小黑虫为羊子者是也。铉本作蛘,李仁甫本作芈,皆非是。释虫曰:蛄□,强蝆。郭云:今米谷中蠹小黑虫是也。建平人呼为蝆子。蝆,亡婢反。郭音恐未谛。方言:姑□谓之强羊。字亦正作羊。郭注广之。以江东名□,音加。建平人呼蝆子,音芈姓。不得改方言正文作蝆也。尔雅正文恐亦本作羊。从虫施声。式支切。古音在十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蛅zhān   注解:蛅斯,墨也。释虫云:□,蛅蟴。郭云:蛓属。按许蛓下云:毛虫也。此乃食木叶之虫,非木中之蠹,其□育自藏之壳曰雀瓮。宜与蛓篆类列。从虫占声。职廉切。古音在七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蚬xiàn   注解:缢女也。与释虫同。郭云:小黑虫,赤头,憙自经死。故曰缢女。从虫见声。胡典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蜰féi   注解:卢蜰也。按尔雅蜚、蠦蜰为一物。许书蜚在虫部,蜰在虫部,不言一物,许实有所见也。唐本艹说蜚蠊昧辛辣而臭,汉中人食之,名蠦蜰。从虫肥声。符非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jué   注解:渠□,一曰天社。社一作柱,广韵讹作神。按渠□卽蛣蜣双声之转。玉篇谓蜣□同字,是也。释虫曰:蛣蜣,蜣蜋。庄子云:蛣蜣之智在于转丸。陶隐居云:憙入人粪中,取屎丸而却推之,俗名为推丸。罗愿云:一前行以后□足曳之,一自后而推致焉。乃坎地纳丸,不数日有蜣蜋自其中出。玉裁谓此物前却推丸,故曰渠□。一曰犹一名也。广雅曰:天柱,蜣蜋也。从虫却声。以形声包会意。其虐切。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ɡuǒ   注解:□蠃,叠韵。蒲卢。叠韵。释虫、毛传同。细要土蠭也。天地之性,细要,纯雄,无子。《诗》曰:“螟□有子,□蠃负之。”小雅小宛曰: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毛传曰:螟蛉,桑虫也。蜾蠃,蒲卢也。负,持也。笺云:蒲卢取桑虫之子,负持而去,□妪养之,以成其子。喻有万民不能治,则能治者将得之。中庸注曰蒲卢,果蠃,土蜂也。蒲卢取桑虫之子,去而变化,以成为己子。列子曰:纯雌其名大□,纯雄其名稺蜂。淮南曰:贞虫之动以毒螫。高注:贞虫,细要蜂,蜾蠃之属。无牝牡之合曰贞。杨子曰:取螟□祝曰:类我类我。戴先生曰:古语谓随变而成者曰蒲卢。蒲卢又见大戴礼、山海经。小正曰:雉入于淮为蜃。蜃者,蒲卢也。从虫□声。古火切。十七部。蜾,□或从果。果声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蠃luǒ   注解:□蠃也。从虫□声。郞果切。十七部。一曰虒蝓。此谓单言蠃则谓虒蝓也。虒蝓见下文蝓篆下。按下文蜗篆下蠃也,此当云一曰蜗也。而云一曰螔蝓者,一物三名,举其易知者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línɡ   注解:螟□,叠韵。桑虫也。小雅毛传文。释虫同。按上文云:蜀,桑中蚕。谓蠹其中者也。此桑虫似步屈,其色靑细,或在艹叶上,土蜂取之寘木空中,或书卷闲、笔筒中,七日而成其子。里语曰:呪云象我象我。诗义疏云尔。从虫霝声。郞丁切。十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蛱jiá   注解:蛱蜨也。叠韵为名。今俗云胡蝶,见庄子。从虫夹声。兼叶切。八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蜨dié   注解:蛱蜨也。从虫疌声。徒叶切。八部。俗作蝶。〖注〗〔虫□〕,蝶俗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蚩chī   注解:蚩虫也。蚩字今补。此三字句。谓有虫名蚩也。叚借为氓之蚩蚩。毛传曰:蚩蚩,敦厚之皃。玉篇曰:痴也。此谓毛诗。又曰□也。此谓叚蚩为□也。从虫□声。赤之切。一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螌bān   注解:螌蝥,双声。毒虫也。本艹经虫部下品曰:斑猫味辛寒,有毒。一名龙尾。诸家云:大豆叶上取之,长五六分,甲上黄黑斑文,乌腹尖喙。按斑猫俗字也。从虫般声。布还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蝥máo   注解:螌蝥也。从虫敄声。莫交切。按古音当如木,在三部。俗依本艹读耳。虫部曰:□亦或从敄。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蟠fán   注解:鼠妇也。释虫曰:蟠,鼠负。负又作妇。本艹经曰:鼠妇,一名负蟠。郭朴曰:瓮器底虫。按此湿生虫,今苏州人所谓鞵底虫也。蟠音附袁切。借为蟠曲字。如乐记云: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方言曰:未升天龙谓之蟠龙。此读如盘,舟部般旋字之叚借也。从虫番声。附袁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yī   注解:□威,□各本作蛜。今正。□威叠韵字,委黍。委黍,鼠妇也。豳风:伊威在室。毛传曰:伊威,委黍也。释虫同。按释虫以蟠鼠妇与伊威委黍画为二条,不言一物。□威卽今之地鳖虫,与鼠妇异物。本艹经曰:鼠妇,一名蛜蝛。以其略相似耳。本艹经以鼠妇与□虫为二条,分下品中品,实则□卽鼠妇,葢一物而略有异同,今难细别耳。许书之蟅谓螽绝非鼠妇。大平御览乃引说文曰蟠蟅鼠妇也。依他书增一字,不可据。从虫,伊省声。于脂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蜙sōnɡ   注解:蜙蝑,双声。舂黍也。诗释文曰:杨雄、许愼皆云舂黍。陆氏所据有此三字,今补。周南传曰:斯螽,蜙蝑也。豳风传曰:螽斯,蜙蝑也。释虫曰:蜤螽,蜙蝑。舍人曰:今所谓舂黍也。方言曰:舂黍谓之蜙蝑。诗斯螽卽螽斯。尔雅蜤卽斯。蜙蝑、舂黍皆双声,蜙舂、蝑黍又叠韵。陆玑疏曰:幽州人谓之舂箕,蝗类也。□股鸣者。考工记梓人文。郑曰:股鸣,蜙蝑动股属。七月曰:五月斯螽动股。从虫松声。息□切。九部。陆氏引许愼思弓反。蚣,蜙或省。毛诗如此作。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蝑xū   注解:蜙蝑也。从虫胥声。相居切。五部。陆氏引许愼先吕反。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蟅zhè   注解:螽也。螽各本讹作虫。今正。方言曰:蟒,宋魏之闲谓之□,南楚之外谓之蟅蟒,或谓之□。郭注:卽蝗也。蟅音近诈。蟒音莫梗反。亦呼虴蜢。按卽今北人所谓蛨蚱,江南人谓之蝗虫。蟅蟒,虴蜢一语之转。许书上文云蜙蝑,下文曰蝗。蟅亦蝗也,故列字之次如此。若广雅、本艹所云蟅者皆非许意。从虫庶声。之夜切。古音在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蝗huánɡ   注解:螽也。□部曰:螽,蝗也。是为转注。汉书五行传曰:介虫之孼者。谓小虫有甲飞扬之类,阳气所生也。于春秋为螽,今谓之蝗。按螽蝗古今语也。是以春秋书螽,月令再言蝗虫。月令,吕不韦所作。从虫皇声。乎光切。十部。陆氏引说文荣庚反,又尔雅释文华孟反,皆音之转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蜩tiáo   注解:蝉也。豳风传曰:蜩,螗也。大雅:如蜩如螗。传曰:蜩,蝉也。螗,蝘也。小雅:鸣蜩嘒嘒。传曰:蜩,蝉也。不同者,或浑言,或析言,蝉之类不同也。夏小正传曰:唐蜩者匽。尔雅曰:蜩,蜋蜩,螗蜩。许书无螗字。螗葢蝉之大者也。当依小正作唐。从虫周声。徒□切。古音在三部。《诗》曰:“五月鸣蜩。”七月文。□,蜩或从舟。古周、舟通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蝉chán   注解:□旁鸣者。考工记梓人文。郑云:旁鸣,蜩蜺属。正义云:蝉鸣在胁。从虫单声。市连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蜺ní   注解:寒蜩也。方言:小而黑者谓之蜺。又曰:□谓之寒蜩。寒蜩,瘖蜩也。不言蜺与寒蜩为一。许本尔雅为说。释虫曰:蜺,寒蜩。月令:七月,寒蝉鸣。郑曰:寒蝉,寒蜩。谓蜺也。郭朴云寒螀也。从虫儿声。五鸡切。十六部。或叚为虹霓字。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螇xī   注解:螇鹿,蛁尞也。尞旧作蟟。许书无此字,浅人增虫耳。今作尞。音□。释虫曰:蜓蚞,螇螰。方言曰:蛥蚗,齐谓之螇螰,楚谓之蟪蛄,或谓之蛉蛄,秦谓之蛥蚗,自□而东谓之虭蟧,或谓之蝭蟧,或谓之蜓蚞,西楚与秦通名也。按蛥蚗卽许之□蚗。蛥当音伊。虭蟧音如貂料,卽许之蛁尞也。蜓蚞音如廷木。许无蚞字。蝭蟧,夏小正作蝭□。字宜支辽二音。今江东俗语尚如此,辞章家作遮了二字是也。小正:七月,寒蝉鸣。传曰:蝭□也。与上文五月良蜩、唐蜩为各物。方言亦以蛥蚗与蝉为各物。然则许之蜺、螇螰与蜩、蝉葢亦有别矣。从虫奚声。胡鸡切。十六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蚗jué   注解:□蚗,方言作蛥蚗。蛥音折。蚗音于列反。蛥多声,不当音折,疑方言有误。当从许作□。音伊。蛁尞也。按蛁尞与蝭蟧、蜓蚞、螇螰皆□双声叠韵。从虫夬声。于悦切。广韵古穴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mián   注解:□蚗,各本皆作□蚗,则与篆文不属。今依广韵二仙所引正。蝉属。按尔雅蝒者马蜩。方言蝉大者谓之蝒马。玉篇、广韵皆曰:□卽蝒字。然则许之□蚗卽尔雅之马蜩也。前文蝒篆及解显系浅人羼入,故失其次字之恉。读若周天子赧。谓赧王。从虫丏声。武延切。十四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蛚liè   注解:蜻蛚也。按杨雄、李巡、陆玑、郭朴、玉篇、广韵皆云:蟋蟀一名蜻□。但许书不与上文□篆为伍,葢不以为一物与。郑注考工记曰:以注鸣者,精列属。从虫列声。良薛切。十五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蜻jīnɡ   注解:蜻蛚也。从虫靑声。子盈切。十一部。按蜻蛚二篆当先蜻后蛚,后人倒之。下先蜻蛉则同此蜻,如□蚗同□威之□,螟□同食谷之螟也。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蛉línɡ   注解:蜻蛚也。战国策曰: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闲。方言曰:蜻蛉谓之蝍蛉。郭云:江东谓之狐黎。淮南人呼□□。音康伊。按淮南书水虿为□,卽蜻蛉也。今人作蜻蝏、蜻蜓。从虫令声。郞丁切。十一部。一名桑根。一曰犹一名也。今本作一名。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蠓měnɡ   注解:蔑蠓也。各本义作蠛,无此字。今正。蔑之言末也,□也。尔雅作蠛,非古也。释虫曰:蠓,蠛蠓。孙炎曰:此虫小于蚊。郭图赞曰:小虫似蜹,风舂雨硙。谓其飞上下如舂则天风,回旋如□则天雨。陆佃引郭语互易之,非也。史记:蜚鸿□壄。索隐引高诱曰:飞鸿,蠛蠓也。按古鸿蒙为叠韵,故高君知鸿为蠓也。杨雄赋:浮蠛蠓而撇天。蠛蠓犹鸿蒙也。细至于蠓,则其外皆鸿蒙矣。故其字从蒙。从虫蒙声。莫孔切。九部。   路径:段注说文□第十三卷□虫部   标题:□lüè   注解:螶□。螶字在□部,故于此释其义。而□部曰螶□也,皆文势之自然也。一曰浮游,朝生莫死者。一曰犹一名也。浮游各本作蜉蝣,俗人所改耳。蝣字许书无,蜉字虽有亦非。今正。释虫曰:蜉蝣,渠略。曹风毛传曰:蜉蝣,渠略也。朝生夕死。其状详陆玑诗疏、尔雅注。渠略叚借字。从虫□声。离灼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