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54 页/共 142 页

刘会孟曰。八诗大体。沉雄富丽。哀伤无限。尽在言外。故自不厌确实。小家数不可仿佛耳。   吴渭曰。诗有六义。兴居其一。凡阴阳寒暑。草木鸟兽。山川风景。得於适然之感而为诗者。皆兴也。老杜。秋兴。八首。深诣诗人之阃奥。兴之入律者宗焉。   张诞曰。秋兴。八首。皆雄浑丰丽。沈着痛快。其有感於长安者。但极摹其盛。而所感自寓於中。徐而味之。则凡怀乡恋阙之情。慨往伤今之意。与夫风俗之非旧。盛衰之相寻。所谓不胜其悲者。固已不出乎意言之表矣。卓哉一家之言。忧乎百世之上。此杜子所以为诗人宗仰也。   陈继儒曰。云霞满空。回翔万状。天风吹海。怒涛飞涌。可喻老杜秋兴诸篇。   郝敬曰。秋兴。八首。富丽之词。沌浑之气。力扛九鼎。勇夺三军。真大方家如椽之笔。王元美谓其藻绣太过。肌肤太肥。造语牵率而不接。结响奏合而意未调。如此诸篇往往有之。由其才大而气厚。格高而声宏。如万石之钟不为喁喁细响。河流万里得不千里一曲。子美之於诗。兼综条贯。非单丝独竹。一戛一击可以论宫商者也。   陈廷敬曰。秋兴。八首。命意练句之妙自不必言。即以章法论。分之如骇鸡之犀。   四面皆见。合之如常山之蛇。首尾互应。盖合子长。孟坚如一手者也。   咏怀古迹五首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   原选者评。以庾自比。情事恰合。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原选者评。顾宸曰。李义山诗云。襄王枕上元无梦。莫枉阳台一段云。得此诗之旨。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原选者评。破空而来。势如天骥下坂。明珠走盘。咏明妃者。此为第一。欧阳修。王安石诗犹落第二乘。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难恢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刘克庄曰。卧龙没已千载。而有志世道者皆以三代之佐许之。此诗侪之伊吕伯仲间。   而以肖曹为不足道。此论自子美发之。考亭。南轩近代大儒不能废也。   诸将五首   汉朝陵墓对南山。胡虏千秋尚入关。昨日玉鱼蒙葬地。早时金碗出人间。   见愁汗马西戎逼。曾闪朱旗北斗殷。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生平。   洛阳宫殿化为烽。休道秦关百二重。沧海未全归禹贡。蓟门何处尽尧封。   朝廷衮职谁争补。天下军储不自供。稍喜临边王相国。肯销金甲事春农。   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越裳翡翠无消息。南海明珠久寂寥。   殊锡曾为大司马。总戎皆插侍中貂。炎风朔雪天王地。只在忠臣翊圣朝。   锦江春色逐人来。巫峡清秋万壑哀。正忆往时严仆射。共迎中使望乡台。   主恩前后三持节。军令分明数举杯。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   原选者评。骨力如马。班。议论如董。贾。特缘以韵语耳。既已精理为文。亦复秀气成采。读者於此沿洪流而求深源。然后知甫之所以度越千古也。其诗本自分明。说者纷争。殊为多事。   郝敬曰。此以诗当纪传议论时事。非吟风弄月登眺游览可任兴漫作也。必有子美忧时之真心。又有其识学笔力。乃能斟酌裁补。合度如律。其各首纵横开合。宛是奏议训诰。与三百篇并存可也。   黄生曰。有感。五首。与。诸将。相为表里。大旨在於忠君报国。休兵恤民。安边而弭乱。其老谋硕画。款款披陈。纯是至诚血性语。   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审李宾客之芳一百韵   绝塞乌蛮北。孤城白帝边。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雄剑鸣开匣。群书满系船。   乱离心不展。衰谢日萧然。筋力妻孥问。菁华岁月迁。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   峡束沧江起。岩排石树圆。拂云霾楚气。朝海蹴吴天。煮井为盐速。烧畬度地偏。   有时惊叠嶂。何处觅平川。磖磗双双舞。猕猴垒垒悬。碧萝长似带。锦石小如钱。   春草何曾歇。寒花亦可怜。猎人吹戍火。野店引山泉。唤起搔头急。扶行几屐穿。   两京犹薄产。四海绝随肩。幕府初交辟。郎官幸备员。瓜时犹旅寓。萍泛苦夤缘。   药饵虚狼藉。秋风洒静便。开襟驱瘴疠。明目扫云烟。高宴诸侯礼。佳人上客前。   哀筝伤老大。华屋艳神仙。南内开元曲。常时弟子传。法歌声变转。满座涕潺湲。   吊影夔州僻。回肠杜曲煎。即今龙厩水。莫带犬戎膻。耿贾扶王室。萧曹拱御筵。   乘威灭蜂虿。戮力效鹰鹯。旧物森犹在。凶徒恶未悛。国须行战伐。人忆止戈钅延。   奴仆何知礼。恩荣错与权。胡星一彗孛。黔首遂拘挛。哀痛丝纶切。烦苛法令蠲。   业成陈始王。兆喜出于畋。宫禁经纶密。台阶翊戴全。熊罴载吕望。鸿雁美周宣。   侧听中兴主。长吟不世贤。音徽一柱数。道里下牢千。郑李光时论。文章并我先。   阴何尚清省。沈宋焱欠联翩。律比崑崙竹。音知燥湿弦。风流俱善价。惬当久忘筌。   置驿常如此。登龙盖有焉。虽云隔礼数。不敢坠周旋。高视收人表。虚心味道玄。   马来皆汗血。鹤唳必青田。羽翼商山起。蓬莱汉阁连。管宁纱帽净。江令锦袍鲜。   东郡时题壁。南湖日扣舷。远游凌绝境。佳句染华笺。每欲孤飞去。徒为百虑牵。   生涯已寥落。国步尚迍邅。衾枕成芜没。池塘作弃捐。别离忧怛怛。伏腊涕涟涟。   露菊斑酆镐。秋蔬影涧瀍。共谁论昔事。几处有新阡。富贵空回首。喧争懒著鞭。   兵戈尘漠漠。江汉月娟娟。局促看秋燕。萧疏听晚蝉。雕虫蒙记忆。烹鲤问沉绵。   卜羡君平杖。偷存子敬毡。囊虚把钗钏。未尽坼花钿。甘子阴凉叶。茅斋八九椽。   阵图沙北岸。市暨瀼西巅。羁绊心常折。栖迟病即痊。紫收岷岭芋。白种陆池莲。   色好梨胜颊。穰多栗过拳。敕厨唯一味。求饱或三鳣。儿去看鱼笱。人来坐马鞯。   缚柴门窄窄。通竹溜涓涓。堑抵公畦棱。村依野庙壖。缺篱将棘拒。倒石赖藤缠。   借问频朝谒。何如稳醉眠。谁云行不逮。自觉坐能坚。雾雨银章涩。馨香粉署妍。   紫鸾无近远。黄雀任翩翾。困学违从众。明公各勉旃。声华夹宸极。早晚到星躔。   恳谏留匡鼎。诸儒引服虔。不过输鲠直。会是正陶甄。宵旰忧虞轸。黎元疾苦骈。   云台终日画。青简为谁编。行路难何有。招寻兴已专。由来具飞檝。暂拟控鸣弦。   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落帆追宿昔。衣褐向真诠。安石名高晋。昭王客赴燕。   途中非阮籍。查上似张骞。披拂云宁在。淹留景不延。风期终破浪。水怪莫飞涎。   他日辞神女。伤春怯杜鹃。淡交随聚散。泽国绕回旋。本自依迦叶。何曾藉偓佺。   炉峰生转盼。橘井尚高褰。东走穷归鹤。南征尽跕鸢。晚闻多妙教。卒践塞前愆。   顾凯丹青列。头陀琬琰镌。众香深黯黯。几地肃芊芊。勇猛为心极。清羸任体孱。   金篦空刮眼。镜象未离铨。   原选者评。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洋洋大篇。为后人伐山导源。虽不免铺叙之迹。未可轻议也。丰硕而不失之繁杂。流动而不失之轻儇。汪洋曼衍。后人正未易学步。   卢世曰。此是集中第一首长诗。其中起伏转折。顿挫承递。若断若续。乍离乍合。   波澜承叠。竟无丝痕。真绝作也。风流善价。惬当忘筌。即可取此语以评此诗。   仇兆鳌曰。诗有近体。古意衰矣。近体而有排律。去古益远。长篇排律起於少陵。多至百韵。实为后人滥觞。此篇典雅工秀。才学既优而部伍森严。章法尤为精密。   赠李八秘书别三十韵   往时中补右。扈跸上元初。反气凌行在。妖星下直庐。六龙赡汉阙。万骑略姚墟。   玄朔回天步。神都忆帝车。一戎才汗马。百姓免为鱼。通籍蟠螭印。差肩列凤舆。   事殊迎代邸。喜异赏朱虚。寇盗方归顺。乾坤欲晏如。不才同补衮。奉诏许牵裾。   鸳鹭叨云阁。麒麟滞玉除。文园多病后。中散旧交疏。飘泊哀相见。平生意有余。   风烟巫峡远。台榭楚宫虚。触目非论故。新文尚起予。清秋凋碧柳。别浦落红蕖。   消息多旗帜。经过叹里闾。战连唇齿国。军急羽毛书。幕府筹频问。山家药正锄。   台星入朝谒。使节有吹嘘。西蜀灾长弭。南翁愤始摅。对扬抗士卒。乾没费仓储。   势藉兵须用。功无礼忽诸。御鞍金马要。宫砚玉蟾蜍。拜舞银钩落。恩波锦帕舒。   此行非不济。良友昔相于。去依颜色。沿流想疾徐。沉绵疲井臼。倚薄似樵渔。   乞米烦佳客。钞诗听小胥。杜陵斜晚照。潏水带寒淤。莫话清溪发。萧萧白映梳。   原选者评。黄生曰。时诸将连兵讨崔旰。胜负未决。杜鸿渐以节度使让旰而使诸将各罢兵。公益深愤此事。故于赠李诗中寓词告杜。盖深讽其处事之草草也。   解闷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流。   一辞故国十经秋。每见秋瓜忆故丘。今日南湖采薇蕨。何人为觅郑瓜州。   原选者评。黄生曰。连环勾搭亦绝句弄笔之法。大家时一为之耳。   复忆襄阳孟浩然。清诗句句尽堪传。即今耆旧无新语。漫钓槎头缩项鳊。   原选者评。王士正曰。子美与浩然诗不同调。此诗可谓具眼。次篇亦具眼。公论古人不必苟同也。   不见高人王右丞。蓝田丘壑漫寒藤。最传秀句寰区满。未绝风流相国能。   先帝贵妃今寂寞。荔枝还复入长安。炎方每续朱樱献。玉座应悲白露团。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寄讽微婉。   忆过泸戎摘荔枝。青枫隐映石逶迤。京中旧见无颜色。红颗酸甜只自知。   原选者评。王嗣奭曰。涪州有荔枝园。相传充贡贵妃者。涪去京师尤远。今读公诗。   知出泸戎者是。传称置驿传送数千里色味未变。此驳其无是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