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53 页/共 142 页
谒先主庙
惨澹风云会。乘时各有人。力侔分社稷。志屈偃经纶。复汉留长策。中原仗老臣。
杂耕心未已。欧血事酸辛。霸气西南歇。雄图历数屯。锦江元过楚。剑阁复通秦。
旧俗存祠庙。空山泣鬼神。虚檐交鸟道。枯木半龙鳞。竹送清溪月。苔移玉座春。
闾阎儿女换。歌舞岁时新。绝域归舟远。荒城系马频。如何对摇落。况乃久风尘。
孰与关张并。功临耿邓亲。应天才不小。得士契无邻。迟暮堪帷幄。飘零且钓缗。
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
原选者评。格调庄严。气骨浑厚。有典有则。长律当以此为正宗。其开局雄浑。以包举见力量。至於闾闫几换而歌舞自新。写百世不忘之意。可谓善于形容矣。关张耿邓四语。
若云仍切先主因属重复。即云自叙。亦欠分晓。盖世乱身穷。故於君臣遇合之感。功名建树之难。抚时思古。反复寄慨。收归己身。以完。谒。字之意。如此则收拾精神。主意乃有归着。
仇兆鳌曰。以吊古之情。写用世之志。激昂悲壮。感慨淋漓。足令千年上下英雄堕泪。
烈士抚膺。不独记叙庙貌处见其古色斑烂。哀音凄怆也。此诗全以议论成章。他人无此深厚力量。
滟滪堆
巨石水中央。江寒出水长。沉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原选者评。立意宏大。
李祥长曰。少陵剑阁以前皆五古。瞿唐以后多五律。各尽山水之奇。每读一句。令人如目见山水。而又得山水之所以然。总由源本深厚。窥见广大。意无有穷极耳。滟滪滟滪既没孤根深。西来水多愁太阴。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
舟人渔子歌回首。估客胡商泪满襟。寄语舟航恶年少。休翻盐井掷黄金。
原选者评。叶梦得曰。诗下双字极难。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摩诘添。漠漠。阴阴。四字。精彩数倍。不然但是咏景耳。要之当令如老杜。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与。江天漠漠鸟双去。风雨时时龙一吟。等句乃为超绝。
王士正曰。真有万夫之稟。顿挫悲壮两有之。
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翠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白帝城最高楼
城尖径仄旌旆愁。独立缥缈之飞楼。峡坼云霾龙虎卧。江清日抱鼋鼍游。
扶桑西枝对断石。弱水东影随长流。杖藜叹世者谁子。泣血迸空回白头。
原选者评。笔势险绝。与题相配。
王嗣奭曰。此诗真作惊人语。是缘忧世之心发之。以自消垒块。
黄生曰。微见其词。翻成激楚。悲壮之响。变声第一。
诸葛庙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焱欠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峡口二首
峡口大江间。西南控百蛮。城皀连粉堞。岸断更青山。开辟多天险。防隅一水关。
乱离闻鼓角。秋气动衰颜。
时清关失险。世乱戟如林。去矣英雄事。荒哉割据心。芦花留客晚。枫树坐猿深。
疲苶烦亲故。诸侯数赐金。
原选者评。芦花枫树一联隐然苍秀。天池
天池马不到。岚壁鸟才通。百顷青云杪。层波白石中。郁纡腾秀气。萧瑟浸寒空。
直对巫山出。兼疑夏禹功。鱼龙开辟有。菱芡古今同。闻道奔雷黑。初看浴日红。
飘零神女雨。断续楚王风。欲问支机石。如临献宝宫。九秋惊雁序。万里狎渔翁。
更是无人处。诛茅任薄躬。
瞿塘两崖
三峡传何处。双崖壮此门。入天犹石色。穿水忽云根。猱玃须髯古。蛟龙窟宅尊。
义和冬驭近。愁畏日车翻。
原选者评。故作奇语。画出险峻之势。
夔州歌四首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赤甲白盐俱刺天。闾阎缭绕接山巅。枫林橘树丹青合。复道重楼锦绣悬。
瀼东瀼西一万家。江北江南春冬花。背飞鹤子遗琼蕊。相皉凫雏入蒋牙。
蜀麻吴盐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长年三老长歌里。白昼摊钱高浪中。
原选者评。诸作亦自成风调。存之以备一体。
偶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作者皆殊列。名声岂浪垂。骚人嗟不见。汉道盛於斯。
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后贤兼旧列。历代各清规。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
永怀江左逸。多病邺中奇。马录骥皆良马。骐马粦带好儿。车轮徒已斫。堂构惜仍亏。
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缘情慰漂荡。抱疾屡迁移。经济惭长策。飞栖假一枝。
尘沙傍蜂虿。江峡绕蛟螭。萧瑟唐虞远。联翩楚汉危。圣朝兼盗贼。异俗更喧卑。
郁郁星辰剑。苍苍云雨池。两都开幕府。万瞝插军麾。南海残铜柱。东风避月支。
音书恨乌鹊。号怒怪熊罴。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故山迷白阁。秋水隐黄陂。
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
原选者评。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其识解可谓广大精微。前辈飞腾入。余波绮丽为。则操觚秘要。觉陆机。文赋。为繁。昔元稹为甫志曰。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文人之所独专。其推许诚不为过。要未及此二十字之包括也。甫他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与此参观而微会之。于甫之能事思过半矣。
王嗣奭曰。公诗尝言。文章本小技。于道未为尊。此须识其道之所尊者安在。得所尊则文垂千古。失所尊则文止小技。初无二义也。
仇兆鳌曰。前半论诗文。以。文章千古事。为纲领。后半叙境遇。以。缘情慰漂荡。
为关键。漫作潜夫论。虚传幼妇碑。隐以。千古事。自期矣。不敢要佳句。愁来赋别离。仍以。慰漂荡。自解矣。其段落整严。脉理精细如此。
秋兴八首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湧。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原选者评。王嗣奭曰。秋兴。八首。以首章起兴。而后章俱发隐衷。或起下。或承上。或互发。或遥应。总是一篇文字。
浦起龙曰。首章。八诗之纲领也。
黄生曰。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所作也。八诗之中。难为轩轾。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茄。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卢荻花。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张性演义。拈夔府京华为主。以听猿山楼应夔府。以奉使画省应京华。逐层分项。非作者本意。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肥。
原选者评。陈廷敬曰。前三章详夔州而略长安。后五章详长安而略夔州。次第秩然。
闻道长安似奕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
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迟。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
原选者评。陈廷敬曰。末句犹言。历历开元事。分明在眼前。此结本章以起下数章。
黄生曰。下数章皆故国事。特详言之。以舒其悲感耳。或谓寓讥明皇游宴武功之事。
是犹人方痛哭流涕而诬其喜笑怒骂。岂情也哉。蓬莱宫阙对南山。承露金茎霄漠间。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云移雉尾开宫扇。日绕龙鳞识圣颜。一卧沧江惊岁晚。几回青琐点朝班。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或谓上四句用宫殿字太多。五六似早朝语。今按赋长安景事。
自当以宫殿为首。公以布衣召见。感荷主知。故追忆入朝觐君之事。若必全首说秋景。则笔下有秋。意中无兴矣。
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朱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原选者评。王嗣奭曰。城通御气。前则敦伦勤政。苑入边愁。后则耽乐召忧。见一人之身而理乱顿殊也。
陈廷敬曰。此承上章。先宫殿而后池苑也。下继昆明二章。先内苑而及外城也。上下
四章。皆前六句长安。后二句夔州。此章在中间。首句从瞿唐引端。下六句则专言长安事。
具见章法变化之妙。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唯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原选者评。杨慎曰。隋任希古昆明池诗。回望牵牛渚。激赏镂鲸川。见太平气象。
今变为织女石鲸云云。荒烟野草之悲见言外矣。西京杂记。太液池。雕菰凫雁唼喋其间。三辅黄图。宫人泛舟采莲。为巴人棹歌。见人物嬉游富贵。今变为波漂露冷云云。
兵火乱离之状见矣。杜诗妙能翻古语。
昆吾御宿自逶迤。紫阁峰阴入氵美陂。香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佳人拾翠春相问。仙侣同舟晚更移。彩笔昔曾干气象。白头吟望苦低垂。
原选者评。近体以七律为难。唐代名家人不数首。其量固有所止也。独至杜甫。天授神诣。造绝穷微。卓然为千古之冠。如此八首。根源二雅。继迹骚辩。思极深而不晦。情极哀而不伤。九曲回肠。三叠怨调。讽之足以感荡心灵。直使。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其所自云。足以喻矣。又况拳拳忠爱。发乎至情。有溢於语言文字之表者哉。钱谦益笺十得八九。择其合者录之。余人尚有雌黄。亦不知量耳。
浦起龙曰。卒章之在京华无专指。於前三章外别为一例。此则明收入自身游赏诸处。
所谓。向之所欣。已为陈迹。情随事迁。感慨系之。此秋兴之所为作也。为八诗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