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75 页/共 81 页
丙子九月陈村避地三绝
其一
黑光磨荡掩阳精,兵火成霞照夜明。谁信天台山下,如今无佛救苍生。
其二
一溪屈曲与山随,要试跻攀未衰。隔岸人家西日外,数株红柿压疏篱。
其三
盘盘幽谷造云峯,应有逃秦隐此中。行到半山奇绝事,白鹇如练挂青松。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二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稿」。(影印本第五十册)】
行海村
天远鸣榔双桨浦,夜凉吹笛十家村。如今鬼出无人过,深闭柴门自断魂。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六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十村绝句
其一
鵁鶄属玉乱横斜,石步柴门下白沙。长笛一声人不见,小舟风紧入兼葭。 【(海)】
其二
深谷元无邹子律,牧童角上牛吹。一声吹下柴门近,先报渠娘煮菜糜。 【(牧)】
其三
朝朝腰斧采荆榛,博米求盐到海村。白虎当溪侬不畏,祗愁暴吏打人门。 【(樵)】
其四
麦须剪剪吹成浪,花口吟吟 【笈】 【笑】 作东。莫道太平无处觅,便于此处见天真。 【(农)】
其五
清晨扶杖百花源,风折乌沙半幅翻。三十年前风月好,青楼白面碗如盆。 【(花)】
其六
青帘悬谁夸大,小合留人更放饶。我有布袍堪典否,如今无客解金貂。 【(酒)】
其七
桐花开处青鸠醉,桑椹甜时紫鸽忙。正是三眠三起日,送蚕小妇出烘房。 【(蚕)】
其八
煮来藤竹如轻雾,漉就槽帘不怕冰。辛苦饥寒缘底事,夜深甓屋尚悬灯。 【(纸)】
其九
翰林子墨青毫,毛颖陶泓白发交。寄语诸郎须祓涤,一书卷共衡茅。 【(书)】
其十
春风淰淰欺驼褐,客思翛翛着柳黄。不是兰舟共漂泊,清明何事不还乡。 【(客)】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八十一「村」字韵,页六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五十册)】
读方元善落花诗有感
其一
为渠销瘦为渠愁,减风流剩羞。得雨如投碧玉井,随风似堕绿珠楼。医颊髓空无处觅,返魂香断为谁留。此诗吟罢难消得,八十 【翁】 【老】 翁一笑休。
其二
次第花开次第飞,总堪饮酒与吟诗。绝怜新绿光如沃,何必繁英尽在枝。
【《永乐大典》卷五千八百三十九「花」字韵,页九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六十一册)】
岁 【莫】 【暮】 送正仲还鴈苍
岁穷终有别,人老得无愁。眼看书先废,材衰句懒酬。计年知晚易,论学愧东丘。欲就宁川志,开春与子谋。
【《永乐大典》卷七千五百十八「仓」字韵,页二十二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八十二册)】
和正仲赋重修篆畦亭馆韵
亭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今知烦恼都无用,修短随缘一任天。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六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
戒僮仆种蕉苇
莫把闲愁向客谈,且看晴雪映疏帘。欲听夜雨无篷艇,更种红蕉碧苇添。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一百九十四「种」字韵,页二十五上引「舒岳祥诗」。(影印本第一百三十六册)】
寄赵敏求
赵子贫愈好,吟诗送此生。焚巢同旅鸟,泛宅老书檠。八座清门户,王塘好弟兄。杉棚先辱和,欲报怨无琼。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腊月二十五日偶忆孟浩然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之句因次和此篇奉寄达善
归梦涉远道,青山非故庐。岁时筋力减,日夜鬓毛。且免编民役,休论邸报除。百年余二老,莫遣寸阴虚。 【(时有省府官到路县,为儒人免役。先朝每遇正旦朝会,必有除命。)】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达善
渺渺思君处,悠悠古道旁。紫荆人独自,榉柳月昏黄。渴鼠寻松溜,饥乌背夕阳。王塘在吾目,空费九回肠。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二林
久客谁为主,无归莫问家。古书浇茗,冻酒咽梅花。岩静松抛子,沙虚笋养芽。二林谁远近,伫立日西斜。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袁季源
当世佳公子,枝吾雅道多。江南有文献,鲁国自强歌。火后归新第,兵余喜止戈。公交车行有召,毋久恋松萝。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帅初
寄语榆林戴,年来书不灵。翠微双鬓白,茅舍一灯青。醉后穷豪在,吟成老健能。杨梅时节近,吾欲理行縢。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病起寄二林
心地缅然平,乔林夏气清。炎风疏鸟毳,烟雨滴蝉声。输翟专攻守,弓函誓死生。吟成与谁寄,二子在鄞城。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子堂
其一
来往畏炎热,衫篁取径微。蝶飞逢草住,燕出认巢归。云卧从衣冷,风梳爱发稀。清谈能解愠,松麈为君挥。
其二
不践山中约,时时梦见之。况当春雨夜,正作韭虀思。种菊秋堪撷,诛茅冬未迟。人生难自料,身后要名垂。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正仲
云峰双鸟破,雪 【径】 【径】 一僧分。红酒回丹渥,青编 【友】 【笑】 白纷。风昏生月晕,水落织冰文。岁 【莫】 【暮】 无来客,开门独候君。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袁中素季原
清谈疏世虑,知发度年华。雀饮盆中水,蜂寻案上花。郊原新射雉,陂荡早开蛙。得句何人赠,棠溪有竹家。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乱后寄正仲因谂恕斋枢相朔漠音耗
。枢相徂沙漠,酸风万里迷。 【山人水南北,别业瀼东西。落叶屏风石,斜阳水碓溪。门荒翟公雀,野迥孟尝 (石屏风,正仲所寓地名。水碓溪,予所寓地,俗名捣曰奥。)】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帅初屡书有相访之约且求予文集知予有藏山之志也近因弥大过我知其有来日矣作此寄之
流水不还剡,落花终到鄞。偶逢归峡客,乃是寄书人。古剎藏山志,他生结愿因。烦君同校正,字字莫留尘。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子堂
欲出一雨隔,相违十日强。鼠过松落粉,雉步麦摇芒。酒尽夜难过,书清日自长。羊求三 【径】 【径】 约,来往莫相忘。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寄正 【中】 【仲】
相对石屏风,相邀石老翁。鱼游山影里,鸟睡水声中。诗卷行未了,书囊倒不空。笭箵君莫忘,犹约待秋风。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五月一日寄正仲
住处村非远,别时山更多。花风起晴浪,草露落明河。世事老休问,故人今几何。朝来新酒禁,煮饼卧岩阿。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三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和韵寄胡山甫
乡心趋老重,见说买山成。静坐性情淡,孤眠滋味清。樵人时识面,禅客共知名。山色元无垢,溪声自不平。池荷应足制,山蓣想堪羹。九日如今近,思君出峡行。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三百八十「寄」字韵,页十四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九册)】
五月间与正仲立耕养堂前见石榴一花吐初因以荆公诗并俗语作对云万绿一红十风五雨好作尺牍中时令语正仲云只作诗语亦佳别后因补成章以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