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99 页/共 976 页

鼭 【亥集下】【鼠字部】 鼭 【唐韻】【集韻】□市之切,音時。【玉篇】鼠名也。【爾雅釋獸】鼭鼠。 【卯集上】【心字部】 【字彙補】東果切,音垜。嬾惰也。 鼹 【亥集下】【鼠字部】 鼹 【正字通】同鼴。【本草】一名田鼠。一名鼢鼠。一名隱鼠。【李時珍曰】田鼠偃行地中,能壅土成坌,故得諸名。詳鼴字註。 齌 【亥集下】【齊字部】 齌 【唐韻】在詣切【集韻】【韻會】【正韻】才詣切,□音嚌。【說文】炊餔疾也。【玉篇】炊釜也。【屈原離騷】反信讒而齌怒。【王逸註】齌,炊餔疾也。 又【廣韻】七稽切【集韻】千西切,□音妻。又【廣韻】祖稽切【集韻】牋西切,□音齎。又【集韻】【類篇】□前西切,音齊。義□同。 齚 【亥集下】【齒字部】 齚 【唐韻】側革切,音賾。【說文】齧也。【史記灌夫傳】魏其必內愧,杜門齚舌自殺。 又【廣韻】鋤陌切【集韻】實窄切,□音咋。又【集韻】側格切,音迮。義□同。 麙 【亥集下】【鹿字部】 麙 【廣韻】五咸切【集韻】魚咸切【韻會】疑咸切,□音嵒。【說文】山羊而大者,細角。【爾雅釋獸】熊虎醜,其子狗,絕有力麙。【揚雄蜀都賦】獸則麙羊野麋。 又【廣韻】胡毚切【集韻】胡讒切,□音咸。又【集韻】虛咸切,音欦。義□同。 又【類篇】其淹切,音鉗。羊六尺爲羬。或从鹿。 □ 【未集中】【羊字部】 □ 【篇海】與羬同。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韻】音賤。 麠 【亥集下】【鹿字部】 麠 【唐韻】舉卿切【集韻】【韻會】【正韻】居卿切,□音京。【說文】大鹿也。【爾雅釋獸】麠,大麃,牛尾,一角。【註】漢武帝郊雍得一角獸,若麃然,謂之麟者,此是也。俗作麖。 鼐 【亥集下】【鼎字部】 鼐 【唐韻】奴代切【集韻】【韻會】乃代切,□音耐。【說文】鼎之絕大者。【廣雅】鼎絕大謂之鼐。【詩周頌】鼐鼎及鼒。 又【廣韻】奴亥切【集韻】【韻會】【正韻】曩亥切,□音乃。義同。 又【集韻】寧鄧切,能去聲。大鼎也。 鼘 【亥集下】【鼓字部】 鼘 【正韻】縈圓切,音淵。【說文】鼓聲也。【詩商頌】鼗鼓鼘鼘。 又【廣韻】【集韻】□於巾切,音駰。又【集韻】一均切,音蜵。義□同。 鼜 【亥集下】【鼓字部】 鼜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音戚。【玉篇】守夜鼓也。【周禮地官鼓人】軍旅夜鼓鼜。【釋文】杜子春讀爲戚。【疏】在軍警戒急在於夜,言鼜者,音同憂戚,取軍中憂懼之意。 又【集韻】七到切,音操。義同。 鼟 【亥集下】【鼓字部】 鼟 【廣韻】【集韻】□他登切,音磴。【玉篇】鼓聲。 又【集韻】都騰切,音登。又徒登切,音騰。義□同。 鼥 【亥集下】【鼠字部】 鼥 【集韻】【類篇】□蒲撥切,音跋。【集韻】鼠肥者。【本草】李時珍曰:皮可爲裘,甚煖,濕不能透。【正字通】鼧鼥鼠,生西番山澤中,穴土爲窠,形似獺。□人掘食之,蒙古人名答刺不花。唐書有鼧鼥鼠,鼧鼥言其肥也。【唐韻】□鼥。音僕。扑俗譌爲土撥。本草從之,非。 又【集韻】房廢切,音吠,同鼣,鼠名,其鳴如犬吠。 鼦 【亥集下】【鼠字部】 鼦 【玉篇】古文貂字。【本草】此鼠好食栗及松皮,人呼爲栗鼠。其毛拂面如焰,朔風苦寒,人以其皮溫額,後代效之,因以金璫飾首前插貂尾,至漢因焉。【史記貨殖傳】狐鼦裘千皮。【揚子太□經】狐鼦之毛躬之賊。○按《玉篇》从鼠从召。《字彙》亦从召,《正字通》誤从占,而訓與鼦同,不知从□者乃□□也。傳寫之誤,今依《玉篇》攺正。 麉 【亥集下】【鹿字部】 麉 【字彙】同□。 麑 【亥集下】【鹿字部】 麑 【唐韻】五雞切【集韻】【韻會】【正韻】硏奚切,□同猊。【說文】狻麑,獸也。【爾雅釋獸】狻麑,如虦猫,食虎豹。【註】卽獅子也。出西域。漢順帝時,疏勒王獻幇牛及獅子。【穆天子傳】狻猊日走五百里。 又鹿子也。【禮玉藻】麑裘靑豻褎,絞衣以裼之。【論語】素衣麑裘。【疏】麑裘,鹿子皮以爲裘也。 又人名。鉏麑,晉力士。見【左傳宣三年】。 又【集韻】綿批切,音迷。義同。考證:〔【穆天子傳】狻猊日行五百里。〕 謹照原文日行改日走。〔【左傳宣三年】〕 謹照原文三年改二年。 【午集中】【目字部】 【廣韻】【集韻】□烏侯切,音歐。【玉篇】深目貌。 又【廣韻】恪侯切【集韻】墟侯切,□音摳。又【集韻】於絞切,音拗。又於敎切,拗去聲。義□同。 【集韻】與窅同。亦作眗瞘眑□。 麗 【亥集下】【鹿字部】 麗 〔古文〕□□麗□【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隷。【說文】旅行也。鹿之性,見食急,則必旅行。又【司馬相如大人賦】駕應龍象輿之蠖略委麗兮。【師古註】行步進止貌。 又【玉篇】偶也。【易兌卦】麗澤兌。【註】麗,猶連也。【周禮夏官校人】麗馬一圉。【註】兩馬也。【又】束帛麗皮。【註】兩皮也。【史世紀】太昊始制嫁娶麗皮爲禮。【釋義】麗,偶數也。 又【玉篇】好也。【廣韻】美也。【楚辭招魂】被文服纖麗而不奇些。又【前漢東方朔傳】以道德爲麗。 又【玉篇】數也。【詩大雅】商之孫子,其麗不億。 又【廣韻】著也。【左傳宣十二年】射糜麗龜。【註】麗,著也。 又【正韻】附也。【易離卦】離,麗也。日月麗乎天,百穀草木麗乎土。又【禮王制】郵罰麗于事。【註】麗,附也。過人罰人當各附於其事,不可假他以喜怒。 又繫也。【禮祭義】祭之日,君牽牲,旣入廟門,麗于□。【註】麗,猶繫也。 又【玉篇】華綺也。【正韻】華也。【書畢命】敝化奢麗,萬世同流。【韓詩外傳】原憲謂子貢曰:仁義之匿,衣裘之麗,憲不忍爲也。 又【玉篇】施也。【書多方】不克開于民之麗。【傳】不能開於民所施政敎。麗,施也。言昏昧。 又【正韻】光明也。 又地名。【左傳成十三年】晉師濟涇,及侯麗而還。【註】侯麗,秦地。又【前漢地理志】樂浪郡華麗縣。 又與欐同。屋棟也。【列子力命篇】居則連麗。 又麗譙,高樓也。【莊子徐無鬼】君必無盛鶴列於麗譙之閒。【前漢陳勝傳註】樓,亦名譙,故謂美麗之樓爲麗譙。 又梁麗,車名。【莊子秋水篇】梁麗可以衝城,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 又魚麗,陣名。【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陳。 又【正韻】小舟也。 又姓,見【姓苑】。又複姓。【左傳成十七年】晉厲公游于匠麗氏。 又【廣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正韻】鄰溪切,□音離。【釋名】麗,離也。言一目視天,一目視地,目明分離,所視不同也。 又高麗,國名。【魏志】高句麗,在遼東之東。【前漢書】作高句驪。 又山名。【史記黥布傳】布故麗山之徒也。或作驪。 又與鸝同。【張衡東京賦】麗黃嚶嚶。【註】□麗古字通。 又【集韻】憐題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里弟切,音禮。蕭該說,彭蠡,澤名。古作彭麗。 又力智切,音詈。美也。 又【類篇】山宜切,音釃。也。 又【集韻】郞狄切,音歷。縣名。 从丽,俗从兩日,非。【六書正譌】丽,古麗字。相附之形,借爲伉麗。俗別作儷。考證:〔【楚辭招魂】被文纖麗而不奇些。〕 謹照原文纖字上增服字。〔【左傳桓五年】高渠彌以中軍奉公爲魚麗之陣。〕 謹照原文陣改陳。 黜 【亥集下】【黑字部】 黜 【唐韻】丑律切【集韻】【韻會】敕律切,□音怵。【說文】貶下也。【玉篇】退也,貶也,下也,去也,放絕也,減也。【六書故】□斥汙闇也。【書舜典】三載考績,三考黜陟幽明。 又通作絀。【禮王制】不孝者,君絀以爵。 或作詘。別作。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商居切,音舒。竹名。 □ 【備考】【未集】【竹字部】 □ 【搜眞玉鏡】七姓切,請去聲。 黮 【亥集下】【黑字部】 黮 【唐韻】【集韻】□他感切,音襑。【說文】桑葚之黑也。【廣韻】黭黮,黑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感切,音禫。【玉篇】黮黚,不明淨也。【莊子齊物論】人固受其黮闇,吾誰使正之。【劉向九歎】望舊邦之黯黮兮。 又【廣韻】黭黮,雲黑也。【何晏景福殿賦】緜蠻黮。【束皙華黍詩】黮黮重雲。 又【揚子方言】黮,私也。 又【集韻】陟甚切,音眈。義同。 又【集韻】【韻會】【正韻】□他紺切,音僋。【集韻】黮闇,不明貌。 又【集韻】直稔切,音朕。污也。又時染切,音剡。黑甚也。 又與葚同。【詩魯頌】食我桑黮,懷我好音。【註】黮,桑實也。【字林】作葚。 鼔 【亥集下】【鼓字部】 鼔 【唐韻】公戸切,音古。【說文】从攴从壴,壴亦聲。【廣雅】鼓鳴也。【廣韻】擊鼓也。【左傳莊十年】長勺之戰,公將鼔之。又凡有所擊搏曰鼔。【易離卦】不鼔缶而歌。【詩小雅】鼔瑟吹笙,吹笙鼔簧。【又】鼔鍾于宮。 又鐘所擊處,亦謂之鼔。【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爲鐘,于上謂之鼔,鼔上謂之鉦。 又【正韻】撫也,歙也。 又振動也。【易繫辭】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又】鼔之舞之以盡神。 又扇也,扇火動橐謂之鼔。【前漢終軍傳】膠東魯國鼔鑄鹽鐵。【註】如淳曰:扇熾火謂之鼔。○按《說文》鼔舞之鼔从攴,攴音朴。鐘鼓之鼓从支,微有不同。今槩用支,不復用攴矣。考證:〔【易繫辭】鼓天下之物者存乎辭。〕 謹照原文鼓天下之物改鼓天下之動。 鼤 【亥集下】【鼠字部】 鼤 【廣韻】【集韻】□無分切,音文。【玉篇】斑尾鼠。【爾雅釋獸】鼤鼠,鼨鼠。【註】未詳。 又【廣韻】亡運切【集韻】文運切,□音問。【廣韻】鼠文。 鼱 【亥集下】【鼠字部】 鼱 【廣韻】子盈切【集韻】咨盈切,□音精。【廣韻】鼱鼩,小鼠。【李巡爾雅註】鼱鼩,一名奚鼠。【前漢東方朔傳】譬猶鼱鼩之襲狗。 【午集中】【矢字部】 【廣韻】呼吠切【集韻】許濊切,□音喙。見□字註。 又【集韻】牛吠切,音杌。義同。 齀 【亥集下】【鼻字部】 齀 【張協七命】齀林蹶石,扣跋幽叢。【李善註】五忽反。以鼻搖動也。○按音義與鼿同,疑卽鼿字之誤。《篇海》又入馬韻,作五寡切,尤誤。 齃 【亥集下】【鼻字部】 齃 【廣韻】烏割切【集韻】許葛切,□音。同頞。【說文】頞,鼻莖也。【廣韻】鼻齃。【史記蔡澤傳】唐舉相蔡澤蹙齃。【註】鼻蹙眉也。 齛 【亥集下】【齒字部】 齛 【集韻】始制切,音世。齝也。 又以制切,音曳。義同。 又【唐韻】【集韻】【韻會】□私列切,音薛。【說文】羊粻也。【玉篇】羊噍草也。【爾雅釋獸】羊曰齛。 【集韻】亦作齥。 麘 【亥集下】【鹿字部】 麘 【集韻】虛良切,音香。麝麘,獸名。【本草】麝香,形似麞,常食柏葉,五月得香。本作香。俗加鹿。【字彙】麝麘,獸臍。 麤 【亥集下】【鹿字部】 麤 【唐韻】【正韻】倉胡切【集韻】【韻會】聰徂切,□音粗。【說文】行超遠也。 又【字統】警防也。鹿之性相背而食,慮人獸之害也,故从三鹿。 又【玉篇】不精也。【周禮天官內宰】比其小大,與其麤良,而賞罰之。【疏】布帛之等,縷小者則細良,縷大者則麤惡。 又【玉篇】大也。【禮月令】其器高以麤。【註】麤猶大也。 又【玉篇】疏也。【禮儒行】麤而翹之。又不急爲也。【註】麤,猶疏也,微也。 又略也。【史記陸賈傳】麤述存亡之徵。 又【顏師古急就篇註】麤者,麻枲雜履之名也。南楚江淮之閒通謂之麤。【釋名】麤,措也。亦所以安措足也。 又麤糲。【左傳哀十三年】梁則無矣,麤則有之。【史記聶政傳】故進百金者,將用爲夫人麤糲之費。○按《六書正譌》俗作麄觕,通用粗。《韻會小補》載《集韻》麤,或作□。不知□卽《說文》塵,與麤義別,合爲一,非。 【辰集中】【木字部】 【篇海】力輟切,音劣。惡木也。 麨 【亥集下】【麥字部】 麨 【廣韻】尺沼切【集韻】齒紹切,□音弨。【玉篇】糗也。【本草註】麨,卽糗,以麥蒸磨成屑。【急就篇師古註】今通以熬米麥謂之麨。【齊民要術】有作柰麨法,有作林禽麨法。【佛國記】貝多樹下有五百賈客授麨蜜處。 黇 【亥集下】【黃字部】 黇 【唐韻】【集韻】□他兼切,音添。【說文】白黃色也。【玉篇】黃色。 又【集韻】將先切,音箋。義同。或作□。 【卯集下】【攴字部】 【字彙補】與敦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篇海】星醒腥三音,大惺悟也。 黦 【亥集下】【黑字部】 黦 【唐韻】紆物切【集韻】紆勿切,□音鬱。【說文】本作□。黑有文也。【廣韻】黃黑色也。【廣雅】黑也。 又【廣韻】【集韻】□於月切,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於歇切,音謁。【廣韻】色壞也。【集韻】色變也。【周處風土記】梅雨霑衣服皆敗黦。【韋莊詞】淚霑紅袖黦。 【午集中】【疒字部】 【集韻】胡光切,音皇。病也。 【午集中】【目字部】 【集韻】余章切,音陽。與眻同。眉閒曰眻。一曰美目也。通作揚。 【辰集中】【木字部】 【玉篇】古文本字。註見一畫。 鼠 【亥集下】【鼠字部】 鼠 【唐韻】書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賞呂切,□音暑。【說文】穴蟲之總名也。【廣韻】鼠,小獸,善爲盜。【春秋運斗樞】玉樞星散而爲鼠。【易繫辭】艮爲鼠。 又十二生肖之首。 又水鼠。【雲僊雜志】穴水旁岸隙,似鼠而小,食菱芡魚蝦。 又冰鼠。東方朔云:生北荒積冰下,皮毛柔,可爲席。 又火鼠。【神異經】出西域及南海火洲山有野火鼠,人取其毛績之,號火浣布。 又隂鼠。【郭璞山海經序】隂鼠生於炎山。 又耳鼠。【山海經】丹熏山有獸,狀如鼠,以其尾飛。 又香鼠。【字彙】河南禹州密縣雪霽山香鼠,長寸餘,齒鬚畢具香,類麝,踰大路則死。 又辟毒鼠。【西域舊圖】大秦有辟毒鼠。 又天鼠。【王羲之十七帖】天鼠膏可治耳聾。 又兀兒鼠。【甘肅地志】涼州地有兀兒鼠者,似鼠,有鳥名木周兒者,似雀,常與兀兒鼠同穴而處。○按此卽《尙書》同穴之鳥鼠也。 又鳥名。鼠。【山海經】栒狀之山有鳥,狀如雞而鼠毛,名曰鼠。 又昌鼠,鯧鯸魚別名。 又鼠婦,蟲名。【爾雅釋蟲】蟠,鼠負。【註】瓮器底蟲。【疏】負作□。陶註本草云:多在鼠坎中,鼠背負之。【詩豳風】伊威在室。【毛傳】委黍也。郭璞曰:鼠□之別名。□,亦作婦。 又馬直肉下曰輸鼠。【齊民要術】相馬法輸鼠欲方。 又木名。【爾雅釋木】楰鼠梓。【郭註】楸屬。又【本草】有鼠李。 又草名。【爾雅釋草】葝,鼠尾。【註】可以染皁。【又】□鼠莞。【註】纖細似龍鬚,可爲席。 又【正字通】山名。鳥鼠同穴山,在隴西首陽縣。 又土色。【釋名】土赤曰鼠肝,似鼠肝色也。 又憂也。【詩小雅】鼠思泣血。亦書作癙。【小雅】癙憂以痒。 又持兩端曰首鼠。【史記灌夫傳】武安君召韓御史曰:何爲首鼠兩端。【註】首鼠,言一前一卻也。 上象齒,下象腹爪尾。俗省作。楰字原刻臾作。考證:〔【釋名】大赤曰鼠肝,似鼠肝石也。〕 謹照原文大赤改土赤。石也改色也。 鼸 【亥集下】【鼠字部】 鼸 【唐韻】【集韻】□丘檢切,欠上聲。【說文】也。 又【廣韻】胡忝切【集韻】【韻會】下忝切,□音。【玉篇】田鼠也。【爾雅釋獸】鼸鼠。【註】以頰裹藏食。 又【釋名】頷,或曰鼸車,鼸鼠之食積於頰,人食似之,故取名也。考證:〔【爾雅釋獸】鼸鼠。【註】以頰裏藏食。〕 謹照原文頰裏改頰裹。 齂 【亥集下】【鼻字部】 齂 【唐韻】【集韻】□許介切,音譮。【說文】臥息也。【爾雅釋詁】齂,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虛器切【正韻】許意切,□音□。義同。 又【廣韻】【集韻】□莫八切,音。又【集韻】詡鬼切,音虫。又【集韻】【類篇】□訏貴切,音諱。義□同。 齎 【亥集下】【齊字部】 齎 【廣韻】祖稽切【集韻】【韻會】【正韻】牋西切,□音。持也,付也,裝也,遺也,送也,持遺人也,行道所用也。【儀禮聘禮】又齎皮馬。【註】齎,猶付也。【莊子列禦□】吾以萬物爲齎送。俗作齎,非。 又歎聲。【易萃卦】齎咨涕洟。【釋文】王肅云:將啼反。徐讀將池反。 又【廣韻】卽夷切【集韻】【韻會】【正韻】津私切,□音咨。義同。 又與資同。【周禮天官外府】共其財用之幣齎。又【掌皮】歲終,則會其財齎。【註】予人以物曰齎。今時詔書,或曰齎計吏。【疏】漢時考使謂之計吏,有詔賜與之則曰齎。考證:〔【周禮天官外府】齎賜與之財用。〕 謹照原文共其財用之幣齎爲句,齎字不屬下讀。謹改爲共其財用之幣齎 鹺 【亥集下】【鹵字部】 鹺 【唐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說文】鹹也。河內謂之齤,沛人言若虘。【禮曲禮】鹽曰鹹鹺。【註】大鹹若鹺,鹽味之厚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齤。義同。 【集韻】亦書作齤。別作醝,非。 鹾 【亥集下】【鹵字部】 鹺 【唐韻】昨何切【集韻】【韻會】【正韻】才何切,□音醝。【說文】鹹也。河內謂之齤,沛人言若虘。【禮曲禮】鹽曰鹹鹺。【註】大鹹若鹺,鹽味之厚也。 又【集韻】仕知切,音齤。義同。 【集韻】亦書作齤。別作醝,非。 麡 【亥集下】【鹿字部】 麡 【廣韻】徂奚切【集韻】前西切,□音齊。【廣韻】麡狼似鹿,而角向前,入林則挂其角,常在淺草中,逐入林則搏之。出【異物志】。 又【廣韻】祖稽切【集韻】牋西切,□音齎。又【廣韻】士皆切【集韻】牀皆切,□音儕。義□同。 【午集中】【皿字部】 【廣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蒙。盛器滿貌。【玉篇】豐,滿也。【集韻】與饛同。或作□。【楊愼奇字韻】亦作□。 【辰集上】【日字部】 【集韻】伯各切,音博。【博雅】曝也。【類篇】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