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72 页/共 976 页

驿 【亥集上】【馬字部】 驛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玉篇】譯也,道也。【增韻】今之遞馬。又傳舍也。【唐書劉晏傳】初州取富人主郵遞,謂之捉驛。 又【正字通】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 又往來不絕曰駱驛。【後漢郭伋傳】駱驛不絕。 又落驛。【書洪範】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傳】驛,氣落驛不連屬也。 又【詩周頌】驛驛其達。【註】驛驛,苗生貌。 又姓。本作□,俗省作驛。互詳馹字註。 骑 【亥集上】【馬字部】 騎 【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又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又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旄頭,被髮先驅。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又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又姓。【戰國策】燕將騎劫。考證:〔【逸雅】騎,支也。〕 謹照原書逸雅改名。〔【禮曲禮】前有車騎。【註】古人不騎馬。〕 謹照原書註改疏。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都挺切,音頂。與濎同。水貌。【木華海賦】濘潗。 骶 【亥集上】【骨字部】 骶 【廣韻】都計切【集韻】丁計切,□音帝。【博雅】背謂之骶。 又【玉篇】臀也。又【集韻】典禮切,音邸。義同。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他含切,音貪。【玉篇】水也。一曰水名。 又【集韻】他紺切,音僋。與同。 駮 【亥集上】【馬字部】 駮 【唐韻】【集韻】【韻會】北角切,□音剝。【山海經】中曲山有獸,如馬而身黑,二尾一角,虎牙爪,音如鼓,名曰駮,食虎豹,可以禦兵。【正字通】此獸之別一種,非馬族也。【詩秦風】隰有六駮。【傳】駮如馬。【疏】陸機云:駮馬,梓楡也。其樹皮靑白駮犖,遙視似駮馬,故謂之駮馬。下章云:山有苞棣,隰有樹檖,皆山隰之木相配,不宜云獸。 又國名。四裔駮馬地近北海,唐永□中,遣使朝賀。 又秦叔寶有乗馬名忽雷駮。 又朝廷章奏不合事理,別議改正曰駮。【前漢□法志】文書盈於几閣,典者不能遍睹,是以郡國承用者駮。【註】不曉其指,用意不同也。【王球貽謀錄】給事中掌封駮司,不可一日無。淳化四年,太宗推考,廢職始於唐末,乃命魏庠柴成務,同知給事中。未幾,隷銀臺通進司,爲封駮司。眞宗咸平四年,吏部侍郞知封駮事,陳恕乞鑄印,命取門下印用之,因改名爲門下封駮司。 又【正字通】論列是非,亦謂之駮。如柳宗元駮復讎議,夏侯銛駮安定公主合葬議,是也。○按駮與駁同,《九經字樣》泥《說文》,分駁、駮爲二者,非。考證:〔【詩秦風】隰有六駮。【傳】駮〈如下馬〉。〕 謹照〈如下馬〉乃如馬二字之譌。謹照原文駮〈如下馬〉改爲駮如馬。 駱 【亥集上】【馬字部】 駱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玉篇】白馬黑鬣。【詩小雅】嘽嘽駱馬。【禮明堂位】夏后氏駱馬黑鬣。 又國名。【史記南越王佗傳】佗以兵威邊,財物賂遺閩越西甌駱役屬焉。【註】漢書音義曰:駱,越也。索隱曰:姚氏按廣州記云:交阯有駱田,仰潮水上下,人食其田,名爲駱侯,諸縣自名爲駱將,後蜀王予將兵討駱侯,自稱爲安陽王。尉佗攻破安陽王,令二使典主交阯九眞二郡,卽甌駱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定襄郡駱縣。 又姓,駱統,見【吳志】。 又與落通。【史記天官書】大荒駱歲,隂在巳。又【歷書】作大荒落。 又【字彙補】魯故切,與輅同。【史記秦本紀】非子爲周大駱是也。 又【字彙補】居詐切,音駕。【轉注古音】古駕輅皆同駱字,駱主車駕,故字可互用,猶甸之與椉也。 【玉篇】又作□。 駵 【亥集上】【馬字部】 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劉。【玉篇】赤馬黑鬣。【詩秦風】騏駵是中。【禮月令】孟夏駕赤駵,季夏駕黃駵。 又【前漢地理志】華駵綠耳之乗。【註】師古曰:華駵言其色如華之赤,綠耳,耳綠色。 【丑集下】【女字部】 【廣韻】戸乖切【集韻】乎乖切,□音懷。安和也。 鯂 【亥集中】【魚字部】 鯂 【篇海】孫租切,音蘇。鯂,息也,死而更生。【正字通】別作甦。 魊 【亥集上】【鬼字部】 魊 【集韻】同。【玉篇】短狐,如龜,含沙噀人。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方萬切【集韻】【類篇】方願切,□音販。【玉篇】惡心也。急性也。 又【集韻】孚萬切,音娩。急也,悔也。 驝 【亥集上】【馬字部】 驝 【廣韻】他各切【集韻】闥各切,□音託。【玉篇】驝駝有肉鞍也。行百里,負千斤,而知水行。 又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牧驝昆蹏令丞。亦作橐。 又【廣韻】盧各切【韻會】歷各切,□音落。義同。 骛 【亥集上】【馬字部】 騖 【唐韻】【集韻】【韻會】□亡遇切,音務。【玉篇】奔也,疾也。【漢書音義】直騁曰馳,亂馳曰騖。【爾雅釋詁】騖,務强也。【疏】騖謂馳騖,務謂事務,二者皆以力勉强。【張衡東京賦】仁風衍而外流,誼方激而遐騖。 又叶莫宥切,音茂。【陸雲詩】巍巍先基,重規絫構。赫赫重光,遐風激騖。 骳 【亥集上】【骨字部】 骳 【集韻】【韻會】□平義切,音被。□骳,屈曲也。又脛曲。互詳□字註。 又【廣韻】母被切,音靡。義同。 駽 【亥集上】【馬字部】 駽 【唐韻】【集韻】火元切【韻會】呼元切【正韻】呼淵切,□音鋗。【爾雅釋畜】靑驪,駽。【註】今鐵驄。【詩魯頌】駜彼乗駽。 又【廣韻】許縣切【集韻】翾縣切【韻會】呼縣切【正韻】翾縣切,□音絢。又【集韻】熒絹切,音縣。又胡畎切,音泫。又犬縣切,缺去聲。義□同。 騐 【亥集上】【馬字部】 騐 【正字通】俗驗字。 騘 【亥集上】【馬字部】 騘 【集韻】同驄。 騡 【亥集上】【馬字部】 騡 【集韻】從緣切,音全。白馬黑脣與駩同。 又逡緣切,音詮。義同。 騲 【亥集上】【馬字部】 騲 【廣韻】采老切【集韻】采早切,□音草。【玉篇】牝畜之通稱。【正字通】本作草。晉郭欽謂魏杜畿課民畜牸牛草馬。【顏氏家訓】詩魯頌,駉駉牡馬。江南本皆作牝牡之牡,河北悉爲放牧之牧。鄴下博士見難云:駉頌旣美僖公牧于坰野之事,何限騲騭乎。余答云:按《毛詩》駉駉良馬,腹幹肥張也。若作放牧之意,通於牝牡,則不容限在良馬,獨得駉駉之稱,良馬諸侯以充朝聘,郊祀必無騲也。今以詩傳,良馬通於牧騲,恐失毛氏意。考證:〔【正字通】本作草。晉郭欽謂魏杜畿課民畜牛草馬。〕 謹照原文牛改牸牛。原版已改。 騿 【亥集上】【馬字部】 騿 【字彙】諸良切,音章。馬名。 【巳集上】【水字部】 【玉篇】奴朗切【集韻】乃朗切,□音曩。與瀼同。水流貌。一曰水名。 □ 【未集中】【网字部】 □ 【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的。魡或作□,魚繫網也。【玉篇】繫也。【潘嶽西征賦】貫鰓□尾。【註】□,掣牽也。 驞 【亥集上】【馬字部】 驞 【集韻】紕民切,音繽。驞駍,衆聲也。【揚雄校獵賦】驞駍駖礚。 驩 【亥集上】【馬字部】 驩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官切,音歡。【玉篇】馬名。 又【備考】馬和樂貌。 又驩頭,南荒國名。 又州名。秦屬象郡,隋改驩州。 又咸驩,縣名。【前漢地理志】合浦郡咸驩縣。 又驩兜,人名。【書舜典】放驩兜于崇山。 又與歡同。【孟子】驩虞如也。【左傳昭四年】寡人願結驩於二三君。【前漢董仲舒傳】驩然有恩。【王褒傳】驩然交欣。 【午集下】【禾字部】 【集韻】戸袞切,音混。束草也。 【未集上】【竹字部】 【集韻】蓬逋切,音蒲。箷,小竹網。【海篇】取魚之具。 驵 【亥集上】【馬字部】 駔 【唐韻】【集韻】【韻會】子朗切【正韻】子党切,□藏上聲。【說文】壯馬也。一曰馬蹲駔也。又【唐本說文】駔,奘馬也。奘譌爲壯。【玉篇】駿馬也。【左思魏都賦】冀馬塡廐而駔駿。【註】駔,壯也。 又【爾雅□言】奘駔也。【註】江東呼大爲駔,駔猶麤也。 又牙儈狡捷者曰駔。【呂氏春秋】段干木,晉國之大駔也。【史記貨殖傳】駔儈會兩家交易者,如今之度市。【註】駔者其首率。 又【廣韻】徂古切【集韻】【類篇】坐五切,□音祖。【周禮春官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註】駔,讀爲組,渠眉玉飾之溝瑑也。【疏】此六玉,兩頭皆有孔,又於兩孔之閒爲溝渠,於溝之兩畔稍高爲眉瑑,以組穿聮於其中也。 又【集韻】聰徂切,音粗。亦馬壯也。 又牀魚切,音鉏。人名,齊公子駔,見【左傳】。考證:〔【左思魏都賦】冀馬塡廐而駔駭。〕 謹照原文駔駭改駔駿。〔【爾雅釋獸】奘駔也。【註】秦晉呼大爲駔,駔猶麤也。〕 謹照原文釋獸改言。秦晉改江東。 骠 【亥集上】【馬字部】 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毗召切,音票。【玉篇】驍勇也。 又【說文】黃馬發白色。一曰白髦尾也。 又【集韻】馬行疾貌。 又驃騎,官名。【前漢武帝紀】驃騎將軍霍去病出隴西。【霍去病傳】作票騎。 又【集韻】□笑切,標去聲。馬黃色。 骡 【亥集上】【馬字部】 騾 【廣韻】落戈切【集韻】【韻會】盧戈切,□音摞。【廣韻】騾馬也。【正韻】同驘。【呂氏春秋】趙□子臣陽城渠胥有疾,醫云:得白騾肝則生,不得則死。□子殺所愛白騾,取肝與之。【神仙別傳】李少君死,後有人見之,在河東蒲阪,乗靑騾。帝聞之,發棺,皆無所有矣。【李賀詩】少君騎海上,人見是靑騾。 體 【亥集上】【骨字部】 體 〔古文〕□【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涕上聲。【說文】總十二屬也。【釋名】體,第也。骨肉毛血表裏大小相次第也。【廣韻】四支也。【禮中庸】動乎四體。 又【易文言】君子體仁,足以長人。【疏】體包仁道。 又【書畢命】辭尚體要。【註】辭以理實爲要。 又【詩衞風】爾卜爾筮,體無咎言。【傳】體,兆卦之體。 又【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箋】體,成形也。 又【周禮天官】體國經野。【註】體,猶分也。 又【周禮天官內饔】辨體名肉物。【註】體名,脊脅臂臑之屬。 又【禮文王世子】外朝以官體異姓也。【註】體,猶連結也。 又【禮學記】就賢體遠。【註】體,猶親也。 又【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猶生也。 又【禮中庸】體羣臣也。【註】猶接納也。 又【左傳昭二十年】聲亦如味,一氣二體。【疏】樂之動身體者,唯有舞耳。舞者有文武二體。 【廣韻】俗作軆。【集韻】作躰。【增韻】俗作体,非。 駴 【亥集上】【馬字部】 駴 【廣韻】侯楷切【集韻】【韻會】【正韻】下楷切,□音駭。【玉篇】雷擊鼓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車徒皆譟。 又【莊子外物篇】聖人之所以駴天下。【音義】駴,戸楷反,謂攺百姓之視聽也。 又震擊也。【張衡西京賦】爎京薪,駴雷鼓。【註】積高爲。雷鼓,八面鼓也。互見前駭字註。 又【集韻】居拜切,音戒。上不問下。考證:〔【周禮夏官大司馬】鼓皆駴,車徒皆喿。〕 謹照原文 喿改譟。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直稔切,音朕。水流貌。 騎 【亥集上】【馬字部】 騎 【唐韻】【集韻】【韻會】渠羈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跨馬也。【名】騎,支也,兩脚支別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奇寄切,音芰。義同。 又【增韻】馬軍曰騎。【禮曲禮】前有車騎。【疏】古人不騎馬,故經典無言騎。今言騎,是周末時禮。【能攺齋漫錄】左傳昭二十五年,左師展將以公乗馬而歸。劉炫謂欲與公單騎而歸,此騎馬之漸也。【正字通】古者服牛乗馬,馬以駕車,不言單騎。至六國時,始有單騎,蘇秦所謂車千乗,騎萬匹是也。 又票騎,官名。【前漢武帝紀】以霍去病爲票騎將軍。【註】位三司,品秩同大將軍。 又旄頭騎。【漢官儀】舊選羽林爲旄頭,被髮先驅。或云:旄頭騎自秦始。 又飛騎。【正字通】唐貞觀中擇膂力驍捷善射者,謂之飛騎。衣五色袍,乗六閑馬,每上出遊幸,從駕行。 又姓。【戰國策】燕將騎劫。考證:〔【逸雅】騎,支也。〕 謹照原書逸雅改名。〔【禮曲禮】前有車騎。【註】古人不騎馬。〕 謹照原書註改疏。 騜 【亥集上】【馬字部】 騜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光切,音黃。【玉篇】馬黃白。【爾雅釋畜】黃白騜。【註】黃白相閒色。詩借用皇。 【正字通】本作□十畫,俗省从白。別作。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匹賜切【集韻】匹智切,□音譬。蜀漢人呼水洲曰。 又【玉篇】【集韻】□□義切,音臂。義同。 又【集韻】博厄切,音薛。水分流。 【午集上】【玉字部】 【集韻】甾尤切,音鄒。玉文。 □ 【未集上】【竹字部】 □ 【篇海】陟葉切,音輒。小葉也。【正字通】竹箝。與籋通。 □ 【午集下】【穴字部】 □ 【集韻】盧貢切,音弄。穴也。與硦同。亦作□□。互詳硦□二字註。 騧 【亥集上】【馬字部】 騧 【唐韻】【正韻】古華切【集韻】【韻會】姑華切,□音瓜。【玉篇】黃馬黑喙。【爾雅釋畜】黑喙騧。【詩秦風】騧驪是驂。【註】淺黃色。宋明帝以騧旁似禍,改作□。 又季騧,人名,見【論語】。 又【廣韻】古蛙切【集韻】【韻會】公蛙切,□音媧。義同。 騪 【亥集上】【馬字部】 騪 【廣韻】【集韻】【韻會】□疎鳩切,音搜。【廣韻】蕃中大馬。 又索也。【前漢百官表】騪粟都尉。【註】如搜狩之搜。搜,索也。 【補遺】【寅集】【山字部】 【字彙補】何瓜切,音華。□,山名。見□字註。 【子集下】【匚字部】 【集韻】式撰切,音□。同匴。笥也。一曰□米籔,一曰竹盤。又【玉篇】似沿切,音旋。淥米也。 魃 【亥集上】【鬼字部】 魃 【唐韻】薄撥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蒲撥切,□音跋。【說文】旱鬼也。《周禮》有赤魃氏,除牆屋之物也。○按《周禮秋官》作赤犮。註:赤犮,猶言捇拔也。【詩大雅】旱魃爲虐。【傳】旱神也。【禮異經】南方有人,長二三尺,袒身而目在頂上,走行如風,名曰魃,所見之國大旱。 【備考】【未集】【米字部】 【龍龕】同精。 魍 【亥集上】【鬼字部】 魍 【廣韻】文兩切【集韻】【韻會】文紡切,□音罔。與蝄同。【玉篇】魍魎,水神,如三歲小兒,赤黑色。【家語】木石之怪夔魍魎。○按《左傳》作罔兩,《國語》作蝄蜽。 驥 【亥集上】【馬字部】 驥 〔古文〕蘎【唐韻】【集韻】□几利切,音冀。【說文】千里馬,孫陽所相者。【徐曰】孫陽卽伯樂。【張協七命】天驥秉氣靈淵受精皎月。 又縣名。天水有驥縣。 又白驥,魚名。【古今注】兗州人呼白鯉爲白驥。 【玉篇】引穆天子傳作①。【筆叢】作□。①字从莆从电,作莆下电。 驾 【亥集上】【馬字部】 駕 〔古文〕□【唐韻】古訝切【集韻】【韻會】居迓切【正韻】居亞切,□音嫁。【說文】馬在軛中。 又馭也。【禮曲禮】君車將駕。【正字通】唐制,天子居曰衙,行曰駕。 又車乗也。漢制,六駕屬車八十一乗。【後漢輿服志】天子出有大駕,有法駕,有小駕。 又別駕,官名。【通典】漢別駕,從事史一人,刺史行部別乗一乗傳車,故稱曰別駕。唐攺郡丞爲別駕,德宗時復省,今府通判是也。 又具車馬曰駕。【前漢高帝紀】詔賢士大夫能從我游者,郡守身勸爲之駕,遣詣丞相。 又騰駕也。【揚子法言】仲尼駕說者也。如將復駕其所說,莫若使諸儒金口而木舌。【註】仲尼乗行而贊述之。金口木舌,鐸也。言莫如使諸儒宣揚之也。 又陵駕也。【左傳昭元年】子木之信稱於諸侯,猶詐晉而駕焉。【註】駕猶陵也。 又人名。【左傳】魯大夫榮駕鵞。 又【集韻】居牙切,音嘉。義同。 又叶古慕切,音故。【古逸詩驪駒歌】驪駒在門,僕夫具存。驪駒在路,僕夫整駕。 骓 【亥集上】【馬字部】 騅 【唐韻】職追切【集韻】【韻會】朱惟切,□音錐。【爾雅釋畜】蒼白雜毛騅。【詩魯領】有騅有駓。 又姓。【左傳】晉大夫騅。 又人名。【左傳】荀騅。【註】騅音隹,晉大夫。 又黃騅,魚名。【古今注】兗州人呼黃鯉爲黃騅。字原从攵作。 骥 【亥集上】【馬字部】 驥 〔古文〕蘎【唐韻】【集韻】□几利切,音冀。【說文】千里馬,孫陽所相者。【徐曰】孫陽卽伯樂。【張協七命】天驥秉氣靈淵受精皎月。 又縣名。天水有驥縣。 又白驥,魚名。【古今注】兗州人呼白鯉爲白驥。 【玉篇】引穆天子傳作①。【筆叢】作□。①字从莆从电,作莆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