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63 页/共 976 页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韻】補或作。詳補字註。 餳 【戌集下】【食字部】 餳 【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飴和饊也。【揚子方言】餳謂之餹。【釋文】餳,洋也。煮米消爛,洋洋然也。【急就章】棃□柰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詩話】劉禹錫曰:詩用僻字,宜有來歷。宋考功云:沈佺期嶺表寒食詩:馬上逢寒食,春來不見餳。常疑之。因讀毛詩,簫管備舉,鄭箋,簫,編小竹管,如今賣餳者所吹,六經惟此中有餳字。吾緣明日重九,押一餻字讀,尋思六經無餻,故不敢爲之。◎按重編廣韻云:□,徐盈切,當从昜,正韻从易誤。餳,徒郞切,當从易,今混爲一字,非。字彙旣有□字,从徐盈反,復于餳字作徐盈、徒郞二切,尚未了然於字書之誤也。考證:〔【急就章】棃□柤桃待露霜,棗杏瓜棣饊飴餳。〕 謹照原文柤桃改柰桃。 餴 【戌集下】【食字部】 餴 【玉篇】甫云切,音分。半蒸飯也。與饙同。【詩大雅】挹彼注兹,可以餴饎。【註】餴,蒸米一熟,而以水沃之,乃再蒸也。 本作餴,字彙省作餴,附八畫,非。今攺正。 饡 【戌集下】【食字部】 饡 〔古文〕□【廣韻】【集韻】□則旰切,音贊。【玉篇】以羹澆飯也。【楚辭九思】將夭折兮碎糜,時混混兮澆饡。【註】言混濁如澆饡之亂也。 又【集韻】以膏煎稻爲□也。 【字彙補】亦作□。 駊 【亥集上】【馬字部】 駊 【廣韻】布火切【集韻】補火切,□音跛。【玉篇】駊騀,馬搖頭。【廣韻】駊騀,馬惡行也。【杜甫觀成都尹嚴公揚旗詩】庭空四馬入,駊騀揚旆旌。 又高大貌。【揚雄甘泉賦】崇丘陵之駊騀。【註】與岥峨義通。 又【唐韻】【集韻】□普火切,音叵。義同。 駦 【亥集上】【馬字部】 駦 【正字通】俗騰字。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集韻】□槎轄切,音□。□,水流貌。一曰水聲。 餗 【戌集下】【食字部】 餗 【唐韻】桑谷切【集韻】【正韻】蘇谷切【韻會】蘇木切,□音速。鼎實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正義】餗,糝也。八珍之膳,鼎之實也。【周禮天官醢人糝食註】糝食,菜餗蒸。【疏】若今煮菜,謂之蒸萊也。 又【集韻】測角切,音促。義同。 【說文】本作□。【集韻】亦作□□。 餝 【戌集下】【食字部】 餝 【玉篇】同飾。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翾縣切,音眴。絢或从荀。 餪 【戌集下】【食字部】 餪 【廣韻】【集韻】【韻會】□乃管切,音暖。【博雅】餪餫,饋也。【玉篇】餽女也。【集韻】女嫁後三日餉食,爲餪女。 又【集韻】奴亂切,音偄。婚三日而晏謂之餪。【字林】譌从女,非。 餰 【戌集下】【食字部】 餰 【唐韻】【韻會】【正韻】□諸延切,音氊。【玉篇】同饘。【荀子禮論篇】酒醴餰鬻。 又【字彙補】亦作□。【禮內則】稻米爲酏。【釋文】酏,讀爲□,之然反。 又【集韻】【韻會】□居言切,音犍。又【集韻】旨善切,音□。義□同。考證:〔【禮內則】稻米爲酏。【註】酏,讀爲□。〕 謹按此係釋文語,今將註字改爲釋文。 骪 【亥集上】【骨字部】 骪 【唐韻】於詭切【集韻】【韻會】鄔毀切,□音委。【說文】骨耑骪奊也。【玉篇】骨曲也。 又【前漢淮南厲王傳】骪天下正法。【註】師古曰:骪,古委字,謂曲也。【枚臯傳】其文骪骳。【註】骪骳,猶言屈曲也。 又【楚辭招隱士】林木茷骪。【王逸註】枝條盤紆。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崔錯癹骪。【註】郭璞曰:癹骪,蟠戾也。 又【司馬相如大人賦】容以骪麗兮。【註】張楫曰:骪麗,左右相隨也。 又【揚子太□經】禍所骪也。【註】禍所鍾也。 又姓。【廣韻】出纂文。考證:〔【枚乗傳】其文骪骳。〕 謹照原文枚乗改枚臯。 【寅集上】【宀字部】 【集韻】古□切【集韻】居□切,□音遘。【玉篇】夜也。引《詩》中之言,中夜之言也。 又【正字通】室深密處,本作冓。 【未集中】【糸字部】 【集韻】翼,或作。詳翼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皮變切,音卞。導水使平也。 餹 【戌集下】【食字部】 餹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玉篇】餹,餌也。【廣韻】餹,黍膏。【揚子方言】餳謂之餹。【本草】飴卽軟餹。凡粳粟火麻白米皆堪作,惟糯米作者入藥。 【集韻】或作糖糛餳。 餾 【戌集下】【食字部】 餾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救切,音溜。【玉篇】飯氣蒸也。【廣韻】餾飯。【爾雅釋言】饙餾稔也。【註】饙熟曰餾。【疏】孫炎曰:烝之曰饙,均之曰餾。郭云:今呼□飯爲饙,饙熟爲餾。《說文》云饙,一蒸米也。餾,飯氣流也。然則蒸米謂之饙,饙必餾而熟之,故言餾。本作□。 又【廣韻】【集韻】□力求切,音劉。義同。考證:〔【爾雅釋言】饙餾稔也。【疏】孫炎曰,蒸之曰饋,均之曰餾。郭云,今呼□飯爲饙,饙熟爲餾。〕 謹照原文曰饋改曰饙。□飯改□飯。 饀 【戌集下】【食字部】 饀 【集韻】他刀切。與饕同。 又徒刀切,音陶。餌也。與□同。通作□。 又苦紺切,音勘。味過甘也。 【辰集下】【欠字部】 【集韻】渠飮切,噤上聲。人名。漢有劉。 又【集韻】巨禁切,擒去聲。義同。 饽 【戌集下】【食字部】 餑 【廣韻】蒲沒切【集韻】薄沒切,□音勃。【玉篇】麫餑。【博雅】餑,長也。 馆 【戌集下】【食字部】 館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玉篇】客舍。【詩鄭風】適子之館兮。【禮曾子問】公館復,私館不復。【註】公館,若今縣官舍也。【周禮地官遺人】五十里有市,市有□館,□館有積。 又【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又【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又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又與管通。【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註】管猶館也。 又【集韻】【韻會】□古緩切,音管。義同。 又叶扃縣切,音睊。【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妾之館。衆偉所施,極功窮變。考證:〔【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蒩館。【註】蒩之言藉也,祭祀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謹照原文蒩館上增及字。祭祀改祭食。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七四切,音次。或作□。以漆塗器也。 □ 【未集上】【米字部】 □ 【篇海】與粢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韻海】□,本書作□。 馢 【戌集下】【香字部】 馢 【集韻】將先切,音箋。香木名。或作□。【香譜】馢香,沉香同類,其香方皆用馢。桂海志作箋香,南方草木狀作棧香,實一字也。 或作□。 馲 【亥集上】【馬字部】 馲 【廣韻】【集韻】□陟格切,音磔。【玉篇】馲□,驢父牛母。【本草】牡驢交牛生者爲馲□。□或作□。【崔豹古今注】驢牡馬牝則生□,卽馲□也。 又【廣韻】盧落切【集韻】【韻會】歷各切,□音洛。【集韻】馲駝,畜名。或作□,亦作橐,通作駱。 又【集韻】闥各切,音託。又屋郭切,音雘。義□同。 馼 【亥集上】【馬字部】 馼 【唐韻】【集韻】□無分切,音文。【玉篇】馬不純。【說文】馬赤鬣縞身,目若黃金,名曰馼。吉皇之乗,周文王時犬戎獻之。 【六書略】或書作□。 駃 【亥集上】【馬字部】 駃 【唐韻】【集韻】□古穴切,音玦。【玉篇】駃騠,馬也,生七日超其母。【說文】駃騠,馬父驘子。【古今注】曹眞有駃馬,名驚帆,言其馳驟如烈風之舉帆疾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苦夬切。與快同。【酉陽雜俎】河水色渾駃流。【尸子】黃河龍門駃流如竹箭。【元好問詩】駃雨東南來。【自註】駃與快同。 駟 【亥集上】【馬字部】 駟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駟房也。【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註】駟當爲四。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義同。考證:〔【小雅】載驂載駟。【註】王肅云云。〕 謹照所引王肅云云見鄘風干旄疏非小雅註。今照原書將小雅載驂載駟註七字,改爲鄘風良馬五之疏。 駢 【亥集上】【馬字部】 駢 【正字通】俗騈字。 駣 【亥集上】【馬字部】 駣 【廣韻】【集韻】【韻會】□徒刀切,音陶。【玉篇】馬四歲也。 又【正韻】馬三歲。【周禮夏官廋人】敎駣攻駒。【註】三歲爲駣,敎駣,始乗習之也。【音義】徐音肇,劉音道,李讀湯堯反,沈讀徒刀反。 又【集韻】駣□,馬屬。又【廣韻】治小切【集韻】【韻會】【正韻】直紹切,□音趙。又【廣韻】徒皓切【集韻】【韻會】【正韻】杜皓切,□桃上聲。又【集韻】大到切,音導。義□同。 飧 【戌集下】【食字部】 飧 【廣韻】思渾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昆切,□音孫。【說文】餔也。 【集韻】或作餐,通作湌。 又【玉篇】水和飯也。【釋名】飧,散也。投水于中,自解散也。【禮玉藻】君未覆手,不敢飧。【註】覆手者,謂食畢以手循口旁,恐有肴汙著也。未覆手,言君初飧未竟,臣不敢飧也。又【雜記】孔子曰:少施氏食我以禮,吾飧,作而辭曰:疏食也,不敢以傷吾子。【註】禮,食竟,更作三飧,以助飽。飧謂以飮澆飯也。鄭康成釋飧爲勸食,誤。 又食也。【周禮秋官司儀】致飧,如致積之禮。【註】飧,食也。小禮曰飧,大禮曰饔餼。【儀禮聘禮】宰夫朝服設飧。【註】食不備禮也。 又熟食也。【詩小雅】有饛簋飧。【傳】飧,熟食。 又夕食也。【周禮天官宰夫】賔賜之飧牽。【註】鄭司農云:飧,夕食也。 又古通眞。【宋玉九辯】竊慕詩人之遺風兮,願托志乎素飧。蹇充倔而無端兮,汨莽莽而無垠。 【說文】作□。夕食,故从夕。【正韻】譌作飱,非。 飪 【戌集下】【食字部】 飪 〔古文〕□【唐韻】如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甚切,□音荏。【玉篇】大熟也。【揚子方言】徐揚之閒曰飪。【論語】失飪,不食。【釋常談】過熟謂之失飪。 又【儀禮聘禮】賜饔唯羹飪。【註】羹飪謂飪一牢也。肉謂之羹。又【特牲饋食禮】請期曰羹飪。【註】飪,熟也。 又【集韻】如鴆切,音妊。義同。 飮 【戌集下】【食字部】 飮 〔古文〕□□淾□□□【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錦切,音上聲。【玉篇】咽水也。亦歠也。【釋名】飮,奄也。以口奄而引咽之也。【周禮天官膳夫】飮用六淸。又【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二曰醫、三曰漿、四曰酏。【註】淸渭醴之泲者,醫卽內則以酏爲醴者,漿今之酨漿,酏今之粥也。 又漱也。【儀禮公食大夫禮】賔坐祭,遂飮奠於豐上。【註】飮,潄也。 又隱也。【後漢蔡邕傳】邕上疏曰:臣一入牢獄,當爲楚毒所迫趣,以飮章辭情,何緣復聞。【註】趣音促,飮猶隱也,今匿名文書也。 又【正字通】樂律有聲飮,以聲相轉而合也。梁武帝自制四器,名曰通,每通施三絃,因以通聲,隨聲酌其淸濁高下也。 又飮器,溺器也。【戰國策】趙襄子殺智伯,漆其頭以爲飮器。【註】溺器。或曰酒器。 又受箭曰飮箭。【郭璞蛟贊】漢武飮羽。 又【廣韻】於禁切,音蔭。以飮飮之也。【禮檀弓】酌而飮寡人。【左傳昭二十六年】成人伐齊師之飮馬于淄者。 又【莊子則陽篇】或不言而飮人以和。 【說文】或作。通作飮。互詳酉部酓字註。考證:〔【周禮】【酒正】辨四飮之物。一曰淸【註】淸渭酒之洓者。〕 謹照原註酒改醴。洓改泲。 飱 【戌集下】【食字部】 飱 【正字通】俗飧字。 飺 【戌集下】【食字部】 飺 【廣韻】疾移切【集韻】才支切,□音疵。【玉篇】嫌食貌。【集韻】或作呲。 又【集韻】才資切,音茨。飫也。 又蔣氏切,音子。惡食也。【管子形勢解】飺食則不肥。 □ 【未集中】【缶字部】 □ 【集韻】丘哀切,音開。器名。 又【玉篇】羌呂切。義同。 □ 【午集下】【穴字部】 □ 【字彙補】徹宙切,丑去聲。今關東有□姓。 馋 【戌集下】【食字部】 饞 【廣韻】士咸切【集韻】【韻會】鋤咸切【正韻】鉏咸切,□音讒。【廣韻】不廉。【集韻】饕也。 又【韻會】通作嚵。【韓愈月蝕詩】雖食八九無嚵名。 馒 【戌集下】【食字部】 饅 【廣韻】母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謨官切,□音瞞。【集韻】饅頭,餠也。【正字通】麫食也。饅開首者曰橐駝臍。吳下呼□膪,讀若匘詐,言熟食之肥也。長曰繭,斜曰桃。【晉書束晳賦】饅頭薄持。【事物紀原】諸葛亮南征,將渡瀘水。土俗殺人首祭神,亮令以羊豕代,取麫,畫人頭祭之。饅頭名始此,又南唐有子母饅頭。【燕翼詒謀錄】仁宗誕日,賜羣臣包子,卽饅頭別名。今俗屑麫發酵,或有餡,或無餡,烝食者謂之饅頭。 【集韻】或作□。 馔 【戌集下】【食字部】 饌 【集韻】雛綰切【五音集韻】雛睆切,□音撰。【玉篇】飯食也。【說文】具食也。【周禮天官酒正】以共王之四飮三酒之饌。【疏】謂饌□具設之也。【儀禮燕禮】膳宰具官,饌于寢東。【註】具其官之所饌,謂酒也,牲也,脯醢也。 又【韻會小補】或作篹。【前漢元后傳】獨置孝元廟故殿,以爲文母篹食堂。【註】孟康曰:篹,音撰。晉灼曰:篹,具也。 又【集韻】扶萬切,音飯。又【五音集韻】士戀切,音籑。義□同。 又【正韻】須兗切,音選。尚書大傳】夏后氏不殺不□,死罪罰二千饌。【馬融云】饌,六兩。【史記平準書】作撰。【蘇林云】撰音選擇之選。 【說文】本作籑,从食算聲。或从作□。諸韻書沿俗作饌。 馦 【戌集下】【香字部】 馦 【廣韻】許兼切【集韻】馨兼切,□音薟。【玉篇】香味。【博雅】馦馦,香也。 又【集韻】火占切,音□。義同。或作。 馫 【戌集下】【香字部】 馫 【字彙補】虛陵切,音興。香氣也。 馶 【亥集上】【馬字部】 馶 【廣韻】巨支切【集韻】翹移切,□音祇。【玉篇】勁也。【說文】馬彊也。 又【唐韻】【集韻】□章移切,音支。義同。 又【廣韻】【集韻】□施智切,音試。馬病。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餘律切【集韻】允律切,□音聿。【玉篇】長貌。 【巳集上】【水字部】 與浸□同。【史記王子侯年表】有扶侯。 馽 【亥集上】【馬字部】 馽 【唐韻】陟立切,音執。【說文】絆馬足也。【玉篇】絆也。【韓愈祭柳宗元文】天脫馽羈。 又【韻會】或作縶。【詩小雅】縶之維之。【疏】在腹曰鞅,在後曰絆。絆,繫足也。縶之謂絆,維之謂繫。【正字通】說文,縶馽本一字重文,从糸執聲,作縶。今經傳皆从縶,字彙引正譌以俗作縶爲非,迂泥。 又【集韻】食律切,音術。【莊子馬蹄篇】連之以羈馽。【陸德明音義】馽,丁邑反,徐丁力反,絆也,李音述。 又【集韻】德合切,音答。義同。 【集韻】作□。【字彙】作□。□非。 駂 【亥集上】【馬字部】 駂 【廣韻】博抱切【集韻】【韻會】補抱切,□音寶。【玉篇】驪馬雜毛,今之黑驄也。【爾雅釋畜】驪白雜毛駂。【註】今烏驄。 【集韻】或作□。【正字通】按詩鄭風,叔于田,乗乗鴇。从鳥从馬,古通。周禮,馬八尺以上曰龍。爾雅:二目白曰魚,馬可以名龍名魚,則鴇亦可曰駂。舊註云不宜从鴇,誤。 骒 【亥集上】【馬字部】 騍 【正字通】苦臥切,音課。俗呼牝馬,卽草馬。詳後騲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