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 第 74 页/共 81 页

【《永乐大典》卷一万一千三百十三「馆」字韵,页十五下引「赵孟坚彝斋文编」。(影印本第一百十五册)】    【墙头花】 【此条《彝斋文编补遗》已自《书画大观》辑得,但有缺漏错误,故重辑以正。】 墙头花,红且白,一百五日过寒食,寒食过了好风日。风又吹,日又炙,满枝好花尽狼藉,人生百年罕七十。愚者见花不知惜,我辈见花常唧唧。有酒莫停杯,当歌莫停拍。头上丝丝霜雪来,老大见花方叹息。 【《永乐大典》卷五千八百三十八「花」字韵,页六上引「赵孟坚彝斋文编」。(影印本第六十一册)】  刘辰翁:《须溪集》十卷 刘辰翁,字会孟。庐陵(江西)人。宋绍定五年(一二三二)生。景定三年廷试对策丙第,请濂溪书院山长。后荐居史馆、除太学博士,皆固辞。宋亡遂不复出。元大德元年(一二九七)卒。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须溪集》十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刘须溪词 【九条】  刘须溪集 【十二条】 刘辰翁 【一条】  《广信府志》引 【一条】 以上共二十三条,校清刊本《须溪集》十卷,馆臣漏辑者二条。   韦苏州诗序 诗难评,观诗亦复未易。忆与陈俞舜卿诵韦苏州一二语,高处有山泉极品之味,共恨未见《全集》。偶郡有京递,舜卿附急足半月得之,报予共读。中读数首辄意倦,再看复然。复取前选语视上下殊不逮,因不敢复论。予后得此本,卧起与俱,久而形神相入,欲就舜卿语,而故人不可得矣。今人尝诵「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政尔无谓。惟朱韦斋举「诸生时列坐,共爱风满林」,乃能令人意消,颇有悟入。然《全集》若此无数,诗经评泊,别是眉目。如「白日淇上没,空闺生远愁」,正似不着一字,坐见魂销。「消遥无一事,松风入南轩。」此起此结,复在比兴之外,岂可以心力为之,苏州五字已多。即「他乡到是归,是他人几许」,造次能道及其舂容。若「佳人亦手,再往今不同」,其含情欲诉,乃在数字之后。「风淡意伤春,池寒花敛夕」,襟怀眼景郁折如此,又岂更道哉?后来非无富健如古文,痛快如口语者。亦犹唐书瘦硬,宋帖跌宕,望而可爱,然去八法愈远。王蒙在诸作中最疏拙,然简淡别有风韵者,以其未失八法也。苏州佳致,不数二谢。独不知有学韦诗如蒙帖者否,皎然空学其外,未得其内。 【《永乐大典》卷九百六「诗」字韵,页一上引「刘须溪集」。(影印本第十册)】   合皂山门记 江西大宫观福地,惟玉笥、合皂二山。而合皂以楼居压山谷,高下如层霄,玉笥盖仰焉望之。乃乙亥六月火,并仙翁所手植灾。又明年国亡,空中烬余,知待何年复兴,其兴万一亦如旧贯以否?日余植杖过之,雾雨重重,隐见横斜,如吴山残雪,栏槛可画。入门,楼观伟然,凌空欲飞,危出半山。虽金碧未施,而檐牙山节,工极诡丽。观者低徊,岂独为兹山胜绝。余问道人:「此楼起于何时,视旧何如?」曰:「丙戌之十月,彭师则诚之所为也,而过旧远矣。彭本无职于时,奋曰蜂房水涡,籍三周如离便,而是间无门,如拱无冕。独抟手为众工倡,众兴助之。计粟石八百,泉币五千。木以千计倍,工以万计倍。山中之老,共欲求记于先生。楼成而先生实来,意者仙翁如有望也。」余惟嘻嘻出出之烈,自汉白鹤、唐升元、宋祥符玉清昭应,一落则不复。复彼国也,犹屈于力,不屈于力亦屈于言。未有以赤地之役,旁观一人之意,既为夫所不能为,而又求胜于鬼神,求多于前古,若取之左右,咄嗟不跲乏者,盛哉志之为帅也,物从之矣。按骊山兀出土,伙颐覆戒。后来惟汉初萧相国欲以壮丽示威重,曰:「使后人无以复加。」而茂陵粤勇之又言:「起火后厌胜,必大大于前。」斯楼高美,在家国宜抑,在世外宜隆,在火后宜尤隆,不隆无以极观览。然以穆满中天之台,遗世云雨,曾不足以易化人之一瞬。其乘乘所至,下视人力之巧,犹如积苏累块焉。况此山此门,西江之上以一二,京浙之间以十数。若中天之下,其能几何?而欲以揆昆仑,度蓬莱,则概乎其不知量已。虽然,吾尝入和宁备对,列丽正观赦。仰瞻觚棱,无丹楹刻桷,徒霞标城起,赫如也。嗟乎!此非人间所谓天上者耶?晚见道书言:「层城九重,高万一千里。」诚高宜广,顾安所得大人居之,问其仙,则昔者山中之人也。凡吾所不得见而可以识想者,曰金台玉楼也,珠宫翠房也。其形容欲极人间所难得,而金玉珠珍卒亦人间所常有,岂天上故自不能不人间耶?吾以斯楼儗天上所闻则不足,比人间所见则有余。何物非幻,何幻非真。谓心胸耳目之外,它有所谓天上耶?亦吾所不信也。是山多木,皆如葛翁手植以遗今日,是宜千门万户。惟昔时御书「昭回之光,龙凤之饬」,不可复得。盖去而复顾睠焉,如见金门者久之。 【《永乐大典》卷二千五百二十五「门」字韵,页十九上引「刘须溪集」。(影印本第四十九册)】  马廷鸾:《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 马廷鸾,字翔仲,号碧梧。饶州乐平(江西)人。宋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生。淳佑七年进士。历官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事,拜右丞相,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元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卒。《宋史》卷四一四有传。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碧梧先生玩芳集 【一条】  马廷鸾 【一条】 马碧梧玩芳集 【二十三条】 以上共二十五条,校《豫章丛书》本《碧梧玩芳集》二十四卷,馆臣漏辑者四条。   题注陶诗后 陶公书甲子之事后,人盖为隐者之一节耳。不于其诗数数然附着斯意也。乡先生东涧汤公,始从而一二笺释之。谓其有感于兴亡之际,为之增欷而累叹焉。当涧为此论时,盖淳佑初元,国步小康时也。去之三十余年,余乃真践此境。山中恸哭之余,因取陶诗汤注诵之。痛国事之已非,悼前贤之不作。因涧于彼时预表斯指,岂亦陈了翁书杜陵《哀江头》之意耶?呜呼,岂不重可悲哉!是编每于世运变迁之语,数致志焉。至于二卷中《赠羊长史》之篇,既欲考千载典坟之存,以求古人之心。复欲因九州岛舆图之一,以验圣贤之迹。而终之以经商山谢绮角之意。涧之言曰:「南北虽合,而世代将易,但当与绮角游耳。」呜呼,世代之易,犹可言也;夷夏之易,不可言也。岂不又重可悲哉!本心斋书。 【《永乐大典》卷九百五「诗」字韵,页二上引「马碧梧玩芳集」。(影印本第十册)】   题 【汪水云诗】 余在武林别元量已十年矣。一日来乐平寻见,余且卧病,强欲一起迎肃,不可得也。家人引元量至榻前,相与坐语,恍如隔世,戚然有感焉。元量出示《湖山稿》,求余为序。余展卷读甲子初作,微有汗出;读至丙子诸作,潸然泪下;又读至《醉歌》十首,抚席恸哭,不知所云。家人引元量出,余病复作,不能为元量吐一语。因题其集曰「诗史」。三月十一日,番禺马廷鸾翔仲。 【《永乐大典》卷九百九「诗」字韵,页十二下引「马廷鸾题」。(藏日本天理图书馆)】   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士院兼给事中兼同修国史兼侍读牟子才特授试礼端明殿学士知建康府兼福建运使江万里除资政殿学士依旧任制 汉褒循史,下郡国之玺书;唐宠藩臣,赐便殿之衣物。矧我阜陵之潜邸,付之枢管之旧儒。亮采有邦,治理着唯良之效;式序在位,宠名高特置之班。具官某,学自丘轲,道陈尧舜。文章行世,则江河万古之流;论谏忧时,则仁义百篇之奏。积繇人望,擢在政涂。同寅协恭,夙已间两社而辅公室;宣德流化,又烦倡九牧以阜兆民。闽之奥枢,建为盛府。大僚贵倨,汝则平易近民;浮俗夸奢,汝则清修苦节。治有异等,人无间言。既奏最于雄藩,合升华于秘殿。事权增重,恩数又新。噫,朕皆知之。无曰建州之云,远民之望也。姑为颍川而借留。益懋蕃宣,嗣膺简注。可。 【《永乐大典》卷一万三千四百九十九「制」字韵,页六下引「马碧梧玩芳集」。(影印本第一百三十九册)】   祭东涧先生汤文清公文 呜呼,汇泽之阳,大江之东。巍巍堂堂,公为儒宗。言剪言剪拘拘,我起孤童。徐岩之招,文酒从容。有片言之适契,岂孤论之罕同。我策玉庐,公藩剑浦。亟驰奏篇,以谂晤语曰:「大纲小物之对甚奇,而往车来轸之喻良苦。」异时临斋之密书,容台之刻赞。我方惕惕,而未敢操觚;公乃忻忻,而命之越俎。曾斯文之深芜,辱大老之期许也。呜呼,咸淳之初,天子践祚。白首重来,曰吾贤傅。公几时而遯荒,我何为而归辅。考盘在涧,于汝信处。上方加璧而延,公乃牢关而拒。尝切怪公,犹少景仁之一岁,而独靳元佑之一来。孰知公已无意于仁义之陈王前,将乃讴吟而之帝所也。呜呼,自端平众正咸集之时,干淳余论未衰之际。欵门墙而遍历,跻堂奥而独诣。盖羣公先正聚典刑,岂新学小生窥其一二。人物渺然,心短气折。公虽未究其壮猷,天已竟全其大节。盖尝诵公奠久轩之斯文,为之屡叹而深悲。孰知今将举以奠公,能不重为之感咽。呜呼,公坟既新,我简如故。沂公之言,了翁之疏。终身诵之,有涕如雨。 【《永乐大典》卷一万四千五十四「祭」字韵,页四下引「马碧梧玩芳集」。(影印本第一百四十七册)】  舒岳祥:《阆风集》十二卷 舒岳祥,字景薛,一字舜侯。宁海(浙江)人。宋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生。宝佑四年进士。官奉化尉,终承直郎。宋亡不仕,教授乡里。元大德二年(一二九八)卒。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阆风集》十二卷。 现存《永乐大典》录: 舒岳祥诗 【八条】  舒岳祥避地稿 【一条】  舒岳祥阆风稿 【九十四条】 舒岳祥阆风篆畦集 【一条】  舒岳祥阆风卷 【二条】 以上共一百零六条,校《嘉业堂丛书》本《阆风集》十二卷及《补遗》一卷,馆臣漏辑者七十条。   五月二十八日四绝 【其中第四首已见《阆风集》卷八,题目作《秋夜》,不录。】    其一 鸟独啼意,萤低照去踪。艰危吾辈老,寂寞此心同。    其二 蜂影过窗急,雏声出树繁。经时不吐句,此日独窥园。    其三 雨来元有路,风过本无痕。小立清溪曲,歌眠白石根。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十五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九册)】   口号 敏求善酿能好客,喜与老潘相往还。今日敏求泉下卧,老潘无酒客姜山。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十五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九册)】   无题    其一 江山有恨非吾土,花鸟相逢故恼翁。百岁唯余二十五,一春强半又成空。    其二 宇宙千年更帝霸,春秋万世正乾坤。阴阳定位纲常立,于此推寻见本原。    其三 杏花寒气退三舍,柳絮春光减二分。帘外游丝飞冉冉,窗间野马走纷纷。    其四 欲问醉乡过睡乡,两乡相接两相忘。海棠应是此乡物,醉晕深如午睡长。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十五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九册)】   清绝 道人清绝在中宵,清绝因何生寂寥。最爱读书窗外雨,数声残剩过芭蕉。 【《永乐大典》卷九百「诗」字韵,页十六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九册)】   老铜壶 孙孙子子永享用,下有铭文谁所为。有色无声形制具,不得随俗插花枝。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五十六「壶」字韵,页六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十七册)】   三月二十九日立夏喜晴稍有自适意有自旧京来者问钱湖景物又复怅然 黄梅青李夏方初,新绿池塘浴小。此日头削寒玉,他时鸿喙煮明珠。白头偷果从渠乐,绣眼穿花不我虞。更有长愁无遣处,只今细柳映新蒲。 【《永乐大典》卷二千二百六十七「湖」字韵,页二十八下引「舒岳祥阆风稿」。(影印本第二十册)】   题正中瓠斋诗 大瓠秋成实,垂垂挂旧林。剖坚容五石,济急直千金。瓢饮希贤乐,匏尊共客斟。许由嫌汝聒,掷去是何心。 【《永乐大典》卷二千五百四十「斋」字韵,页九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三十册)】   新成小斋曰剡雪舟以此兴有所思也 银河枕上客星来,残梦西窗水鸟啼。身入布衾如卧雪,当年曾泛戴公溪。 【《永乐大典》卷二千五百四十「斋」字韵,页十九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三十册)】   和俟其按察咏县学古梅 前身自是傅岩梅,持斧江南得得来。一笑见花同臭味,百妖潜影入莓苔。只将冷淡全超俗,肯向繁秾浪占魁。爱惜耆儒如此树,二天雨露好培栽。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八「梅」字韵,页十六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三十五册)】   再和 四教堂前百岁梅,北方豪杰为渠来。清自许根封雪,劲峭何妨骨锁苔。影里青衿饱弦诵,花前玉节照杓魁。林逋只向孤山种,不及文宣庙里栽。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八「梅」字韵,页十六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三十五册)】   问信红梅二章    其一 花到红梅真有韵,人生白发未宜愁。只须竟就花前醉,如此风流不外求。    其二 冻白千林须雪重,暖红一点着春多。哑驴瘦策平去,如此风流奈老何。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九「梅」字韵,页十二上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三十五册)】   红梅 扫尽西风万叶红,梅花一色照青空。天公又恐太枯淡,故着红蓝染雪丛。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九「梅」字韵,页十二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三十五册)】   三月十七日食梅子有感 春事已随花事残,东风急处省凭栏。枝头青子生来苦,守得黄时也自酸。 【《永乐大典》卷二千八百十「梅」字韵,页十八下引「舒岳祥阆风集」。(影印本第三十六册)】   高人 云日弄轻霠,前溪给缓寻。燕翻红雨乱,莺出翠微深。回矣苏门啸,怀哉梁父吟。高人不可见,谁见此时心。 【《永乐大典》卷三千四「人」字韵,页九下引「舒岳祥诗」。(影印本第四十一册)】   老人村 绿树合来无路入,青烟起处有人居。衣冠从俗语言朴,礼乐相忘机巧疏。 【《永乐大典》卷三千五百七十九「村」字韵,页十四下引「舒岳祥阆风篆畦集」。(影印本第五十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