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240 页/共 976 页
閃 【戌集上】【門字部】 閃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失冉切,音。【說文】闚頭門中也。从人,在門中。會意。【廣韻】出門貌。 又【增韻】嚲避也。【禮禮運龍以爲畜故魚鮪不淰註】淰之言閃也。【釋文】閃,失冉反。 又暫見也。【木華海賦】蝄像暫曉而閃屍。【註】音式染反,閃屍,暫見貌。 又【正字通】動貌。古詩:寒鴉閃閃前山去。杜甫詩:閃閃浪花翻。俗作。 又姓。明永樂中,永州判閃靄。 又傾佞貌。【後漢趙壹傳】榮納由於閃楡,孰知辨其蚩姸。【註】閃楡,傾佞貌。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贍切,音掞。又【集韻】式劒切,音□。又子豔切,音□。義□同。
閆 【戌集上】【門字部】 閆 【五音集韻】余廉切,音鹽。同閻義,俗用。 又【正字通】姓也。說文有閻無閆,今姓譜分爲二。
□ 【備考】【未集】【糸字部】 □ 【篇海類編】同紃。
□ 【未集中】【网字部】 □ 【廣韻】五故切【集韻】胡故切,□音護。【說文】罟也。【廣韻】兔罟。
閈 【戌集上】【門字部】 閈 【廣韻】【集韻】【韻會】侯旰切【正韻】侯幹切,□音翰。【說文】門也。汝南平輿里門曰閈。【廣韻】里也,居也,垣也。【左傳襄三十一年】高其閈閎。【釋文】閈,戸旦反。閭也。【張衡西京賦】閈庭詭異。【註】閈,音汗。倉頡篇曰:垣也。【前漢敘傳】綰自同閈。【註】閈音扞。楚名里門爲閈。 又閉也。【張衡西京賦閈庭註】沈云:閉也。 又人名。【戰國策】公孫閈謂鄒忌。
閉 【戌集上】【門字部】 閉 【唐韻】博計切【集韻】【韻會】必計切【正韻】必弊切,□音嬖。【說文】闔門也。从門才,才所以歫門也。會意,亦像形。俗从下,非。【禮月令】修鍵閉。【註】鍵,牡。閉,牝也。【疏】何氏曰:鍵是門扇,後樹兩木,穿上端爲孔,閉者將扃關門,以內孔中。【左傳桓五年】閉蟄而烝。【註】建亥之月,昆蟲閉戸。【釋文】必計反。 又【左傳桓五年】凡分至啟閉,必書雲物。【註】閉立秋立冬。 又【廣韻】掩也。【書大誥】予不敢閉于天降威用。【傳】言我不敢閉絕天所下威用而不行。【史記樂書】禮者,所以閉淫也。 又【淮南子道應訓】劉氏奪之,若轉閉錘。【註】閉錘,格也。 又【博雅】閉閉,盛也。 又【玉篇】塞也。【易坤卦】天地閉。【疏】謂二氣不相交通,天地否閉。 又藏也。【淮南子天文訓】萬物閉藏。 又【詩秦風】竹閉緄縢。【傳】閉,紲也。【正字通】弓檠也。 又服式也。【釋名】反閉襦之小者也,却向著之,領反于背後,閉其襟也。 又【廣韻】方結切【集韻】【韻會】必結切【正韻】必列切,□音□。義同。考證:〔【禮月令】修鍵閉。【註】鍵,牡。閉,牝也。【疏】鍵是門扇,後樹兩目,穿上端爲孔〕 謹照原文兩目改兩木。
開 【戌集上】【門字部】 開 〔古文〕□□【廣韻】苦哀切【集韻】【韻會】丘哀切,□音侅。【說文】張也。【廣韻】解也。【韻會】啟也。【爾雅釋言】闢也。 又【五音集韻】通也。【易乾卦疏】亨通也。會合萬物,令使開通而爲亨也。 又發也。【禮學記】故君子之敎喻也。開而勿達。【註】開謂發頭角。【疏】但爲學者,開發大義頭角而已。 又釋也。【易乾坤卦文言疏】諸卦及爻,皆從乾坤而出,故特作文言,以開釋之。【書多方】殄戮多罪,亦克用勸,開釋無辜,亦克用勸。 又【韻會】條□也。 又始也。【後漢馮衍傳】開歲發春兮,百卉含英。【註】開、發,皆始也。【禮檀弓】曩者爾心或開予。【註】開,謂諫爭有所發起。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註】春秋運斗極云:斗第六開陽。 又【集韻】州名。本漢朐縣地,後魏置開州鎭。 又縣名。【史記高祖紀】與偕攻開封。又【功臣年表】開封侯陶舍。【註】縣名。屬河南。 又【集韻】人名。【左傳襄二十三年】曹開御戎。【註】齊臣。 又【韻會】姓也。 又【集韻】通作闓。詳闓字註。 又【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汧。 又【韻補】叶音虧。【謝惠連擣衣篇】盈篋自余手,幽緘□君開。腰帶準疇昔,不知今是非。 又叶音欺。【左思蜀都賦】宣化之闥,崇禮之闈。華闕雙邈,重門洞開。【說文】開本字。考證:〔【集韻】輕煙切,音牽。山名。在雍州。通作沂。〕 謹照原文沂改汧。
閌 【戌集上】【門字部】 閌 【唐韻】苦浪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浪切,□音亢。【說文】閌閬,高門也。【前漢揚雄傳】閌閬閬其寥廓兮。【註】高門貌。 又【韻會】盛也。 又同伉。【文選左思魏都賦】高門有閌。【註】毛詩曰:臯門有伉。與閌同。 又【集韻】丘岡切,音穅。義同。
閍 【戌集上】【門字部】 閍 【廣韻】甫盲切【集韻】【韻會】晡橫切,□音□。【玉篇】宮中門也。亦巷門也。 又廟門名。【爾雅釋宮】閍謂之門。【疏】廟門名。 又【廣韻】名延切。音緜。又【集韻】分房切,音方。義□同。
□ 【未集中】【糸字部】 □ 【字彙補】紲字省文。
【卯集下】【攴字部】 【集韻】迄及切,音吸。擊也。或作。
【卯集中】【手字部】 【唐韻】蒲角切【集韻】【韻會】弼角切,□音雹。擊也。又擊聲。 又【唐韻】【集韻】□匹角切,音璞。亦擊也。或作撲扑。又作□攴。 又【集韻】北角切,音剝。與□同。 又普講切。義同。 又博陌切,音百。亦擊聲。本作□。
閎 【戌集上】【門字部】 閎 【唐韻】戸萌切【集韻】乎萌切【韻會】乎盲切【正韻】胡盲切,□音宏。【說文】巷門也。从門,厷,意兼聲。【爾雅釋宮】衖門謂之閎。【註】閎,鬨頭門。【左傳成十七年】乗輦而入干閎。【註】巷門。又【襄三十一年】高其閈閎。【註】閎,門也。又【昭二十年】使華齊御公孟,宗魯驂乗,及閎中。【註】閎,曲門中。 又天門也。【前漢揚雄傳】騰九閎。【註】九閎,九天之門。 又【廣韻】門辟旁長橛。【爾雅釋宮】所以止扉,謂之閎。【註】閎,長杙,卽門橜也。又【左傳襄三十一年閈閎釋文】又云:所以止扉,謂之閎。 又【廣韻】姓也。【書君奭】有若閎夭。【傳】閎氏,文王弟。 又人名。【史記歷書】落下閎運算轉歷。【註】姚氏按益都耆舊傳,閎字長公,明曉天文,隱于落下。 又【集韻】呼宏切,音訇。閎廓,深遠也。 又中寬曰閎。【禮月令】其器圜以閎。【註】閎,讀如紘。紘謂中寬,象土含物。【韓愈進學解】閎其中,肆其外。 又虛廓也。【莊子知北遊】彷徨乎馮閎,大知人焉,而不知其所窮。【註】閎,虛廓之謂也。 又敦美也。【揚子太□經】大圈閎閎。【註】閎閎,敦美之意。 又【集韻】一曰大也。【楚辭九歌】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以迫身。【註】曾,重也。閎,大也。 又【集韻】胡肱切,音弘。義同。
閏 【戌集上】【門字部】 閏 〔古文〕□【廣韻】如順切【集韻】【韻會】【正韻】懦順切,□音潤。【說文】餘分之月,五歲再閏。告朔之禮,天子居宗廟,閏月居門中。从王,在門中。周禮:閏月,王居門中,終月也。【史記五帝紀】黃帝起消息,正閏餘。【易繫辭】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註】凡閏,十九年七閏,爲一章。五歲再閏者二,故略舉其凡也。【疏】歸奇於扐,以象閏者。奇爲四揲之餘,歸此殘奇於所扐之策而成數,以法象天道。歸殘聚餘分而成閏也。五歲再閏者,凡前閏後閏,相去大略三十二月,在五歲之中,故五歲再閏。【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疏】斗之所建是爲中氣,日月所在斗指兩辰之閒,無中氣,故以爲閏也。【穀梁傳文六年】閏月者,附月之餘日也,積分而成于月者也。 又【正字通】皇極經世曰:一歲之閒,六隂六陽,三年三十六日,故三年一閏。五年六十日,故五年再閏。天時地理人事三者,知之不易。註:一歲中,常數退六日爲隂,進六日爲陽,所以置閏。又□氏曰:古曆,十九歲爲一章。章有七閏,三年閏九月,六年閏六月,九年閏三月,十一年閏十一月,十四年閏八月,十七年閏四月,十九年閏十二月。若于後漸積餘分,大率三十二月則置閏,每月三十日餘,以日月會爲一月,則每月惟二十九日餘。每月參差,氣漸不正,但觀中氣所在,以爲此月之正,取中氣以爲正月。閏前之月,中氣在晦。閏後之月,中氣在朔。無中氣則謂之閏月也。閏法,詳黃瑞節說,及章歲積日圖,此不載。 又【博雅】牧閏,謂命使也。
閑 【戌集上】【門字部】 閑 【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閒。【說文】闌也。从門,中有木。【徐曰】閑,猶闌也。以木歫門也。會意。【廣韻】防也,禦也,法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又【家人】閑有家。【疏】正義曰:治家之道在初,卽須嚴正立法防閑也。又【書畢命】雖收放心,閑之維艱。 又【廣韻】大也。【詩商頌】旅楹有閑。【疏】□列其楹,有閑然而大。 又【詩魏風】桑者閑閑兮。【傳】閑閑然,男女無別往來之貌。 又【爾雅釋詁】習也。【詩秦風】遊于北園,四馬旣閑。【傳】閑,習也。又【禮經解】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閑也。 又【韻會】馬闌也。【前漢百官公卿表】龍馬閑駒。【註】閑闌,養馬之所也。故曰閑駒。【周禮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閑。【註】每廐爲一閑。【左傳成十八年註】每廐爲一閑,閑有二百一十六匹。 又【周禮夏官虎賁氏】舎則守王閑。【註】閑,梐枑。【疏】閑與梐枑,皆禁衞之物也。 又閡也。【易大畜】日閑輿衞。【註】閑,閡也。衞,護也。進得其時,雖涉艱難,而無患也。輿雖遇閑,而故衞也。【疏】進得其時,涉難無患,雖曰有人欲閑閡車輿,乃是防衞見護,故曰閑輿衞也。 又動搖也。【詩大雅】臨衝閑閑。【傳】閑閑,動搖也。 又【荀子勸學篇】多見曰閑。 又【博雅】閑,遮也。 又【韻補】叶音賢。【曹植王粲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何道不洽,何藝不閑。 【正字通】閒暇、閒宂與閑音同義別。潘岳閒居賦,淸□敞閑,本作閒,吳棫韻補引賦攺作閑。字彙引入閑註,譌誤與韻補同。正韻十刪閒註:俗作閑。分閒、閑爲二。閑註,闌也,習也。又訓散也,宂也,暇也。亦作嫺。嫺註:通作閑。合閒閑爲一,自相矛盾。閑習之閑或借嫺,防閑、馬閑,古今未有攺从嫺者,汎云閑亦作嫺,尤非。
閒 【戌集上】【門字部】 閒 〔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蕑。【說文】隙也。从門从月。會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又【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又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 又□也。【釋名】閒,□也。事功□省也。 又車□聲也。【詩小雅】閒關車之□兮。【傳】閒關,設□聲也。 又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又人名。【史記項羽紀】田角弟田閒,故齊將。又【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註】閒,紀閒反。 又【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集韻】安也。【詩周南窈窕淑女傳】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朱傳】有幽閒貞靜之德。【左傳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閒民無職事者所出。【釋文】□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又【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又□也。【禮曲禮】少閒願有復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又【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又【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又【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作也。【釋文】閒音諫。 又【博雅】也。【釋文】□卽□謗之□。 又【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又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又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或閒編。【註】閒,古莧反。謂舊編爛絕,就更次之,前後錯亂也。【韋□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又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又空也。【前漢高帝紀】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又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又遠也。【淮南子俶眞訓】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閒矣。【註】閒,遠也。 又非正色曰閒。【詩衞風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又【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今病旣損有空□,故謂病瘳爲閒也。 又送也。 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又致□曰閒。【左傳定四年】閒□王室。 又以計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又地名。【戰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又【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 又【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又【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又【韻補】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考證:〔【書立政】相我愛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 謹照原文愛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眞訓】【註】閒,遠也。〕 謹照原書淑眞訓改俶眞訓。〔【左傳定四年】閒惎王室。〕 謹照原文閒惎改閒□。
□ 【辰集上】【日字部】 □ 【正字通】咺本字。晅本字。
□ 【未集中】【糸字部】 □ 【玉篇】丁了切。懸物也。【篇海】今作□。
□ 【未集中】【糸字部】 □ 同綃。【急就篇註】帆維也。
間 【戌集上】【門字部】 閒 〔古文〕□□【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蕑。【說文】隙也。从門从月。會意,亦形。【徐鍇曰】門夜閉。閉而見月光,是有閒□也。【禮樂記】一動一靜者,天地之閒也。【莊子山木篇】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又【史記郭解傳】洛陽人有相讐者,邑中賢豪,居閒以十數,終不聽。【註】居中爲他道和輯之。【周語】我先王不窋,用失其官,而自□於戎、翟之閒。 又容也。【禮文王世子】凡待坐於大司成者,遠近閒三席。【註】閒,猶容也。【前漢文帝紀】願請閒。【師古註】閒,容也。猶今言中閒也。請容暇之頃,當有所□也。 又□也。【釋名】閒,□也。事功□省也。 又車□聲也。【詩小雅】閒關車之□兮。【傳】閒關,設□聲也。 又黃閒,弩名。【前漢李廣傳】射以大黃。【註】黃肩弩。晉灼曰:卽黃閒,大黃,其大者也。 又地名。【春秋昭二十二年】大蒐于昌閒。 又人名。【史記項羽紀】田角弟田閒,故齊將。又【樂毅傳】以樂毅子閒爲昌國君。【註】閒,紀閒反。 又【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閑。【集韻】安也。【詩周南窈窕淑女傳】言后妃有關雎之德,是幽閒貞專之善女。【朱傳】有幽閒貞靜之德。【左傳僖三十三年】皇武子曰:吾子取其麋鹿,以閒敝邑,若何。【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註】閒民無職事者所出。【釋文】□音閑。【禮王制】其餘以祿士,以爲閒田。【史記信陵君傳】侯生乃屛人閒語。【註】閒音閑。謂靜語也。又【司馬相如傳】雍容閒雅,甚都。【註】韋昭曰:閒,讀曰閑。 又□也。【禮曲禮】少閒願有復也。【註】言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 又【廣韻】近也。【左傳成十六年】以君之靈,閒蒙甲冑。【註】閒,猶近也。 又【廣韻】古莧切【集韻】居莧切【韻會】居諫切【正韻】居晏切,□音襉。【爾雅釋詁】代也。【書立政】相我受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傳】閒,代也。【詩周頌】皇以閒之。【儀禮燕禮】乃閒歌魚麗,笙由庚。 又【爾雅釋言】俔也。【註】左傳謂之諜。今之細作也。【釋文】閒音諫。 又【博雅】也。【釋文】□卽□謗之□。 又【廣韻】厠也。【易屯卦註】固志同好,不容他閒。正義曰:閒者,厠也。五應在二,是堅固其志,在於同好,不容他人閒厠其閒也。【左傳隱三年】石碏曰:遠閒親,新閒舊。【釋文】閒,閒厠之閒。 又迭也。【書益稷】笙鏞以閒。【傳】閒,迭也。【疏】更迭閒厠,相代之義,故閒爲迭也。吹笙擊鐘,更迭而作。 又隔也。【前漢楚元王傳】或脫□,或閒編。【註】閒,古莧反。謂舊編爛絕,就更次之,前後錯亂也。【韋□成傳】閒歲而祫。【註】閒歲,隔一歲也。 又與也。【左傳莊十年】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鄕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閒焉。【註】閒,猶與也。 又空也。【前漢高帝紀】步從閒道走軍。【註】閒,空也。投空□而行,不公顯也。 又離也。【晉語】且夫閒父之愛,而嘉其貺。【註】閒,離也。 又遠也。【淮南子俶眞訓】溝中之斷,則醜美有閒矣。【註】閒,遠也。 又非正色曰閒。【詩衞風綠兮衣兮傳】綠,閒色。 又【廣韻】瘳也。【正字通】病恆在身,無少空□,今病旣損有空□,故謂病瘳爲閒也。 又送也。 又【正字通】非訾,亦曰閒。 又致□曰閒。【左傳定四年】閒□王室。 又以計愚敵曰反閒。孫子兵法,反閒者,因敵閒而用之也。 又地名。【戰國策】割河閒以事秦。【註】閒音諫。趙地。 又【集韻】賈限切,音□。地名。引春秋,大蒐于昌閒。◎按陸德明音義,閒如字,無作上聲讀者。未知集韻何據。 又【博雅】閒,覗也。【釋文】閒,孤限切。覗,音司。 又【集韻】下瞎切,音□。【爾雅釋詁】代也。施乾讀。 又【韻補】叶音巾。【高彪詩】人有計策,六奇五閒。總兹三事,謀則咨詢。考證:〔【書立政】相我愛民,和我庶獄庶愼,時則勿有閒之。〕 謹照原文愛民改受民。〔【淮南子淑眞訓】【註】閒,遠也。〕 謹照原書淑眞訓改俶眞訓。〔【左傳定四年】閒惎王室。〕 謹照原文閒惎改閒□。
【卯集下】【攴字部】 【廣韻】□吉切【集韻】壁吉切,□音必。【說文】戰盡也。【類篇】火貌。 又【集韻】必至切。畫也。一曰召使疾行也。
鑊 【戌集上】【金字部】 鑊 【廣韻】胡郭切【集韻】【韻會】黃郭切,□音穫。【說文】鐫也。从金蒦聲。【廣韻】鼎鑊。【增韻】釜屬。【周禮天官亨人】掌共鼎鑊。【註】鑊,所以煑肉及魚腊之器。【前漢□法志】有鑿顚抽脅鑊亨之□。【師古註】鼎大而無足曰鑊,以□人也。 又【韻補】叶胡麥切,音獲。【柳宗元懲咎賦】進與退吾無歸兮,甘脂潤兮鼎鑊。幸皇鑒之明宥兮,纍郡印而南適。考證:〔【師古註】鼎大而無足曰鑊,以鬻人也。〕 謹按漢書註作鬻同煑鬻音義别。今据原文鬻改□。
鑋 【戌集上】【金字部】 鑋 【唐韻】苦定切【集韻】詰定切,□音罄。【說文】金聲也。讀若春秋傳,□而乗於他車。◎按今本左傳昭二十六年作鑋,註,鑋,一足行也。 又【集韻】牽正切,輕去聲。義同。 又【廣韻】去盈切【集韻】牽盈切,□音輕。義同。又斷也。 又【五音集韻】去挺切,音謦。一足行也。 【正字通】按說文金聲也。讀若春秋傳,□而乗他車。蓋鑋訓金聲,金薄則聲越,故从輕。□,一足行也。鑋□同音,故云讀若□,非鑋卽□也。俗本左傳社預註,□譌作鑋。諸韻書誤合□鑋爲一,不知从金與从足音通義別也。
鑌 【戌集上】【金字部】 鑌 【廣韻】必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民切,□音賓。鑌鐵爲刀甚利。
鑍 【戌集上】【金字部】 鑍 【集韻】伊盈切,音嬰。【博雅】鑍謂之鈁。
鑎 【戌集上】【金字部】 鑎 【集韻】求位切,音潰。與匱同。匣也。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譬吉切,音匹。【玉篇】肚肥也。【廣韻】牝。
鑏 【戌集上】【金字部】 鑏 【廣韻】女耕切【集韻】尼耕切,□音儜。【廣韻】鐵鑏。【集韻】刃柄。 又【集韻】乃挺切,音□。吳俗謂刀柄入處爲鑏。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韻】【類篇】□測入切,音扱。□,林木貌。 又【類篇】惻恰切,音插。木折聲。
【未集下】【肉字部】 【廣韻】之翼切【集韻】質力切,□音職。【廣韻】脯長尺有二寸曰。 又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相膠註】脂膏敗。,黏也。【疏】今人頭髮積有脂膏者,則謂之。亦黏也。 又【廣韻】除力切,音直。肥腸。 又【五音集韻】竹力切,音陟。肥也。 又【正字通】與膱殖□通。【儀禮鄕射禮薦脯用籩五膱註】古文膱爲胾。今文或作。
鑐 【戌集上】【金字部】 鑐 【廣韻】相俞切【集韻】詢趨切,□音須。【集韻】鎖牡也。或作□。 又【集韻】汝朱切,音儒。金鐵銷而可流者。通作濡。 又而由切,音柔。與鍒同。鐵之耎也。
鑑 【戌集上】【金字部】 鑑 【唐韻】革懺切【集韻】【韻會】居懺切,□音監。【說文】大盆也。 又【說文】鑑諸,可以取明水於月。【周禮秋官司烜氏】以鑒取明水於月。【註】鑒,鏡屬。取水者,世謂之方諸。 又【廣韻】鏡也。【左傳莊二十一年】王以后之鞶鑑予之。【註】鑑,工暫反,鏡也。【文子符書篇】人舉其疵則怨,鑑見其醜則自善,以鑑無心故也。 又【廣韻】照也。【左傳昭二十八年】光可以鑑。【吳語】王盍亦鑑于人,無鑑于水。 又【廣韻】誡也。【正字通】考觀古今成敗爲法戒者,皆曰鑑。因鑑能照物取義。【唐書張九齡傳】□宗千秋節,九齡述前興廢之原,爲書五卷,號千秋金鑑錄,以申諷諭。【宋史司馬光傳】光編年史,名資治通鑑。 又【韻會】通作監。【書泰誓】厥監惟不遠,在彼夏王。又【酒誥】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 又鑒寐,假寐也。【齊武帝詔】永思民瘼,弗忘鑒寐。【梁武帝詔】興言夕惕,無忘鑒寐。 又【廣韻】【正韻】古銜切【集韻】居銜切【韻會】居咸切,□監平聲。義同。 又【集韻】胡暫切,音□。陶器,如甀大口,以盛冰。【正字通】冰鑑,盛冰器。上體如斗,有疏稜。鏤底如風窗,承以大盤,置食于上,設冰于盤,使寒氣通徹,以禦暑。【周禮天官凌人】春始治鑑。【註】鑑,如甀大口,以盛冰,置食物于中,以禦溫氣,春而始治之。【疏】漢時名爲甀,卽今之甕是也。【釋文】胡暫反。本或作監。【又】祭祀共冰鑑。 又【集韻】胡懺切。與同。【博雅】瓽□,也。 又【韻補】叶經□切,音見。【張衡七辯】淑性窈窕,秀色美豔。鬒髮□髻,光可以鑑。考證:〔【君奭】人無于水監,當于民監。〕 謹照原書君奭改酒誥。
【寅集下】【彳字部】 【集韻】乃定切,音甯。□,行貌。
閧 【戌集上】【門字部】 閧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貢切,音哄。【廣韻】兵鬭也。【集韻】鬭聲。【孟子】鄒與魯閧。【博雅】閧,鬭也。【釋文】胡貢反。 又【廣韻】胡絳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降切,□音巷。義同。 又【集韻】與□同。【說文□字註】里中道也。或作□巷衖。 又姓。 【韻會】毛氏曰:當作鬨,从鬥从共。鬥音鬭,兩士相對,兵杖在後,象鬥之形。廣韻云,今與門戸字同,其實非也。【正韻】孟子,鄒與魯鬨。揚子,一鬨之市。皆有兩音,後人傳寫,誤从門。今塲屋中,用孟子揚子,及經史中假借字,姑从門,其餘宜依本文。 【廣韻】俗作闀。
閨 【戌集上】【門字部】 閨 【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正韻】居爲切,□音邽。【說文】特立之戸。上圜下方,有似圭。【左傳襄十年】蓽門閨竇之人。【註】閨竇,小戸,穿壁爲戸。【廣韻】閨閤。【前漢循吏傳】傳敎令出入閨閤。【註】閨閤,內中小門也。【玉篇】宮中門小者曰閨。【杜甫贈李白詩】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註】東方朔、公孫弘,待詔金馬門,故云金閨。【謝朓詩】旣通金閨籍。【註】列名仕版也。 又【南史□文帝紀】每夜刺閨取外事分判者,前後相續,敕雞人司漏,傳籤殿中。【註】夜有急報,投刺於宮門也。 又女稱閨秀,所居亦曰閨。【李白詩】揮鞭萬里去,安得念春閨。【後漢皇后紀贊】班政蘭閨。【劉珊詩】石家金谷妓,妝罷出蘭閨。 又通作圭。【禮儒行】蓽門圭窬。【註】小戸如圭形。
閩 【戌集上】【門字部】 閩 【唐韻】武巾切【集韻】【韻會】眉貧切【正韻】彌鄰切,□音珉。【說文】東南越種。【廣韻】閩越。【周禮夏官】職方氏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史記東越傳】閩越王無諸。【註】東越之別名。【註】按《說文》云閩,東越,蛇種也。故字从虫門聲。【山海經】閩在海中。【註】閩越卽西甌,今建安郡是也。 又古養鳥官。【周禮秋官閩隷】閩隷掌役畜養鳥,而阜蕃敎擾之。 又【廣韻】【集韻】□無分切,音文。【周禮七閩釋文】又音文。 又【廣韻】音旻。【周禮七閩釋文】鄭氏音旻。 又【集韻】謨官切,音瞞。【周禮七閩釋文】漢書音義,服虔者近蠻。
閫 【戌集上】【門字部】 閫 【廣韻】【集韻】【正韻】□苦本切,音悃。【廣韻】門限也。【集韻】門橛也。【史記馮唐傳】閫以內者,寡人制之。【註】此郭門之閫也,門中橛曰閫。【儀禮士冠禮布席於門中闑西閾外註】閾,閫也。【易師卦註】閫外之事,將軍所裁,臨事制宜,不必皆依君命。 又天閫。【前漢揚雄傳】天閫決兮地垠開。【註】天閫,天門之閫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苦悶切,音困。義同。 【集韻】本作梱。
閬 【戌集上】【門字部】 閬 【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音浪。【說文】門高也。 又空虛也。【前漢揚雄傳】閌閬閬其寥廓兮。【註】閬,音浪。閬閬,空虛也。 又空曠也。【莊子外物篇】胞有重閬,心有天遊。【註】閬,空曠也。音浪。 又土閬。【管子度地篇】城外爲之郭,郭外爲之土閬。 又山名。【屈原離騷】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緤馬。【註】閬風,山名。在崑崙之上。【前漢司馬相如傳】登閬風而遙集兮。【註】張揖曰:閬風山在崑崙閶闔之中。 又地名。巴郡有閬中縣。【前漢地理志】閬中。【註】屬巴郡。閬音浪。 又【集韻】里黨切,音朖。爣閬,寬明貌。 又人名。【史記周本紀】釐王子惠王閬立。 又【集韻】里養切,音兩。【說文】蝄蜽也。【史記孔子世家】木石之怪夔罔閬。【註】夔,音逵。閬,音兩。家語作魍魎。 又【廣韻】魯當切【集韻】盧當切,□音郞。亦門高也。又【後漢張衡傳】集太微之閬。【註】閬,明大也。【揚雄甘泉賦文選註】閬音郞。閬閬,高大貌。 又【集韻】徒郞切,音唐。高門謂之閬。或作□。
閭 【戌集上】【門字部】 閭 【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音臚。【說文】里門也。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書武成】式商容閭。【傳】式其閭巷。【禮內則】與其得罪於鄕黨州閭。【註】二十五家爲閭。【戰國策】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註】閭里,中門也。【後漢班固傳】閭閻且千。【註】字林曰:閭里,門也。 又門名。【左傳襄十八年】州綽門於東閭。【註】齊東門。【穀梁傳成元年】客不說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胥閭,門名。【釋文】閭,力居反。 又仙所居。【史記孝武紀】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 又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註】高平南,平陽縣西北有顯閭亭。 又古官名。【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離騷序】屈原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史記屈賈傳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 又石名。【五音集韻】尾閭。司馬云: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在扶桑東,一名沃焦。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 又山名。【爾雅釋地】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註】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 又【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 又劒名。【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 又【五音集韻】草名。狀如艾蒿。【前漢司馬相如傳】奄閭軒于。【註】奄閭,蒿也。子可治疾。 又【正韻】□閭,木名。【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註】仁頻、幷閭俱註作椶。然攷之櫚皮作索,則椶應屬幷閭,仁頻作梹榔也。 又【集韻】獸名。如驢,一角,岐蹄。【山海經】縣雍之山,其獸多閭麋。【註】郭曰,閭卽羭也。似驢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驢。 又美女。【戰國策】閭姝、子奢莫如媒兮。【註】閭姝,荀子作閭娵。韋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 又姓。【左傳定十一年】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前漢藝文志】閭丘子十三篇。【註】魏人。【正字通】將閭、閭葵,皆複姓。漢唐君□:處士閭葵班。 又人名。【史記秦本紀】吳王闔閭。【前漢武帝紀】東夷薉君南閭等。【註】南閭者,薉君之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俞閭侯。考證:〔又旗名。【詩衞風孑孑干旟疏】閭旐。〕 謹按詩云鄕旗,州旟,黨旟,族旐,閭旐,比旌,謂鄕用旗州黨用旟族閭用旐比用旌,非以閭旐爲旗名也。今省去此段,於上文古之良劔也下,增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
【寅集上】【宀字部】 【唐韻】【集韻】□都念切,音店。【說文】屋傾下也。一曰厭也。【廣韻】窮也。或从土作墊。 又【廣韻】丁愜切【集韻】【類篇】的協切,□音喋。義同。 【正字通】□字省文。
閮 【戌集上】【門字部】 閮 【集韻】唐丁切,音庭。門中也。 又待鼎切,音挺。門外啓謂之閮。
雫 【備考】【戌集】【雨字部】 雫 【龍龕】奴寡切。
閯 【戌集上】【門字部】 閯 【集韻】所稼切,音嘎。開也。
閱 【戌集上】【門字部】 閱 【唐韻】弋雪切【集韻】【韻會】欲雪切【正韻】魚厥切,□音悅。【說文】具□于門中。【徐曰】春秋大閱,□車馬也。具數,一一數之也。【玉篇】□軍實也。【周禮夏官大司馬】中冬敎大閱。【註】大閱,□軍實。【春秋桓六年】秋八月壬午,大閱。【註】□車馬。 又【說文】一曰察也。出門者,察而數之也。【博雅】閱,數也。【左傳襄九年】商人閱其禍敗之釁。【註】閱,猶數也。 又【正韻】□閱也。【書多方】克閱于乃邑,謀介。【疏】謂□閱其事。又【呂□】閱實其罪。【疏】□練核實。 又【正韻】歷也。【前漢文帝紀】閱天下之義理多矣。【註】閱,猶更歷也。又【車千秋傳】無伐閱功勞。【師古註】閱,經歷也。 又【廣韻】閥閱也。【史記高祖功臣年表】積日曰閱。【後漢章帝紀】或起甽畝,不繫閥閱。【註】史記曰:明其等曰閥,積其功曰閱。言前代舉人,務取賢才,不拘門地。 又【韻會】買賣損價也。【荀子修身篇】良價不爲折閱不市。【註】折閱,謂損其所賣物價也。 又容也。【詩邶風】我躬不閱。【傳】閱,容也。又【曹風】蜉蝣掘閱。【傳】閱,容閱也。【箋】掘閱,掘地解閱。謂其始生時也。 又稟也。【老子道德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衆甫。【註】閱,稟也。甫,始也。言道稟與萬物始生,從道受氣。 又遂也。【爾雅釋宮】桷直而遂,謂之閱。【註】謂五架屋際椽正相當。【疏】屋椽,長直而遂達,五架屋際者名閱。 又【正韻】觀也。 又人名。【左傳僖三十年】冬王使周公閱來聘。又【襄九年】華閱。【註】華閱,宋臣華元子。【史記田敬仲世家】公孫閱謂成侯忌曰:公何不謀伐魏。考證:〔【說文】具疏于門中。〕 謹照原文疏改□。〔【荀子修身篇】銀價不爲折閱不市〕 謹照原文銀價改良價。〔【詩衞風】我躬不閱。〕 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
【申集上】【艸字部】 【集韻】詳餘切,音徐。葢,菜名,似韭。【類篇】千餘切,音蛆。葢,草名。 又叢租切,音阼。菇,生下田,可食。 【玉篇】作〈艸下狙〉。
【丑集上】【口字部】 【廣韻】【集韻】【韻會】□胡化切,音華。【玉篇】大聲也。【廣韻】大口也。又【字彙】魚之大口者曰。〇按正韻禡韻收吳字,云:同,非。詳吳字註。
閳 【備考】【戌集】【門字部】 閳 【龍龕】闡字之譌。
閵 【戌集上】【門字部】 閵 〔古文〕□【廣韻】【集韻】【正韻】□良刃切,音吝。【廣韻】閵鵲,鳥名。【說文】閵似雊鵒而黃。 又踐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徒車之所閵轢。【郭璞註】閵,踐也。 又【集韻】郞甸切,音練。義同。
閶 【戌集上】【門字部】 閶 【唐韻】尺量切【集韻】【韻會】蚩良切【正韻】齒良切,□音昌。【說文】天門也。一曰楚人名門曰閶闔。【前漢禮樂志】游閶闔。【註】閶闔,天門。【後漢杜篤傳】排閶闔,入幽谷。【淮南子原道訓】排閶闔,鑰天門。【註】閶闔,始升天之門也。 又風名。【史記律書】閶闔風居西方。閶者,倡也。闔者,藏也。言陽氣道萬物闔黃泉也。【淮南子天文訓】四十五曰閶闔風至。【註】兌卦風。 又【周禮夏官大司馬中軍以鼙令鼓註】司馬法曰:鼓聲不過閶。 又門名。【正字通】閶門,姑蘇城門名。 又【集韻】他郞切,音湯。鼞或作閶。鼓聲也。
【辰集上】【日字部】 【正字通】□字之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