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藏 - 第 3 页/共 7 页
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荧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处,彼为狸,我为鼠,勿用作事,恐伤其父。”《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归藏》云:“昔桀筮伐唐而枚占荧惑曰:‘不吉。不利出征,惟利安处,彼为狸为鼠”,脱“为我”二字。又卷九百一十二引云:“昔者桀筮伐唐而枚占荧惑曰:‘不吉。彼为狸,我为鼠,勿用作事,恐伤其父。’”王氏《汉艺文志考》顺为一节,今依录之。《博物志》引云:“桀筮伐唐而枚占荧惑曰:‘不吉’”,不及爻辞,彼盖约文言之尔。
昔者羿善射,毕十日,果毕之。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 郑母经》。《尚书 五子之歌》正义、《春秋左传 襄四年》义并引《归藏》“羿跸”。
遗爻附案:徐善《四易》谓《归藏》三百八十四爻,是每卦六爻,与《周易》同爻,当属经,传注所引只有《齐母》、《郑母》,其可考者已分属于二篇,其但引卦名与卦名并不详者,未敢强属,故附经后,题“遗爻”以别之。
坤开筮 帝尧降二女为舜妃。《周礼 春官 太卜》贾公彦疏
屯 屯膏。《西溪易说》云:“今以《周易》质之《归藏》,不特卦名用商,卦辞亦用商,如屯之‘屯膏’,师之‘帅师’,渐之‘取女’,归妹之‘承筐’,皆用商《易》旧文。”
师 帅师。《西溪易说》
小毒畜 其丈夫。朱震《汉上易传 丛说》引《归藏 小畜》。
鼎 鼎有黄耳,利取鳣鲤。欧阳询《艺文类聚》卷九十九
仆 良人得其玉,小人得其粟。《太平御览》卷八百四十引作“剥”。马骕《绎史》卷十四引作“君子得其粟”。
节 殷王其国,常毋若谷。《周礼 春官 太卜》贾公彦疏引《归藏》云“见节卦。”罗苹《路史注》引作“常毋谷月。”
归妹 承筐。《西溪易说》
渐 取女。同上
明夷 垂其翼。同上
已上爻辞有卦名可考者依《西溪易说》所次卦序次之,至所引《初乾》“其争言”、《初坤》“荣荦之华”、《初艮》“徼徼鸣狐”、《初兑》“其言语敦”、《初荦》“为庆身不动”、《初离》“离监监”、《初厘》“燂若雷之声”、《初巽》“有鸟将至而垂翼”,虽皆有卦名而皆系“初”字,故入《初经》,不复录此,其无卦名可考者列后。
有白云出自苍梧,入于大梁。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徐坚《初学记》卷一,《文选》卷二十谢元晖《新亭渚别范零陵诗》李善注。
虽有丰隆茎:得云气而结核。《北堂书钞》卷一百五十
乾者,积石风穴之琴。《北堂书钞》
有凫鸳鸯,有雁鹔鸘。《艺文类聚》卷九十二,《太平御览》卷九百二十五,《汉志考》卷一
有人将来,遗我货贝。以至则彻,以求则得。有喜将至。《艺文类聚》卷八十四,《太平御览》卷八十七
君子戒车,小人戒徒。《文选》卷二十研延年《秋胡妻诗》注,王应麟《玉海》卷三十五
有人将来,遗我钱财,自夜望之。《太平御览》卷八百三十五。
归藏 本蓍篇
蓍二千岁而三百茎,其本以老,故知吉凶。张华《博物志》。
蓍末大于本为上吉,蒿末大于本,次吉,荆末大于本次吉,箭末大于本次吉,竹末大于本次吉。蓍一五神,蒿二四神,荆二三神,箭四二神,竹五一神。筮五犯皆藏,五筮之,神皆聚焉。《太平御览》卷七百二十七引《归藏》,按《博物志》云:“蓍末大于本上吉,次蒿,次荆,皆如是”,盖约文言之。朱太史《经义考》云:“当属《本蓍篇》中语”,兹并据以采补。
筮必沐浴斋戒食香,每日望浴蓍,必五浴之。浴龟亦然。《博物志》卷九。
归藏 启筮篇
瞻彼上天,一明一晦。有夫羲和之子,出于阳谷。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 启筮》。
共工人面蛇身朱发。郭璞《山海经注》、罗苹《路史注》并引《归藏 启筮》。
丽山之子,青羽人面马身。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 启筮》,罗苹《路史注》引首句云:“丽山之子鼓”。
羽民之状,鸟喙赤目而白首。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 启筮》。
金水之子,其名曰羽蒙,乃占之曰:“羽民是生百鸟。”《文选》卷十三祢正平《鹦鹉赋》注引作《归藏 殷筮》,《太平御览》卷九百十四作《启筮》,引多“乃之羽民”四字。
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乃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 启筮》。
鲧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熊。同上。
大副之吴刀,是用生禹。《初学记》卷二十二。
昔彼《九冥》,是与帝《辨》同宫之序,是为《九歌》。郭璞《山海经注》引《归藏 启筮》。
不得窃《辨》与《九歌》以国于下。同上。
昔者夏后启享神于晋之虚,作为璇台,于水之阳。《文选》卷四十六王元长《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注,《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归藏 启筮》,又卷一百七十七引作“晋之灵台”,无“昔者”及“于水之阳”。
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初学记》卷二十二引至“钧台”。
逸文凡传纪所引无篇名可考者,皆附于下。
乾为天、为君、为父、为大赤、为辟、为卿、为马、为禾、为血卦。朱震《易丛说》、罗苹《路史注》。
苍帝起,青云扶日,赤帝起,黄云扶月。
东君、云中。司马贞《史记索隐》云:“东君、云中,见《归藏易》。”
昔女娲筮张云幕,枚占之曰:“吉。昭昭九州,日月代极。平均土地,和合四国。”《太平御览》卷七十八,《汉艺文志考》卷一。
昔黄帝与炎神争斗涿鹿之野,将战,筮于巫咸,曰:“果哉而有咎。”《太平御览》卷七十九,《汉艺文志考》引云:“黄帝将战,筮于巫咸”,罗苹《路史注》引云:“昔黄神与炎帝战于涿鹿”。
蚩尤伐空桑,帝所居也。罗苹《路史注》。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邱,作《棡鼓之曲》十章:一曰《雷震惊》,二曰《猛虎骇》,三曰《鸷鸟击》,四曰《龙媒蹀》,五曰《灵夔吼》,六曰《雕鹗争》,七曰《壮士奋》,八曰《熊罴哮》,九曰《石荡崖》,十曰《波荡壑》。《初学记》卷九引“蚩尤”至“青邱”,冯惟纳《诗记》引有《棡鼓之曲》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