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304 页/共 976 页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吉典切,音□。與繭同。
齴 【亥集下】【齒字部】 齴 【廣韻】魚蹇切【集韻】語蹇切,□音巚。【玉篇】露齒貌。【王延壽王孫賦】齒□□以齴齴。 又【集韻】笑也。 又【集韻】語限切,音眼。棧齴,高峻貌。【張衡西京賦】棧齴巉嶮。【註】殿階高峻貌。
齵 【亥集下】【齒字部】 齵 【庸韻】五婁切【集韻】【正韻】魚侯切,□音嵎。【說文】齒不正也。【正韻】齒相佹也。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察其葘蚤不齵,則輪□敝不匡。【註】葘輻之入轂處,蚤入牙處,齒牙參差,謂之齵。上下入處,整然相當,則轂□敝壞,輻不邪枉也。又【荀子君道篇】境內之事,有弛易齵差者矣。 又【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音虞。【廣韻】齱齵,齒重生。 又【正韻】一曰齒偏。
齹 【亥集下】【齒字部】 齹 〔古文〕□【唐韻】楚宜切,音差。【說文】齒參差。 又【廣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玉篇】齒齹跌者。【正韻】齒不齊也。 又【正韻】齹,齒本。 又人名。【左傳昭十六年】子齹賦野有蔓草。【杜註】子齹,子皮之子嬰齊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鮆。又倉何切,音蹉。義□同。
齺 【亥集下】【齒字部】 齺 【唐韻】側鳩切【集韻】甾尤切,□音鄒。【說文】齒搚也。一曰齰也。一曰馬口中橛也。 又【玉篇】無牙名也。 又【廣韻】士角切【集韻】仕角切【正韻】食角切,□音浞。【廣韻】齒相近貌。 又【荀子王霸篇】齺然上下相信。【註】齺,齒相逆也。齺然,上下相向之貌。 又【廣雅】齧也。【管子輕重戊篇】車轂齺,騎連伍而行。【註】齺,齧也。言其車轂往來相齧。考證:〔【管子輕重戊篇】【註】騶,齧也。〕 謹照原文騶改齺。
齿 【亥集下】【齒字部】 齒 〔古文〕□□□□□【唐韻】【廣韻】昌里切【集韻】【類篇】【韻會】醜止切【正韻】昌止切,□音。【說文】口齗骨也。象口齒之形。牙,牡齒也。【字彙】上曰齒。下曰牙。【顏師古急就篇註】齒者總謂口中之骨,主齰齧者也。【周禮秋官小司□之職】自生齒以上,登於天府。【鄭註】人生齒而體備,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齒。 又【釋名】齒,始也。少長別,始乎此也。以齒食多者長也,食少者幼也。 又【爾雅釋詁】齯齒,壽也。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詩魯頌】黃髮兒齒。 又年也。又列也。【左傳隱十一年】寡人若朝於薛,不敢與諸任齒。【杜註】齒,列也。【疏】禮記文王世子曰:古者謂年齡,齒亦齡也。然則齒是年之別名,人以年齒相次列,以爵位用次列,亦名爲齒,故云齒列也。【左傳昭元年】使后子與子干齒。【杜註】以年齒高下而坐。 又【禮曲禮】齒路馬有誅。【疏】論量君馬歲數,亦被責罰,皆廣敬也。 又類也。【管子弟子職】同嗛以齒。【註】齒,類也。謂食盡則以其所盡之類而進。 又【廣韻】錄也。 又金齒,地名。 又魚齒,山名。在潁川郡。見【後漢郡國志】。 又鑿齒,獸名。【揚雄長楊賦】鑿齒之徒。【註】獸齒似鑿,能食人。 又羊齒,草名。【爾雅釋草】緜馬羊齒。【郭註】草細葉,葉羅生而毛,似羊齒,今江東呼爲雁齒。 又黑齒,外國姓。 又鑿齒,人名。【山海經】羿與鑿齒戰於壽華之野。【郭註】鑿齒,人齒如鑿,長五六寸,因以爲名。又習鑿齒,晉人名。 又【集韻】稱拯切,稱上聲。齒也。考證:〔【爾雅釋詁】齒,壽也。 又兒齒,齒落更生,壽徵也。〕 謹按爾雅以齯齒爲壽,不以齒爲壽。今謹改齯齒壽也。註齒墮更生細者通作兒。
【亥集中】【鳥字部】 【字彙補】與鸂同。
龒 【亥集下】【龍字部】 龒 【字彙補】古文龍字。【前漢南粵王傳】漢封摎樂子廣德爲龒侯。
龔 【亥集下】【龍字部】 龔 【唐韻】俱容切【集韻】居容切,□音恭。【說文】給也。【玉篇】奉也。亦作供。 又慤也。與恭同。【梁元帝告四方檄】中權後勁,龔行天罰。 又【集韻】州名。 又姓,晉大夫龔堅。又前漢龔勝,龔善,□著名節,世謂之楚兩龔。
龟 【亥集下】【龜字部】 龜 〔古文〕□□□【唐韻】居追切【集韻】居逵切【韻會】居爲切,□音騩。甲蟲之長。【說文】龜,外骨內肉者也。【玉篇】文也,進也。外骨內肉,天性無雄,以虵爲雄也。【爾雅釋魚】十龜:一神龜,二靈龜,三攝龜,四寶龜,五文龜,六筮龜,七山龜,八澤龜,九水龜,十火龜。 又【爾雅釋魚】龜三足,賁。【疏】龜之三足者名賁也。 又【廣雅】龜貝,貨也。【前漢食貨志】天用莫如龍,地用莫如馬,人用莫如龜。 又星名。【石氏星經】天龜六星,在尾南漢中。 又地名。【春秋桓十二年】公會宋公于龜。【杜註】宋地。 又山各。【詩魯頌】奄有龜蒙。【毛傳】龜,山也。左傳,龜隂之田在山北。山今在山東兗州府泗水縣。 又背梁。【左傳宣十二年】射麋麗龜。【杜註】麗,著也。龜背之隆高當心者。 又官名。【周禮春官龜人】掌六龜之屬。 又龜目,酒尊也。【禮明堂位】周以黃目,蓋以龜目飾尊,今龜目黃。 又【廣韻】居求切,音鳩。龜兹,西域國名。【前漢西域傳】龜兹,音鳩慈。 又【集韻】【韻會】袪尤切【正韻】驅尤切,□音丘。龜兹,漢縣名。【前漢地理志】上郡龜兹屬國都尉治。【註】應劭曰:音丘兹。師古曰:龜兹國人來降,處之於此,故名。○按龜兹之龜,有鳩、丘二音。 又【張衡西京賦】摭紫貝,搏耆龜。搤水豹,馽潛牛。○按此則龜亦叶尤韻,不獨龜兹有丘、鳩二音也。 又【集韻】【韻會】□俱倫切,音麋。【莊子逍遙遊】宋人有善爲不龜手之藥者,世世以洴澼絖爲事。【註】不龜,謂凍不皺瘃也。【釋文】舉倫反。 又叶於居切【易損卦】或益之十朋之龜,弗克違。【王褒僮約】結網捕魚,繳鴈彈鳧。登山射鹿,入水擉龜。考證:〔【爾雅釋蟲】十龜。一神龜,二靈龜。〕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爾雅釋蟲】龜三足,賁。〕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龢 【亥集下】【龠字部】 龢 【唐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同和。【說文】調也。【廣韻】諧也,合也。【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龢。【前漢敘傳】欥中龢爲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再。【註】龢,古和字。 又晉邑名。【晉語】范宣子與龢大夫爭田。 又殿名。【張衡東京賦】前殿靈臺,龢驩安福。【註】龢驩,殿名。 又鍾名。【六一題跋古器銘】寶龢,鍾也。 又人名。庾龢。見【晉書】。考證:〔【晉語】范宣子與龡大夫爭田。〕 謹照原文龡大夫改龢大夫。
【子集上】【一字部】 〔古文〕□【集韻】他點切,音忝。以舌鉤取也。【說文】舌貌。从谷省,象形。【精薀】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又【玉篇】【唐韻】【集韻】□他念切,添去聲。義同。〇按字,今通作餂。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於避切,音恚。【說文】不悅也。 又【廣韻】時髓切,音菙。義同。 又【集韻】益涉切,音壓。嬈,女態。
【巳集上】【水字部】 【說文】,涂也。从水从土尨聲,讀若隴。○按字本从土,《正字通》譌从工,今改正。 又【篇海】母總切,音。鴻,無知也。
【丑集下】【女字部】 同妿。
齧 【亥集下】【齒字部】 齧 【唐韻】五結切【集韻】【韻會】倪結切【正韻】魚列切,□音臬。【說文】噬也。【禮曲禮】毋齧骨。 又地名。【史記河渠書】齧桑浮兮淮泗滿。【註】齧桑,地名。 又齧齒,鳥名。【爾雅釋鳥】齧齒,艾。 又獸名。齧鐵。見【神異經】。 又蟲名。齧桑。【爾雅釋蟲】蠰齧桑。【疏】蠰,一名齧桑。江東呼爲齧髮。 又草名。【爾雅釋草】齧,苦堇。【註】苦堇,今堇葵也。【又】齧,彫蓬。【疏】蓬蒿也。草之不理者也。 又姓。【莊子齊物論】齧缺問於王倪。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同孌。
龌 【亥集下】【齒字部】 齷 【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集韻】齷齪,迫也。【廣韻】齷齪,齒相近。【六書故】齷齪,齒細密也。故人之曲謹者曰齷齪。 又【集韻】小貌。
龐 【亥集下】【龍字部】 龐 【廣韻】薄江切【集韻】【韻會】皮江切,□音胮。【說文】高屋也。 又雜亂貌。【書周官】不和政龐。 又姓。周畢公高後,封於龐,因氏焉。 又【集韻】【韻會】□盧東切,音籠。【集韻】充實也。【詩小雅】四牡龐龐。【前漢司馬相如傳】湛恩龐洪。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九眞郡都龐。 又【集韻】力鍾切【韻會】【正韻】盧容切,□音龍。義同。 又【集韻】蒲蒙切,音蓬。充牣也。
龛 【亥集下】【龍字部】 龕 【唐韻】口含切【集韻】枯含切【正韻】苦含切,□音堪。【說文】龍貌。 又【爾雅釋言】洵龕也。【註】未詳。 又【玉篇】受也,盛也。【揚子方言】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受盛也,猶秦晉言容盛也。【郭註】今言龕囊,由此名也。 又【廣雅】龕,取也。【揚子法言】劉龕南陽。【註】取也。同戡。 又【玉篇】聲也。【揚子方言】龕,喊唏聲。 又勝也。【謝靈運詩】龕暴資神理。 又浮圖塔。一曰塔下室。【唐褚遂良書】久棄塵世,與彌勒同龕。又【杜甫詩】禪龕只晏如。考證:〔【揚子方言】劉龕南陽。〕 謹照原書方言改法言。
龣 【亥集下】【龠字部】 龣 【廣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音覺。【玉篇】樂器之聲,東方音也。今作角。【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龣,卽角字。 一曰樂器。 又【廣韻】【集韻】□盧谷切,音祿。義同。 或从鹿作□。
龥 【亥集下】【龠字部】 龥 【廣韻】羊戍切【韻會】兪戍切,□音裕。【廣韻】呼也。【字彙】疾首號呼也。一作□。【書泰誓】無辜□天。【傳】□,呼也。 又和也。【書盤庚】率□衆慼,出矢言。【傳】□,和也。率和衆寡之人,出正直之言。 又【集韻】弋灼切,音藥。義同。 【六書正譌】俗作□,非。
【丑集下】【女字部】 【唐韻】弦雞切,音奚。女隷也。今通作奚。 又【集韻】胡計切,音系。怯也。一曰妒也。
【寅集上】【子字部】 【廣韻】無遠切【集韻】武遠切【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勉。【說文】生子免身也。从子免。【徐鍇曰】會意。 又【正譌】芳萬切,音販。【韻會】【正韻】□文運切,音問。【正字通】無販問二音。〇按諸家註,,美辨切,產子也。嬎,方諫切,音販,生子均齊也。一曰免子,音販者,以與嬎通也。又《韻會》《正韻》俱載問韻,註生子也,與娩免同。二音應□存。
【寅集上】【尢字部】 【玉篇】古文跛字。註詳足部五畫。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韻】待戴切,音代。玉名。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辰陵切。同丞。翊也。〇按《說文》本作。从□从卪从山,山高奉承之意。《六書本義》作□,自下奉上也。亦从手作承。互見一部丞字、手部承字二註。
【子集中】【人字部】 【廣韻】戸昆切【集韻】胡昆切,□音魂。【說文】人姓也。
【辰集下】【毛字部】 【玉篇】思連切【廣韻】【集韻】相然切,□音仙。【博雅】□,罽也。 又【風俗通】翅,細葛也。 又【集韻】疏臻切,音莘。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廣韻】七林切【集韻】千尋切,□音侵。【說文】綅作□。 又【廣韻】息廉切,音暹。詳綅字註。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叉宜切,音差。【類篇】篸□,竹貌。 又洞簫也。【楚辭九歌】吹參差兮誰思。【註】參差,洞簫。一作篸□。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類篇】筥屬。 又【廣韻】【集韻】□側下切,音鮓。炭籠。長沙語。 又【類篇】所□切。大籥。
【子集中】【人字部】 【唐韻】秦悉切。與疾通。【說文】妎也。 又毒也。重文作嫉,義同。
【子集中】【人字部】 【玉篇】【正韻】□餘招切,音姚。【說文】喜也。 又【揚子方言】自關以西,物大小不同,謂之。【說文長箋】方俗以彼比此曰。轉用燿。又彼此誑惑曰兩邊。
齼 【亥集下】【齒字部】 齼 【廣韻】創舉切,音楚。【玉篇】齒傷醋也。 又【正字通】音措。【曾茶山和曾宏父餉柑詩】莫向君家樊素口,瓠犀微齼遠山顰。
齽 【亥集下】【齒字部】 齽 【集韻】巨禁切,音噤。口閉也。 又【集韻】【類篇】□居廕切,音禁。【集韻】鉤齒內曲謂之齽。
龋 【亥集下】【齒字部】 齲 【唐韻】區禹切【集韻】【韻會】顆羽切,□音踽。【說文】齒蠹也。【釋名】齲,朽也。蟲齧之齒,缺朽也。【廣雅】齲,病也。【史記倉公傳】齊中大夫病齲齒。【後漢梁冀傳】冀妻能爲齲齒笑。【註】風俗通曰:齲齒笑者,若齒痛不忻忻也。【淮南子說山訓】割脣而治齲。 又【正韻】齲,齒啓貌。 又【集韻】果羽切,音矩。義同。
龏 【亥集下】【龍字部】 龏 【唐韻】紀庸切【集韻】居容切,□音恭。【說文】慤也。 又【字彙】升也。 又【廣韻】居用切【集韻】欺用切,□音供。義同。 又【廣韻】於角切【集韻】乙角切,□音渥。燭蔽也。 【六書正譌】从共省。會意。龍聲。俗作龔,非。
龤 【亥集下】【龠字部】 龤 【唐韻】戸皆切【集韻】雄皆切。□同諧。【說文】樂和龤也。虞書曰:八音克龤。今作諧。註詳言部九畫。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七感切,音慘。【說文】婪也。或作□。 又【集韻】倉含切,音參。義同。 又【廣韻】七合切【集韻】錯合切,□音。義同。 又【集韻】疏簪切,音森。淫也。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五感切,音顉。【說文】含怒也。一曰難知。 又重頤謂之。【韓詩】碩大且。 又【廣韻】胡感切【集韻】戸感切,□撼上聲。惡性也。 又【集韻】鄔感切,音暗。又魚檢切,音广。□含怒意。 又於鹽切,音懕。美也。 又衣檢切,音掩。義同。 又烏含切,音諳。女有心。通作媕。考證:〔豐豔貌。【韓詩外傳】碩大且。〕 謹按韓詩外傳無此文,查太平御覽此引韓詩作,又引章句曰重頤也。謹照韓詩章句豐豔貌改重頤謂之。省外傳二字。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乃玷切,音淰。【說文】下志貪頑也。 又【廣韻】【集韻】□式荏切,音審。又【集韻】式禁切,音諗。義□同。 又【集韻】徒南切,音覃。又徒感切,音□。□女名。 又他點切,音忝。婦人細長貌。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徐心切,音尋。女名。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集韻】□盧瞰切。同濫。【說文】過差也。一曰貪也。或作纜。 又【集韻】盧甘切,音藍。女字。
【丑集下】【女字部】 【集韻】盧感切,音壈。好貌。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韻】【類篇】□堅奚切,音雞。木名。
【辰集中】【木字部】 【唐韻】衣儉切【集韻】【類篇】衣檢切,□音掩。【博雅】、藲,柰也。 又【類篇】於瞻切。檢,木名。 又【集韻】烏含切,音庵。義同。本作□。省作。
【丑集下】【女字部】 【唐韻】【集韻】□則旰切,音贊。【說文】白好也。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韻】【集韻】【類篇】□居又切,音救。【說文】貧病也。引《詩》:煢在。《詩》本作疚。疚通。【玉篇】疾也。《正字通》一曰,久居也。 又【廣韻】與久切【集韻】【類篇】以九切,□音羑。義同。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韻】【集韻】莫鳳切【韻會】【正韻】蒙弄切,□同夢。【說文】作,寐而有覺也。从宀从□夢聲。【周禮春官占夢】以日月星辰,占六之吉凶,一曰正,二曰□,三曰思,四曰悟,五曰喜,六曰懼。隸省作夢。互詳夕部夢字註。
【寅集上】【宀字部】 【廣韻】【集韻】□七稔切。同寢。【說文】病臥也。本作□,从省,□聲。○按《說文》宀部□,臥也。部□,病臥。分爲二,無義。同作寢可也。□字原作帚下又。《說文》,□省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