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贾大夫谇范叔 - 第 13 页/共 20 页
外宽而内直,自设於隐栝之中,直己而不直於人,以善存,亡汲汲,盖蘧伯玉之行也。
孝子慈幼,允德禀义,约货去怨,盖柳下惠之行也。
其言曰:君虽不量於臣,臣不可以不量於君,是故君择臣而使之,臣择君而事之,有道顺君,无道横命;晏平仲之行也。
德恭而行信,终日言不在尤之内,在尤之外,贫而乐也,盖老莱子之行也。
易行以俟天命,君下位而不援其上;观於四方也,不忘其亲;苟思其亲,不尽其乐;以不能学为己终身之忧,盖介山子推之行也。”
●五帝德第六十二
宰我问於孔子曰:“昔者予闻诸荣伊,言黄帝三百年。请问黄帝者人邪?亦非人邪?何以至於三百年乎?”孔子曰:“予!禹、汤、文、武、成王、周公,可胜观也!夫黄帝尚矣,女何以为?先生难言之”宰我曰:“上世之传,隐微之说,卒业之辨,ウ昏忽之,意非君子之道也,则予之问也固矣。”
孔子曰:“黄帝,少典之子也,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慧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治五气,设五量,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豹虎,以与赤帝战於版泉之野,三战然後得行其志。黄帝黼黻衣,大带黼裳,乘龙,以顺天地之纪,幽明之故,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草木,故教化淳鸟兽昆虫,历离日月星辰;极畋土石金玉,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生而民得其利百年,死而民畏其神百年,亡而民用其教百年,故曰三百年。”
宰我请问帝颛顼。孔子曰:“五帝用记,三王用度,女欲一日辨闻古昔之说,躁哉予也。”宰我曰:“昔者予也闻诸夫子曰:‘小子无有宿问。’”
孔子曰:“颛顼,黄帝之孙,昌意之子也,曰高阳。洪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履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民,诚以祭祀。乘龙而至四海:北至於幽陵,南至於交趾,西济於流沙,东至於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励。
宰我曰:“请问帝喾。”孔子曰:“元嚣之孙,乔极之子也,曰高辛。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博施利物,不於其身;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取地之财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历日月而迎送之,明鬼神而敬事之。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春夏乘龙,秋冬乘马,黄黼黻衣,执中而获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顺。”
宰我曰:“请问帝尧。”孔子曰:“高辛之子也,曰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富而不骄,贵而不豫;黄黼黻衣,丹车白马。伯夷主礼,龙、夔教舞,举舜、彭祖而任之,四时先民治之。流共工於幽州,以变北狄;放兜于崇山,以变南蛮;杀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其言不贰,其行不回,四海之内,舟舆所至,莫不说夷。”
宰我曰:“请问帝舜。”孔子曰:“乔牛之孙,瞽叟之子也,曰重华。好学孝友,闻于四海;陶家事亲,宽裕温良。敦敏而知时,畏天而爱民,恤远而亲亲。承受大命,依于倪皇;明通知,为天下工。使禹敷土,主名山川,以利於民;使后稷播种,务勤嘉,以作饮食;羲、和掌历,敬授民时;使益行火,以辟山莱;伯夷主礼,以节天下;夔作乐,以歌舞,和以钟鼓;皋陶作士,忠信疏通,知民之情;契作司徒,教民孝友,敬政率经。其言不惑,其德不慝,举贤而天下平。南抚交、大、教,鲜支、渠、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羽民。舜之少也,恶悴劳苦,二十以孝闻乎天下,三十在位,嗣帝所,五十乃死,葬於苍梧之野。”
宰我曰:“请问禹。”孔子曰:“高阳之孙,鲧之子也,曰文命。敏给克济,其德不回,其仁可亲,其言可信;声为律,身为度,称以上士;穆穆为纲为纪。巡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为神主,为民父母;左准绳,右规矩;履四时,据四海;平九州,戴九天,明耳目,治天下。举皋陶与益,以赞其身,举干戈以征不享、不庭、无道之民;四海之内,舟车所至,莫不宾服。”
孔子曰:“予!大者如说,民说至矣;予也,非其人也。”宰我曰:“予也不足,诚也,敬承命矣。”他日,宰我以语人,有为道诸夫子之所。孔子曰:“吾欲以颜色取人,於灭明邪改之;吾欲以语言取人,於予邪改之;吾欲以容貌取人,於师邪改之。”宰我闻之,惧,不敢见。
●帝系第六十三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
黄帝产元嚣,元嚣产乔极,乔极产高辛,是为帝喾。
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
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
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句芒产乔牛,乔牛产瞽叟,瞽叟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
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黄帝居轩辕之邱,娶于西陵氏之子,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氵氐水,昌意降居若水。
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颛顼娶于滕氏,滕氏奔之子谓之女禄,氏产老童。
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纟呙,氏产重黎及吴回。
吴回氏产陆终。
陆终氏娶于鬼方氏,鬼方氏之妹谓之女ㄨ,氏产六子;孕而不粥,三年,启其左胁,六人出焉。其一曰樊,是为昆吾;其二曰惠连,是为参胡;其三曰{饯},是为彭祖;其四曰莱言,是为云郐人;其五曰安,是为曹姓;其六曰季连,是为芈姓。
季连产什祖氏,什祖氏产内熊,九世至于渠,娄鲧出。
自熊渠有子三人,其孟之名为无康,为句王;其中之名为红,为鄂王;其季之名为疵,为戚章王。
昆吾者,卫氏也;参胡者,韩氏也;彭祖者,彭氏也;郐人者,郑氏也;曹姓者,邾氏也;季连者,楚氏也。
帝喾卜其四妃之子,而皆有天下。上妃有邰氏之女也,曰姜原,氏产后稷;次妃有氏之女也,曰简狄,氏产契;次妃曰陈隆氏,产帝尧;次妃陬訾氏,产帝挚。
帝尧娶于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氏。
帝舜娶于帝尧之子,谓之女氏。
鲧娶于有莘氏之子,谓之女志氏,产文命。
禹娶于涂山氏之子,谓之女╂氏,产启。
●劝学第六十四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矣,青取之於蓝,而青於蓝;水则为冰,而寒於水;木直而中绳,柔而为轮,其曲中规,枯暴不复挺者,柔使之然也。
是故不升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道,不知学问之大也。于越戎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者,教使之然也。
是故木从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如日参己焉,故知明则行无过。诗云:“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恭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长於无咎。
孔子曰:“吾尝终日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吾尝而望之,不如升高而博见也;升高而招,非臂之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非声加疾也,而闻者著;假车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海;君子之性非异也,而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鸟,名曰妄鸠,以羽为巢,编之以,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子死卵破,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兰氏之根,怀氏之苞,渐之氵中,君子不近,庶人不服,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
是故君子靖居恭学,身致志,处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僻邪而道中正也。
物类之从,必有所由;荣辱之来,各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殆教亡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折,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布薪若一火就燥,平地若一水就湿,草木畴生,禽兽群居,物各从其类也。
是故正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召祸,行有招辱,君子慎其所立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川,蛟龙生焉;积善成德,神明自传,圣心备矣。是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跞,不能千里;驽马无极,功在不舍;楔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
夫寅无爪牙之利,筋脉之强,上食土,下饮黄泉者,用心一也。蟹二螯八足,非蛇夔之穴,而无所寄者,用心躁也。是故无愤愤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绵绵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涂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腾蛇无足而腾,<鼠石>鼠五伎而穷。诗云:“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若结兮。”君子其结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夫声无细而不闻,行无隐而不行;玉居山而木润,渊生珠而岸不枯;为善而不积乎?岂有不至哉?
孔子曰:“野哉!君子不可以不学,见人不可以不饰。”不饰无貌,无貌不敬,不敬无礼,无礼不立。夫远而有光者,饰也;近而逾明者,学也。譬如ㄜ邪,水潦氵属焉,莞蒲生焉,从上观之,谁知其非源泉也。
珠者,阴之阳也,故胜火;玉者,阳之阴也,故胜水;其化如神,故天子藏珠玉,诸侯藏金石,大夫畜犬马,百姓藏布帛。不然,则强者能守之,知者能秉之,贱其所贵,而贵其所贱;不然,矜寡孤独不得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