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宝训音义 - 第 31 页/共 36 页
季也。末法之时也。
靡
偃也。归也。
矧
音审。况也。
瑰伟
上。公回切。玉美也。下。音苇。乃奇大也。
○天禧
宋三帝。真宗年号也。
笼络
如鸟之在笼。马着羁络。不能脱去。学者溺之。亦犹是也。
宣政
宋八帝徽宗年号也。
碧岩集
山名。圆悟禅师。在此作评唱。释雪窦颂古。为碧岩集也。
宁道者
潭州开福道宁禅师。歙溪汪氏子。嗣五祖演禅师。南岳下十四世。
绍兴
宋十帝。高宗年号也。
佛日
即妙喜也。
骛
音务。奔也。
渍
音自。浸润也。
祛
除却也。
剧
增也。尤甚也。
○拙庵
庆元府。育王山佛照德光禅师。临江军彭氏子。嗣大慧杲禅师。南岳下十六世。
颅
顶骨。
颡
额也。
颐
颔也。
七处
两手两足。两眉及顶。
○虞尹文
姓虞。名尹。字彬文。幼十岁时。善赋诗词。有惊人之语。后孝宗为相。置翘村馆舍。以筵四方贤士。
伊尹
性伊。名尹。伤中国无贤君。叹斯道不行。隐耕於有莘之野。汤三往聘之。拜为相。
吕望
东海人。姓姜。名尚。字子牙。钓鱼磻溪之宝鸡县。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者非熊非罴。非虎非彪。霸王之辅。果获姜尚於渭水之阳。与语大悦曰。自吾先君太公。尝云。当有圣人适周。太公望子久矣。故号太公望。立为师。封为吕。后佐武王伐纣也。咏曰。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钩。当时未入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阶级
上。阶梯也。下。次第也。
箕踞
长伸两足。以两手按两膝上。其形似箕。唐诗云。绿树阴浓足四邻。青苔日厚自无尘。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揵
所击之物也。锺磬板木鱼等物。凡击之有声者。皆名为揵。
柱石
汉。田延年。谓霍光曰。将军为国柱石。今谓柱石者。欲撑柱宗门。令法久住也。
芥蒂
上。音介。下。音瘥。望人豁略曰。幸勿芥蒂。又刺鲠也。鲠者。骨不下咽也。古谓蹇谔直言。为骨鲠也直言难受。如鲠骨留咽也。
○刬
削也。谓去其疑执。断其情思也。
○可亲下
三句出孔子家语。儒行篇也。
淫溽
礼记云。居家不淫。饮食不溽。注。淫。流荡也。恣纵贪味。曰溽也。
干将镆铘
孝子传云。楚王夫人。夏乘凉抱铁柱感孕。产生一铁块。楚王。令干将造剑。三年乃成双剑。一雌一雄。干将密将雄剑以匿。进雌剑。王秘匣中。尝闻悲鸣。王问群臣。臣曰。剑有雌雄。鸣者忆雄耳。王大怒。干将知罪必死。将剑藏於屋柱中。嘱妻镆铘曰。日出北户。南山有松。松生於石。剑在其中。妻后生男。名眉间赤。年十五岁。问母曰。吾父何在。母述前事。思惟剖柱。果得其剑。欲为父报雠。楚王知之。勑令觅得其人。当厚赏之。眉间赤。遂逃。俄有客曰。子莫非眉间赤否。曰然。客曰。吾甑山人。能为子报父雠。赤曰。父昔无辜。枉被荼毒。君今见惠。当何所须。客曰。当得子头。并剑。赤乃自刎其头。客得其头并剑。进与楚王。王曰大幸。客曰。愿将此头。以油烹之。王遂与头投鼎。烹至三日不烂。客请王视。客以剑挥王头。落於鼎中。二头相啮。客恐眉间赤头不胜。乃自刎头助之。三头相啮。俄顷俱烂。
虞
忧虑也。
阙
损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