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303 页/共 976 页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韻】古困切,袞去聲。轉也。字原从袞作。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韻】彌殄切,眠上聲。飾也。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集韻】【韻會】□居焮切,音靳。【說文】拭也。 又【集韻】居覲切,巾去聲。義同。或作挋。互見挋字註。又【唐韻】巨巾切【集韻】渠巾切,□覲平聲。又【集韻】几隱切,音謹。義□同。 又舉欣切,音斤。義同。又婧也。本作□。□字原从扌从□。□,堇本字。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市緣切,音遄。倉□也。 【字彙補】篅字省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賈我切,音哿。與□同。
齠 【亥集下】【齒字部】 齠 【集韻】【正韻】□田聊切,音迢。【正韻】始毀齒也。【韓詩外傳】男子八月而生齒,八歲而齠齒。【庾信齊王憲□】未逾齠齔,巳議論天下事。 又【集韻】丁聊切,音凋。義同。
齡 【亥集下】【齒字部】 齡 【唐韻】【集韻】【韻會】□郞丁切,音靈。【廣雅】齡,年也。古者謂年爲齡。齒亦齡也。
齩 【亥集下】【齒字部】 齩 【唐韻】【集韻】【韻會】□五巧切,同咬。【說文】齧骨也。【廣韻】齧也。【前漢食貨志】罷夫羸老,易子而齩其骨。【張協七命】口齩飛刃。 又【集韻】下巧切。效上聲。義同。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羊朱切【集韻】【韻會】容朱切【正韻】雲俱切,□音兪。憂也。 又【廣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窳。懼也。 又【正韻】偶許切,音語。義同。〇按以字,勇字皆喩母。偶字則入疑母。正韻悉用雅音。凡疑母字皆入喩母。然此字平聲之切則用喩母。而上聲之切又用疑母矣。
齪 【亥集下】【齒字部】 齪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測角切,音娖。【玉篇】齒相近聲。 又【廣韻】開孔具。 又【集韻】齷齪,迫也。【正韻】齷齪,急促局陿貌。亦作齱□。又作握齪。【史記司馬相如傳】委瑣握齪。 又【廣韻】【集韻】□初六切,音珿。【廣韻】廉謹貌。 又【集韻】叉足切,音娕。齒齊也。
【午集中】【目字部】 【玉篇】苦改切,音凱。明也。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省古作。註詳四畫。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韻】彌兗切,音沔。【說文】厲也。从心弭聲。一曰止也。 又【廣韻】綿婢切【集韻】母婢切,□音弭。義同。 亦作〈弭下心〉。
【卯集上】【心字部】 【唐韻】移爾切【集韻】演爾切,□音迤。【說文】忯,不憂事也。从心虒聲。 又【集韻】賞是切,音弛。又相支切,音□。義□同。又【集韻】田黎切,音題。楚人謂慙曰□。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韻】常,本作。人行五也。
齰 【亥集下】【齒字部】 齰 【唐韻】側革切,音賾。【說文】齧也。 又【廣韻】鋤陌切【集韻】實窄切【韻會】實革切【正韻】士革切,□音咋。【前漢鄧通傳】上使齰癰,色難之,巳而聞通嘗爲上齰之。【註】齰齧也。齧其膿血。【宋玉風賦】啗齰嗽穫。 又【廣韻】鋤駕切【集韻】助駕切,□音乍。又【集韻】【韻會】□側格切,音迮。義□同。 又【集韻】測革切,音策。齒相値。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韻】【類篇】□居切,音禁。【揚子方言】格也。【類篇】今竹木格。一曰所以杆門。
【辰集中】【木字部】 同栯。
【卯集中】【戈字部】 【集韻】乙六切,音郁。【說文】有文,章也。从有,□聲。或作彧。通作郁。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前智切【集韻】疾智切,□音漬。【說文】積也。詩曰:助我舉。搣頰旁也。 又【集韻】【韻會】□子智切,讀若委積之積。又【唐韻】【集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正字通】《小雅》本作舉柴,《說文》改作。按□□从手此聲,字形橫直異體,从合,可也。考證:〔【說文】積也。詩曰:助我舉。□頰旁也。〕 謹照原文□改搣。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戸骨切【集韻】胡骨切,□音鶻。讀與活近。【說文】手推之也。 又【集韻】苦骨切,音窟。義同。 又【唐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義同。或作捆。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博雅】拑也。 又古本切,音袞。義同。
齤 【亥集下】【齒字部】 齤 【唐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音權。【說文】缺齒也。一曰曲齒。一曰笑而見齒貌。【淮南子道應訓】若士者齤然而笑。
【寅集下】【弓字部】 【眞誥】同卷。
龙 【亥集下】【龍字部】 龍 〔古文〕竜□□□□龒【唐韻】【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籠。【說文】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廣雅】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虯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本草註】龍耳虧聰,故謂之龍。【易乾卦】時乗六龍以御天。 又星名。【左傳僖五年】龍尾伏辰。【疏】角亢氐房心尾箕爲蒼龍之宿。又【襄二十八年】龍,宋鄭之星也。 又山名。龍門,在河東,見【禹貢】。龍山,見【山海經】。封龍,見【括地志】。 又邑名。【左傳成二年】齊侯伐我北鄙,三日取龍。【註】龍,魯邑。在泰山博縣西南。又【前漢地理志】燉煌郡有龍勒縣。 又官名。【左傳昭十七年】太皡氏以龍紀,故爲龍師,而龍名。 又句龍。【左傳昭二十九年】共工氏有子曰句龍。 又馬名。《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禮月令】駕蒼龍。 又龍輔,玉名。【左傳昭二十九年】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 又草名。【詩鄭風】隰有游龍。【陸璣草木疏】一名馬蓼,生水澤中,今人謂之小葒草。 又神名。【山海經】有神名燭龍。【屈原離騷】日安不到,燭龍何照。 又姓。漢有龍且。又複姓。夏關龍逢,卽豢龍氏後。漢御史擾龍羣,卽劉累之後。 又人名。奢龍,黃帝臣。【管子五行篇】奢龍辨乎東方,故使爲土師。又舜臣名。【書舜典】帝曰:龍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 又【廣雅】龍,君也。 又【廣韻】通也。 又【玉篇】竉也。【詩商頌】何天之龍。我龍受之。【毛傳】讀如字。【朱傳】寵也。 又【玉篇】和也,萌也。 又【正韻】與寵同。【詩商頌何天之龍釋文】鄭讀作寵,榮名之謂也。○按朱傳作叶音。 又【正韻】音曨。【孟子】有私龍斷焉。 又【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集韻】黑白雜色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上公用龍。【註】謂雜色,非純玉也。 又叶蒲光切,音龐。【易坤卦】故稱龍焉。叶上嫌於無陽。【揚雄解嘲】以鴟梟而笑鳳凰,執蝘蜒而嘲龜龍。 【說文】从肉飛之形,童省聲。【徐鉉曰】象宛轉飛動之貌。考證:〔【爾雅釋畜】馬高八尺爲龍。〕 謹按爾雅作駥不作龍。今改周禮廋人馬八尺以上爲龍。
龜 【亥集下】【龜字部】 龜 〔古文〕□□□【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爲切,□音騩。甲蟲之長。【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玉篇】文也,進也。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杜註】宋地。 又山各。【詩魯頌】奄有龜蒙。【毛傳】龜,山也。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杜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龜兹,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龜兹,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龜兹,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龜兹屬國都尉治。【註】應劭曰:音丘兹。師古曰:龜兹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按龜兹之龜,有鳩、丘二音。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搤水豹,馽潛牛。○按此則龜亦叶尤韻,不獨龜兹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釋文】舉倫反。 又叶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擉龜。【正字通】龜本字。考證:〔【爾雅釋蟲】十龜。一神龜,二靈龜。〕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爾雅釋蟲】龜三足,賁。〕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龞 【亥集下】【龜字部】 龞 【正字通】同鼈。
龠 【亥集下】【龠字部】 龠 【唐韻】以灼切【集韻】【韻會】【正韻】弋灼切,□音藥。【說文】樂之竹管,三孔,以和衆聲也。从品侖。侖,理也。【博雅】龠謂之笛,有七孔。【詩邶風】左手執龠。 又作籥。【爾雅釋樂】大籥謂之產,其中謂之仲,小者謂之箹。【春秋宣八年】壬午猶繹,萬入去籥。【註】籥,管也。 又【正韻】量名。器狀似爵,以康爵祿。【前漢律歷志】龠者,黃鍾律之實,躍微動氣而生物也。容千二百黍,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字彙】樂之竹管□謂之龠,惟黃鍾之管,實以黍米,積之而成五量之名。說文,樂龠字,本作龠。別作籥字,註:書僮竹笘也。謂編竹習書也。今以龠爲龠合字,以籥爲樂籥字,後世遂因之,字从品从侖。俗省作二口。考證:〔【釋名】龠謂之笛。〕 謹照原書釋名改博雅。
龡 【亥集下】【龠字部】 龡 【正字通】吹本字。【釋名】竹曰吹。吹,推也。以氣推發其聲也。【周禮春官籥師】掌敎國子舞羽龡籥。【籥章】中春龡豳,詩以逆暑。 【說文】作□。【玉篇】作。見後字註。隷作吹。
【巳集中】【片字部】 【廣韻】市朱切【集韻】慵朱切,□音殊。【玉篇】□,所以遏水也。【集韻】□,遏水版。 一曰橫木渡水。
【子集中】【人字部】 【正字通】衆本字。【六書本義】从人,三成類爲意。象形。亦作〈亻亻亻〉。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音插。【說文】疾言失次也。 又【集韻】丑聶切,音鍤。又敕涉切,音僷。義□同。 又實洽切,音萐。女貌。
【卯集中】【手字部】 【正字通】與副疈通。拍逼切。【韓非子顯學篇】嬰兒不剔頭則腹痛,不痤則寝益。【註】痤癰也,當剔以除其疾,勿使養癰滋毒也。○按諸韻書皆不載,惟《正韻》箋,補入屋陌二韻。逸字。
【卯集中】【手字部】 同擥。【前漢五行志】仲舒別向歆。【註】謂引取之。又【□湯傳】城郭之兵。【註】總持也。又【息夫躬傳】撫神龍兮其須。【註】謂執持之。 又【唐韻】魯甘切【集韻】盧甘切,□音藍。義同。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虛宜切,音羲。目動也。
齬 【亥集下】【齒字部】 齬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語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說文】齒不相値也。【字彙】一前一却,齟齬不相値。【揚子太玄經】其志齟齬。 又【廣韻】語居切【集韻】【正韻】牛居切【韻會】魚居切,□音魚。又【廣韻】五乎切【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義□同。 又叶牛何切,音俄。嵒齬,山勢也。【張衡西京賦】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上林岑與壘,下嶄巖以嵒齬。
齭 【亥集下】【齒字部】 齭 【唐韻】創舉切【集韻】創所切,□音楚。【說文】齒傷酢也。 又【廣韻】疎舉切【集韻】爽阻切,□音所。義同。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此芮切,音翠。斷也。
齱 【亥集下】【齒字部】 齱 【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說文】齵也。 又【玉篇】齒聚貌。 又【廣韻】齒偏。 又同齪。【前漢酈食其傳】握齱好苛禮。【註】應劭曰:握齱,急促之貌。韋昭曰:握齪,小節也。 又【集韻】仕垢切,音鯫。齱齵,齒不正。 又【集韻】【類篇】□仕六切,音□。齒叢生。
齷 【亥集下】【齒字部】 齷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集韻】齷齪,迫也。【廣韻】齷齪,齒相近。【六書故】齷齪,齒細密也。故人之曲謹者曰齷齪。 又【集韻】小貌。
齻 【亥集下】【齒字部】 齻 【廣韻】都年切【集韻】多年切,□音顛。【玉篇】牙也。【字彙】牙末。【正字通】男子二十四歲,女子二十一歲,齻牙生。 又齒堅也。【儀禮旣夕】右齻左齻。【疏】釋曰:齻請牙兩畔最長者也。
龅 【亥集下】【齒字部】 齙 【玉篇】步交切【集韻】蒲交切,□音庖。【玉篇】齒露也。
龉 【亥集下】【齒字部】 齬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語許切【正韻】偶許切,□音語。【說文】齒不相値也。【字彙】一前一却,齟齬不相値。【揚子太玄經】其志齟齬。 又【廣韻】語居切【集韻】【正韻】牛居切【韻會】魚居切,□音魚。又【廣韻】五乎切【集韻】【正韻】訛胡切,□音吾。義□同。 又叶牛何切,音俄。嵒齬,山勢也。【張衡西京賦】列瀛洲與方丈,夾蓬萊而駢羅。上林岑與壘,下嶄巖以嵒齬。
龕 【亥集下】【龍字部】 龕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堪。【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揚子方言】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揚子法言】劉龕南陽。【註】取也。同戡。 又【玉篇】聲也。【揚子方言】龕,喊唏聲。 又勝也。【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一曰塔下室。【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又【杜甫詩】禪龕只晏如。考證:〔【揚子方言】劉龕南陽。〕 謹照原書方言改法言。
【午集下】【石字部】 【集韻】居諧切,音皆。【玉篇】山名。 【正字通】一說同瑎,黑石似玉。
龖 【亥集下】【龍字部】 龖 【唐韻】徒合切【集韻】達合切,□音沓。【說文】飛龍也。 又【六書精薀】震怖也。二龍□飛,威靈盛赫,見者氣奪,故讋从此省。【元包經】震龖之赫霆之砉。傳曰:二龍怒也。 又【集韻】悉合切,音趿。飛龍也。
龚 【亥集下】【龍字部】 龔 【唐韻】俱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說文】給也。【玉篇】奉也。亦作供。 又慤也。與恭同。【梁元帝告四方檄】中權後勁,龔行天罰。 又【集韻】州名。 又姓,晉大夫龔堅。又前漢龔勝,龔善,□著名節,世謂之楚兩龔。
【午集中】【目字部】 【唐韻】【集韻】□邦免切,編上聲。【說文】兒初生瞥者,从目睘聲。言兒始生,目有翳也。 又【集韻】方免切,篇上聲。義同。 又胡關切,音還。大目貌。【王延壽王孫賦】瞁歷而隳離。【類篇】或作睔。
【辰集下】【欠字部】 【廣韻】虛我切【集韻】許我切,□音□。【博雅】唏唏□,笑也。或作。 又【廣韻】呼个切【集韻】許箇切,□呵去聲。義同。 又【集韻】虎何切,音訶。義同。一曰氣出。通作呵。 又【廣韻】枯架切【集韻】丘駕切,□音髂。【博雅】息也。一曰大笑。 又【集韻】企夜切。張口息也。關中謂權臥爲。一曰□,不意。
齦 【亥集下】【齒字部】 齦 【唐韻】康很切【集韻】【韻會】【正韻】口很切,□音懇。【說文】齧也。【揚子太玄經】琢齒依齦。【韓愈曹成王□】蘇枯弱彊齦其姦猖。 又【廣韻】【集韻】□起限切,音近遣。【廣韻】齧聲。 又【廣韻】語斤切【集韻】【正韻】魚斤切【韻會】疑斤切,□音。【韻會】齒根肉。
【子集中】【人字部】 【集韻】莫結切,音蔑。僣,多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