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宝训音义 - 第 3 页/共 36 页

责付   给散也。 ○圆通   庐山圆通居讷禅师。字仲敏。西蜀梓州蹇氏子。嗣延庆子荣。清源下十世。为人英伟。过目成诵。十一出家。十七诵法华经得度。后游襄州。密契心要。后游庐山。道价日重。南康郡守程师孟。奏请住圆通寺。 中正   中而不偏。正而不邪。 尊严   尊而可敬。严而可威。 谊   义同。 言简   言简则诚实而信。尽理则道体精明也。 鲜   少也。 ○仁祖   宋四帝仁宗也。 皇佑   即年号也。 银珰   耳[王*垂]也。秦汉中以小宦官。着银珰左貂。明帝改为金珰右貂。宫中出入传命使。悉用阉人。 绿绨   下音啼。绿色也。即盛诏书囊也。 尺一   汉时制一尺之板。而驾诏书也。 孝慈   汴京自唐朝毁寺。太祖建隆间复兴两街。止是南山律部。慈恩贤首疏钞义学而已。士夫聪明超越者。皆厌名相因果。当时天台止观。达磨禅宗未行。淳化(太宗年号)以来。四明尊者。天台忏主遵式行道东南。止观心宗慧眼照映天下。翰林杨亿晁回。首发明之至。是时内使李允宁。奏施汴宅一区。创立禅席。赐额十方净因禅院。帝留意空宗。诏下三省定议。召有道者住持。欧阳修。程师孟。奏请圆通讷禅师。允宁亲持诏下江州。讷称目疾耳背不赴。帝益敬重。听举自代。讷举大觉应诏。天下贤哲。在讷得之矣。 伽蓝   译为众园。园谓生植之所。佛弟子则生植道芽。趣登圣果。能福利群生。故曰众园也。 旌   旗首曰旌。以旌有功者。又钦也。 崇   敬重也。 固辞   辞而不受也。三辞为节。一辞为礼。二辞为谦。三辞为固辞也。 滥厕   泛杂也。 幸   不当得而得也。 饭蔬   饭。食也。蔬。粗食也。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有无。漠然无动其心。 不为   性本如空。难名难相。金屑虽贵。落眼成尘。 先哲   指范蠡也。 累   萦缚也。 厌   满足也。 东坡   姓苏。名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得法东林常聪禅师。仕至翰林。尝与佛印。激扬酬唱。盖可见之。宋七哲宗元符三年。於黄州筑室城东。因号东坡。於徽宗靖国元年。卒于常州。 ○躄   跛而不能行也。 挟   兼有恃之称也。 ○百丈   洪州百丈山怀海大智禅师。福州常乐王氏子。嗣马祖道一禅师。南岳下二世。 丛林   乃众僧所止之处。行人栖心修道之所也。草不乱生曰丛。木不乱长曰林。言其内有规矩法度也。 规矩   圆器曰规。方器曰矩。乃丛林之模范也。 盗规矩   因公置私。监守自盗之义。又因法作奸。佐监为盗也。此言因规矩而反害丛林也。 巢居穴处   上古之士。未有丛林。夏则居巢。冬则居穴。守典刑而自律也。 安危兴亡   有德者丛林日安。无德者丛林日危。数也。时也。谓安危在人。兴亡在时。住持无道德。则丛林将废。纵有道德。苟非其时。亦不可强也。 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