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尊宿语录 - 第 204 页/共 230 页

其二。   无人亦自秀。况植梵王家。僧众共白业。禅庭开素花。   对谈为法会。长养壅溪沙。正似修行者。常将戒定加。   春秋皆有兰复作偈以原之。   鹤白兼乌黑。心为造化元。二仪虽有象。一气本无言。   万物遂其性。四时归所存。秋花与春艳。香每满兰轩。   寄荆南高司户五偈。   若把心无却。教谁辨主宾。不知妄想性。便是聪明人。   祇要自觉了。顿忘能所亲。但观佛与祖。一一洞天真。   其二。   知见无生力。禅门巳了心。不从达磨得。岂向释迦寻。   莫被无言溺。须妨有语沈。现成常现在。唯悟始知深。   其三。   小乘修小法。妄现寂寥禅。务静欣无念。嫌喧怖有缘。   不知佛世界。即是已心田。起坐明如日。众生共皎然。   其四。   学道多沙数。阿谁能自寻。二八禅悦性。千里月明心。   莹彻同僧俗。灵通共古今。莫将闲艺解。可惜枉埋沉。   其五。   男儿丈夫志。开凿自家田。莫逐云门语。休依临济禅。   人人元具足。法法本周圆。但作主中主。门门日月天。   和开福长老送强禅者七偈。   逆行顺行皆青春。或是或非不动神。   往往总随声色转。回头又昧本来人。   一气才和万物春。不劳功力岂劳神。   非言非句非文字。快活当机有主人。   多执平常梦里春。依他妄计自伤神。   更传临济云门语。奇特商量愁杀人。   云门临济百花春。一一灵机总有神。   到底不关言语事。错传错解误他人。   直截根源教外春。阿谁不圣不通神。   虽然向道离蚖舍。又作无心常醉人。   言句清新便谓春。平常为实用安神。   希望成道不求悟。更把糟糠教授人。   悟来无物不为春。荆棘林中解养神。   常与不常虚对实。临机提出总由人。   寄浮山岩中涣达二上人。   若是金毛那守窟。奋迅东西警群物。   有时踞地吼一声。突然惊起辽天鹘。   所食不食雕之残。戏来还是弄活物。   翻嗟疥狗一何痴。到处荒园咬枯骨。   送宣上人。   落落空门子。心空法亦空。肩横楖标杖。南北与西东。   寄玿首座时在大愚。   高安滩上古禅关。吾祖曾开彻困颜。   经几百年真迹在。长应留待子孙还。   和答筠守钱郎中圆相颂送住洞山。   未有难名。既形可措。圆满现前。群迷得路。   送荣上人往黄檗礼积翠庵老和尚。   了然逆顺皆方便。往往宗师昧者多。   君欲决明心地印。鹫峰问取老禅和。   到日应须次第攀。入方境界妙堪观。   重重无尽重重异。一一凭君仔细看。   和真首座施茶。   从苗辨地知音少。独有吾师鉴最灵。   烹出异常还普施。几人于味得全醒。   留真首座。   名山灵迹遍优游。赏胜心应近巳休。   好住新丰古洞里。共扬佛事老春秋。   因事。   祖师心印铁牛机。直要当锋决是非。   掣电未收轰霹雳。相逢谁是丈夫儿。   南台石头真堂。   南台石上子。今古何人道可齐。   昔日住庵真斧在。夜来明月落前溪。   寄信上人时在般若台。   要行便行住便住。去住寻常与谁语。   而今又在般若台。无钱取妻衣自补。   和香严和尚石磬。   乱山深处云藏久。不是知音辨也难。   一日禅堂高挂著。时时响应万机寒。   玎珰报晓会茶晨。直下无私唤起人。   各各殷勤烹啜了。可怜幽韵又虚陈。   送道严沙弥南康丐。   步步登高鸟道玄。心心开发火中莲。   沙弥品格沙门行。始解南康化有缘。   送则上人。   困鱼止泺鸟栖芦。空奋双拳大丈夫。   一一尽从胸臆里。盖天盖地洒醍醐。   送全禅者广南作丐。   达磨遗下一只履。老卢把住诸祖衣。   家家门前赫日月。太平不用将军威。   送文禅人之吉州丐。   自心随色摩尼宝。莫问庐陵米价高。   更欲遍游华藏界。都归仁者一眉毛。   滁州全椒塔院鉴上人邀宿草庵。   未能直到觉元妙。且向途中息草庵。   勿谓无心便休去。前三三有后三三。   庵内不知尘世事。此心能有几人全。   黑龙山寺椒城外。路入青林隐翠烟。   和酬运判李大夫。   同乡同姓通玄土。应念群迷复现身。   时向庵中开旧论。还随法界在微尘。   按行虽是江西漕。藜杖分明长者身。   须信此心能自在。   外官作论总非尘[李公自言是长者之后]又赠李运判。   公道生平为布施。况闻高洁到如今。   利民利国何人识。元是仁慈古佛心。   竹炬点来明有尽。智灯然去照无穷。   故知般若灵光妙。行处辉华到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