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第 309 页/共 361 页
建中靖国元年,景灵西宫成,诏丞相曾公铭于碑,以诏万世。碑成,天下传诵,为宋
大典,且叹曾公耆老白首,而笔力不少衰如此。建炎后,仇家尽斥,曾公文章,始行于世,
而独无此文。或谓中更丧乱,不复传矣。淳熙七年,某得曾公子宝文公遗文于临川,然后
知其宝文公代作。盖上距建中八十年矣。呜呼。文章巨丽闳伟至此,使得用于世,代王言,
颂成功,施之朝廷,荐之郊庙,孰能先之。而终宝文公之世,士大夫莫知也。汪翰林平生
故人,及铭其墓,惟曰。始为家贤子弟,中为时胜流,晚为能吏。是岂足以言公哉。公家
世固以文章名天下,又自少时所交,皆诸父客,天下伟人,出入试用,亦数十年,朋旧满
朝。然世犹不尽知之如此。况山林之士,老于布衣,所交不出闾巷,其埋没不耀,抱材器
以死者,可胜数哉。可胜叹哉。九月十九日,山阴陆某书。
书浮屠事
浮屠师宗杲,宛陵人。法一,汴人。相与为友。资皆豪杰,负气好游,出入市里自若,
已乃折节,同师蜀僧克勤。相与磨砻灌,至忘寝食。遇中原乱,同舟下汴,杲数视其笠。
一怪之,伺杲起去,亟视笠中,果有一金钗,取投水中。杲还,亡金,色颇动,一叱之曰。
,吾期汝了生死。乃为一金动耶。吾已投之水矣。杲起。整衣作礼曰。兄真宗杲师也。交
益密。呜呼。世多诋浮屠者。然今之士有如一之能规其友者乎。藉有之。有如杲之能受者
乎。公卿贵人。谋进退于其客。客之贤者不敢对。其不肖者则劝之进。公卿亦以适中其意
而喜。谋于子弟亦然。一旦得祸。其客其子弟。则曰。使吾公早退。可不至是。而公卿
亦叹曰。向有一人劝吾退。岂至是哉。然亦晚矣。
书渭桥事
中大夫贾若思。宣和中知京兆栎阳县。夏夜。以事行三十里。至渭桥。夜漏欲尽。忽
见二三百人驰道上。衣帻鲜华。最后车骑旌旄。传呼甚盛。若思遽下马。避于道傍民家。且
使从吏询之。则曰。使者来按视都城基。汉唐故城。王气已尽。当求生地。此十里内已得
之。而水泉不壮。今又舍之矣。语毕。驰去如飞。时方承平。若思大骇。明日还县。亟使
人访诸府。则初无是事也。
若思。河朔人。自栎阳从蔡靖辟为燕山安抚司管勾机宜文字。靖康中。自燕遁归。入
尚书省。为司封郎而卒。
陆某曰。河渭之间。奥区沃野。周。秦。汉。唐之遗迹隐辚故在。自唐昭宗东迁。废
不都者三百年矣。山川之气。郁而不发。艺祖。高宗。皆尝慨然有意焉。而群臣莫克奉承。
予得此事于若思之孙逸祖。岂关中将复为帝宅乎。虏暴中原。积六七十年。腥闻于天。王
师一出。中原豪杰必将响应。决策入关。定万世之业。兹其时矣。予老病垂死。惧不获见。
故私识若思事以示同志。安知士无脱挽辂以进说者乎书包明事
包明者。不知其乡里。少为兵。事汤岐公。自枢密至左相。明常在府。绍兴末。岐公
以御史论罢。故例。一府之人皆罢。遇拜执政。则往事焉。久之。御史中丞汪公澈拜参知
政事。一府皆往。汪公。盖前日劾岐公者也。于是明独不肯往。曰。是尝论击吾公者。持
何面目事之。虽妻子饥寒。不之顾。未几。以病死。方岐公贵时。所荐达士大夫多矣。至
其失势。不反噬以媚权门者几人。且岐公平日待明。非有异于众人也。汪公之拜。一府俱
往。非独明也。明而往事汪公。非有负也。泥涂贱隶。又非清议所及。而其自信毅然不移
如此。盖有古烈士之风矣。书其始末。使读者有感焉。
书神仙近事
昔道士侯道华喜读书。或问其意。答曰。天上无凡俗神仙。后果腾举而去。吕洞宾。
陈抟。贺元。施肩吾皆本书生。近岁有谯定。雍孝闻。尹天民。亦皆以儒士得道。定今百
二十余岁。故在青城山中。采药道人有见之者。读。易。尚不辍也。孝闻或自称木先生。往
来沔鄂间。天民客青城储福宫。一日。大骂所与往来道士。即闭门睡。道士明旦相率谢之。
而门不启。坏壁视之。危坐死矣。方相与惊叹。俄失所在。此三人者皆显人。故其事传闾
巷。山泽之士。名迹湮晦。本不为人知者。又可悉数哉。
予从子慧绰为浮屠,为予言豫章西山香城寺之傍,有野人身被绿毛,每雨霁,多坐石
上暴日,见人辄避去,追之不可及。有识者曰。此马祖弟子亮座主者。乃知长生久视之
道,人人可以得之,初不必老氏之徒也。因书置座右以自励云。
书屠觉笔
建炎。绍兴之间,有笔工屠希者,暴得名。是时大驾在宋,都在广陵,又南渡幸会稽
钱塘,希尝从驾。自天子公卿朝士,四方士大夫,皆贵希笔,一筒至千钱,下此不可得。晁
侍读以道作诗称誉之。有吴先生师中,字茂先,得其笔,以一与先少师。希之技诚绝人,入
手即熟,作万字不少败,莫能及者。后七十余年,予得其孙屠觉笔,财价百钱,入手亦熟
可喜,然不二百字,败矣。或谓觉利于易败而速售。是不然,价既日削矣,易败则人竞趋
它工。觉固不为书者计,独不自为计乎。乃书希事,庶觉或见之。
书二公事
郑介夫,名侠,以刚直名天下。晚居福清,自号一拂居士,布衣粝食,而杂植华木于
舍傍,觞咏自适。客至,必与饮,多不过五爵,蔬果之外,一肉而已。遇贫士过者,亦薄
赆之,止于千钱。饮具皆白锱,或遗以银杯,辞不取。好强客弈棋,有辞不能者,则留使
旁观,而自以左右手对局。左白右黑,精思如真敌。白胜则左手斟酒,右手引满,黑胜反
是。如是几二十年如一日。谢昌国,名谔,尝闻道于颐正郭先生。居临江,名其庐曰艮斋。
晨兴,烹豆腐菜羹一釜,偶有肉,则缕切投其中。客至,亦不问何人,辄共食。有贫士及
医卜之类,饭已,辄语之曰。吾无钱予君,岂欲诗乎。取幅纸作绝句赠之,以为常。二
公,皆予所乡慕也。予贫甚,欲学介夫办五杯千钱,亦复未易,又不解弈棋,或可力贫学
昌国耳。书之座右,当徐图之。绍熙之元十二月八日,九曲老樵书。
文集卷二十六
跋三十九
真庙赐冯侍中诗
某家旧藏孝严殿绘像,先正侍中冯公在焉。冠剑伟然,与太行黄河气象相埒。每稽首
叹曰。侍中辅相两朝,更天下大变,而社稷奠安,夷狄龙
言 服,锄耰万里,无犬吠之警,有
以也夫。晚待罪新定,公之孙颀,出示章圣皇帝赐诗,又以想见一时盛事,恨不生其时,
俯伏沙堤旁,窥望风采云。
高宗圣政草
某被命修光尧皇帝圣政,草创凡例,网罗放逸,虽寝食间,未尝置也。然不敢以稿留
私箧。暇日偶追记得此,命儿辈录之。隆兴二年十月一日,左通直郎通判镇江军府事陆某
记。
高宗赐赵延康御书
右知金坛县赵君师砶录高宗赐其大父延康公书,及延康移伪楚书,共为一编,以示史
官陆某。某曰。延康在宣和。靖康间,声望风采,震曜一时。及守宛丘,百战御狂虏,卒
全其城,视唐代张巡。许远。颜真卿皆过之。来朝行在,高皇盖欲以左辖命之,议者谓宗
室辅政非故事,遂止。方公之南徙也,谢表有云。臣本支百世,侍从三朝。又云。坚壁
以保近畿,慨前功之俱废。登坛而陪盛礼,怀曩遇以自怜。读者悲之。某又尝于公从孙师
严有翼家,见公建炎奏议稿一编,皆人所至难言者。不知此稿皆在鉴堂集中否。或可访于
有翼院中,以补逸遗。敢并以告。嘉泰癸亥岁三月丙申,臣某谨识。
高皇御书二首
臣某少时与胡尚书之子鮧,同学于云门山中,见高皇帝赐尚书御题扇曰。文物多师古,
朝廷半老儒。盖黄体也,与此手诏绝相类。后数年,蒙收召,得面天颜,距今四十四年矣。
伏读涕,不知所云。嘉泰癸亥五月一日,史官臣陆某谨题。
又
臣某伏睹高皇帝御天下几三十年,进用谏官御史,皆出圣选,故往往躐至相辅。其不
合者,犹为侍从乃去。如施公才任遗补,即出守小郡,盖无几人。则其犯颜咈指,不挠于
权幸,可以想见。而上之知人受尽言,有仁祖用范仲淹。唐介之风矣。惜乎施公遽逝去,不
及召用。呜呼悲夫。开禧乙丑九月一日,故史官陆某谨书。
今上皇帝赐包道成御书崇道庵额
开禧某年某月甲子,皇帝亲御翰墨,书崇道庵三字,赐妙行先生臣包道成,以示故史
官臣陆某。将刻之石,具载岁月及被赐之由,示天下后世。
臣某窃闻臣道成实晋陵人,少学黄老之说,以劬身济众为事,寓迹都城三十余年,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