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字典 - 第 155 页/共 976 页

蝭 【申集中】【虫字部】 蝭 【唐韻】杜奚切【集韻】田黎切,□音題。蝭蟧,蟪蛄也。【大戴禮】蟬也者,蝭□也。【揚子方言】蛥蚗,自關而東謂之虭蟧。或謂之蝭蟧。 又【集韻】都黎切,音低。丁計切,音帝。義□同。 又【類篇】常支切。與芪同。【爾雅註】蝭母,藥草,知母也。 又蝭蛙,鳥名。見蛙字註。 或作□、蛦。 蝮 【申集中】【虫字部】 蝮 【唐韻】芳福切【集韻】【韻會】【正韻】芳六切,□音覆。【說文】虫也。【爾雅釋魚】蝮虺,博三寸,首大如擘。【註】身廣三寸,頭大如人擘指,此自一種蛇,名爲蝮虺。【楚辭招魂】蝮蛇蓁蓁。【註】蝮,大蛇也。【前漢田儋傳】蝮蠚手則斬手,蠚足則斬足。【師古註】蝮出南方。【博物志】蝮蛇,秋月毒甚,無所蜇螫,齧草木以泄其氣,草木卽死。人樵採爲草木所傷刺者,亦殺人。【本草】蝮蛇,形不長,頭扁口尖,身赤文斑,亦有靑黑色者。人犯之,頭足貼著。【韓愈詩】蝮蛇生子時,坼裂腸無肝。 又【爾雅釋蟲】蝝,蝮蜪。【註】蝗子未有翅者。 又蝮蜟,蟬未蛻者。見《論衡》。 又姓。【通志氏族略】唐乾封元年,攺武惟良爲蝮氏。 又【集韻】房六切,音伏。義同。 又蝮蜪之蝮亦音匐,鼻墨切。 蝯 【申集中】【虫字部】 蝯 【唐韻】雨元切【集韻】于元切,□音袁。【說文】禺屬。【廣韻】蝯猴五百歲化爲玃。【爾雅釋獸】猱蝯善援。【前漢江都王建傳】繇王閩疾,遺建荃、葛、珠璣、犀甲、翠羽、蝯熊奇獸。 【玉篇】或作猨。【說文徐鉉註】蝯,別作猨,非。○按《長箋》言:攀援如蟲,故入虫部,然書冊所載,或从虫,或从犭,不可偏廢,今但載《爾雅》《漢書》二條,餘从犭者,別詳犬部。 螏 【申集中】【虫字部】 螏 【集韻】昨悉切,音疾。螏,蟲名。【玉篇】本作蒺。【爾雅釋蟲】蒺藜,蝍蛆。【註】似蝗而大腹長角,能食蛇腦。 【類篇】或作□。□字原从疒从蚕作。 □ 【未集上】【米字部】 □ 【字彙補】蘇感切,音糂。羹糝也。 螛 【申集中】【虫字部】 螛 【集韻】【韻會】□何葛切,音褐。【前漢司馬相如傳】跮踱輵螛,容以骫麗兮。【註】輵螛,搖目吐舌也。 又【集韻】下瞎切,音轄。蟲名。仙姑也。 【酉集下】【車字部】 【廣韻】徒何切【集韻】唐何切,□音駝。【玉篇】車疾馳也。 蝰 【申集中】【虫字部】 蝰 【唐韻】苦圭切【集韻】傾畦切,□音奎。蟲名。蠶蛹也。 又【博雅】虺蝰也。【本草】靑蝰,卽竹根蛇。 蝱 【申集中】【虫字部】 蝱 【唐韻】武庚切【集韻】眉耕切【正韻】眉庚切,□音盲。【說文】齧人蟲。【爾雅翼】大曰蝱,小曰。【莊子天下篇】由天地之道,觀惠施之能,其猶一蚊一蝱之勞也。【前漢中山靖王傳】明月曜夜,蚊蝱宵見。【淮南子說山訓】蝱散積血。 又黃蝱。【管子地員篇】其山之旁,有彼黃蝱。 又浦蝱。【本草】靑蚨,一名蒲蝱。 又鹿蝱。秋閒蝱大小集牛馬尾,尾至重不能掉,亦名牛蝱。 又木蝱,從木葉中出,綠色如小蟬。 又飛蝱,箭名。【揚子方言】箭之三鐮,長尺六者,謂之飛蝱。【潘岳閒居賦】激矢蝱飛。 又鳥名。【博物志】崇丘山有鳥,一足一翼,相得而飛,名曰蝱,見則吉良,乗之壽千歲。 又山名。【山海經】大荒之中有蝱山。 又與莔通,貝母也。【詩衞風】陟彼阿丘,言采其蝱。【疏】其葉如括樓而細小,其子在根下,如芋子正白。 又【唐韻古音】武郞切,音邙。【焦氏易林】去如奔蝱,害不能傷。 或作虻、。 蝲 【申集中】【虫字部】 蝲 【唐韻】盧達切,音辣。蝲蟽,蟲名。 蝳 【申集中】【虫字部】 蝳 【集韻】【韻會】□徒沃切,音毒。蝳蜍,今之蜘蛛。【爾雅疏】《方言》云:鼄蝥,北燕、朝鮮洌水之閒謂之蝳蜍。 又待戴切。與瑇同。詳玉部。 蝴 【申集中】【虫字部】 蝴 【正字通】洪吾切,音胡。蝴蝶,本作胡。詳蝶字註。 蝵 【申集中】【虫字部】 蝵 【篇海】七由切,音秋。□蝵,蜘蛛也。 【集韻】同蟗。或作蠤。 【卯集上】【心字部】 【廣韻】烏皓切【集韻】【類篇】烏浩切,□音襖。怔之貌。 蝶 【申集中】【虫字部】 蝶 【唐韻】徒協切【韻會】達協切,□音牒。【說文】本作蜨,蛺蜨也。俗作蝶。【玉篇】蝴蝶。【莊子至樂篇】烏足之根爲蠐螬,其葉爲蝴蝶。又【齊物論】莊周夢爲蝴蝶。【古今注】蛺蝶,一名野蛾,一名風蝶,江東呼爲捷末。其大者名爲鳳子,亦名鳳車,名鬼車,生江南柑橘園中。又紺蝶,遼東人呼爲紺幡,一曰童幡,一曰天雞。【爾雅翼】今菜中靑蟲,當春時緣行屋壁或草木上,以絲自圍,一夕視之有圭角,六七日其背罅裂,蛻爲蝶出矣。滕王圖畫蛺蝶,有江夏斑、大海眼、小海眼、村裏來,菜花子之目。【北史魏收傳】收輕薄,時人號曰驚蛺蝶。【詩話總龜】謝逸有蝶詩三百首,人呼爲謝蝴蝶。 又【廣韻】他協切,音帖。蝶蹋,蟲名。 蝸 【申集中】【虫字部】 蝸 【唐韻】【韻會】【正韻】□古華切,音瓜。【說文】蝸蠃也。【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註】卽蝸牛也。【疏】按《本草》陶註云:生山中及人家,頭形似蛣蝓,但背負殻爾。【古今注】蝸牛,陵螺也。殻如小螺,熱則自懸葉下。野人結圓舍如蝸牛之殻,故曰蝸舍,蝸殻宛轉有文章。【莊子則陽篇】有國于蝸牛之左角者曰觸氏,有國于蝸牛之右角者曰蠻氏。【郭璞江賦】鸚螺□蝸。 又【韻會】公蛙切,音騧。與媧通。【禮明堂位】女蝸之笙簧。 又古禾切,音戈。《莊子》郭象註讀戈。考證:〔【爾雅釋蟲】蚹蠃,螔蝓。〕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蝹 【申集中】【虫字部】 蝹 【唐韻】於倫切【集韻】紆倫切,□音贇。蝹蝹,龍貌。【張衡西京賦】海鱗變而成龍狀,蜿蜿以蝹蝹。【韓愈詩】山磨電奕奕,水淬龍蝹蝹。 又行貌。【郭璞江賦】神蜧蝹蜦以沉游。 又【集韻】縈緣切,音娟。【玉篇】於云切,音氳。義□同。 又【廣韻】烏皓切,音襖。蟲名,如猿,常地下食人腦。【述異記】秦繆公時,陳倉人掘地得物,若羊非羊,若豬非豬。二童子曰:此名蝹,以松柏穿其首則死。 蝺 【申集中】【虫字部】 蝺 【字彙補】果羽切,音齲。好貌。【呂氏春秋】惠子之言蝺焉,美無所用。 又音禹。【宋玉登徒子好色賦】旁行蝺僂。 □ 【補遺】【未集】【米字部】 □ 【字彙補】音未詳。人名。【韓非子】龐□氏之子不孝。 【酉集上】【言字部】 【字彙】徒私切,音題。言不懈也。【正字通】俗字。或曰諰字之譌。 【酉集中】【豕字部】 【唐韻】【集韻】□呼骨切,音忽。豕屬。【說文】本作□。【類篇】或作□。 蝼 【申集中】【虫字部】 螻 【唐韻】落侯切【集韻】郞侯切【正韻】盧侯切,□音樓。螻蛄。詳蛄字註。 又螻蟈,蛙也。詳蟈字註。 又土螻,獸名。【山海經】崑崙之丘有獸焉,其狀如羊而四角,名曰土螻,是食人。【竹書紀年註】有大螻如羊。【魏公卿上尊號奏】有熊之興,地出大螻。 又【說文】螭亦名地螻。 又囿名。【晉語】趙□子田于螻。【註】螻,晉君之囿。 又【集韻】龍珠切,音廔。天螻,蟲名。【爾雅釋蟲】螜,天螻。【古今注】螻蛄,一名天螻。【揚子方言】蠀螬,秦、晉之閒謂之蠹,或謂之天螻。 又音漏。內病也。【周禮天官內饔】馬黑脊而般臂螻。【羣經音辨】螻,干寶讀去聲。【呂氏春秋】戸樞不腐,流水不螻。 【禮記】作漏。 蝾 【申集中】【虫字部】 蠑 【唐韻】永兵切【集韻】【正韻】于平切【韻會】于營切,□音榮。【爾雅釋魚】蠑螈,蜥蜴。【揚子方言】守宫,南楚謂之蛇醫,或謂之蠑螈。【韓愈詩】蜿垣亂蛷蠑。互詳蜥字註。 【辰集中】【木字部】 【集韻】部本切,音獖。舟篷也。【玉篇】卽軬車也。又拘簍,車弓也。 又【集韻】【類篇】□父遠切,音笲。車上篷。 【卯集中】【手字部】 【集韻】郞丁切。同拎。 螂 【申集中】【虫字部】 螂 【篇海】同蜋。 螃 【申集中】【虫字部】 螃 【唐韻】步光切,音旁。螃蟹,本只名蟹,俗加螃字。 又【集韻】螃蜞,蟹屬。 又【廣韻】北朗切,音牓。陸居蝦蟆也。 又【集韻】悲萌切,音綳。補曠切,音謗。蒲浪切,音傍。義□同。 螄 【申集中】【虫字部】 螄 【唐韻】疏夷切【集韻】霜夷切,□音師。蟲名,螺也。【正韻】螺螄。 螅 【申集中】【虫字部】 螅 【直音】同蛓。 又與蟋同。【逸周書時訓解】小暑之日又五日,螅蟀居壁。 螆 【申集中】【虫字部】 螆 【唐韻】同蛓。 螇 【申集中】【虫字部】 螇 【唐韻】胡雞切【集韻】絃雞切,□音奚。【說文】螇螰,蛁蟟也。【鹽鐵論】諸生獨不見季夏之螇乎,音聲入耳,秋風而聲無。互見蛄、蟬二字註。 又螇蚸,見蚸字註。 又【廣韻】苦奚切【集韻】牽奚切,□音谿。與□、□同。土蜂也。 螈 【申集中】【虫字部】 螈 【集韻】愚袁切,音元。與蚖同。蠑螈,蛇醫。互見蠑、蚖二字註。又螈蠶。【埤雅】再蠶也。或曰蠶不交而生者,往往爲螈蠶。【淮南子泰族訓】螈蠶,一歲再收,非不利也,然而王法禁之者,爲其殘桑也。 本作原,或作□□□□。考證:〔【淮南子泰俗訓】〕 謹照原書俗改族。 螉 【申集中】【虫字部】 螉 【唐韻】【正韻】烏紅切【集韻】烏公切,□音翁。【玉篇】蠮螉,蟲名,細腰蜂也。【揚子方言】蠭,燕、趙之閒謂之蠓螉,其小者謂之蠮螉。 又蠮螉塞,地名。【晉書慕容皝載記】皝率騎二萬,出蠮螉塞,長驅至于薊城。 又螉,牛馬皮中蟲也。【梁□文帝詩】控弦因鵲血,挽繮用牛螉。 又【類篇】烏孔切,音蓊。義同。 【酉集中】【走字部】 【正字通】俗趲字。 【寅集上】【尸字部】 【集韻】【類篇】□七賜切,音次。覰,足前卻也。 螊 【申集中】【虫字部】 螊 【唐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音廉。【說文】海蟲,長寸而白,可食。互見□字註。 又【集韻】胡讒切,音函。義同。 又虛咸切,音醶。同□,蛤屬。 螋 【申集中】【虫字部】 螋 【篇海】同。 螌 【申集中】【虫字部】 螌 【集韻】逋還切,音班。【說文】螌蝥,毒蟲也。【博雅】螌蝥,晏靑也。【本草】一名斑貓,所在有之,長五六分,黃足斑文,鳥腹尖喙。《神農本草經》云:春食芫花爲芫靑,夏食葛花爲亭長,秋食豆花爲螌蝥,冬入地中爲地膽。 又蒲官切,音槃。負螌,臭蟲。通作盤。 融 【申集中】【虫字部】 融 【唐韻】以戎切【集韻】【韻會】余中切【正韻】以中切,□音瀜。【說文】炊氣上出也。【徐曰】鎔也,氣上融散也。 又和也。【左傳隱元年】其樂也融融。 又長也。【爾雅疏】宋衞荆吳之閒曰融駿者,長大也。 又明也。【詩大雅】昭明有融。【註】融,明之盛者。 又朗也。【左傳昭五年】明夷之謙,明而未融。【註】融,朗也。【孔疏】融是大明,故爲朗也。 又州名。【韻會】隋置融州,屬桂林郡。 又【爾雅釋丘】再成銳上爲融丘。【註】纖頂者。 又【左傳註】東北曰融風。 又祝融,神名。【禮月令】其神祝融。【註】顓頊氏之子犂,爲火官。 又姓。【通志氏族略】祝融氏之後也。 通作。【後漢張衡思幸賦】展曳曳以□。 【集韻】籀作□。 【酉集上】【言字部】 【廣韻】匹婢切【集韻】普弭切,□音仳。言具也。 又【集韻】普鄙切,音嚭。義同。 又【集韻】篇夷切,嚭平聲。【博雅】具也。 【集韻】或省作。 螎 【申集中】【虫字部】 螎 【正字通】同融。 螑 【申集中】【虫字部】 螑 【集韻】輕幼切,音。赳螑,龍申頸行貌。【史記司馬相如傳大人賦】沛艾赳螑。【漢書音義曰】赳螑,申頸低昂也。【張揖云】赳螑,□跳也。 又【類篇】火救切,音嗅。義同。 螒 【申集中】【虫字部】 螒 【唐韻】侯旰切,音翰。【爾雅釋蟲】螒,天雞。【註】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一名樗雞。 螓 【申集中】【虫字部】 螓 【唐韻】匠鄰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鄰切,□音秦。蟲名,似蟬而小。一名蜻。蜻,□也,頭方有文。【詩衞風】螓首蛾眉。【傳】螓首,顙廣而方。【夢溪筆談】蟭蟟之小而綠色者,北人謂之螓。 又【爾雅翼】大蠅曰胡螓。 螔 【申集中】【虫字部】 螔 【唐韻】弋支切【集韻】余支切,□音移。蟲名。【爾雅釋魚】蚹蠃,螔蝓。詳蝓字註。 又【集韻】相支切,音斯。【揚子方言】守宮在澤者,海岱之閒謂之螔。【郭璞曰】似蜥蜴而大,有鱗,今通言蛇醫是也。 螕 【申集中】【虫字部】 螕 【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音□。【說文】齧牛蟲也。【本草】牛蝨,一名牛螕。 又與蚍通。【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之有翼者。孟康曰:螕□,音蚍蜉。 又【集韻】或作□,通作螕。 螖 【申集中】【虫字部】 螖 【唐韻】【集韻】【韻會】□戸八切,音滑。【爾雅釋魚】螖蠌,小者蟧。【疏】卽蟚螖也。詳蟚字註。【韓愈詩】水漉雜鱣螖。 又【集韻】吉忽切,音骨。螺屬。考證:〔【爾雅釋蟲】螖蠌,小者蟧。〕 謹照原書釋蟲改釋魚。 螗 【申集中】【虫字部】 螗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蜩螗,蟬也。【詩大雅】如蜩如螗。詳蜩字註。 【增韻】通作螳,非。 【辰集上】【日字部】 【篇韻】同艮。 □ 【未集上】【米字部】 □ 【集韻】薄沒切,音孛。屑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