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71 页/共 976 页

鬱 【亥集上】【鬯字部】 鬱 〔古文〕□【唐韻】【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紆物切,音罻。【說文】木叢生者。【詩秦風】鬱彼北林。【傳】鬱,積也。【疏】鬱積而茂盛。 又【詩豳風】六月食鬱及薁。【傳】棣屬。【陸璣疏】其樹高五六尺,其實大如李,色正赤,食之甘。 又【書五子之歌】鬱陶乎予心。【疏】鬱陶,憤結積聚之意。 又【周禮冬官考工記鳧氏】鍾弇則鬱。【註】聲不舒揚。 又【禮內則】鳥皫色而沙鳴鬱。【註】鬱,腐臭也。 又【左傳昭二十九年】鬱湮不育。【註】鬱,滯也。 又【爾雅釋言】鬱,氣也。【疏】謂鬱蒸之氣也。 又【廣雅】鬱,長也。 又【廣韻】鬱,幽也,悠思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鬱林郡,故秦桂林郡,屬尉佗。 又水名。【山海經】鬱水出象郡。 又姓。【廣韻】出《姓苑》。【干祿字書】俗作欝。 又與□通。【周禮春官】鬱人和鬱鬯,以實彝而□之。【註】鄭司農云:鬱,草名。十葉爲貫,百二十貫爲築,以煮之鐎中,停于祭前。鬱爲草若蘭。 鬲 【亥集上】【鬲字部】 鬲 〔古文〕【廣韻】郞擊切【集韻】【韻會】【正韻】狼狄切,□音歷。【說文】鼎屬,實五觳,斗二升曰觳。【爾雅釋器】鼎款足謂之鬲。【註】鼎曲脚也。【疏】款,闊也。謂鼎足相去疎闊者名鬲。【前漢郊祀志】其空足曰鬲。【註】蘇林曰:足中空不實者,名曰鬲也。【揚子方言】鍑,吳揚之閒謂之鬲。 又【廣韻】【正韻】各核切【集韻】【韻會】古核切,□音隔。【禮喪大記】陶人出重鬲。【疏】縣重之罌也。是瓦瓶。又姓。 又【儀禮士喪禮】苴絰大鬲。【註】鬲,搤也,中人之手,搤圍九寸,絰之差自此出焉。【釋文】鬲,又作搹。 又國名。【左傳襄十四年】靡奔有鬲氏。【註】鬲,國名。今平原縣。 又【爾雅釋水】鬲津,九河之一。【註】水多阨狹,可隔以爲津。 又與隔同。【前漢五行志】鬲閉門戸。【註】師古曰:鬲與隔同。 又【集韻】乙革切,音戹。與軶同。【周禮冬官考工記車人】凡爲轅,鬲長六尺。【註】鬲謂轅端厭牛領者。 【五經文字】說文作鬲,經典相承作鬲。鬲字原从□作。 鬾 【亥集上】【鬼字部】 鬾 【廣韻】【集韻】□渠羈切,音奇。【說文】鬼服也。一曰小兒鬼。【韓詩外傳】鄭交甫逢二女鬾服。【張衡東京賦】八靈爲之震慴,況鬾□與畢方。【註】鬾,小兒鬼。 又【急就篇】射鬾辟邪除羣凶。【註】射鬾,謂天剛卯也。以金玉及桃木刻而爲之。一名欬攺。其上有銘,而旁穿孔,系以綵絲,用繫臂焉,亦所以逐精魅也。 又【唐韻】【集韻】□奇寄切,音芰。又【集韻】巨綺切,音技。義□同。考證:〔【韓詩外傳】鄭交甫逢士女鬾服。〕 謹照原文士女改二女。 魁 【亥集上】【鬼字部】 魁 〔古文〕□【廣韻】苦回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回切,□音恢。魁帥。【書胤征】殲厥渠魁。【傳】魁,帥也。【禮檀弓】不爲魁。【註】魁,猶首也。 又【博雅】大也。【史記孟嘗君傳】始以薛公爲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 又【莊子庚桑楚】人見其跂,猶之魁然。【註】魁,安也。一曰主也。 又【博雅】魁岸,雄傑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魁枕參首。【註】魁,北斗第一星也。【後漢郡國志】魁方杓。【註】春秋緯曰:瑤光第一至第四爲魁。 又蜃蛤也。【儀禮士冠禮】素積白屨,以魁柎之。【註】魁,蜃蛤柎注也。【疏】以魁蛤灰柎之者,取其白耳,魁,卽蜃蛤一物。 又姓。 又小阜。【周語】以爲魁陵。【註】小阜曰魁。 又與塊同。【前漢東方朔傳】魁然無徒。【註】師古曰:魁讀曰塊。 又與科同。【後漢東夷傳】大率皆魁頭露紒。【註】魁頭,猶科頭也。謂以髮縈繞成科結也。 又【集韻】苦猥切,音磈。魁瘣,大枝節盤結也。考證:〔【史記孟嘗君傳】始以薛公爲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大夫耳。〕 謹照原文大夫改丈夫。 魆 【亥集上】【鬼字部】 魆 【字彙補】許屈切,訓入聲。譎也。 又猝然也。 【巳集下】【牛字部】 【集韻】博蓋切,音貝。本作。詳字註。 【丑集中】【夂字部】 【廣韻】力中切,音隆。多禮天。 魇 【亥集上】【鬼字部】 魘 【唐韻】【集韻】於琰切【韻會】幺琰切,□音□。【說文】夢驚也。【類篇】眠不祥也。 又【廣韻】於協切【集韻】益涉切,□音壓。義同。或作壓。 魌 【亥集上】【鬼字部】 魌 【廣韻】去其切【集韻】【韻會】丘其切,□音欺。【說文】醜也。今逐疫有頭。【註】徐鍇曰:頭方相四目也。今文作魌。【周禮夏官方相氏註】以驚敺疫癘之鬼,如今魌頭也。 【廣韻】同□。【集韻】通作。 魎 【亥集上】【鬼字部】 魎 【廣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音兩。與蜽同。詳上魍字註。 【巳集上】【水字部】 【集韻】婢典切,音辮。旋流。 又玭眄切,音便。急流也。 【未集上】【米字部】 【海篇】蘇感切,音糂。羹也。 □ 【午集下】【禾字部】 □ 【玉篇】火貫切【集韻】呼玩切,□音喚。禾名。 骅 【亥集上】【馬字部】 驊 【廣韻】戸花切【集韻】【韻會】【正韻】胡瓜切,□音華。【玉篇】驊騮,駿馬。周穆王八駿之一。互詳駵字註。 又或作□。【列子周穆王篇】右服□騮而左綠耳。互見艸部□字註。 又通作華。【前漢地理志】華騮綠耳之乗。【註】與驊同。 【正字通】本作□。 骂 【未集中】【网字部】 罵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莫駕切,音禡。【說文】詈也。【註】徐鍇曰:謂以惡言加罔之也。【史記留侯世家】輕士善罵。 又與傌同。【前漢賈誼傳】同鯨,劓,髠,刖,笞,傌,棄市之法。 骊 【亥集上】【馬字部】 驪 【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離。【玉篇】盜驪,千里馬也。【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詩齊風】四驪濟濟。【禮檀弓】夏后氏尚黑,戎事乗驪。又【月令】冬駕鐵驪。 又駕兩馬曰驪。【後漢寇恂傳】光武北征時,軍食急乏,寇恂以輦車驪駕轉輸,前後不絕。【註】驪駕,倂駕也。 又山名。【後漢郡國志】京兆尹新豐有驪山。【註】杜預曰:古驪戎國。韋昭曰:戎成居此山,故號驪戎。 又高句驪,國名。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右北平郡驪成縣。 又【廣韻】郞奚切【韻會】憐題切【正韻】鄰溪切,□音黎。義同。 又【集韻】陳尼切,音馳。驪靬,縣名。【前漢地理志】張掖郡驪靬縣。【註】李奇曰:音遲虔。師古曰:驪,力遲反。靬音虔。令其土俗人呼驪靬,疾言之曰力虔。考證:〔【爾雅釋畜】小領盜驪。【註】周穆王八駿有盜驪。盜驪,竊驪也。竊淺靑色,驪純黑色。〕 謹按周穆王云云與爾雅註不符。謹照原文註字以下改:郭註穆天子傳曰天子之駿盜驪,綠耳,又曰右服盜驪。 骋 【亥集上】【馬字部】 騁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丑郢切,音逞。【玉篇】直馳也,走也。【莊子天地篇】時騁而要其宿,大小長短修遠。【註】皆恣而任之,會其所極而已。 又叶齒兩切,音敞。【道藏歌】提攜宴玉賔,契駕乗煙騁。黃籙命玉符,公子運我上。 【巳集上】【水字部】 【字彙補】與淵同。 骚 【亥集上】【馬字部】 騷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搔。【玉篇】動也。【說文】擾也。【詩大雅】徐方驛騷。【註】騷,擾動也。 又【說文】一曰摩馬。 又【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註】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又【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註】騷騷,急疾貌。 又騷殺,飄揚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註】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又騷屑,凄凉也。【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杜甫詩】平人固騷屑。【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又蒲騷,地名。【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註】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又【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簫。義同。 又【正韻】蘇老切,音埽。【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又【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註】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又【集韻】【正韻】□先到切,音燥。義同。 又古通尤韻。【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骻 【亥集上】【骨字部】 骻 【廣韻】苦化切【集韻】枯化切,□音跨。【玉篇】腰骨。【類篇】股閒也。【唐書車服志】有從戎□骻之服。【釋音】腰骻。【廣韻】同跨。【韻會】或作胯袴。 又【集韻】【正韻】□苦瓦切,音袴。同踝。 【寅集下】【彡字部】 【說文】古文工字。註詳部首。 髁 【亥集上】【骨字部】 髁 【唐韻】【集韻】□苦臥切,音課。【說文】髀骨也。【博雅】臎髁,□也。【廣韻】膝骨。 又【集韻】苦果切,音顆。又苦禾切,音科。義□同。 又【集韻】苦瓦切,音跨。【莊子天下篇】謑髁無任。【釋文】謑髁,不正貌。王云:猶謹刻也。【韻會】髁,今作骻。 又【集韻】苦會切,音檜。義同。或作□。 髂 【亥集上】【骨字部】 髂 【廣韻】枯駕切【集韻】【韻會】丘駕切【正韻】枯架切,□去聲。【玉篇】腰骨。【前漢揚雄傳】折骨拉髂。 髊 【亥集上】【骨字部】 髊 【集韻】同骴。【玉篇】腐骨也。【呂氏春秋】揜骼霾髊。【註】有骨曰髊。 又【集韻】倉何切,音蹉。通作磋。治牙骨也。 【備考】【寅集】【子字部】 【字彙補】同鶉。出《釋典》。 髖 【亥集上】【骨字部】 髖 【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音寬。與臗同。【說文】□上。【博雅】髖,也。【釋名】髖,緩也。其腋皮厚而緩也。【廣韻】兩股閒也。【前漢賈誼傳】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至于髖□之所,非斤則斧。 又【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體也。□也。 鬹 【亥集上】【鬲字部】 鬹 【廣韻】居隋切【集韻】均窺切,□音規。【說文】三足釜也。有柄喙。 又【集韻】俱爲切,音嬀。義同。 又【集韻】懸圭切,音攜。鑊也。通作鑴。 驤 【亥集上】【馬字部】 驤 【唐韻】【正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爾雅釋畜】後右足白驤。 又【說文】馬之低昂也。【六書故】馬行迅疾,首騰驤也。 又舉也,遠也。【蜀志諸葛亮傳】亮之素志,欲龍驤虎視,苞括四海。【潘岳籍田賦】龍驥驤騰。 又官名。【晉書五行志】孫皓天紀中童謠曰:不畏岸上獸,但畏水中龍。武帝聞之,加王濬龍驤將軍。 又古通襄韻。【前漢韓彭英盧敘傳】雲起龍襄,化爲侯王。 又【集韻】如陽切,音穰。馬右足白。【字彙補】作馬名,非。 驸 【亥集上】【馬字部】 駙 【唐韻】【集韻】【韻會】□符遇切,音附。【說文】副馬也。一曰近也。一曰疾也。 又駙馬都尉,官名。漢武帝置,掌駙馬,魏晉尚公主,□稱駙馬。【趙葵行營雜錄】皇女爲公主,其夫必拜駙馬都尉,故謂之駙馬。宗室女封郡主者,謂其夫爲郡馬,縣主者爲縣馬,不知何義。 【六書故】作□。俗作,非。 骄 【亥集上】【馬字部】 驕 【唐韻】舉喬切【集韻】【韻會】居妖切,□音嬌。【說文】馬高六尺爲驕。【玉篇】壯貌。 又野馬也。 又馬□逸不受控制也。 又【正字通】恣也,自矜也。【書周官】位不期驕。【詩小雅】驕人好好,勞人草草。 又或作喬。【禮樂記】齊音敖辟喬志。【註】喬音驕。 又【集韻】嬌廟切,音撟。驕驁,馬行貌。又縱恣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低卬夭蟜据以驕驁兮。【註】椐,直項也。驕驁,縱恣也。驕音居召反。 又【五音集韻】居夭切,音矯。僨驕不可禁之勢。【莊子在宥篇】僨驕而不可係者,其惟人心乎。【音義】驕如字。又居表反。 又【集韻】虛嬌切【正韻】吁驕切,□音囂。與獢同。短喙犬也。【詩秦風】載獫歇驕。【釋文】驕,本又作獢。許喬反。 又古通虞韻。【前漢敘傳】漢興柔遠,與爾剖符。皆恃其岨,乍臣乍驕。考證:〔【史記司馬相如傳】夭蟜椐以驕驁兮。〕 謹照原文夭蟜上增低卬二字。椐改据。 骵 【亥集上】【骨字部】 骵 【正字通】俗體字。 骾 【亥集上】【骨字部】 骾 【唐韻】【集韻】【韻會】□古杏切,音梗。【說文】食骨留咽中也。【註】徐鍇曰:古有骨骾之臣,遇事敢刺骾,不從俗也。【晉書崔洪傳】骨骾不同於物。【集韻】通作鯁。 □ 【未集上】【竹字部】 □ 【玉篇】【類篇】□丁紺切。竹名。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箭古作□。註詳九畫。 駺 【亥集上】【馬字部】 駺 【廣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音郞。【玉篇】馬尾白。 又【集韻】呂張切,音良。【山海經】犬封國有文馬,縞身朱鬣,名曰吉駺。 騔 【亥集上】【馬字部】 騔 【集韻】同□。 騚 【亥集上】【馬字部】 騚 【廣韻】昨先切【集韻】才先切,□音前。【玉篇】馬四蹄皆白。 【巳集上】【水字部】 【廣韻】蒲拜切【集韻】步拜切,□音憊。水波也。【郭璞江賦】□□□。 又【集韻】旁卦切,音□。水名。 騷 【亥集上】【馬字部】 騷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搔。【玉篇】動也。【說文】擾也。【詩大雅】徐方驛騷。【註】騷,擾動也。 又【說文】一曰摩馬。 又【揚子方言】騷,蹇也。吳楚偏蹇曰騷。【註】蹇,跛行也。 又【玉篇】愁也。【正字通】屈原作離騷,言遭憂也。今謂詩人爲騷人。 又【禮檀弓】喪事雖遽,不陵節,騷騷爾則野。【註】騷騷,急疾貌。 又騷殺,飄揚下垂貌。【張衡東京賦】駙承華之蒲梢,飛流蘇之騷殺。【註】流蘇,五采毛雜之,以爲馬飾,凡下垂者爲蘇。 又騷屑,凄凉也。【謝靈運詩】騷屑出穴風。【杜甫詩】平人固騷屑。【王安石詩】歸夢得蕭騷。【歐陽修詩】休把靑銅照雙鬢,君謨今已白刀騷。 又蒲騷,地名。【左傳桓十一年】敗鄖師于蒲騷。【註】卽陽臺巫山,在今峽川。 又【集韻】【韻會】【正韻】□先彫切,音簫。義同。 又【正韻】蘇老切,音埽。【史記李斯傳】竈上騷除。又【黥布傳】大王宜騷淮南之兵。【註】言盡舉之如埽地也。與埽通。 又【集韻】【正韻】□先到切,音燥。義同。 又古通尤韻。【張衡思□賦】行積冰之皚皚兮,淸泉沍而不流。寒風凄其永至兮,拂雲岫之騷騷。【文選註】音修。騷騷,風動貌。 驋 【亥集上】【馬字部】 驋 【廣韻】【集韻】□北末切,音撥。【玉篇】馬走也。 又【廣韻】馬怒。 又【集韻】馬搖首。 又【集韻】普活切,音潑。義同。 驓 【亥集上】【馬字部】 驓 【廣韻】疾陵切【集韻】慈陵切,□音繒。【爾雅釋畜】四骹皆白,驓。【註】骹厀下也。 又【集韻】昨亙切,音贈。義同。 【寅集中】【巾字部】 【唐韻】【集韻】□而振切,音刃【說文】枕巾也。【廣雅】巾也。 又【廣韻】【集韻】□入質切。音日。義同。 【集韻】或作□。 鬽 【亥集上】【鬼字部】 鬽 【廣韻】【集韻】□明祕切,音媚。【說文】老精物也。从鬼彡。彡,鬼毛。或作魅。【周禮春官】以夏日至,致地示物鬽【註】百物之神曰鬽。考證:〔【周禮春官】以夏至日,致地示物鬽。〕 謹照原文至日改日至。 驜 【亥集上】【馬字部】 驜 【廣韻】魚怯切【集韻】逆怯切,□音業。【玉篇】壯貌。 又【廣韻】驜驜,馬高大。 驟 【亥集上】【馬字部】 驟 【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音縐。【玉篇】奔也。【說文】馬疾步也。【詩小雅】載驟駸駸。【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又凡疾速曰驟。 又數也。【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註】晉以諸□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又【集韻】才候切,音。義同。 又叶逡須切,音趨。【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又叶縱遇切,疽去聲。【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騰虛踰浮,瞥若飆霧。 本作□。 驷 【亥集上】【馬字部】 駟 【唐韻】【集韻】【韻會】息利切【正韻】息漬切,□音四。【玉篇】四馬一乗也。【詩鄘風】良馬五之疏王肅云:古者一轅之車駕三馬則五轡,夏后氏駕兩,謂之麗。殷益一騑,謂之驂。周又益一騑,謂之駟。駟者,一乗四馬,兩服兩驂是也。董氏曰:馬在車中爲服,在車外爲驂。 又【左傳文十一年】富父終甥駟乗。 又【前漢郊祀志】秦祀四畤,每畤用木寓龍一駟,木寓車馬一駟,各如其帝色。【註】李奇曰:寓寄也,寄生龍形於木也。師古曰:一駟亦四龍也。 又星名。【爾雅釋天】天駟房也。【註】房四星,謂之天駟。 又地名。【前漢地理志】琅邪郡駟望縣。【又】樂浪郡駟望縣又姓。【左傳定十年】郈工師駟赤。又【前漢文帝紀】齊王舅父駟鈞。 又借作四。【禮樂記】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註】駟當爲四。每奏四伐,一擊一刺爲一伐。 又【集韻】【韻會】【正韻】□息七切,音悉。義同。考證:〔【小雅】載驂載駟。【註】王肅云云。〕 謹照所引王肅云云見鄘風干旄疏非小雅註。今照原書將小雅載驂載駟註七字,改爲鄘風良馬五之疏。 □ 【午集下】【立字部】 □ 【集韻】苦猥切,音傀。□然,獨立貌。 【巳集上】【水字部】 【唐韻】莫甸切【集韻】【韻會】眠見切,□音麪。【玉篇】滇,大水貌。【左思吳都賦】滇淼漫。【註】山水闊遠無崖之狀。 又【集韻】彌殄切,音眄。淟,水貌。 驺 【亥集上】【馬字部】 騶 【唐韻】【正韻】側鳩切【集韻】【韻會】葘尤切,□音鄒。【玉篇】騶虞,義獸,至德所感則見。馬之屬。【埤雅】騶虞尾長於身,西方之獸也。不履生草,食自死之肉。【詩召南】于嗟乎騶虞。○按《賈誼新書》以詩騶虞爲騶人虞人,非獸也。《正字通》,騶虞或作騶吾,騶牙。吾牙字雖與虞異,其爲騶虞一也。字彙分騶虞騶牙爲二獸,泥。 又【說文】廐御也。【禮月令】季秋,天子敎於田獵,命僕及七騶咸駕。【註】七騶,謂趣馬,主爲諸官駕說者也。【疏】天子馬有六種,種別有騶,則六騶也。又有總主之人,□六騶有七,故爲七騶,皆以馬駕車。又【左傳成十八年】程鄭爲乗馬御,六騶屬焉,使訓羣騶知禮。【註】六騶,六閑之騶。 又騶虞,縣名。【前漢地理志】西河郡騶虞縣。 又姓。周騶衍騶忌皆齊人,見【戰國策】。 又與菆同。【前漢鼂錯傳】材官騶發,矢道同的。【註】蘇林曰:騶音馬驟之驟。如淳曰:騶,矢也。師古曰:騶謂矢之善者也。春秋左氏傳作菆字,其音同。騶發,發騶矢以射也。蘇音失之矣。 又與趨走之趨同。【荀子正論篇】步中武象,騶中韶濩,所以養耳。 又叶逡須切,音趨。【前漢敘傳】舞陽鼓刀,滕公廐騶。穎隂商販,曲周庸夫。攀龍附鳳,□乗天衢。 又叶牕兪切,音芻。【淮南子原道訓】四時爲馬,隂陽爲騶,乗雲凌霄,與造化者俱。 又【集韻】才□切。與驟同。【禮曲禮】車驅而騶。【註】騶音驟。考證:〔【左傳成十八年】程鄭爲乗馬御,六騶屬馬。〕 謹照原文屬馬改屬焉。〔【前漢鼂錯傳】材官騶發,騶矢道同的。〕 謹照原文省下騶字。〔【荀子正論篇】步中武象,騶中韶濩,以養耳。〕 謹照原文以字上增所字。 驻 【亥集上】【馬字部】 駐 【唐韻】中句切【集韻】【韻會】株遇切,□音注。【說文】馬立也。【玉篇】馬止也。【釋名】駐,株也,如株木不動。【正字通】天子行在之所曰駐蹕。 又【集韻】遇切,音柱。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