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放翁全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 第 308 页/共 361 页
民,吏独无愧于神乎。尚力厥事,以盖兹愧,神其监临之。
二
甲辰,诏旨以闵雨命郡守致祷。惟神受职,钦承上命。
三
某被命来守,幸及终更,不敢以去郡有期,怠荒厥事。屏逐暴吏,慰安疲民,稽于幽
明,倘逭咎责。而嘉谷方秀,时雨未渥,维神正直,宜监于兹。敢列忱辞,恭俟嘉泽。
严州马目山祈雨祝文二首
维神有祠,兹山尚矣。唐刺史韩泰,以祷雨获应,载新庙貌。今又四百余年,而未列
命祀,无以慰父老祝史之心。今兹旱势已极,某虽愚,蒙恩假守,得以专达于朝。敢与尔
神期以三日,甘泽沾足,槁苗复兴,当列奏乞封,以侈神之威灵。顾以守郡,不获亲行,谨
遣迪功郎建德县主簿汪仲仪即事祠下,而某帅郡僚,望拜于军门,伛以俟命。
又
考于图志,得神之威灵而致祷焉。既累日矣,诚弗能格,虽间得小雨,地不及濡,尘
不及敛,而赫日复出矣。然父老之言,以为比夕云物,多起神之祠傍,意者神哀悯斯民,终
有以活之也。敢复以请。慺慺之诚,神尚鉴之。
严州祈晴祝文
雨势未止,溪流暴溢。民庐官寺,仓庾狱户,皆有意外之忧。惟神听相,亟俾开霁,约
束涨水,以时返壑。某与吏民,其敢忘报。
严州谢雪祝文
四时冬为元英,闾里毋虞于疠疫。平地尺为大雪,麦禾预卜于丰穰。敢忘薄荐之陈,少
答明神之赐。尚祈孚佑,永保安宁。
严州久雪祈晴祝文
雪虽嘉瑞,过则为灾。春气未和,民屡告病。郡政乖刺,惟神之归。尚祈兴哀,以卒
大赐。牲酒之报,其敢弗虔。
严州广济庙祈雨祝文
不雨且再旬矣,井泉涸竭,蔬菽告病,闾巷讲救焚之备,郡庭决争汲之讼。秋阳益炽,
疾疠将作。吏虽愚,犹知恐惧,岂神之聪明而忘之乎。出云兴雨,以一洗之,神之德于斯
民,岂有既哉。
严州谢雨祝文
比承诏旨,致祷灵祠,果遂感通,沛然甘泽。敢涓吉日,祗报灵休。
严州戊申谢蚕麦祝文
乃者蚕老而未茧,麦秋而未获,天作霪雨,将害于成。惟神降康,阴沴消弭,牲登于
俎,酒湛于觞。维以荐诚,匪敢言报。
文集卷二十五
劝农文三首
夔州劝农文
仰惟天子临遣牧守,每以务农劝课之指,丁宁训敕。虽遐陬僻邑,如在畿甸,惟惧一
谷之不登,一夫之失职也。峡中之郡夔为大,其于奉明诏,以倡属郡。慰齐民者,尤不敢
不勉。继自今,不纵掊克,不长嚚讼,不伤尔力,不夺尔时。尔父兄子弟,其亦恭承天地
惠泽,毋为惰游,毋怠东作,毋失收敛,毋嫚盖藏,勤以殖产,俭以足用。有司与民,交
致其爱,使公私之蓄,日以富饶,无贻朝廷宵旰之忧,岂不韪哉。
丁未严州劝农文
盖闻农为四民之本,食居八政之先,丰歉无常,当有储蓄。吾民生逢圣世,百谷顺成,
仰事俯育,各遂其性。太守幸得以礼逊相与从事于此,故延见高年,劳问劝课,致诚意以
感众心,非特应法令,为文具而已。今兹土膏方动,东作维时,汝其语子若孙,无事末作,
无好终讼,深砵广耜,力耕疾耘,安丰年而忧歉岁。太守亦当宽期会,简追胥,戒兴作,节
燕游,与吾民共享无事之乐,而为后日之备,岂不美哉。
戊申严州劝农文
盖闻为政之术,务农为先。使衣食之粗充,则刑辟之自省。当职自蒙朝命,来剖郡符,
虽诚心未格于丰穰,然拙政每存于抚字。觞酒豆肉,曷尝妄蠹于邦财。铢漆寸丝,不敢辄
营于私利。所冀追胥弗扰,垦辟以时,春耕夏耘,仰事俯育。服劳南亩,各终藨蓘之功。无
犯有司,共乐舒长之日。今者土膏既动,穑事将兴,敢延见于耆年,用布宣于圣泽。清心
省事,固守令之当为。旷土游民,亦父兄之可耻。归相告戒,恪务遵承。上以宽当羑之深
忧,下以成提封之美俗。
杂书十二首
书通鉴后二首
司马丞相曰。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在民则在官。其说辩矣。理则不
如是也。自古财货。不在民又不在官者。何可胜数。或在权臣。或在贵戚近习。或在强藩
大将。或在兼并。或在老释。方是时也。上则府库殚乏。下则民力穷悴。自非治世。何代
无之。若能尽去数者之弊。守之以悠久。持之以节俭。何止不加赋而上用足哉。虽捐赋以
予民。吾知无不足之患矣。彼桑弘羊辈。何足以知之。然遂以为无此理。则亦非也。
又
周世宗既服江南。谕使修守备。通鉴。以为近于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是比之文
王也。方是时。世宗将有事于燕晋。其谋以为若南方有变。虽不能为大害。然北伐之师。势
亦不得不还。故先思有以安江南之心。又疲其力于大役。使不得动。比北伐成功。江南折
简可致矣。此世宗本谋也。遽谓之近于文王。岂不过哉。然世宗之谋。则诚奇谋也。盖先
取淮南。去腹心之患。不乘胜取吴。蜀。楚。粤。而举胜兵以取幽州。使幽州遂平。四方
何足定哉。甫得三关。而以疾归。则天也。其后中国先取蜀。南粤。江南。吴越。太原。最
后取幽州。则兵已弊于四方。而幽州之功卒不成。故虽得诸国。而中国之势终弱。然后知
世宗之本谋为善也。
书贾充传后
言一也。情则三也。其惟论兵乎。自古惟用兵最多异论。以其有是三者也。祸机乱萌伏于隐微。人知兵之利。不知其害。有识者焉。逆见而力止之。王猛之于秦是也。投机之
会。转眄已移。而常人暗于事机。私忧过计。冯道之于周是也。猛固贤矣。道虽暗。犹有
忧国之心焉。至于贾充。当晋武时。力沮伐吴之举。至请斩张华。则何说哉。自汉之季。百
数十年间。庸人习见南北分裂。谓为故常。赤壁之役。以魏武之雄。乘破竹之势。而大败
涂地。终身不敢南乡。充之心。盖窃料吴未可下。因为先事之言。以徼后日之福。而不料
天下之遂一也。要之。战危事也。以舜为君。禹出师。不能一举而定三苗。以唐太宗自将李责力在行。不能遂平区区之高丽。故为充之说者。常有利焉。此人臣之阴为身计者。所以
多出于此也。冯道不足言矣。王猛。贾充之论。所谓差毫厘而谬千里者。可不察哉。
书郭崇韬传后
后唐庄宗初得天下。欲立爱姬刘氏为后。而韩夫人正室也。伊夫人位次在刘氏上。庄
宗虽出夷狄。又承天下大乱。礼乐崩坏之际。然顾典礼人情。亦难其事。未知所出。群臣
虽往往阿谀,亡学术,然亦无敢当其议者。豆卢革为相,郭崇韬为枢密使,崇韬功高迹危,
思为自安计,而革庸懦无所为,惟谄崇韬以自安,因相与上章言刘氏当立。于是庄宗遂立
刘氏为后。刘氏既立,黩货蠹政,残贼忠良,天下遂大乱。庄宗以弑崩,李氏之子孙歼焉。
呜呼。革不足言矣,崇韬佐命大臣,忠劳为一时冠,其请立刘氏,非有他心也,不过
谓天子所宠昵而自结焉,将赖其助以少安而已。然唐之亡,实由刘氏,是亡唐者崇韬也。后
唐之先,皆有勋劳于帝室,晋王克用百战以建王业,庄宗因之遂有天下。同光之初,海内
震动,几可指麾而定矣。而崇韬顾区区之私,引刘氏以覆其社稷,而灭其后嗣。宗庙之灵,
其肯赦之乎。崇韬卒以尽忠赤其族,革亦无罪诛死,岂非天哉昔唐高宗欲立武昭仪为后,大臣褚遂良等力争以为不可者,皆得祸。独李责力劝成之,穷
极富贵而死,自谓得计矣。及武氏得志,唐高祖。太宗之子孙,诛戮几尽,而责力虽已死,亦
卒以孙敬业故,发墓剖棺,夷其宗族。遂良等虽得祸,不至此也,天理之不可逃如此。虽
然,岂独天理哉,彼责力与崇韬,皆武夫烈士,勇于报德,乃以此心揣妇人,以为自安之奇
策。安知妇人之性,阴忮忍毒,果于背德,方其得志自肆,若豺虎然,岂复思得立之所自
哉。然则二人之祸虽微,天理固有不可逃者矣。悲夫书安济法后
当安济坊法行时,州县医工之良者,惮于入坊。越州有庸医曰林彪,其技不售,乃冒
法代它医造安济。今日傅容平当来,则林彪也。明日丁资当来,又林彪也。又明日僧宁当
来,亦林彪也。其治疾亦时效,遂以起家,然里巷卒不肯用。比安济法罢,林彪已为温饱
家矣。年八十余乃终。开禧乙丑四月七日,务观书。
书空青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