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醇 - 第 47 页/共 142 页

朱瀚曰。气韵淋漓。满纸犹湿。   草堂即事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雾里江船渡。风前径竹斜。寒鱼依密藻。宿鹭起圆沙。   蜀酒禁愁得。无钱何处赊。   原选者评。唐书。肃宗纪。上元二年。以十一月为岁首月。以斗所建辰为名。建子月朔上受朝贺。如正旦仪。   王十七侍御抡许携酒至草堂奉   寄此诗便请邀高三十五使君同到   老夫卧稳朝慵起。白屋寒多暖始开。江鹳巧当幽径浴。邻鸡还过短墙来。   绣衣屡许携家酝。皂盖能忘折野梅。戏假霜威促山简。须成一醉习池回。   原选者评。朱瀚曰。真率如话。而矩度谨严。   陪李七司马皂江上观造竹桥   即日成往来之人免冬寒入水聊题短作简李公   把烛成桥夜。回舟坐客时。天高云去尽。江迥月来迟。衰谢多扶病。招邀屡有期。   异方乘此兴。乐罢不无悲。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更得几回闻。   原选者评。绝句独主风神。此则音韵铿然矣。   仇兆鳌曰。风华流丽。顿挫抑扬。虽太白。少伯无以过之。其首句点题而下作承转。   乃绝句正法也。李白。苏台览古。云。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亦然。   少年行   马上谁家薄媚郎。临阶下马坐人床。不通姓字粗豪甚。指点银瓶索酒尝。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少年意态神情。跃跃欲动。是善于写生者。   凭何十一少府邕觅桤木栽   草堂堑西无树林。非子谁复见幽心。饱闻桤木三年大。与致溪边十亩阴。   赠别何邕   生死论交地。何由见一人。悲君随燕雀。薄宦走风尘。绵谷元通汉。沱江不向秦。   五陵花满眼。传语故乡春。   赠别郑炼赴襄阳   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润峨眉晚。天高岘首春。   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   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汲黯匡君切。廉颇出将频。直词才不世。雄略动如神。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   层城临暇景。绝域望余春。旗尾蛟龙会。楼头燕雀驯。地平江动蜀。天润树浮秦。   帝念深分阃。军须远算缗。花罗封蛱蝶。瑞锦送麒麟。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征南多兴绪。事业暗相亲。   原选者评。仇兆鳌曰。桂诗佳句。如。地卑荒野大。天远暮江迟。与。地阔峨眉晚。   天高岘首春。工力相敌。若。地平江动蜀。天阔树浮秦。更是函盖乾坤。   严中丞枉驾见过   元戎小队出郊坰。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   扁舟不独如张翰。皂帽还应似管宁。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广州段功曹到得杨五长史谭书功曹却归聊寄此诗   卫青开幕府。杨仆将楼船。汉节梅花外。春城海水边。铜梁书远及。珠浦使将旋。   贫病他乡老。烦君万里传。   送段功曹归广州   南海春天外。功曹几月程。峡云笼树小。湖日落船明。交趾丹砂重。韶州白葛轻。   幸君因旅客。时寄锦官城。   绝句漫兴   手种桃李非无主。野老墙低还似家。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原选者评。陆游曰。白乐天用。相。字多作。思必。切。如。为问长安月。如何不相离。是也。此诗。相欺。亦当从入声读。   懒慢无堪不出村。呼儿日在掩柴门。苍苔浊酒林中静。碧水春风野外昏。   原选者评。李东阳曰。少陵。漫兴。诸绝句。有古竹枝词意。跌宕奇古。超出诗人蹊径。韩退之亦有之。   江畔独步寻花绝句   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敧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映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绝句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人行。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门。   原选者评。老杜七言绝句。在盛唐中独创一格。论者多所訾议。云非正派。当由其才力横绝。偶为短句。不免有蟠曲之象。正如骐骥骅骝。一日千里。捕鼠则不如狸犭生。不足为甫病也。然其间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不特。花卿。龟年。数首之推绝唱。即此诸作。   何尝不风调致佳乎。读者故当别具只眼。不为耳食。   朱鹤龄曰。斩新。上番。皆唐人方言。元诗。飞舞是春雪。因依上番梅。则上番不专为竹也。独孤及诗。旧日霜毛一番新。亦读去声。   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原选者评。庾信传赞。杨子云有言。诗人之赋丽以则。词人之赋丽以淫。若以庾氏方之。斯又词赋之罪人也。   杨王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劣于汉魏近风骚。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原选者评。浦起龙曰。上抑下扬。极有分寸。   才力应难夸数公。凡今谁是出群雄。或看翡翠兰苕上。未掣鲸鱼碧海中。   原选者评。王洙曰。第三诗借王。卢反复言之。以谓纵使不及汉魏风骚。毕竟皆异材也。注谓指卢王为。尔曹。是全失前后语气。数公。谓上所指也。翡翠兰苕极绝巧之态。   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窃攀屈宋宜方驾。恐与齐梁作后尘。   原选者评。李因笃曰。中原七子。大言相高。其病正坐此。   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原选者评。以诗论文于绝句中又属创体。此元好问。论诗绝句。之滥觞也。六朝四子之文。自是天地精华。不可磨灭。其所成就虽逊古人。要非浅薄疏陋之徒所可轻议。宜甫之直言诃之也。翡翠兰苕。鲸鱼碧海。所见何其高阔。上亲风雅。转益多师。解人不当尔耶。此六诗固不当以字句工拙计之。   王嗣奭曰。此亦公之自道也。公诗祖述三百而旁搜诸家以集其成。如楚骚。汉魏乐府铙歌。齐梁以来甚多仿效而公独无之。然读其诗。皆三百之嫡派。古人之雁行也。其所师可知矣。如孔子。识大识小无不学。而贤不贤皆师矣。不如是何以谓之集大成哉。   浦起龙曰。后生轻薄。附远而女曼近。盖远者论定既久。不敢置喙。至于近人则哆口诋诃。以高自夸诩。剽窃古人影响。博其谈资。究于古人所谓师承派别之源流。茫乎未有闻也。少陵焉。而作是诗。有慨乎言之也。   故使笼宽织。须知动损毛。看云莫怅望。失水任呼号。六翮曾经剪。孤飞卒未高。   且无鹰隼虑。留滞莫辞劳。   花鸭   花鸭无泥滓。阶前每缓行。羽毛知独立。黑白太分明。不觉群心妒。休牵众眼惊。   稻粱沾汝在。作意莫先鸣。   原选者评。顾宸曰。 。遣留滞也。花鸭。戒多言也。此虽咏物。实自咏耳。   畏人   早花随处发。春鸟异方啼。万里清江上。三年落日低。畏人成小筑。褊性合幽栖。   门径从榛草。无心走马蹄。   远游   贱子何人记。迷方著处家。竹风连野色。江沫拥春沙。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   似闻胡骑走。失喜问京华。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唯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原选者评。孙仅所云。夐邈高耸。若凿太虚而口敫万窍。此类是已。流连光景。何足语此。朱鹤龄曰。按史。是时分剑南为两节度。而西山三城列戍。百姓罢于调役。高适尝上疏论之。不纳。公诗当为此而作。故有。人事萧条。之叹。水槛遣心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原选者评。叶梦得曰。诗语忌过巧。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之妙。如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尝上浮而氵念。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胜。唯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句。   屏迹二首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   杖藜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原选者评。讠于谟定命。远犹辰告。谢安石爱之如此。颔联允为雅人深致。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舍影漾江流。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百年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原选者评。洪仲曰。末联以旷达寓悲凉也。   奉酬严公寄题野亭之作   拾遗曾奏数行书。懒性从来水竹居。奉引滥骑沙苑马。幽栖真钓锦江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