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163 页/共 976 页
袧 【申集下】【衣字部】 袧 【集韻】【韻會】【正韻】□居侯切,音鉤。褻裳服辟兩側也。【玉篇】喪服也。【儀禮喪服】凡衰,外削幅,裳內削幅,幅三袧。【註】袧者謂辟兩側,空中央也。 又【類篇】墟侯切,音摳。義同。 又居□切,音姤。【博雅】襞也。 又【集韻】恭于切,音拘。襧袧,山名。 【韻會】通作拘。
□ 【未集上】【竹字部】 □ 【廣韻】思袞切【集韻】須兗切,□音選。竹緣。
袨 【申集下】【衣字部】 袨 【唐韻】黃練切【集韻】【韻會】【正韻】熒絹切,□音縣。好衣也。【鄒陽上吳王書】袨服叢臺之下,一旦成市。【註】袨服,大盛□黃服也。【左思蜀都賦】袨服靚妝。 又【玉篇】黑衣也。 【類篇】一作。
袩 【申集下】【衣字部】 袩 【集韻】處占切,音襜。【類篇】衣動貌。 又丁兼切,音□。衣衽也。【揚子方言】褸謂之袩。【郭註】卽衽也。 又的協切,音聑。【博雅】、袩、衽謂之褸。
袪 【申集下】【衣字部】 袪 【唐韻】去魚切【集韻】【韻會】【正韻】丘於切,□音胠。【說文】衣袂也。一曰袪,褱也。褱者,袌也。【詩鄭風】摻執子之袪兮。【疏】袂是袪之本,袪是袂之末。【禮玉藻】深衣三袪。【註】三袪者,謂要中之數也。袪尺二寸,圍之爲二尺四寸,三之七尺二寸。【左傳僖五年】披斬其袪。 又袖口也。【儀禮喪服】袪尺二寸。 又【類篇】舉袖貌。【韓詩外傳】孟嘗君明日袪衣請受業。【後漢班固傳】袪黼帷,鏡淸流。 又【集韻】丘據切,音去。義同。褱字原从罒,不从眔作。
被 【申集下】【衣字部】 被 【唐韻】皮彼切【集韻】【韻會】部靡切,□音罷。【說文】寢衣也。【釋名】被,被也,被覆人也。【傅□被銘】被雖溫,無忘人之寒。無厚于己,無薄于人。 又【唐韻】皮義切,音髲。覆也。【詩大雅】天被爾祿。【箋】天覆被女以祿位,使祿福天下。 又及也。【書堯典】光被四表。又表也。【儀禮士昏禮】笲緇被纁裹加于橋。 又具也。【戰國策】械器被具。 又帶也。【前漢韓王信傳】國被邊,匈奴數入。 又加也。【前漢高帝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註】爲酒所加也。 又把中也。【周禮冬官廬人】凡爲殳,五分其長。以其一爲之被而圍之。 又負也。【後漢賈充傳】被羽先登。 又被廬,晉地名。【晉語】乃大蒐于被廬。 又【韻會】攀糜切,音披。【廣雅】裮被,不帶也。【屈原離騷】何桀紂之猖被兮。【前漢揚雄傳】被夫容之朱裳。 又荷衣曰被。【左傳襄十四年】被苫蓋。 又【古今人表】被衣,人名。【莊子知北遊】齧缺問道乎被衣。 又姓。【前漢王褒傳】宣帝時,徵能《楚辭》,九江被公召見誦讀。【通志氏族略】鄭有大夫被詹,《漢書》有牂牁太守被條。 通作披。
袬 【申集下】【衣字部】 袬 同育。【管子山權篇】民之能樹瓜匏葷菜百果,使蕃袬者。袬與育同。
袭 【申集下】【衣字部】 襲 〔古文〕□褶【唐韻】【正韻】似入切【集韻】【韻會】席入切,□音習。【玉篇】重衣也。【禮玉藻】裘之裼也,見美也。服之襲也,充美也。又【樂記】周還裼襲,禮之文也。 又【通鑑】趙烈侯賜公仲連衣二襲。【註】上下皆具曰襲。 又【說文】左袵袍也。 又服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襲朝服。 又合也。【周語】朕夢協于朕卜,襲于休祥,戎商必克。 又因也。【禮曲禮】卜筮不相襲。 又重也。【左傳哀十年】卜不襲吉。 又入也。【晉語】大國道小國襲焉曰服,小國敖大國襲焉曰誅。 又受也。【左傳昭二十八年】故襲天祿,子孫受之。 又掩其不備也。【左傳莊二十九年】凡師有鐘鼓曰伐,無曰侵,輕曰襲。 又雜襲,雜沓也。【前漢蒯通傳】魚鱗雜襲,飄至風起。 又姓。【通志氏族略】晉有隱士襲元之。【南史】有襲蔿。 【玉篇】籀文作□。【篇海】又作□。
袱 【申集下】【衣字部】 袱 【字彙】房六切,音伏。包袱。
【卯集上】【心字部】 【集韻】詰叶切,音愜。叶也。【揚子太□經】隂氣而□之。【註】,協也。 又【廣韻】於計切,音翳。【揚子太□經】冥冒□,中自也。【註】,隱也,慙也。在中,故隱。音父。〇按此字見揚子太□,有詰叶,於計二切,義亦各別。其在廓首者訓協,乃詰叶切也。其在晬測者訓隱,乃於計切也。廣韻有於計切無詰叶切,集韻有詰叶切無於計切,皆緣瘱字點畫相近而譌也。字彙未能辨明,《正字通》欲幷字廢之,亦非。
袲 【申集下】【衣字部】 袲 【唐韻】戈支切【集韻】【韻會】余支切,□音移。地名。【春秋桓十五年】公會宋公、衞侯、□侯于袲,伐鄭。【註】袲,宋地,在沛國相縣西南。 又【韻會】尺氏切,音侈。衣長好貌。 又奴可切,音娜。【玉篇】□袲。詳□字註。 亦作袳。
【卯集中】【手字部】 【正字通】□字之譌。別見十七畫□字註。
【酉集中】【足字部】 【玉篇】且欲切,音簇。迫也,速也。或作促、趗。
袳 【申集下】【衣字部】 袳 【唐韻】尺氏切,音侈。同袲。【說文】地名也。 又【五音集韻】昌里切,音齒。義同。 又【類篇】同□。衣張也。 又【集韻】遣禮切,音啓。開衣也。 又典可切,音軃。衣弱也。 【類篇】一曰被也。
袴 【申集下】【衣字部】 袴 〔古文〕絝【唐韻】【集韻】【韻會】□苦故切,音庫。【急就篇註】脛衣也。【釋名】袴,跨。兩股各跨別也。【揚子方言】大袴謂之倒頓。【郭註】今雹袴也。小袴謂之□。【郭註】今□袴也。【又】齊魯之閒謂之,或謂之櫳,關西謂之袴。【禮內則】衣不帛襦袴。【王充論衡】趙武藏于袴中。 又袴褶。【吳志裴松之註】呂範釋韝著袴褶,執鞭詣闕下。【晉書輿服志】袴褶之制,未詳所起。 【韻會】《馬韻》通,《禡韻》通胯。【正字通】兩股閒曰胯。通作跨。袴自是脛衣,必謂胯與袴同,無此事理。
□ 【未集上】【米字部】 □ 【海篇】音扮。屑米餠也。
【酉集上】【見字部】 【玉篇】丑切,郴去聲。視也。 【集韻】同□。
【丑集上】【口字部】 【唐韻】阻立切【集韻】側立切,□音戢。【說文】衆口也,从四口,讀若戢。 又【集韻】測入切,音。又訖立切,音伋。又北及切,音鵖。義□同。 又【字彙補】古文雷字。見七修類稿。
袵 【申集下】【衣字部】 袵 【韻會】如鴆切。【篇海】同衽。衣衿也。 【直音】或作□。
袶 【申集下】【衣字部】 袶 【集韻】古巷切,音絳。【類篇】艸名。【爾雅釋草】困衱袶。註:未詳。
訉 【酉集上】【言字部】 訉 【玉篇】【集韻】□扶泛切,音梵。多言也。 【字彙補】譌作□,非。
袷 【申集下】【衣字部】 袷 【唐韻】古洽切【集韻】【韻會】訖洽切,□音夾。【廣韻】複衣。【玉篇】衣無絮也。【韻會】夾衣也。【急就篇註】衣裳施裏曰袷。【史記匈奴傳】服繡袷綺衣。【註】言繡表綺裏。【潘岳秋興賦】御袷衣。 又【廣韻】居怯切,音劫。曲領也。【禮曲禮】天子視不上于袷,不下于帶。【疏】朝祭服之曲領也。又【玉藻】袷二寸。 又袷輅,次車也。【張衡東京賦】結飛雲之袷輅。 【玉篇】一作裌。 又【集韻】轄夾切,音洽。義同。 又乞洽切,音恰,衣縫。一曰衿也。
袸 【申集下】【衣字部】 袸 【唐韻】徂尊切【集韻】徂昆切,□音存。【類篇】衣帶。【爾雅釋器】衿謂之袸。【註】衣小帶。 又【廣韻】在甸切,音荐。 又【集韻】徂悶切,存去聲。義同。 又【玉篇】褰脬衣。
袹 【申集下】【衣字部】 袹 【唐韻】【集韻】□莫白切,音陌。袹腹也。【博雅】裲襠謂之袹腹。【劉孝標樂府】裲襠雙心共一袜,袹腹兩邊作一襊。【晉書齊王囧傳】童謠曰:著布袹腹,爲齊持服。 又【類篇】莫轄切,同帞。【集韻】邪巾袹頭,始喪之服。
袺 【申集下】【衣字部】 袺 【唐韻】古屑切【集韻】吉屑切,□音結。【詩周南】薄言袺之。【爾雅釋器】執衽謂之袺。【註】掎衣上衽。 又訖黠切,音戛。義同。
袼 【申集下】【衣字部】 袼 【唐韻】盧各切,音落。袼。【揚子方言】□袼謂之。【郭註】卽小兒衣也。 又【集韻】剛隺切,音各。袖也。【廣韻】袂也。 又袼也。【禮深衣】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註】袼,衣袂當掖之縫也。考證:〔【禮深衣】可以運時。〕 謹照原文時改肘。
袽 【申集下】【衣字部】 袽 【唐韻】女余切【集韻】【韻會】【正韻】女居切,□音挐。【玉篇】袾袽,敝衣也。【易旣濟】繻有衣袽。【註】衣袽,所以塞舟漏也。 又【集韻】人余切,音如。【類篇】絲袽也。 亦作。又作帤。
袾 【申集下】【衣字部】 袾 【唐韻】陟輸切【集韻】追輸切,□音株。【字統】朱衣曰袾。 又【韻會】鍾輸切,音朱。【類篇】衣身也。【博雅】袵、裀、袾、□,裑也。 又袾襦,短衣。 又【廣韻】昌朱切,音樞。義同。 又【集韻】同□。【說文】好佳也。引《詩》:靜女其袾。 又通朱。【荀子富國篇】袾裷衣冕。【註】袾,古與朱通。
袿 【申集下】【衣字部】 袿 【唐韻】古攜切【集韻】【韻會】涓畦切,□音圭。【廣雅】長襦也。【釋名】婦人上服曰袿,其下垂者上廣下狹,如刀圭也。【後漢皇后紀】簪珥光采,袿裳鮮明。【傅毅舞賦】華袿飛髾而雜纖羅。 又【集韻】均窺切,音規。【類篇】衣袪。【揚子方言】袿謂之裾。【嵆康詩】微風動袿。【張華白紵歌】羅袿徐轉紅袖揚。 又【博雅】袖也。
【卯集下】【攴字部】 【集韻】他口切,音鈄。展也。
【卯集中】【手字部】 【玉篇】古文扏字。註詳二畫。
□ 【未集中】【糸字部】 □ 【集韻】滂丁切,音俜。吳人數絮。
【酉集中】【足字部】 【廣韻】苦括切【集韻】苦活切,□音闊。【玉篇】蹵也。
裏 【申集下】【衣字部】 裏 【唐韻】良士切【集韻】【韻會】兩耳切,□音里。【說文】衣內也。【詩邶風】綠衣黃裏。又【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 又治裏,謂道氣也。【班固幽通賦】單治裏而外凋兮。 又【類篇】良志切,音吏。義同。【干祿字書】俗作裏。裏字作重下□。
裑 【申集下】【衣字部】 裑 【集韻】升人切,音申。【博雅】衽、裀、袾、□,裑也。
裒 【申集下】【衣字部】 裒 【唐韻】薄侯切【集韻】【正韻】蒲侯切,□音抔。【爾雅釋詁】聚也。【詩小雅】原隰裒矣,兄弟求矣。又【周頌】敷天之下,裒時之對。 又【爾雅釋詁】多也。 又【玉篇】減也。【易謙卦】君子以裒多益寡。 又【集韻】房尤切,音浮。義同。 又博毛切。同襃。詳襃字註。 或作裦。考證:〔【詩小雅】原隰裒兮。〕 謹照原文兮改矣。
裓 【申集下】【衣字部】 裓 【唐韻】古得切【集韻】【韻會】訖得切,□音□。【類篇】衣裾。【玉篇】衣裓也。【柳宗元送文暢上人序】蔑衣裓之贈。【註】《釋典》有衣裓。 又【類篇】居諧切,音皆。堂涂。【鄭康成曰】若今令辟。 又柯開切,音該。【說文】宗廟奏裓樂。 又訖黠切,音戛。義同。
裔 【申集下】【衣字部】 裔 〔古文〕□□【唐韻】餘制切【集韻】【韻會】【正韻】以制切,□音曳。【說文】衣裾也。 又邊也。【家語】裔夷之俘。【史記五帝紀】乃流四凶族,遷于四裔。【賈逵註】四裔之地,去王城四千里。 又【正韻】末也,胄也。【韻會】苗裔,種類也。【書微子之命】德垂後裔。【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 又裔裔,行貌。【司馬相如子虛賦】纚乎淫淫,般乎裔裔。【左思蜀都賦】紆長袖而屢舞,翩躚躚以裔裔。 又飛流之貌。【前漢禮樂志】先以雨般裔裔。 又容裔,縱肆貌。 又融裔,聲長貌。【潘岳笙賦】泓宏融裔。 又姓。【通志氏族略】見《姓苑》。《古今人表》有裔款。 又【類篇】羊列切,音拽。義同。【左思吳都賦】高門鼎貴,魁岸豪傑。虞、魏之昆,顧、陸之裔。【類篇】亦作□。
裕 【申集下】【衣字部】 裕 【唐韻】羊戍切【集韻】【韻會】兪戍切,□音諭。【說文】衣物饒也。【易晉卦】有孚,裕,无咎。 又寬也。【晉康誥】裕乃以民寧。【註】行寬政乃以民安。 又緩也。【周語】享祀時至,而布施優裕也。 又【韻補】叶余救切,音狖。【陸機詩】篤生我后,克明克秀。茂德淵冲,天姿玉裕。 【廣韻】亦作。
裖 【申集下】【衣字部】 裖 【唐韻】章忍切【集韻】止忍切,□音軫。同袗,□服也。【說文】袗或从辰。 又【前漢司馬相如傳】磐石裖崖。【孟康曰】裖,致也。
裗 【申集下】【衣字部】 裗 【唐韻】【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爾雅釋器】衣裗謂之。【郭註】衣縷也。 又【類篇】袿衣之飾。【正字通】裗本字。詳裗字註。裗字右上从□作,部外六画。
【寅集中】【山字部】 【集韻】愚袁切,音原。崟,山巔。或作。【正字通】譌字。
裘 【申集下】【衣字部】 裘 〔古文〕求【唐韻】巨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渠尤切,□音求。【玉篇】皮衣也。【詩小雅】舟人之子,熊羆是裘。【又】彼都人士,狐裘黃黃。【周禮天官司裘】掌爲大裘,以供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季秋獻功裘。【中論】救寒莫如重裘。 又披裘公,人名。【高士傳】披裘公曰:五月被裘負薪,豈取金者哉。 又菟裘,地名。【左傳隱十一年】使營菟裘,吾將老焉。【註】在梁父縣南。 又裘氏,亭名。【水經注】沙水又東南逕裘氏鄕裘氏亭西。 又姓。【通志氏族略】裘氏,衞大夫食采于裘,因氏焉。 又【集韻】渠竹切,音鞠。義同。 又【韻補】渠之切,叶音其。【詩豳風】取彼狐狸,爲公子裘。 【說文】作□。
裙 【申集下】【衣字部】 裙 〔古文〕□【唐韻】【韻會】渠云切【集韻】衢云切,□音羣。【說文】下裳也。【釋名】裙,羣也,連接裾幅也。【張華白紵歌】羅裙飄颻昭儀光。 又中裙,近身衣也。【史記萬石君傳】取親中裙厠牏身自浣滌。 又鼈甲邊曰裙。【五代史補】僧謙光有才辨,飮酒食肉。嘗云:但願鵞生四掌,鼈留兩裙足矣。 【韻會】本作帬。【類篇】作裠。
裿 【申集下】【衣字部】 裿 【集韻】去倚切,音綺。【博雅】襌襦謂之襜裿。 又隱綺切,音倚。【類篇】裿,衣貌。【玉篇】好也。考證:〔【博雅】襜襦謂之襜裿〕 謹照原文襜襦改襌襦。
褀 【申集下】【衣字部】 褀 【集韻】渠記切,音忌。【類篇】繫也,巾也。 或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正字通】譌字。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七碎切,音倅。粉□也。
□ 【未集上】【竹字部】 □ 【集韻】時制切,音誓。《易》卦用蓍也。同筮。
裛 【申集下】【衣字部】 裛 【唐韻】於汲切【集韻】【韻會】乙及切,□音邑。【廣韻】裛香。【類篇】香襲衣也。【飛燕外傳】有傾絕倒裛衣。【杜甫詩】衫裛翠微潤。 又纏也。【班固西都賦】裛以藻繡。 又【集韻】乙業切,音□。【說文】書囊也。 又憶笈切,音。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