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49 页/共 142 页
仇兆鳌曰。群盗。蜀有徐知道。西京有党项羌。东都有史朝义。无归路。公不能归乡。会远方。遇王於梓州也。
倦夜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重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原选者评。王直方曰。东坡云。司空表圣自论其诗。以为得味外味。绿树连村暗。黄花入麦稀。此句最善。又云。棋声花院闭。幡影石坛高。吾尝独游五老峰。入白鹤观。松荫满地。不见一人。唯闻棋声。然后知此句之工。但恨其寒俭有僧态。若子美。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才力富健。云表圣之流远矣。
对雨
莽莽天涯雨。江边独立时。不愁巴道路。恐湿汉旌旗。雪岭防秋急。绳桥战胜迟。
西戎甥舅礼。未敢背恩私。
原选者评。感时忧国。触绪即来。非忠义根於至性者不可强为。所以独冠千古而上继骚雅。
王命
汉北豺狼满。巴西道路难。血埋诸将甲。骨断使臣鞍。牢落新烧栈。苍茫旧筑坛。
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
有感三首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
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
原选者评。洪迈曰。前辈谓。少陵当流离颠沛之际。一饭不忘君。故诗有云。万方频送喜。无乃圣躬劳。 。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天子亦应厌奔走。请君固合思升平。皆是心也。
幽蓟余蛇豕。乾坤尚虎狼。诸侯春不贡。使者日相望。慎勿吞青海。无劳问越裳。
大君先息战。归马华山阳。
原选者评。赵次公曰。左传。吴为封豕长蛇荐食上国。今言余蛇逐於幽蓟。盖史朝义虽灭。尚有未臣服者。青海。谓西羌。越裳。谓东夷。戒之以无事於彼也。
洛下舟车入。天中贡赋均。日闻红粟腐。寒待翠华春。莫取金汤固。长令宇宙新。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
原选者评。中原未得平安报。醉里眉攒万国愁。以韵语摅谠议。其源固自二雅来也。
。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直使泄泄之臣置身无地。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其识解闳远如此。王嗣奭曰。此五诗皆救时之硕画。报主之赤心。自许稷契。真非虚语。
黄生曰。七律之。诸将。责人臣也。五律之。有感。讽人君也。然此虽讽人君。未尝不责其臣。以疆圉国事。败坏至此。皆人臣之罪也。公平日谆谆论社稷。忧时事者。大指尽此。
仇兆鳌曰。此言洛都之非计也。议者谓。帝幸东都。其地舟车咸集。贡赋道均。且传仓多积粟。春待驾临。此特进言者之侈谈耳。岂知国家欲固金汤而新宇宙实不系乎此。若能行俭德以爱人。则盗贼本王臣耳。何必为此迁都之役耶。
王道俊曰。王导。论迁都。云。能宏卫文。大帛之冠。无往不可。若。不绩其麻。
则乐土为墟。公意如此。
送元二适江左
乱后今相见。秋深复远行。风尘为客日。江海送君情。晋室丹阳尹。公孙白帝城。
经过自爱惜。取次莫论兵。
原选者评。刘会孟曰。戒其经过论兵。岂非藩镇节度有难言者乎。此等结语。熟味最是深者。
章梓州水亭
城晚通云雾。亭深到芰荷。吏人桥外少。秋水席边多。近属淮王至。高门蓟子过。
荆州爱山简。吾醉亦长歌。
原选者评。三四佳致。
玩月呈汉中王
夜深露气清。江月满江城。浮客转危坐。归舟应独行。关山同一照。乌鹊自多惊。
欲得淮王术。风吹晕已生。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亭浊酒杯。
原选者评。气象高浑。有如巫峡千寻走云连风。诚为七律中稀有之作。后人无其骨力。
徒肖之於声貌之间。外强而中干。是为不善学杜者。
胡应麟曰。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移。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者。此当为古今七律第一。遣愤闻道花门将。论功未尽归。自从收帝里。谁复总戎机。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威。
莫令鞭血地。再湿汉臣衣。
原选者评。朱鹤龄曰。永泰元年。郭子仪与回纥共破吐蕃。前后赠赉无算。所谓论功未尽归也。京师解严。鱼朝恩统神策军军势浸盛。谁复总戎机。盖讽中人典兵而任子仪之不专也。
送陵州陆使君之任
王室比多难。高官皆武臣。幽燕通使者。岳牧用词人。国待贤良急。君当拔擢新。
佩刀成气象。行盖出风尘。战伐乾坤破。疮痍府库贫。众寮宜洁白。万役但平均。
霄汉赡佳士。泥途任此身。秋天正摇落。回首大江滨。
西山三首
彝界荒山顶。蕃州积雪边。筑城依白帝。转粟上青天。蜀将分旗鼓。羌兵助井泉。
西南背和好。杀气日相缠。
辛苦三城戍。长防万里秋。烟尘侵火井。雨雪闭松州。风动将军幕。天寒使者裘。
浸山贼营垒。回首得无忧。
子弟犹深入。关城未解围。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
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公抱忧国之怀。筹时之略。而又氵存逢乱离。故在梓阆间。有感於朝事边防。凡见诸诗歌者多悲凉激壮之语。而各篇精神焕发。气骨风神并臻其极。熟复长吟。方知为千古绝唱也。
绝句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画角悲。
城上
草满巴西绿。空城白日长。风吹花片片。春动水茫茫。八骏随天子。群臣从武皇。
遥闻出巡守。早晚遍遐荒。原选者评。用周穆。汉武为喻。立言得体。
王嗣奭曰。叙景言情。真堪痛哭。诗之不愧风人者也。
伤春五首
天下兵虽满。春光日自浓。西京疲百战。北阙任群凶。关塞三千里。烟花一万重。
蒙尘清露急。御宿且谁供。殷复前王道。周迁旧国容。蓬莱足云气。应合总从龙。
莺入新年语。花开满故枝。天青风卷幔。草碧水通池。牢落官军速。萧条万事危。
鬓毛元自白。泪点向来垂。不是无兄弟。其如有别离。巴山春色静。北望转逶迤。
日月还相斗。星辰屡合围。不成诛执法。马得变危机。大角缠兵气。钩陈出帝畿。
烟尘昏御道。耆旧把天衣。行在诸军阙。来朝大将稀。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再有朝廷乱。难知消息真。近传王在洛。复道使归秦。夺马悲公主。登车泣贵嫔。
萧关迷北上。沧海欲东巡。敢料安危体。犹多老大臣。岂无嵇绍血。沾洒属车尘。
闻说初东幸。孤儿却走多。难分太仓粟。竞弃鲁阳戈。胡虏登前殿。王公出御河。
得无中夜舞。谁忆大风歌。春色生烽燧。幽人泣薜萝。君臣重脩德。犹足见时和。
原选者评。无穷悲愤。一片忠恳。大雅之后。绝无而仅有。论诗至此。可以表乾里坤。
与天地终始。求之於风容色泽之间。无以涉其藩篱。况堂奥乎。
仇兆鳌曰。此与。有感。皆记时事。缠绵悱恻。发於忠君爱国之诚。当与。洞房。八首并传。
。通鉴。广德元年十月。吐蕃陷京师。上幸陕州。官吏奔散。无复供拟。扈从将士。不免饥馁。乃幸鱼朝恩营。是时下诏征兵。诸将畏程元振谗构。莫有至者。及至行在。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请斩元振以谢天下。乃削其官放归田里。郭子仪合众军击吐蕃。复长安。
放船
送客苍溪县。山寒雨不开。直愁骑马滑。故作泛舟回。青惜峰峦过。黄知橘柚来。
江流大自在。坐稳兴悠哉。
原选者评。颈联语极作意而不伤巧。
吴子良曰。钱起诗。山来指樵火。峰去惜花林。不如此诗颈联。
奉待严大夫
殊方又喜故人来。重镇还须济世才。常怪偏裨终日待。不知旌节隔年回。
欲辞巴徼啼莺合。远下荆门去益鸟催。身老时危思会面。一生襟抱向谁开。
奉寄高常侍
汶上相逢年颇多。飞腾无那故人何。总戎楚蜀应全未。方驾曹刘不啻过。
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天涯春色催迟暮。别泪遥添锦水波。
将赴荆南寄别李剑州
使君高义驱今古。寥落三年坐剑州。但见文翁能化俗。焉知李广未封侯。
路经滟滪双蓬鬓。天入沧浪一钓舟。戎马相逢更何日。春风回首仲宣楼。
原选者评。通体响亮。
申涵光曰。王李七子全学此五六句法。
泛江
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长日容杯酒。深江净绮罗。乱离还奏乐。飘泊且听歌。
故国流清渭。如今花正多。
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
山豁何时断。江平不肯流。稍知花改岸。始验鸟随舟。结束多红粉。欢娱恨白头。
非君爱人客。晦日更添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