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68 页/共 976 页
駥 【亥集上】【馬字部】 駥 【唐韻】如融切【集韻】【韻會】而融切【正韻】而中切,□音戎。【玉篇】馬八尺也,雄也。【爾雅釋畜】絕有力駥。 又【廣韻】息弓切,音嵩。細毛。
飫 【戌集下】【食字部】 飫 〔古文〕秗【廣韻】依倨切【集韻】【韻會】【正韻】依據切,□音淤。【玉篇】食多也。【廣韻】飽也,饜也。 又【說文】燕食也。本作□。【詩小雅】儐爾籩豆,飮酒之飫。【毛傳】儐,□。飫,私也。不脫屨升堂謂之飫。【鄭箋】私者,圖非常之事。若議大疑於堂,則有飫禮焉。【朱傳】飫,饜也。 又【周語】王公立飫,則有房烝,王公諸侯之有飫也,將以講事成章,建大德,昭大物也,故立成禮,烝而已。又武王克殷,作飫歌。【韋昭曰】立謂立行禮不坐也。立曰飫,坐曰晏。歌辭,互見支字註。 又【廣韻】賜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將賞爲之加膳,加膳則飫賜。 又【尚書序】逸書有□飫篇名。【傳】□,勞。飫,賜也。 【集韻】或作饇□。考證:〔【周語】王公立飫,則有房丞〕 謹照原文房丞改房烝。
【丑集上】【口字部】 【集韻】乃結切,音涅。【博雅】怒也。一曰訶也。或作□。
飴 【戌集下】【食字部】 飴 〔古文〕【唐韻】與之切【集韻】【韻會】盈之切【正韻】延知切,□音移。【玉篇】餳也。【六書故】以米糵煎秫爲目飴也。【釋名】飴小弱于餳,形怡怡然也。【本草】膠飴乾枯者曰餳。【詩大雅】堇荼如飴。 又【周禮天官鹽人】王之膳羞共飴鹽。【註】飴鹽,鹽之恬者,今戎鹽有焉。【疏】卽石鹽是也。 又通作□。【晉書石崇傳】王愷以□澳釜。 又【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寺。本作飤。【晉書王薈傳】以私米作饘粥以飴餓者。 【集韻】亦作□粠。籀文作□。
飻 【戌集下】【食字部】 飻 【說文】餮本字。貪食也。 又【集韻】他典切,音腆。又徒典切,音殄。義□同。
驧 【亥集上】【馬字部】 驧 【廣韻】【集韻】□渠竹切,音鞠。【廣韻】馬跳躍也。 又【五音集韻】居六切,音菊。馬曲脊也。 【集韻】或作□。
驯 【亥集上】【馬字部】 馴 【唐韻】詳遵切【集韻】【韻會】松倫切【正韻】詳倫切,□音旬。【說文】馬順也。【玉篇】從也,善也。【莊子馬蹄篇註】與物無害,故物馴也。【陸德明音義】馴,以遵反,或音純。 又凡以漸而至曰馴。【易坤卦】馴至其道至堅冰也。 又擾也,從也。【史記五帝紀】其文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 又【集韻】殊倫切,音純。又兪倫切,音勻。義□同。 又【集韻】【韻會】□吁運切,音訓。【史記漢文本紀】列侯亦無由敎馴其民。【正義】馴,古訓字。
骈 【亥集上】【馬字部】 駢 【正字通】俗騈字。
【子集中】【人字部】 【正字通】籀文仿字。
骢 【亥集上】【馬字部】 驄 【唐韻】【正韻】倉紅切【集韻】麤叢切,□音聰。【說文】馬靑白雜毛也。【六書故】馬□靑色。一名荏鐵。【後漢桓典傳】常乗驄馬,京師爲之語曰:行行且止,避驄馬御史。 本作□。
髈 【亥集上】【骨字部】 髈 【廣韻】匹朗切【集韻】普朗切,□滂上聲。髀,吳人云髈。【玉篇】股也,脅也。 又【廣韻】步光切【集韻】蒲光切,□音旁。與膀同。膀胱。
髑 【亥集上】【骨字部】 髑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髑髏,項也。詳髏字註。【廣韻】同。
髓 【亥集上】【骨字部】 髓 【集韻】同□。【釋名】髓,遺也,遺,〈氵匱〉也。【前漢禮樂志】浹肌膚而臧骨髓。
駭 【亥集上】【馬字部】 駭 【唐韻】侯楷切【集韻】【韻會】【正韻】下楷切,□音蟹。【玉篇】驚起也。【公羊傳哀六年】諸大夫見之,皆色然而駭。【莊子大宗師】且彼有駭形而無損心。【註】以變化爲形之駭動耳,故不以死生損累其心。 又【集韻】與駴同。【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釋文】駴本亦作駭。【王粲英雄記】整兵駭鼓。 又散也。【陸機詩】三后始基,世武丕承,協風旁駭,天晷仰澄。【註】言和風遠馳四方也。 又水名。【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一曰徒駭。【疏】禹疏九河以徒衆起,故云徒駭。 又人名。【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又叶許己切,音喜。【吳子治兵篇】戢其耳目,無令驚駭。習其馳逐,閑其進止。【韓愈鄆州谿堂詩】淺有蒲蓮,深有葭葦。公以燕賔,其鼓駭駭。 又叶于支切,音怡。【韓愈瀧吏詩】官今行自到,那遽妄問爲。不虞卒見困,汗出愧且駭。○按古音駭讀作矣,轉怡聲。 又叶喜語切,音許。【陸機凌霄賦】因扶桑而東顧兮,天傾光之可駭。惑坤輿之茫茫兮,心蒙蔽而無緒。【註】緒,上聲。 又叶許計切,音戲。【蘇轍黃樓賦】舞魚龍於隍壑,閱帆檣於睥睨。方飄風之迅發,震鼙鼓之驚駭。考證:〔【陸機詩】三后始基,世武不承。〕 謹照原文不承改丕承。
駿 【亥集上】【馬字部】 駿 【唐韻】子峻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音俊。【玉篇】馬之美稱。【博物志】周穆公欲驅八駿周行天下。又與俊同。英儁也。【史記屈原傳】誹駿疑桀。 又大也。【詩商頌】爲下國駿厖。【傳】駿,大也。 又與峻通。【詩大雅】崧高維嶽,駿極于天。 又【爾雅釋詁】速也。【疏】駿者,猶迅也。【詩周頌】駿發爾私。【鄭箋】駿,疾也。【朱傳】駿,大也。使之大發其私田也。 又駿狼,山名。【淮南子天文訓】日冬至駿狼之山。一本作峻。又【集韻】【韻會】【正韻】□須閏切,音峻。義同。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韻】七接切,音妾。竹器。 又【集韻】卽陟切,音接。竹翣。 又【廣韻】山洽切,音歃。與箑同。【韓愈納涼聯句】長倦還捉。
騠 【亥集上】【馬字部】 騠 【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正韻】杜兮切,□音題。【玉篇】駃騠,良馬。【孟康曰】駿馬生七日而超其母。詳駃字註。 又【廣韻】丁奚切【集韻】都奚切,□音低。義同。 又騠兹,地名,在琅邪。漢騠兹侯稽谷姑。
驘 【亥集上】【馬字部】 驘 【廣韻】落戈切【集韻】【韻會】盧戈切,□卵平聲。【說文】驢父馬母。【正字通】驘似驢而健,驢力在髀,驘力在腰,乗者隨其力進退之。又【楚辭九歎】同駑驘與椉駔兮。【前漢霍去病傳】單于遂乗六驘,壯騎數百,直潰漢國。 【玉篇】亦作。【六書正譌】俗作騾。【正字通】本从□,字彙省从□,非。考證:〔【前漢霍去病傳】單于遂乗六驘,牡騎數百,直潰漢國。〕 謹照原文牡騎改壯騎。
【補遺】【子集】【乙字部】 【字彙補】都寒切,音丹。太上作,見《亳州老君□》。又其鳩切,音求。義同。
骀 【亥集上】【馬字部】 駘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音臺。【玉篇】駑馬銜脫也。【崔寔政論】馬駘其銜。 又駘蕩,曠遠也。 又地名。【左傳昭九年】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註】駘在始平武功縣。又【哀六年】遷孺子於駘。【註】駘,齊邑。【釋文】他才反。又徒來反。 又神名。【韻會】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臺駘。又人名。【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義同。 又【廣韻】徒亥切【集韻】【正韻】蕩亥切,□音待。【玉篇】駘蕩,廣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駘蕩。 又【廣韻】疲也,鈍也。 又【類篇】駘騱,馬不進也。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音義】駘音殆。李云:哀駘,醜貌。它,其名也。 又與跆同。【史記天官書】兵相駘籍。【前漢書】作跆。考證:〔【左傳昭九年】駘芮岐畢。〕 謹照原文駘上增魏字。〔【哀六年】遷儒子於駘。〕 謹照原文儒子改孺子。
骜 【亥集上】【馬字部】 驁 【集韻】【韻會】【正韻】□牛刀切,音敖。【廣韻】駿馬。 又馬驕不馴也。【莊子外物篇】老萊子謂仲尼曰:夫不忍一世之傷而驁萬世之患,抑固窶邪。忘其略弗及邪。【註】不云驁然不顧貽萬世之患,但云驁萬世之患,古文省字法也。又【前漢竇嬰傳】諸公稍自引而怠驁。 又驁夏,樂章名。【周禮春官鍾師】凡樂事,以鐘鼓奏九夏,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集韻】或作驁。 又【集韻】【正韻】魚到切【韻會】疑到切,□音傲。義同。 又【集韻】牛召切,音鏊。驕驁,馬行貌。
骞 【亥集上】【馬字部】 騫 【廣韻】丘乾切【集韻】【韻會】丘虔切【正韻】苦堅切,□音愆。【說文】馬腹縶也。【徐曰】馬腹病。 又虧也。【詩小雅】如南山之壽,不騫不崩。【前漢鼂錯傳】外無騫污之名。 又輕儇躁進貌。【柳宗元乞巧文】沓沓騫騫。 又姓。【風俗通】漢金城騫包。又唐有侍中騫味道。 又【五音集韻】怯建切,攐去聲。義同。 又【集韻】九件切,音蹇。駑也。○按鶱、騫二字音訓不同,以字書正之,鶱音掀,从鳥,註飛貌。騫音愆,从馬,註馬病。又虧也。文人相承,以騫爲掀舉之義,押人先韻,非也。
骟 【亥集上】【馬字部】 騸 【正字通】式戰切,音扇。割去勢也。【臞仙肘後經】騸馬,宦牛,羯羊,閹猪,鐓雞,善狗,淨貓。 又接樹曰騸樹。【月令廣義】有騸樹法。 一作扇。【五代史郭崇韜傳】謂繼岌曰:當盡去宦官,至於扇馬,亦不可騎。
骴 【亥集上】【骨字部】 骴 【廣韻】疾移切【集韻】【韻會】才支切【正韻】才資切,□音疵。【說文】鳥獸殘骨骴。骴,可惡也。【周禮秋官蜡氏】掌除骴。【註】謂死人骨也。骨之尚有肉者,及禽獸之骨,皆是。 又【說文】或从肉作胔。【禮月令】掩骼薶胔。【註】肉腐曰胔。【釋文】有骨曰胔。亦作骴。【集韻】或作髊。【韻會】或作。 又【廣韻】【集韻】【韻會】疾智切【正韻】恣四切,□音漬。又【集韻】將此切,音紫。又仕懈切,音砦。義□同。
骸 【亥集上】【骨字部】 骸 【唐韻】戸皆切【集韻】【韻會】【正韻】雄皆切,□音諧。【說文】脛骨也。【博雅】骨也。【左傳宣十五年】析骸以爨。【莊子逍遙遊】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又【德充符】直寓六骸。【釋文】手足首身也。 又【集韻】柯開切,音該。與胲同。【類篇】足大指毛也。
骹 【亥集上】【骨字部】 骹 【唐韻】口交切【集韻】【韻會】【正韻】丘交切,□音敲。【說文】脛也。【廣韻】脛骨近足細處。【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股圍,去一以爲骹圍。【註】骹謂近牙者也。言骹以喻其細。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齊人名手足□爲骹。 又【爾雅釋畜】馬四骹皆白驓。【註】骹,膝下也。 又【揚子方言】骹謂之銎。【註】卽矛刃。【類篇】或作□。 又【集韻】居肴切,音交。又下巧切,音佼。又後敎切,音效。又口敎切,敲去聲。義□同。 又【集韻】虛交切,音哮。與髇同。鳴鏑也。考證:〔【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註】齊人名手足掔爲骹。〕 謹照原文掔改□。
【巳集上】【水字部】 【字彙】徂郞切,音藏。沒也。
髒 【亥集上】【骨字部】 髒 【廣韻】【集韻】【韻會】子朗切【正韻】子黨切,□音駔。肮髒,體胖。 又【集韻】【韻會】【正韻】□則朗切,音葬。【後漢趙壹傳】抗髒倚門邊。【註】抗髒,婞直之貌。
駩 【亥集上】【馬字部】 駩 【廣韻】此緣切【集韻】【韻會】逡緣切【正韻】且緣切,□音詮。【玉篇】白馬黑脣。 又【集韻】從緣切,音全。義同。亦作騡。
【巳集中】【火字部】 【篇海】音含。火也。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韻】烏侯切,音甌。竹器。○按字本當作。
駬 【亥集上】【馬字部】 駬 【廣韻】而止切【集韻】【韻會】【正韻】忍止切,□音耳。【廣韻】騄駬,周穆王馬名。
騞 【亥集上】【馬字部】 騞 【集韻】【正韻】□霍虢切,音諕。【玉篇】行不止。 又解牛聲。【莊子養生主】奏刀騞然。【音義】騞,呼獲反。徐許臂反,向他亦反,又音麥。崔云:音近獲,聲大于砉也。 又【五音集韻】莫白切,音陌。又土益切,音剔。義□同。
【丑集上】【口字部】 【五音集韻】陟隹切,音追。【玉篇】口滿貌。
【巳集中】【火字部】 【集韻】思營切,音騂。【博雅】赤也。【類篇】作□。
騱 【亥集上】【馬字部】 騱 【集韻】堅奚切,音雞。【爾雅釋畜】前足皆白騱。 又【唐韻】胡雞切【集韻】【韻會】【正韻】弦雞切,□音奚。義同。 又【說文】驒騱,馬也。【前漢司馬相如傳】騊駼驒騱。 又通作奚。【前漢匈奴傳】奇畜則橐駝驒奚。【師古曰】驒奚,駏驉類。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弼角切,音雹。【玉篇】水激也。
骆 【亥集上】【馬字部】 駱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玉篇】白馬黑鬣。【詩小雅】嘽嘽駱馬。【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 又國名。【史記南越王佗傳】佗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註】漢書音義曰:駱,越也。索隱曰:姚氏按廣州記云:交阯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爲駱侯,諸縣自名爲駱將,後蜀王予將兵討駱侯,自稱爲安陽王。尉佗攻破安陽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卽甌駱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定襄郡駱縣。 又姓,駱統,見【吳志】。 又與落通。【史記天官書】大荒駱歲,隂在巳。又【歷書】作大荒落。 又【字彙補】魯故切,與輅同。【史記秦本紀】非子爲周大駱是也。 又【字彙補】居詐切,音駕。【轉注古音】古駕輅皆同駱字,駱主車駕,故字可互用,猶甸之與椉也。 【玉篇】又作□。
验 【亥集上】【馬字部】 驗 【唐韻】【集韻】【韻會】□魚窆切,黏去聲。【玉篇】馬名也。 又證也,效也。【史記晉世家】獻公曰:何以爲驗。荀息對曰:使死者復生,生者不慙,爲之驗。 又考視也。【前漢楊惲傳】惲下廷尉,于定國考問,左驗明白。【註】左,證左也。言當時在其左右見此事者也。又【前漢平帝詔】其當驗者,卽驗問。【註】就其所居而問。 俗作騐驗,非。
骘 【亥集上】【馬字部】 騭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職日切,音質。【玉篇】牡馬也。【爾雅釋畜】牡曰騭。 又【六書統】乗馬登山也。从陟。陟,登也。【爾雅釋詁】騭,陞也。【註】方言曰:魯衞之閒曰□。 又定也。【書洪範】惟天隂騭下民。【傳】定也。【釋文】騭,之逸反。馬云升也。升猶舉也,舉猶生也。【正義】傳以騭卽質也。質訓爲成,成亦定義,故爲定也。 又【集韻】竹力切,音陟。義同。考證:〔【爾雅釋詁】騭,陞也。【註】方言曰:魯衞之閒曰陟馬。〕 謹按陟馬二字乃□字之譌。謹照原文陟馬二字改作□字。
骭 【亥集上】【骨字部】 骭 【唐韻】古案切【集韻】【韻會】居案切,□音幹。【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也。【說文】骸也。【廣韻】脅也。【甯戚飯牛歌】短布單衣適至骭。【九經韻覽】亦作幹。 又【集韻】下晏切,音□。又侯旰切,音翰。又下□切,音限。義□同。
魲 【亥集中】【魚字部】 魲 【篇海】音蘆。魚名。【正字通】俗鱸字,與馬部驢作馿同。
髅 【亥集上】【骨字部】 髏 【廣韻】落侯切【集韻】【韻會】郞侯切,□音樓。【說文】髑髏也。【博雅】□顱謂之髑髏。【莊子至樂篇】莊子之楚,見空髑髏。【集韻】或作。
駧 【亥集上】【馬字部】 駧 【唐韻】【集韻】□徒弄切,音洞。【玉篇】馬疾走。【說文】馳馬洞去也。 又動也。【易乾鑿度】駈駧元化。
駪 【亥集上】【馬字部】 駪 【唐韻】所臻切【集韻】【韻會】【正韻】疏臻切,□音莘。馬衆貌。【詩小雅】駪駪征夫。【傳】衆多貌。一作甡□。 又或作侁。【楚辭招魂】往來侁侁些。【註】侁侁,往來聲也。五臣云:衆貌。
駹 【亥集上】【馬字部】 駹 【唐韻】【集韻】【韻會】□莫江切,音厖。【玉篇】馬黑白毛也。【爾雅釋畜】面顙皆白惟駹。【前漢匈奴傳】圍高帝於白登,漢兵不得相救。匈奴騎,其西方盡白,東方盡駹,北方盡驪,南方盡騂。【註】駹,靑馬也。 又【周禮秋官犬人】用駹可也。【註】駹謂不純色也。【疏】謂雜色牲。 又國名。【史記西南夷傳】冉駹最大。【註】應劭讀龎。 又水名。【華陽國志】汶江道,濊水駹水出焉。
【午集下】【穴字部】 【集韻】直律切,音术。鑿穴居也。 又【集韻】呼決切,音血。空貌。
【巳集下】【犬字部】 【集韻】烏和切,音倭。【玉篇】本作猧。犬名。【集韻】小犬。 又【集韻】邕危切,音逶。猗,犬屬。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臼許切,音巨。火炬也。【類篇】束葦燒苣。或从竹。
□ 【午集下】【立字部】 □ 【字彙補】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