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岳全传 - 第 14 页/共 29 页

今日所挂斩条上,有两件事犯着牛兄弟的毛病,故此愚兄今日不升帐。发令之初,若不将他斩首,何以服众?若准了法,又伤了弟兄之情。贤弟可如此如此,方得无事。”汤怀领令,来到牛皋帐中,见他正在吃酒。牛皋道:“汤二哥来得好,也来吃一杯。”汤怀就坐下,吃了几杯,便道:“我有一事,与你相商。”牛皋道:“是什么事?”汤怀道:“你道大哥今日为何不升帐?打听得他要差个人到相州去催粮,因为山下有番兵阻住,无人敢去,为此愁闷不能升帐。我想我一人实不敢去,怎么作个计较,干得这件大功劳,特来与你商量。”牛皋道:“谅这些小番兵,怕他怎的?明日看我自去。”汤怀道:“既如此,明日你且休要吃酒,悄悄的来,不要被别人抢去头功。”牛皋道:“多谢你了。”汤怀别了牛皋回营。   到了次日,元帅升帐,众将参谒已毕,站立两旁听令。汤怀见牛皋低头走进营来,暗暗欢喜。元帅道:“三军未发,粮草先行;目今交兵之际,粮草要紧。但山下有金兵阻路,如何出得他的营盘?那一位大胆,敢领本帅之令前往相州催粮?”   话声未绝,牛皋上前道:“末将敢去!”元帅道:“你的本事,怎能出得番营去?”   牛皋道:“元帅何得长他人志气!谅这些毛贼,怕他怎的?小将若出不得番营,愿纳下这颗首级。”元帅道:“既如此,有令箭一枝,文书一封,限你四日四夜到相州,小心前去!”牛皋得令,将文书揣在怀中,把这令箭插在飞鱼袋内,上马提锏,独自一个跑下山来。正叫做:壮士一身已许国,此行那计吉和凶?双锏匹马番营过,粘罕应教吃一惊。毕竟不知牛皋此去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八回 解军粮英雄归宋室下战书福将进金营   诗曰:三尺龙泉吐赤光,英雄万载姓名芳。男儿要遵封侯志,烈烈轰轰做一常却说牛皋一马跑到粘罕营前,大叫一声:“快些让路!好等老爷去催粮。”就舞动双锏,踹进营来,逢人便打。众番兵见他来得凶,慌忙报知粘罕道:“山上有个黑炭团杀进营来了!”粘罕大怒,拿了溜金棍上马来迎。刚刚碰着牛皋,被牛皋一连七八锏,粘罕招架不住,往斜刺里败走。却被牛皋冲出后营,到相州去了!粘罕回帐,叫小番收拾尸首,整顿营盘。一面再差人去催趱各位王兄王弟,速到牛头山来,围住他君臣再处。且说岳元帅这日升帐,忽有探军来报:“山下有一枝番兵下寨。”不多时,探子又来报:“又有一枝番兵下寨。”一连报了四五次。元帅想:“牛皋虽已踹出番营,那粮草怎能上得山来?”心下十分愁闷。   再说牛皋踹破番营,昼夜兼行,到了相州,一直到了节度使辕门下马,大声叫道:“快些通报!”就把那锏在鼓上扑通的一下,把那鼓竟打破了!传宣进内禀知,刘都院传令牛皋进见。牛皋来至大堂跪下道:“都爷快看文书!快看文书!”刘光世看了文书道:“牛皋差了!限你四日,如今只才三日半,如何这般性急?且到耳房便饭。”牛皋道:“饭是自然要吃的,但粮草是要紧的,明早就要起身的吓!”   刘爷道:“这是朝廷大事,岂敢迟延?”传令准备粮草。至二更时分,俱已端正,一面点兵三千护送。刘爷一夜不曾睡着。刚刚天亮,牛皋早已上堂来见都爷催促。   刘爷道:“军粮俱已整备,有道表章,烦你带去。外有书一封,候你家元帅的。”   牛皋收了表章书信,叩头辞别,上马便行。这日正行之间,忽然大雨下来,要寻个地方躲雨。望见前面有一带红墙,必然是个庙宇,忙忙催动粮车。赶到红墙边一望,不是庙宇,却是一座王殿。牛皋也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命众军士把粮车推进殿内躲雨。   却说这殿乃是汝南王郑恩之后郑怀的赐第。那郑怀生得身长丈二,使一条酒杯口粗的铁棍,力大无比,善于步战。当时有家将进内报说:‘不知何处军马,推着许多粮车,在殿上喧哗糟蹋,特来报知。”郑怀道:“那有这样事!先王御赐的地方,那个敢来糟蹋!”便提了大棍走到殿前,大喝道:“何处野贼,敢来这里讨野火吃?”牛皋见来得凶,只道是抢粮的,不问情由,举锏就打,郑怀抡棍招架。不上四五个回合,被郑怀拦开锏,只一把,把牛皋擒祝走进里边厅上,叫家人绑了,推至面前,喝道:“你是何方草寇,敢来糟蹋王殿?”牛皋大喝道:“该死的狗囚!   你眼又不瞎,不见粮车上的旗号么?我叫牛皋,奉岳元帅将令,催粮上牛头山保驾。   在此躲雨,你敢拿了我,可不该凌迟剐罪?”郑怀道:“原来是牛将军,你也该早说个明白。”慌忙来解了绑,扶牛皋中间坐了,请罪道:“小弟乃汝南王郑恩后裔,名唤郑怀。久慕将军大名,今日愿拜将军为兄,同上牛头山保驾立功,未知允否?”   牛皋道:“我本是不肯的,见你本事也好,还有些情重的,且收你为弟罢。只是肚中饥了,且收拾些酒饭来我吃了,好同你去。”郑怀道:“这个自然。”就同牛皋对天结拜为弟兄。吩咐家人整备酒饭,杀了两头牛,抬出十来坛酒,到殿上犒赏三军。郑怀一面收拾行李,吃完酒饭,就同了牛皋起身。   说话的,那牛皋来时是连夜走的,故此来得快。此时回去有了粮车,须要昼行夜住,那能就到。这日行至一座山边,忽听得一棒锣声,拥出五六百喽罗。为首一员少年,身骑自马,手提银枪,白袍银甲,头戴银盔,口中大叫:“会事的留下粮车,放你过去!”牛皋大怒,方欲出马,郑怀道:“不劳哥哥动手,待小弟去拿这厮来。”提棍上前便打,那英雄抡枪就刺。大战三十多合,不分胜负。牛皋暗想:“我与郑怀战不上四五合,被他拿了。他两个战了三十多合,尚无胜败,好个对手!”   就拍马上前,叫道:“你们且住手!我有话说。”郑怀架住了枪道:“住着!俺哥哥有话讲,讲了再战。”那将收了枪道:“你有何话,快快说来。”牛皋道:“俺非别人,乃岳元帅的好友牛皋。我看你年纪虽小,武艺倒好。目今用人之际,何不归顺朝廷,改邪归正,岂不胜如在这里做强盗?”那将听了道:“原来是牛将军,何不早说!”遂弃枪下马道:“将军若不见弃,愿拜为兄,同往岳元帅麾下效用。”   牛皋道:“这才是个好汉!但不知你姓甚名谁?”那将道:“小弟乃东正王之后,姓张名奎,因见朝廷奸臣乱国,故尔不愿为官,在此落草。”牛皋道:“既如此,军粮紧急,速即收拾同行。”张奎就请牛、郑二人上山,结为兄弟。一面整备酒席,一面收拾粮草合兵同行。   又一日,来到一个地方,军士报说:“前面有四五千人马,扎住营盘,不知是何处兵马?特来报知。”牛皋吩咐也扎住了营头,差人探听。不一时军士来报:“有一将在营前,声声要老爷送粮草。”牛皋大怒,同了郑怀、张奎出营。看那后生生得身长八尺,头戴金盔,身穿金甲,坐下青鬃马,手提一杆錾金虎头枪,见了牛皋便喝道:“你可就是牛皋么?”牛皋道:“老爷便是!你是什么人?敢来阻我粮草?”那人道:“你休要问我,我只与你战三百合,就放你过去。”郑怀大怒,举棍向前便打,那将架开棍,一连几枪,杀得郑怀浑身是汗,气喘吁吁。张奎把银枪一摆,上来助阵,两个战了二十余合。牛皋见二人招架不住,举双锏也上来助战。   三个战一个,还不是那将的对手。正在慌忙,那将托地把马一拎,跳出圈子外,叫声:“且歇!”三人收住了兵器,只是气喘。那将下马道:“小将非别,乃开平王之后,姓高名宠。当年在红桃山保母,有番兵一枝往山西而来,被小弟枪挑了番将,杀败了番兵,夺得金盔金甲,金银财帛几车,留下至今。目下听见朝廷被困牛头山,奉母命前来保驾,今日幸得相会,特来献献武艺。”牛皋大喜,叫声:“好兄弟!   你既有这般本事,就作我哥哥也好,何不早说!”当时就与高宠并了队伍,在营中结为兄弟,用了酒饭。高宠就在前头开路,牛皋同郑怀、张奎押后,催兵前进,望牛头山进发。   且说兀术大兵已到,粘罕接着,将张邦昌、王铎的事说了一遍。兀术道:“既是康王同岳南蛮在山上,某家只分兵困住此山,绝了他的粮响,怕不饿死?”遂分拨众狼主,四方八处扎住大营。六七十万大兵,团团围住牛头山,水泄不通。岳爷闻报,好不心焦!   且说牛皋等在路上非止一日,已到牛头山。高宠望见番营连络十余里,便向牛皋道:“小弟在前冲开营盘,兄长保住粮草,一齐杀入。”牛皋便叫郑怀、张奎左右辅翼,自己押后。高宠一马当先,大叫:“高将军来踹营了!”拍马挺枪,冲入番营,远者枪挑,近者鞭打,如同砍瓜切菜一般,打开一条血路。左有张奎,右有郑怀,两条枪棍犹如双龙搅海;牛皋在后边舞动双锏,犹如猛虎搜山。那些番兵番将那里抵挡得住,大喊一声,四下里各自逃生!兀术忙差下四个元帅来,一个叫金花骨都,一个叫银花骨都,一个叫银花骨都,一个叫铁花骨都,各使兵器上前迎战,被高宠一枪,一个翻下马去;第二枪,一个跌下地来;第三枪,一个送了命;再一枪,一个胸前添了一个窟窿。后边又来了一个黄脸番将,叫做金古渌,使一条狼牙棒打来,被高宠望番将心窝里一枪戳透,一挑,把个尸首直抛向半天之内去了!吓得那番营中兵将个个无魂,人人落魄。更兼郑怀、张奎两条枪棍,牛皋一对锏,翻江搅海一般。杀得尸如山积,血流成河,冲开十几座营盘,往牛头山而去!凡术无奈,只得传令收拾尸首,整顿营寨,不提。   却说岳元帅正门坐帐中,忽探子来报道:“金营内旗幡撩乱,喊杀连天,未知何故?”岳元帅道:“他见我们按兵不动,或是诱敌之计,可再去打听。”不一会,又有探子来报:“牛将军解粮已到荷叶岭下了。”岳元帅举手向天道:“真乃朝廷之福也!”   不一时,牛皋催趱粮车,上了荷叶岭,在平阳之地把三军扎住,对三位兄弟道:“待我先去报知元帅,就来迎见。”高宠道:“这个自然。”牛皋进营见过了元帅,将刘都爷本章并文书送上。岳爷道:“粮草亏你解上山来,乃是第一个大功劳!”   吩咐上了功劳簿。牛皋道:“那里是我的功劳。亏得新收了三个兄弟:一个叫高宠,一个叫郑怀,一个叫张奎。他三个人本事高强,冲开血路,保护粮草,方能上山。   现在看守人马粮车,在岭上候令。”岳爷道:“既如此,快请相见!”牛皋出营来,同了三人进来,参见毕。岳爷立起身来道:“三位将军请起。”遂问三人家世,高宠等细细说明。元帅道:“既是藩王后裔,待本帅奏过圣上封职便了。”遂命将粮草收贮。自引三人来至五虚宫内,朝见了高宗,将三人前来保驾之事奏明。高宗问李纲道:“该封何职?”李纲奏道:“暂封他为统制,待太平之日,再袭祖职。”   高宗依奏封职,三人一齐谢恩而退,一同元帅回营。牛皋上来禀道:“这三个兄弟,可与小将同祝”岳爷应允,就将他三人带来人马,分隶部下。金银财帛,送入后营,为劳军之用。专等择日开兵,与兀术打仗。当日无话。   到了次日,元帅升帐,众将站立两旁听令。元帅高声问道:“今粮草虽到,金兵困住我兵在此,恐一朝粮尽,不能接济。必须与他大战一场,杀退了番兵,奉天子回京。不知那位将军,敢到金营去下战书?”话声未绝,早有牛皋上前道:“小将愿往。”元帅道:“你昨日杀了他许多兵将,是他的仇人,如何去得?”牛皋道:“除了我,再没有别人敢去的。”岳爷就叫张保:“替牛爷换了袍帽。”张保就与牛皋穿起冠带来。   牛皋冠带停当,就辞了元帅,竟自出营。岳爷不觉暗暗伤心,恐怕不得生还。   又有一班弟兄们俱来相送到半山,对牛皋道:“贤弟此去,须要小心!言语须要留意谨慎。”牛皋道:“众位哥哥,自古道教的言语不会说,有钱难买自主张。大丈夫随机应变,着什么忙?做兄弟的只有一事相托:承诸位兄弟结拜一场,倘或有些差池,只要看待这三个兄弟,犹如小弟一般,就足见盛情了!”众弟兄听了,含泪答道:“一体之事,何劳嘱咐,但愿吉人天相,恕不远送了!”众将各自回山。正是:銮舆万里困胡尘,勇士勤王不顾身。自古疾风知劲草,由来板荡识忠臣。   且说牛皋独自一个下山,揩抹了泪痕道:“休要被番人看见,只道是我怕死了。”   再把自己身上衣服看看,倒也好笑起来:“我如今这般打扮,好象那城隍庙里的判官了。”一马跑至番营前,平章看见喝道:“咦!这是牛南蛮,为何如此打扮?”   牛皋道:“能文能武,方是男子汉。我今日来下战书,乃是宾主交接之事,自然要文绉绉的打扮。烦你通报通报。”平章不觉笑将起来,进帐禀道:“有牛南蛮来下战书。”兀术道:“叫他进来。”平章出营叫道:“狼主叫你进去。”牛皋道:“这狗头,‘请’字不放一个,‘叫’我进来,如此无礼!”遂下马,一直来至帐前。那些帐下之人见牛皋这副嘴脸、这般打扮,无不掩着口笑。   牛皋见了兀术道:“请下来见礼。”兀术大怒道:“某家是金朝太子,又是昌平王,你见了某家也该下个全礼,怎么反叫某家与你见礼?”牛皋道:“什么昌平王!我也曾做过公道大王。我今上奉天子圣旨,下奉元帅将令,来到此处下书。古人云:上邦卿相,即是下国诸侯;上邦士子,乃是下国大夫。我乃堂堂天子使臣,礼该宾主相见,怎么肯屈膝于你?我牛皋岂是贪生怕死之徒、畏箭避刀之辈?若怕杀,也不敢来了。”兀术道:“这等说,倒是某家不是了。看你不出,倒是个不怕死的好汉,某家就下来与你见礼。”牛皋道:“好吓!这才算个英雄!下次和你在战场上,要多战几合了。”兀术道:“牛将军,某家有礼。”牛皋道:“狼主,末将也有礼了。”兀术道:“将军到此何干?”牛皋道:“奉元帅将令,特来下战书。”   兀术接过看了,遂在后批着“三日后决战”,付与牛皋。牛皋道:“我是难得来的,也该请我一请!”兀术道:“该的,该的!”遂叫平章同牛皋到左营吃酒饭。   牛皋吃得大醉出来,谢了兀术,出营上马,转身回牛头山来。到了山上,众人看见大喜,俱来迎接,说道:“牛兄弟辛苦了!”牛皋道:“也没有甚么辛苦!承他请我吃酒饭,饭都吃不下,只喝了几杯寡酒。”来到大营,军士报知元帅。元帅大喜,吩咐传进。牛皋进帐,见了元帅,将原书呈上。元帅叫军政司记了牛皋功劳,回营将息。   次日元帅升帐,众将参见已毕。元帅唤过王贵来道:“本帅有令箭一枝,着你往番营去拿一口猪来,候本帅祭旗用。”王贵得令,上马下山而去。元帅又将令箭一枝,唤过牛皋道:“你也领令到番营去拿一口羊来,候本帅祭旗用。”牛皋也领令而去。正叫做:天子三宣恩似海,将军一令重如山。毕竟不知王贵、牛皋怎生进得番营,去拿他的猪羊,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十九回 祭帅旗奸臣代畜挑华车勇士遭殃   诗曰:报应休争早与迟,天公暗里有支持。不信但看奸巧誓,一做羊来一变猪。   却说王贵领令下山,暗想:“这个差使却难!那番营中有猪,也不肯卖与我。   若是去抢,他六七十万人马,那里晓得他的猪藏在那里?不要管他,我只捉个番兵上去,权当个猪缴令,看是如何?”想定了主意,一马来至营前,也不言语,两手摇刀,冲进营中。那小番出其不意,被他一手捞翻一个,挟在腰间,拍马出营,上荷叶岭来。恰好遇着牛皋下山,看见王贵捉了一个番兵回来,牛皋暗想:“吓!原来番兵当得猪的,难道就当不得羊?且不要被他得了头功,待我割去他的猪头。”   遂拔剑在手,迎上来道:“王哥,你来得快吓!”王贵道:“正是。”两个说话之间,两马恰是交肩而过,牛皋轻轻把剑在小番颈上一割,头已落地。王贵还不得知,来到山上。诸葛英见了,便道:“王兄,为何拿这没头人来做什么?”王贵回头一看道:“呀!这个头被牛皋割去了。”就将尸道一丢,回马复下山来。   行至半路,只见牛皋也捉了一个小番来了。那牛皋看见了王贵,就勒住马,闪在旁边,叫声:“王哥请便。”王贵道:“世上也没有你这样狠心的人!你先要立功,怎么把我拿的人割了头去?”牛皋道:“原是小弟不是!王哥,把这一功让了我罢!”王贵拍马竞去。牛皋来至大营前,叫家将:“把这羊绑了。”牛皋进帐禀道:“奉令拿得一腔羊缴令。”元帅吩咐将羊收了。牛皋道:“这羊是会说话的。”   元帅道:“不必多言。”牛皋暗暗好笑,出营去了。   再说王贵复至番营叫道:“再拿一口猪来!”抡刀冲进营去,小番围将上来厮杀。王贵勾开兵器,又早捞了一个。粘罕闻报,拿了溜金棍上马,领众赶来,王贵已上了荷叶岭去了,那里追得着。王贵到了大营门首,将番兵绑了,进帐来见元帅道:“末将奉令拿得一猪在此缴令。”元帅叫张保收了猪,上了二人的功劳。次日,元帅请圣驾至营祭旗。众大臣一齐保驾,离了玉虚宫,来上大营。元帅跪接进营。   将小番杀了,当做猪羊,祭旗已毕,元帅奏:“请圣驾明日上台,观看臣与兀术交战。请王元帅报功,李太师上功劳簿。”天子准奏,众大臣保驾回玉虚宫,不表。   再说兀术在营中对军师道:“岳飞叫人下山,拿我营中兵去当作福礼祭旗,可恨可恼!我如今也差人去拿他两个南蛮来祭旗,方泄我恨。”军师道:“不可!若是能到他山上去拿得人来,这座山久已抢了。请狼主免降此旨罢。”兀术想道:“军师此言,亦甚有理。这山如何上去得?我想张邦昌、王铎两人要他何用?不如将他当作福礼罢!”遂传令将二人拿下。一面准备猪羊祭礼,邀请各位王兄王弟,同了军师、参谋、左右丞相、大小元帅、众平章等一同祭旗。将张、王二人杀了,请众人同吃利市酒。他二人当初在武场对天立誓道:“如若欺君,日后在番邦变作猪羊。”不意今日有此果报。那兀术祭过了旗,正同众将在牛皮帐中吃酒,小番来报道:“元帅哈铁龙送‘铁华车’至营。”兀术遂传令,叫他带领本部军兵,在西南方上埋伏,哈元帅得令而去!   次日,兀术自引大队人马,来至山前搦战。岳元帅调拨各将紧守要路,多设擂木炮石。张奎专管战阵儿郎,郑怀单管呜金士卒,高宠掌着三军司令的大旗。自己坐马提枪,只带马前张保、马后王横两个下山,来与兀术交兵。只见金阵内旗门开处,兀术出马,叫声:“岳飞!如今天下山东、山西、湖广、江西皆属某家所管。   尔君臣兵不满十余万,今被某家困住此山,量尔粮草不足,如釜中之鱼。何不将康王献出,归顺某家,不失封王之位!你意下如何?”岳元帅大喝道:“兀术,你等不识人伦,四天子于沙漠,追吾主于湖广。本帅兵虽少而将勇,若不杀尽尔等,誓不回师!”大吼一声,走马上前,举枪便刺。兀术大怒,提起金雀斧,大战有十数个回合。那四面八方的番兵,呐喊连天,俱来抢牛头山。当有众将各路敌祝岳元帅记念有康王在山,恐惊了驾,勾开斧,虚晃一枪,转马回山去了。那张奎见元帅回山,即使鸣金收军。   不道那高宠想道:“元帅与兀术交战,没有几个回合,为何即便回山?必是这个兀术武艺高强,待我去试试,看是如何?”便对张奎道:“张哥,代我把这旗掌一掌。”张奎拿旗在手,高宠上马抡枪,往旁边下山来。兀术正冲上山来,劈头撞见。高宠劈面一枪,兀术抬斧招架。谁知枪重,招架不住,把头一低,被高宠把枪一拎,发断冠坠,吓得兀术魂不附体,回马就走。高宠大喝一声,随后赶来,撞进番营。这一杆碗口粗的枪,带挑带打,那些番兵番将,人亡马倒,死者不计其数。   那高宠杀得高兴,进东营,出西营,如入无人之境,直杀得番兵叫苦连天,悲声震地。看看杀到下午,一马冲出番营,正要回山,望见西南角上有座番营,高宠想道:“此处必是屯粮之所。常言道:粮乃兵家之性命。我不如就便去放把火,烧他娘个干净,绝了他的命根,岂不为美。”便拍马抡枪,来到番营,挺着枪冲将进去!小番慌忙报知哈元帅,哈铁龙吩咐快把“铁华车”推出去。众番兵得令,一片声响,把“铁华车”推来。高宠见了说道:“这是什么东西?”就把枪一挑,将一辆“铁华车”挑过头去。后边接连着推来,高宠一连挑了十一辆。到得第十二辆,高宠又是一枪,谁知坐下那匹马力尽筋疲,口吐鲜血,蹲将下来,把高宠掀翻在地,早被“铁华车”碾得稀扁了。后人有诗吊之曰: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华车末破身先丧,可惜将军马不良。   却说哈铁龙拿了尸首,来见兀术道:“这个南蛮连挑十一辆‘铁华车’,真是楚霸王重生,好生厉害!”兀术吩咐哈元帅再去整备“铁华车”。叫小番在营门口立一高竿,将高宠尸首吊起。此时岳爷正同众将在山前打听高宠下落,忽见番营门首,吊起一个尸首来。牛皋远远望见,叫声:“不好了!”就拍马冲下山去。那岳爷此时也不能禁止,忙令张立、张用、张保、王横四人飞步下山,再命何元庆、余化龙、董先、张宪速去救应。众将得令,一齐下山。   且说牛皋一马跑至营前,有小番上来挡路,被他把锏一扫一挥,那些小番好象西瓜般的滚去。直至高竿前,拔出剑来只一剑,将绳割断。那尸首坠下地来,牛皋抱住一看,大叫一声,翻身跌落马下。那些番兵见了,正待上前拿捉,却得张宪等四员马将、张立等四员步将一齐赶来,杀退番兵。张立、张用前后护持,王横扶牛皋上了马,张保将高宠尸首驮在背上,转身就走。又有几个平章晓得了,领着番兵追来,被何元庆。余化龙二人回马大杀一阵,锤打枪挑,伤了许多人马,番兵不敢追赶。众将一齐上了牛头山。那兀术得报,领人马飞风赶来,这里已经上山了。兀术只得回马转去,自忖:“这些南蛮,有这等大胆,又果然义气,反伤了某家两员将官,杀了许多兵卒。”只得叫小番收拾杀伤尸首,紧守营门,不表。   再说众将将牛皋救得上山,牛皋大哭不止,连晕几次。人人泪落,个个心伤。   高宗传下圣旨:“高将军为国亡身,将朕衣冠包裹尸首,权埋在此,等太平时送回安葬。”岳元帅又命汤怀住在牛皋帐中,早晚劝他不要过于苦楚。汤怀领令,自此就在牛皋帐中同住,不提。   却说兀术一日在帐中呆坐思想,忽然把案一拍,叫声:“好厉害!”军师忙问:“狼主,有何事厉害?”兀术道:“某家在这里想前日被高宠一枪,险些丧了性命,有本事连挑我十一辆‘铁华车’,岂不厉害!”军师道:“任他厉害,也做了个扁人。臣今已想有一计捉拿岳南蛮,不知狼主要活的,还是要死的?”兀术听了此言,不觉心中不然起来,脸色一变,说道:“军师,你在那里说梦话么?前日某家要拿他两个小卒来当福礼,你说:‘若能拿得他的人来,久已抢了牛头山了。’两个小卒尚不能拿他,今日怎么说出这等大话来,岂不是做梦?”哈迷蚩道:“凡事不可执一而论!要上山去拿小卒,实是烦难。要拿岳南蛮,臣却有一计。任那岳南蛮有通天本事,生死俱在吾手中。”兀术忙问:“军师,有何奇计拿得岳南蛮?”哈迷蚩不慌不忙,伸两个指头,说出这个计来。有分教:少年英俊,初显出峥嵘头角;几千番卒,似群羊入虎口中。正是:茅庐已定三分鼎,助汉先施六出奇。不知哈迷蚩有何计拿捉岳元帅,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回 杀番兵岳云保家属赠赤兔关铃结义兄   诗曰:年少英风远近扬,凌云壮气傲秋霜。人中俊杰非无种,世上英豪自有光。   话说兀术对军师道:“怎么要拿他两个小卒不能得,拿岳南蛮倒容易?”军师道:“他山上把守得铁桶一般,我兵如何得上去?故此拿他不得一个小卒。臣今打听得岳飞侍母最孝。他的母亲姚氏并家小,现今住在汤阴。目下我们在此相持,他决不提防。我今出其不意,悄悄的引兵去,将他的家属拿来。那时叫他知道,不怕他不来投降,岂不是活的?若要死的,将他一门尽行送往本国,他必然忧苦而死!   岂不是生死出在我手中?”兀术闻言大喜,随差元帅薛礼花豹同牙将张兆奴领兵五千,扮作勤王样子,暗暗渡过黄河,星夜前往汤阴,不许伤他家口,要一个个活捉回话。薛礼花豹领令,悄悄起身,望汤阴而来。   再说岳爷府中,已收拾得十分齐整,家中有一二百口吃用。大公子岳云,年已长成十二岁,出落得一表人材,威风凛凛。太太先前也曾请个饱学先生教他读书,无奈这岳云本是个再来人,天资聪敏,先生提了一句,他倒晓得了十句,差不多先生反被学生难倒了,只得见了大夫人说:“小子才疏学浅,做不得他的业师,只好另请高才。”辞别去了。一连请了几个都是如此,所以无人敢就此馆。岳云独自一个在书房中,将岳爷的课程细细翻阅,那些兵书战策件件熟谙。他原是将门之子,膂力过人,终日使枪弄棍。叫家将置了一副齐整盔甲,家中自有弓箭枪马,常常带了家将,到郊外打围取乐。有时同了家将到教场中,看刘都院操兵。太太爱如珍宝,李夫人也禁他不得。   忽一日天气炎热,瞒了两位夫人,带了两个家将,私自骑马出门,向城外河边柳阴深处去顽耍了一会。不道天上忽然云兴雾起,雷电交加,家将叫声:“公子,大雨来了,那里去躲一躲才好!”四下一望,并无人家,那雨又倾盆的下将起来。   公子无奈,只得把马加上一鞭,冒雨走了一二里,方见一座古庙。四个人赶到一看,却是个坍颓冷庙。忙忙的到殿上,公子下了马,拴在柱上。幸亏得俱是单衣,浑身湿透,各去脱下来,搭在破栏于上晾着。仰着头看那天上的雨越下越大了,两个家将呆呆的望着。   那岳云就去拜台上坐下,不一会,身子觉得困倦,就倒在拜台上蒙眬的睡去。   忽听得后边喊杀之声,岳云暗想:“这荒郊野外,那里有此声?”随即起身走到后边一看,原来是一片大空地。上边设着公案,坐着一位将军,生得青脸红须,十分威武;两边站立着一二十个将吏,看下边二人舞锤。岳云就挨身近前观看,但看那两个将官,果然使得好锤。但见:前后进退,齐胁平腰。按定左顾右盼,盘头护顶防身。落地金光滚地打,漫天闪电盖天灵。搜山势,两轮皓月;煎海法,赶月追星。童子抱心分进退,金钱落地看高低。花一团,祥云瑞彩;锦一簇,纹理纵横。转折俯仰,舞动三十六路小结构;高低上下,使开七十二变大翻身。真个是:凛凛飞霜遮白雪,飕飕急雨洒寒冰。   岳云看到好处,止不住失声喝彩:“果然使得好锤!真个是人间少有,天上无双!”   赞声未绝,那位青脸将军喝声:“谁人在此窥探,与我拿来!”岳云听见,便慌忙上前一揖,禀道:“晚生非别,乃岳飞之子,名唤岳云,回避雨至此。因见锤法高妙,不觉失口,惊动将军,望乞恕罪!”那将军道:“原来你是岳飞之子!也罢,你既爱武艺,我就将这锤法传你何如?”岳云道:“若蒙教训,感德不忘!”那位将军就叫一声:“雷将军,可将双锤传与岳云,使他日后建功立业。”那位将军应了一声走下来,将一对银锤前三、后四、左五、有六,教岳云照式也舞一回。岳云一霎时觉道前时会的一般。正使得高兴,只听得耳跟前叫道:“天晴了,公子快回城去罢!”岳云猛然惊醒,开眼看时,身子却在拜台上睡着,原来是一个大梦。家将道:“雨已止了,趁早回城去罢!”岳云立起身来,将神厨帐幔揭起一看,但见上边坐着一位神道,青脸红须,牌位上写着“敕封东平王睢阳张公之位”。旁边塑着两位将官,一边写着“雷万春将军位”,一边写着“南霁云将军位”,恰与梦中所见的一般。岳云便向神前拜了两拜,暗暗许下愿心:“将来修整庙宇,重塑金身。”   拜罢下来,将湿衣交家将一总收拾。赤身下殿上马,出了庙门,飞马回转城中,进了帅府,自到书房中去。   却说岳云次日即命家将打造两柄银锤。家将领命,叫匠人打了一对三十斤重的。   岳云嫌轻,重教打造,直换到八十二斤方才称手。天天私自习练。又对李夫人说曾许下东平王庙的心愿,向母亲要了一二百两银子,叫家将去把庙宇法身收拾得齐齐整整。   光阴易过,不觉又是一年过了,岳云已是十三岁。那日在后堂参见太太请安,太太道:“岳云:“你这样长成了,一些世事都不晓得。你父亲象你这样年纪,不知干了多少事业!那刘都爷几次差人来问候,你也不去谢谢。”岳云道:“太太不叫孙儿去,孙儿怎敢专主?待孙儿今日就去便了。”遂辞了太太,到他母亲房中来,与母亲说知。带了四个家将,出门上马前行,心下暗想:“我正要去问都爷,我的父亲在那里,我好去帮他。”   主仆五人进了城,到得辕门,与旗牌说知。旗牌进去禀知,刘都爷吩咐请进相见。公子直进后堂参拜,刘光世双手扶起命坐。岳云告过了坐,然后坐下。用茶已毕,公子道:“奉祖母之命,特来请老大人的金安。”刘爷道:“多谢老太太!公子回府,与我多拜上太太,说我另日再来问候。”公子道:“不敢!晚任请问老大人,家父近日在于何处?”都爷想道:“岳太太曾嘱咐不要对他说知,不知何故?”   就随口答道:“自从进京,并无信来,不知差往那里出征,又不知随驾在京。且待得了实信,再来报知。”公子遂谢了都爷,告辞出来。刘爷说:“恕不送了。”叫家丁:“送了公子出去。”公子道声:“不敢。”出了后堂,一直来到仪门首,听得家将说:“这面鼓破了,也该换一面。你家老爷怎这样做人家!”门上人道:“你不晓得,这是你家老爷在牛头山保驾,差牛将军来催粮,牛将军是个性急的人,恐误了限期,将鞭来击鼓,被他打破。我家大老爷不肯换,要留此故迹,使人晓得你家老爷赤心为国的意思。”两个正说之间,岳云听得明白,只做不知。出了仪门,家将接着,上马出城,一路回府。   到了门首,下马进来,见太太复命。太太便问:“都爷没甚话说么?”岳云道:“不要说起,倒被他埋怨了一场,说:‘你爹爹在牛头山保驾,与兀术交兵;你为何不去帮助,反在家中快乐?’”太太道:“胡说,快到书房中去!”太太喝退了岳云,便对李夫人道:“刘都爷不该对孙儿说知便好。他今得知此信,须要防他私自逃去。”夫人道:“媳妇领命,提防他便了。”当日过了。   到了次日,忽见家将慌慌张张来报道:“不好了!有无数番兵来捉我们家属,离此不远了!”吓得太太惊慌无措,李夫人面面相觑,无计可施。众家人正在七张八嘴,没做理会处,只见岳云走将进来,叫声:“太太、母亲,不要惊慌!闻得番兵只有三五千人马,怕他怎的?待孙儿出去杀他个尽绝。”太太道:“孙儿不知世事,你这等小小年纪,如何说出这样大话来!”岳云道:“且看,若是孙儿杀不过他,再与太太逃走未迟。”就连忙披了衣甲,提了双锤,带了一百多名家将,坐上战马,出了帅府门,一路迎来。   不到二三里路,正遇番兵到来。岳云大喝一声:“你们可是到岳家庄去的么?   我小将军在此,快叫你那为头的出来受死!”小番转身报与元帅道:“前面有一小南蛮挡路。”薛礼花豹听了,遂提了大刀,走马上前,大喝道:“小南蛮是何人?   敢挡某家的路?”公子道:“番奴听者,我小将军乃是岳元帅的大公子岳云是也。   你为何辛辛苦苦的,赶到这里来送死!”薛礼花豹道:“我奉狼主之命,正要来拿你。”岳云道:“且吃我一锤!”一面话还未说完,举起锤来,照着番将顶门上一锤。那番将明欺岳云是个小孩子家,不提防他手快,措手不及,早被岳云打下马来。   张兆奴吃了一惊,提起宣花月斧来砍岳云。岳云一锤枭开斧,还一锤打来,张兆奴招架不及,一个天灵盖打得粉碎,死于马下。那些番兵见主帅死了,就拨转身逃走。   岳云抡动双锤赶上来,打死无数。适值刘节度闻得金兵来捉岳元帅的家属,连忙点起兵卒,前来救应。恰好遇着番兵败下来,大杀一阵,把那些番兵杀得尽绝,不曾走了一个。刘都院与公子同到岳府来见老太太问安。那地方官属晓得了,都来请候,公子一一谢了,各官俱各辞去。   岳云便向太太说:“孙儿要往牛头山去帮助爹爹,求太太放孙儿前去!”太太道:“且再停几日,待我整备行装,叫家将同你去便了。”岳云辞了太太,回到书房,想道:“急惊风,撞着慢郎中!既知了牛头山围困甚急,星夜赶去才是,怎说迟几日?恐怕是骗我,我不如单身匹马赶去,岂不是好?”主意定了,竟写了一封书,到了黄昏以后,悄悄的叫随身小厮,将书去呈与太太看。却自开了大门,提锤上马,一溜烟竟自去了。这里守门的不敢违拗,连忙进去报知太太。太太一见了书,慌忙的差下四五个家丁,分头追赶,已不知那里去了。只得再着人带了盘缠行李,望牛头山一路追去,不表。   且说岳云一路问信,走了四日四夜,到了牛头山。但见一片荒山,四面平阳,都是青草,并不见有半个兵马,心中暗想道:“难道番兵都被爹爹杀完了?”正在疑惑,忽听得山上叮叮当当,樵夫伐木之声。公子跑马上前,叫一声:“樵哥,这里可是牛头山么?”樵夫回答道:“此间正是牛头山,小将军要往何处去?”公子道:“既是牛头山,那些番兵往何处去了?”那樵夫笑道:“小将军你走差了路头了!这里乃是山东牛头山,那有番兵的是湖广牛头山,差得多了!”公子道:“我如今要往湖广去,请问打从那一条路去近些?”樵夫道:“你转往相州,到湖广这条大路去极好走。若要贪近,打从这里小路抄去近得好几天。只是山径丛杂难走些。”   公子谢了樵夫,拍马竟往小路走去。走不上十来里路,那马打了一个前失,公子把丝缰一提,往后一看道:“我的马落了膘了!要到湖广去不知有多少路,这便怎么处!”正想之间,听得马嘶声响,回头一看,只见树林中拴着一匹马,浑身火炭一般,鞍辔俱全。岳云失声道:“好一匹良马!”又看看四下无人:“不如换了他的罢?”   正想要上前去换,忽听得山同上喝道:“孽畜还不走!”公子抬头看时,见一个小厮年纪十二三岁,在那冈上拖一只老虎的尾巴,喝那虎走。公子想道:“这个人大起来,定然是个好汉。这匹马想必是他的了,待我来耍他一耍。”便望着冈子上高声叫道:“呔!小孩子,这个虎是我们养熟了顽的,休要伤了他,快些送来还我!”那小孩子听了,心中暗想:“怪道今日擒这个虎恁般容易,原来是他养熟的。”   便道:“既是你们的,就还了你。”遂一手抓着虎颈,一手扑着虎腿,望同于下掼将下来。不道使得力猛,扑的一声丢下同来,那虎早已跌死了。公子想道:“真个好力气!”就下马来道:“我的虎被你掼死了,快赠我一只活的来。”就把那死虎提起来,望着冈子上掼将上去。那孩子心中也想道:“他的力气比我更大。”遂双手提着死虎,走下同来,对公子道:“你改日来,等我拿着一个活的赔你罢!”公子道:“这虎是我家养的,你就拿着了,也是死的,要他何用?”孩子道:“如今已掼死了,你待要怎的?”公子道:“也罢,你把这匹马赔了我罢。”那孩子听了,微微笑道:“呆子!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你原是想我这匹马,来哄我的!”便在青草内去拿出一口青龙僵月刀来,跳上马,叫声:“你且来与我比比手段看,若胜得我这把刀,我就把这马送你。若胜不得我,你直走你的路,休要妄想。”公子道:“既如此,好汉子说话不要放赖。”孩子说:“不赖!不赖!”   岳云听了,提锤上马。两人直在山坡之下,各显手段,战了四五十合,未分胜负。公子暗想:“这样一个孩子,战他不过,怎么到得百万军中去?”两人直战到晚。那小厮道:“住着!我对你说,天色晚了,我要回去吃饭了,明日再来与你比武罢。”公子道:“你明日倘然不来,我倒等你不成?你若要去,须把马留下做个当头,方许你去。”小厮道:“你只是想我的马!也罢,我把这口刀留在你处,明日来与你定个胜败。”竟将刀递与公子,拍马而去!岳公子见天色已晚,无处投宿,只得就在林中过夜。到了更深,身上觉得有些寒冷,公子就把死虎扯过来抱在怀中,竞蒙眬的睡去。   再说这前头庄上,有一位员外,带了庄丁,挑了一担东西,掌着灯火,正往前行。一个庄丁说道:“不好了!有个老虎在林子内吃人哩!”员外拿灯近前一看,原来这个人是抱着虎睡的。员外叫声:“小客官醒来!”岳公子被员外叫醒,开了眼,坐起来问道:“老丈何来?”员外道:“这里岂是睡觉的所在?那里来的死虎,你抱着他睡?倘再走出一个活虎来,岂不伤了性命么!”公子道:“不瞒老丈说,晚生要往牛头山去,遇着一位小英雄与我比武,杀了一日,未分胜负,约定明日再来,故此在这里候他。”员外道:“你也呆了!倘他明日不来,岂不误了你的路程?”   公子道:“他将刀放在此做当头,一定来的。”员外道:“刀在那里?”公子道:“这不是?”员外一看,原来是自己外甥的,遂问道:“足下尊姓大名?居住何处?”   公子道:“汤阴县岳飞就是家父,晚生名唤岳云。”员外听了,道:“原来是位公子,得罪得罪!且请到寒庄过夜,明日再作商量罢。”岳云道:“只是惊动不当!”   就提了刀锤,带了马,跟着员外到了庄上。   在中堂见礼毕,员外吩咐备酒款待。公子请问老丈尊姓大名,员外道:“老汉姓陈名葵。日间比武的,就是舍甥。”叫庄丁:“请大爷出来,与公子相见。”公子道:“这位小哥果然好刀法,必然是老丈传授的了。”员外道:“此子名唤关铃,他的父亲原是梁山泊上好汉,叫做大刀关胜。这刀法是家姊丈传我,我又传他的。”   正说之间,关铃走将出来,见了便道:“舅舅不要睬他,他是拐子,想要拐我马的囗。”员外道:“胡说!我与你说了,这位少爷就是我常日间和你说的汤阴县岳元帅的大公子岳云。还不快来见礼!”关铃道:“你果然是岳公子,何不早说!我就把这匹马送你了,何苦战这一日?”岳云道:“若不是小弟赖兄这个死虎,怎能领教得小哥这等好刀法!”两个不觉大笑起来!见过了礼,重新入席饮酒。   谈讲了一会,岳云对着员外道:“晚生意欲与令甥结为异姓兄弟,但不知老丈容否?”员外道:“公子是贵人,怎好高攀?”公子道:“老丈何出此言!”立起身出位来,扯着关铃对天拜了八拜。关铃年只十二,遂认岳云为兄。两个回身,又拜了员外,员外回了半礼。再坐饮酒,当夜尽欢而散。员外叫庄丁收拾房间,关铃遂陪岳云同宿。到了次日,员外细细写了牛头山的路程图,又取出金银赠与岳云作盘费,对公子道:“待等舍甥再长两年,就到令尊帐下效力,望乞提携。”公子称谢不尽,关铃将赤兔马牵出来赠与岳云。公子拜辞了员外,关铃不舍,又相送了一程,方才分手回庄。   且说岳云拍马加鞭,上路而行。到了下午,来到一个地方,团团一带俱是山冈,树木丛杂。正在难走之间,那马踏着陷坑,哄咙的一声,连人带马跌在坑内。两边铜铃一响,树林内伸出几把挠钩,来搭公子。正是:龙游浅水道虾戏,虎落平川被犬欺。不知岳公子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四十一回 巩家庄岳云聘妇牛头山张宪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