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珠缘 - 第 73 页/共 108 页

那不上图的。好不忿恨道。若果如此把持继述。塞定贤路。我们终身难得好缺。又有一等原与东林有隙的。你也说东林擅权。 我也说东林植党。于是这个参东林。那个劾东林。举朝乱纷纷的。把东林为仇。若得是东林党人。都就一齐来攻。 不论贤愚。都被他愚弄了。代忠贤做鹰犬。驱逐正人。崔呈秀等暗暗欢喜。那些人受他们的笼络。替他出力。忠贤就他们攻击的本上。降的降。革的革。削的削。好不省力。一时如谕德缪昌期御史周宗建李应升等。都拿入东林党内。追夺诰敕。真是一网打荆既做出东林衣钵图来。激怒那些朝臣。 又撰出一本天罡图来。说东林人自比水浒传上三十六天罡。 七十二地煞,李三才比做晁盖。赵南星是宋江。邹元标是卢俊义。缪昌期是吴用。高攀龙是公孙胜。魏大中是李逵。杨涟是杨志。左光斗是关胜。凡是魏忠贤崔呈秀所恼之入。都比在内做强盗。又留三才名。说这些人尚未查得的确。姑隐其名。 以存厚道。空名之意。不过为后来好增入。欲令人人自危。好个个求免。这是个大罗网。那些百姓们见了此书。 都道东林果然结党。此一举不惟蔽了朝廷的聪明。乱了百姓的是非。又且颠倒百姓的好恶。正是:可恨权奸心大恶。倾谋正士如猱攫。 欲将盗贼陷东林。不思忠义梁山泊。 忠贤又与李永贞商议道。连日事却做得十分妥当。只是杨涟这厮。情理难容。必要杀了他。方泄我恨。永贞道要害他何难。只须再差人把汪文言拿来拷问。叫他扳他们出来。 轻则抚按提问。重则扭解来京。断送他的性命。易如反掌。 忠贤也不题本。竟自给出驾帖。差锦衣卫官拿解来京。吩咐道汪文言是要紧的人犯。要拿活的。若死了着你们抵偿。官校们领命。星夜前去。忠贤逆料杨左诸入不能脱出他的手。只恐韩相公作梗。又与崔呈秀等计较。翻出梃击红丸移宫三案内。 原有岳元声与王之宀采争张差之事。本上批道。王之宀采贪功冒进。上诬皇祖。并负皇考。陷朕不孝。又致毙内外无辜多命。 身列显官。于心何忍。本当着法司审拟。姑从宽革职。过了月余。官校已将汪文言拿到。下了锦衣卫狱。又怕韩相公申救。 又翻出红丸一案。着文书房传旨道。刘一火景专权为祸。韩火广护庇元凶。孙慎行借题红丸。悦党陷正。张问达周家谟改抹圣旨。朋比为奸。俱着削籍。此时内阁顾秉文朱延熹朱国桢魏广微具揭申救。忠贤一概按住不下。一时顾命旧臣。尽皆去位。 诗以叹之曰: ?k?k底柱障狂澜。报主心灰一寸丹。 唐室已尊李辅国。邺侯从此卧南山。 韩相公既去。忠贤愈无忌惮。于是吩咐锦衣卫严刑勘问。 是时掌卫事的仍是田尔耕。掌北镇抚司的是许显纯。原是钻刺忠贤。方得掌樱又看了前官刘侨的样子。怎敢不用心勘问。 故审时先把汪文言打了个下马威。然后三拷六问。 要他扳出杨左诸人的赃款来。汪文言抵死不肯招认。许显纯只得约了田尔耕同见魏忠贤。讨他的示下。参见毕。忠贤便问道汪文言的事怎么样了。许显纯道他不肯招认。特来见爷求示下。忠贤道你也与刘侨一样。这也不消要他招。你只照原参的本上题。咱便去拿他们来。到时也不必留汪文言对理。先摆布死了他。不怕杨涟等不认。你若不肯依咱办。咱自有人来问。 把个许显纯吓得面如土色。忙跪下叩头请罪道。 回去定从重问。田尔耕在傍道。许指挥也是极会干事的。 许显纯辞了出来。次日就差了崔应元孙云鹤杨环等三人来同审。许显纯怕来夺他的职掌。只把个汪文言乱打乱敲。?V了又夹。夹了又敲。打得个汪文言死而复?S者再。许显纯在上面一片声叫画供。汪文言也不知招个甚么。他便竟题个问过的本道:汪文言以防犯选入京师。投托黄正宾。荐入王安门下。光宗上宾。潜同科臣惠世扬至内值房倡造移宫。杨涟首先建议。 左光斗魏大中从而附和。广结朝官。左光斗杨涟魏大中袁化中毛士龙缪昌期等。交通贿赂。霍维华改迁吏部。得伊银二千两。 金壶二执。李若星推升甘肃巡抚。得伊银五千五百两。郑阝美推升苏州巡抚。得伊银二干两。代送赵南星。又杨镐熊廷弼失守封缰。杨涟左光斗各得银二万两。周朝瑞得银一万两。为伊请托。通政司参议黄龙光。得杨镐熊廷弼银二万两。为请廷刑。 郎中顾大章亦得银四万两。为改人矜疑。魏大中得银二千两。袁化中亦乘机得银二千两。李三才营谋起用。袁化中毛士龙得分银八千两。皆汪文言过付。又有谕德缪昌期副使钱士晋施天德王之宀采徐良彦熊明遇都做结交人员。穿插在本内。题上。 这本一上。忠贤便矫旨道。杨镐熊廷弼既失守封疆。又公行贿赂。以希幸免。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从中市利。护庇大奸。俱着官校扭解来京。严审具奏。赵南星等着该抚按审追。时人有诗叹之曰:无端酿出缙绅灾。大狱频兴实可哀。 任尔冰清同玉洁。也须牵入网罗来。 曰下。魏忠贤即着官校分头提拿各犯。那些官校都在田尔耕处谋差用了钱。出来好生无状。见有司便上坐。过驿站拣马匹。要折夫。索常例。一路上凌虐官府。打骂驿丞。骚扰已极。 早有一起来至湖广应山县。此时杨副都削籍在家。 杜门不出。一日家人来说道。闻得外面传说有锦衣卫官校来县里。不知为何。杨公道这无别事。必是来拿我的。一面叫人请出八旬老母并夫人来。又叫人到书房中请出三位公子。 杨公向母亲道。孩儿为国抒忠。曾劾过魏忠贤二十四罪案。 与他结下深仇。才闻有糸是骑来县。定是来拿孩儿的。孩儿此去自分必死。罢了。这也为国当然。只是母亲养育之恩未报。孩儿死有余恨。又对三个儿子道。我虽历官三品。依然两袖清风。家私产业。仍是祖宗传流的。甚是淡泊。只要你们能体先志。承顺祖母。孝养母亲。就与我在一般了。想我读书-常平生未曾得罪圣贤。今日何至到这地位。可见这书。读也罢不读也罢。举家正在□惶。只见家人进来回道:本县老爷要会老爷。已到门首了。杨公拜别母亲。欣然出见。知县邀同杨公到馆驿中去。杨公便叫家人带了青衣小帽来到驿中。只见人山人海的在那里看开读。杨公到了堂前。 上面已摆了香案。锦衣卫官立在龙亭。左首校尉等拿着刑具立于下面。抚按等分班行礼毕。随即带过杨副宪来跪下。读罢驾帖。上面喝一声叫拿下。下面校尉吃喝一声。如鹰拿燕雀一般。把个杨副宪套上刑具。拥入后堂去了。外面百姓见了也有为他称冤的。也有喊叫的。闹了一回才散。这里府县各备些银两打发官校。并代杨公讨情,宽些刑具。那官校们犹自做张做势的不肯道。他是魏爷的对头。况且魏爷一路都差了人密访。 我们怎敢做情。各官无可奈何。杨公子又措借了几百金送与官校。那官校们还乱嚷道。我们这差事。魏爷与田爷两处。也用了几干两银子。怎么送这点儿。还不够做下程小菜哩。现放着杨镐熊廷弼的二万银子在家。少分些儿与我们就够了。那杨公子是个本分读书人。见他们发出这些话来。吓得半日不敢作声。 倒亏了满城乡绅生监富户人等。 又凑了些银子与他们。终是不满所欲。仍要难为杨公。将起身时。满城的百姓都填街塞巷的来看。见杨公枷锁缠身。十分狼狈。想起他平日居乡的好处。都一齐喧嚷起来道。这是魏太监假传圣旨。我们不许他拿杨老爷去。一片声阻住去路。那官校正自张威作势的发狠。,见了如此光景,都一齐慌脚乱的。 放起刁来道。这是地方官叫他们如此的。若有差池。我们回去对魏爷说。把那府县官惊得忙来弹压。哪里禁得祝杨公见了这样光景。只得跪下哀告众人道。承众位乡亲的美意。原是为我杨涟的。若我今日不去。是违旨了。违了旨一家都有罪。列位岂不是为我反成宿我么。带着刑具磕头不已。众人还围绕下放。杨公道列位之意。是要保全杨涟的性命。今若不听我言。 我便撞死此地。领诸位乡亲的厚爱。说罢挺身向石上便触。那些校尉连忙抱祝府县等道杨爷原无大罪。到京必有人保奏。 料亦无碍。你们倒不要拦阻。若迟了钦限。反替杨爷添罪。众人才略让开路来。那些校尉木丑着飞跑簇拥而去。杨老夫人早在前面。见了儿子枷扭缠身。放声大哭道。自你父早丧。我视你如珍宝。千辛万苦看养。教你读书成名。只望你荣祖耀宗。 谁知你这样结果。虽如今做了个忠臣。只恨我不早死。见你受人这般凌辱。怎不叫我痛心。杨公虽是慷慨。听了老母之言。 也不觉伤心泪滴。这正是: 一经留得传孤子。画荻丸熊心更苦。 荣华未久受颠连。伤心一似范滂母。 那三个公子与夫人又牵衣哭泣不放。长子要随进京。次三两子也要随行。杨公道安见覆巢之下有完卵。尔等在家犹恐不免。进京何为。那些官校催促起身。杨公只得拜别老母妻子。 各皆痛苦而别。只带两个家人。飘然而去。不日由德安府过。 那些士民争先来送。不下数万。哭泣之声。昼夜不息。官校见了亦觉心动。稍存侧隐之心。将他的刑具略松了些。也不难为他。一路上回年亲友。有的道他此去断难生还。送他没有用。 竟都不理他。又有那怕事的。见他是魏忠贤的对头。恐株连在内。只推不知。倒是一路的百姓互相传说道。可怜杨大人为国除奸。遭此横祸。经过乡村镇市。人人来看忠臣。行到河南许州。有个吏部郎中苏继欧。为人长厚多情。与杨公同年。闻他被逮。甚是怜悯。又闻一路百姓倒怜他。士大夫们反避他。心中甚是不平。想起他在院中掌堂时。哪个不奉承。哪个不钦敬。今日就没人理他。仕路人情如此可慨。欲要去见他一面。又闻得官校做作。不容人会。只得写了个名帖。差个停当家人。备了一桌酒饭送到舟中。以表年谊。这才是雪中送炭。杨公见了倒甚心酸。反至食不下咽。想当日掌院时。趋奉者无数。到今日都绝不一顾。惟有苏郎中多情送饭。论平日相交的。岂止他一人而已。正是:炎凉世态可长嘘。覆雨翻云片刻时。 若谓绨袍怜范叔。从来此事世间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