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76 页/共 81 页
石屏溪上晚风柔,深念思注易楼。好酒自能和性气,闲愁何必上眉头。十风五雨天常顺,万绿一红春更留。婢解炊新麦饭,提鱼仍就篆畦游。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正仲
淰淰清愁变暮寒,宾鸿去后燕来还。流红似雨人千里,总翠如山屋万间。竹杖行藏观动静,柴门开阖见忙闲。何如上传多髯客,白饭鱼羹养好颜。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用韵寄胡元鲁因梅所袖达
宾鸿风逆断来縢,鱼腹书未上罾。镊白秋风炼药院,研朱仙露读书灯。青峰极目先榆景,黄鸟收声有木冰。欲问都城初破事,愿君秉笔直无朋。 【(李白秋日镊白炼药院。)】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二林
等闲诗句无题目,忆着二林新意生。月皎皎时猿一个,风泠泠处竹千茎。春花不及寒花耐,山鸟何如水鸟清。欲放诗瓢沧海渺,不如飞鴈入鄞城。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帅初
西家女儿长日愁,白头鼻息撼林丘。老去声名惜鸡肋,世间富贵烂羊头。青山白鹭水天远,绿叶黄鹂风日柔。欲往榆林忘南北,几回吹笛上高楼。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少白诗后因问讯小潘
诗翁山膊鬓飕飕,只向岩幽了白头。欲共君家阿戎语,蝉联书笥吐难收。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再寄正仲
涧碧山红锦步障,晚菘早韭五侯鲭。莫道乱来无乐事,头流水作琴听 【(作音佐)。】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胡山甫
梅 【稍】 【梢】 残雨知头数,溪上无风麦自青。迟子不来还独卧,踏檐啼鸟唤人醒。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免役未几四月二十九日总府复有仓官之命五月初二日入城告愬作一绝贻如山王监簿如山前与予别谓此别不复有相见之日矣予言得十年住山不出吾事毕矣今未两月已复会面更成惨怆也
前时临别语堪哀,后会无期首重回。我有巾山缘未继,半年两度入城来。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八「簿」字韵,页二十六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再题巾山二绝贻王如山监簿
其一
北山自负任翻句,多少诗人阁笔休。戎挟两峰怀袖去,并它句子一时收。
其二
天将秋露沐云鬟,故遣松巅鹤势盘。诗客惟看半江月,不知一半在阑干。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八「簿」字韵,页二十六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巾山行同监簿作
盂藏不住。故将两塔压其巅,击鼓撞钟警朝暮。有时风雨响空岩,僧坐堂中生畏怖。惟有江平月照时,付与诗人题好句。皇华真人游海东,云行急疾去若风。蜺旌羽节追不及,飘飖双帻堕碧空。六丁六甲不得取,化作两峰撑青红。至今八面各变态,隐见有无横复纵。或说苍龙从海度,潮落江干不能去。两角峥嵘云护之,身伏泥沙惟脊露。雷鸣电作定腾霄,铁锁横江截归路。老胡说法欲降龙,又恐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六百八「簿」字韵,页二十六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五十四册)】
王可久梅花百和诗跋
或疑诗之「摽梅」,书之「盐梅」,言实而不言华也。《楚词》于辛夷、木兰、荃药、杜衡、麋芜、菌桂之属,尽入采录,独不及梅。古人不尚梅也。嗟夫,世患有华而无实耳,实既足取,花不待言也。然则诗书之言,其旨远矣。骚人所录草木,皆取其茎叶俱香,可以佩服者,如荪乃溪荪,今石上菖蒲类也。兰乃泽兰,蕙为熏草,皆入药品。非鲁直所云「一干一花谓之兰,一干八九花谓之蕙」者也。原之所托,盖自有义。当时楚人所不足者,非华也,正于本质上有亏耳。凡草木花蕊虽香,而茎叶不可佩服者,例所不取。是以不得于梅花独破例也。此意微矣,若止取其花之芳洁,天下之花孰有尚于梅者哉?咸平为熙朝极盛之日,杭为东南至乐之邦,西湖为杭之胜,孤山又为西湖之盛。和靖先生于斯时,其所值,非屈原之比也。其所托,不得与骚同也。于梅独有取焉,所以补骚之遗也。往岁予客瀛幕,甲峰周敬翁从海上缄《梅花百咏》见示,予已评之矣。今水北王可久又和敬翁《百咏》见寄。且曰:「君曾题敬翁百咏矣,复能为我评比百和乎?」予曰:「百咏不易也,百和尤难也。难于易,易也。难于难,难也。今百和矩于步,域于区,崄而舒,迫而徐。凝思于枯寂之余,覃精于淡泊之初,盖难之难也。然予窃有感焉者,今孤山岂咸平比哉?而水北之人,掬香嬲影,引吭吟哦,困顿不自休,又难于和靖矣,不独难于敬翁也。虽然风霜凌轹,万木死灰,(死)梅不以是易操也,子其似之。丁丑九月十五日书。
【《永乐大典》卷九百九「诗」字韵,页十八下引「舒岳祥阆风集」。(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连文凤:《百正集》三卷
连文凤,字百正,号应山。三山(福建)人。生卒仕履不详。据《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五考证,宋德佑(一二七五)以前,连文凤亦尝从宦。元大德四年(一三○○)仍存诗作。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百正集》三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连百正诗 【十二条】 连百正集 【二条】
以上共十四条,校《丛书集成》本《百正集》三卷,馆臣漏辑者六条。
无题
学书学剑两茫然,空过浮生五十年。拟向烟波深处住,王租已及钓鱼船。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十上引「连百正诗」。(影印本第九册)】
偶作
其一
春风跃马看花时,肯信秋风易衰。富贵百年皆长物,老来方悔读书迟。
其二
少年场屋苦奔波,每对书檠读不多。三十年来书好读,可怜老眼费摩挲。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十上引「连百正诗」。(影印本第九册)】
偶题
来到深山处士家,山前山后响缲车。老夫不晓人间事,行遍西园看橘花。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十上引「连百正诗」。(影印本第九册)】
赠隐士
不隐山林隐市廛,半生活计此书田。可怜世上无扬子,谁识雄心在太玄。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四百五十「士」字韵,页二十九下引「连百正诗」。(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七册)】
寄生树
嗟哉寄生树,微根不自立。矗矗栖林壑,森森动原隰。本非梁栋材,唯有禽鸟集。纵逃斤斧侵,宁免寒暑袭。一朝失所托,早暮不相及。人生同此寄,百年一呼吸。湿沫偷呴濡,疏漏强缀葺。未能与物化,安悟此机入。吾每叹吾生,忧思继以泣。托根非其所,举世沦以习。老枝年岁晚,病叶风雨急。神山眇何许,瑶草不可拾。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百三十六「树」字韵,页十五上引「连百正诗」。(影印本第一百五十二册)】
陈杰:《自堂存稿》四卷
陈杰,字焘父。丰城(江西)人。宋淳佑十年(一二五○)进士。授赣州簿,知江陵县。累官工部郎中、江西宪使兼制司参谋,转朝散大夫,召赴行在。未行国亡,隐居东湖。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自堂存稿》四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陈杰诗 【九条】 陈杰集 【七条】
陈杰自堂存稿 【十条】
以上共二十六条,校《豫章丛书》本《自堂存稿》四卷,馆臣漏辑者十四条。
和彭教谕论诗
平生于二南,百过在芣苡。不知孰舞蹈,但觉乌可已。煌煌古人心,岂与不传死。天和本发中,世味或食耳。全明凋靡后,末造放荡始。折杨纷皇荂,败素正堪紫。斯文吾衰久,安得力任鄙。天河傥可挽,举俗快一洗。不且尊杜黄,卿言尚予起。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六「诗」字韵,页十九下引「陈杰集」。(影印本第九册)】
诵诗
盛气劘骚垒,长歌历杜藩。二南四字始,万古一辞难。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六「诗」字韵,页十九下引「陈杰集」。(影印本第九册)】
无题
其一
大地生灵惜暵干,纸田不饱腐儒餐。闲将博士虀盐味,试上先生 【首】 【苜】 蓿盘。
其二
口语甘时心犹异,中边甜处味方宜。诗情合荐东坡老,却媿当年 【密】 【蜜】 荔枝。
其三
闻说江边起柁楼,欲将吾道付沧洲。三年恶瞰卢仝屋,一日轻装范蠡舟。蹈海高怀欣独往,济川好手蹇难留。樯阴舸下能容我,雨笠荷蓑傲白鸥。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六「诗」字韵,页十九下引「陈杰集」。(影印本第九册)】
至日拜赐诗
须隆准伴宸奎 【(玉堂碑轴旁有二像)。】千官万岁讲朝仪,黄伞高张簇仗齐。清晓山窗频扣首,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六「诗」字韵,页十九下引「陈杰集」。(影印本第九册)】
程簿能静袖诗来访次韵
高吟鼎脔屡经尝,羣噪纷纷子贡墙。雪曲我应郢下,笛声公自感山阳。堪嗟绛老 【呢】 【泥】 涂役,孤负春官桃李场。斗大康山盛儒者,凭谁推此叩循良。
【《永乐大典》卷八百九十六「诗」字韵,页十九下引「陈杰集」。(影印本第九册)】
西湖
小春好风日,湖上足池台。彼美少年子,适从何处来。恩光被鞍马,艳丽照樽罍。今者不自乐,后人谁尔哀。
【」。(影印本第十九册)】《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韵,页三十下引「陈杰自堂存
小家住深村
小家住深村,独犬应门户。招麾不去来,进止有常处。从田仍司盗,奔走亦御侮。常恐下生牦,八方啸狐兔。
【」。(影印本第五十册)】《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村」字韵,页十八下引「陈杰自堂存
充善堂为吴氏题
厥初生人,性受中。不患不善,患不能充。血气既刚,物我交战。不患不充,又患不善。充而善者,可鸾可凰。匪善而充,化为豺狼。其充为何,勿助勿害。鸡鸣而兴,善与利对。申严界限,审察毫厘。诚内伪外,理公欲私。充无穿窬,义不胜用。彼充孔扬,傲诞是纵。故得其正,泉达火然。一有弗协,履临渊。呜呼道微,志远瞻卓。子如充之,明善守约。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四十二「堂」字韵,页二十八上引「陈杰诗」。(影印本第七十一册)】
中兴事迹
瑶编每读愤填膺,始末权奸托罢兵。初渡已诛双烈士,小安更坏一长城。啮大老投荒死,借剑孤忠窜岛生。长与东南羞汗简,更堪西北望神京。
【《永乐大典》卷七千九百六十一「兴」字韵,页十一下引「陈杰诗」。(影印本第八十八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