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 第 208 页/共 230 页

柏子真身尚坐禅。机但大悲平等化。无人无我智为先。   和仙上人秋夜对月。   香残火冷漏将沉。孤坐寥寥对碧岑。   万井共当门有月。几人同在道无心。风传乔木时时雨。   泉泻幽岩夜夜琴。为报参玄诸子道。西来消息好追寻。   大丞相请疏。   附录。      观文殿大学士司空上柱国荆国公王安石。   伏以。肇置仁祠。水延睿筭。归诚善导。   开迹胜缘文公长老。独受正传。历排戏论。求心之所祈向。   发趣之所归宗。俯惟慈哀晚徇勤企谨疏。元丰八年三月日。   判府左丞请疏。      资政殿学士太中大夫魏郡开国侯王安礼。   伏以。施绿野之林园。蔚然华构。立青莲之场地。   宠以嘉名。申祝寿祺。推明美报。必资达识。为觉迷情。   文公长老。夙悟真乘。久临清众。若心数法。非外假于虚名。   由闻思修。可内观于实相。举扬密义。和会胜缘。   谨疏元丰八年三月日。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语录序。   眉山苏辙述。   水流于地。发为草木。鹹酸甘苦皆水也。火传于薪。   化为饮食。饭饼羹胾皆火也。心藏于人。见于百骸。   视听言动皆心也。古之达人。推而通之。大而天地山河。   细而秋毫微尘。此心无所不在。无所不见。   是以小中见大。大中见小。一为千万。千万为一。皆心尔法然。   而非有所造也。故其指心法以示人也。   有以光明相好化人。有以饮食卧具衣服。有以园林台观虚空。   有以寂默无说无示。盖事无非法者。然有闻思修法门。   众生由之以入。如大衢路既径且易。自达磨西来。   诸祖相承。皆因言以晓人。心地既明。出语皆法。   譬如古木生气。调达华叶无数。颠倒向背。秾绉长短。无一不可。   譬如大海。湿性融溢。随风舒卷。波涛流转。   充遍洲浦无一不到。观者眩耀。莫测其故。然至于循流返源。   识其终始。可以拊手而笑。有禅师文公。幼治儒业。   弱冠出家求道。得法于黄龙南公。说法于高安诸山。   晚居洞山。实继悟本。辩博无碍。徒众自达而至。元丰三年。   辙以罪来南。一见如旧相识。既而其徒以语录相示。   读之纵横放肆。为之茫然自失。盖余虽不能诘。   然知其为证正法眼藏。得游戏三昧者也。故题其篇首。   宝峰云庵真净禅师语录后序。   鄱阳任轩程衮述。   真净文老。以华严海藏无量珍奇。   放大光明照四天下。高安闹处妙应化城。赫日现时最初一句。   新丰古洞悟本家风。路迳依然七凹八凸。   开山建业宰辅檀那。再拊清音天然气格。斩蛇机峻祖令重行。   鹘眼龙睛亦遭摴驳。石门壁立宴坐宝山。   云隐西堂潭澄秋月。绪余珠雾流落人间。衲子允平贯穿收拾。   揭为标鉴挂向丛林。自性天真。此味元无差别。百千三昧。   诸方各任招提。崇宁改元季春望日靖安日舒轩序。      古尊宿语录卷之四十五。      古尊宿语录卷之四十六。      滁州琅琊山觉和尚语录。   参学门人元聚集。   示众云。主宾互换坐断乾坤。料简双施谁人举目。   释迦圣主示灭双林。达磨大师真归熊耳。   琅邪门下还有具眼衲僧真正道流么。若无。   应病与药诊候临时示众云。汝等诸人在我这里过夏。与你点出五般病。   一不得向万里无寸草处去。二不得孤峰独宿。   三不得张弓架箭。四不得物外安身。五不得滞于生杀。   何故。一处有滞。自救难为。五处若通。方名导师。   汝等诸人。若到诸方。遇明眼作家。与我通个消息。   贵得祖风不坠。若是常从。即须寝息。何故。裸形国内夸服饰。   想君太杀不知时。   师上堂。有僧出打一圆相。师便打云。道道。僧云。   不道不道。师又打僧云。三世诸佛不出于此。师又打。乃云。   大众。教中道。以手指比丘犯波逸提。山僧今日。   入地狱如箭射。   师一日上堂。举汾阳先师道。汾阳门下有西河师子。   当门据坐。但有来者即便咬煞。   作何方便入得汾阳门。得见汾阳人。琅邪者里也有些子。   琅邪有据坐师子。若有来者即自丧身失命。作何方便入得琅邪门。   得见琅邪人。此两转语。汝等诸人。还点检得出也无。   若点检得出。方名择法眼。若不如是。   且无安身立命处。卓拄杖一下。便下座。   上堂云。彼我无差色心不二。遂拈拄杖云。   你若唤作拄杖子。有眼如盲。若不唤作拄杖子。   还同避溺而投火。你若脱体会去。但知唤作拄杖子。卓拄杖一下。   便下座。   上堂。举释尊道。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遂拈拄杖云。山僧唤者个作拄杖子。阿那个是相。良久云。   向下文长。付在来日。以拄杖卓一下。便下座。   上堂。拈起拄杖云。山僧有时一棒。诸佛降生。   有时一棒。转大法轮。有时一棒。入般涅槃。你且道。   诸佛降生转大法轮入般涅槃。相去多少。良久云。   莫谤如来正法轮。珍重。   小参。有僧问。放过一著满目光生。   把断要津万木凋弊。学人上来。请师垂示。师云。老僧退后。学云。   放过总由和尚去也。师云。阇黎进前三步。学云。   不入虎口争见虎牙。师云。十字路头望空启告。又僧问。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时如何。师云。本分作家。学人便喝。   师云。老僧失利。学云。恰是。师乃呵呵大笑。   师乃举先梁山云。南来者与三十棒。北来者与三十棒。然虽如是。   不当宗乘。师云。梁山好一片真金。将作顽铁卖却。   琅邪即不然。南来者与三十棒。北来者与三十棒。   从教天下衲僧贬驳。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