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乘 - 第 8 页/共 13 页
《外台秘要》:野猫肉,作羹臛,治痔及鼠瘘。
《儒门事亲》:正月勿食野猫肉,能伤神。
《本草衍义》:野猫阴茎,治妇人月水不通,男子阴【疒颓】。
《本草蒙筌》:野猫,骨在头者,尤良。(张杲曰:华佗有狸骨散,用其头。)
《证类本草》:野猫骨,能镇心安神。
《本草衍义补遗》:野猫骨,杀虫治疳瘰疬。
《外台秘史》:野猫骨,炙研为丸服,治痔及瘘甚效。
《日华诸家本草》:野猫膏,治鼷鼠咬人成疮。
《洁古珍珠囊》:野猫肝,治鬼疟。(《卫生宝鉴》同。)
《雷公炮炙论》:野猫屎,五月收干者可用。
《千金食治》:野猫屎,烧灰,傅小儿,鬼舐头疮。
《正字通》:狸,野猫也,有数种。大小如狐,毛杂黄黑,有斑如猫,而圆头大尾者,为猫狸,善窃鸡鸭,其气臭,肉不可食。有斑如【豸区】虎,而尖头方口者,为虎狸,善食虫鼠果实,其肉不臭,可食。似虎狸而尾有黑白钱文相间者,为九节狸,皮可供裘领。《宋史》:安陆州贡野猫花猫,即此二种也。一种似猫狸,而绝小,黄斑色,居泽中,食虫鼠及草根者,名【犭卂】(音迅。)
《一统志》:安陆产野猫花猫,其皮皆岁输贡。
《字林》:狸,伏兽,似【豸区】。
《埤雅》:兽之在里者,故从里,穴居,【艹狸】伏之兽也。
《本草衍义》:狸,形类猫,其文有二:一如连钱,一如虎文,皆可入药,肉味与狐不相远。
《图经本草》:狸,类甚多,虎狸堪用,猫狸不佳。(陶弘景曰:猫狸亦好。)
《识小编》:蜃炭攻狸。
《癸辛杂识》:捕狸之法,必用烟薰其穴,却于别处开穴,张罥捕,如拾芥。
《礼记》:内则狸,去正脊。注:为食之不利人也。
《淮南子》:狸头愈鼠。高诱云:鼠啮人,创狸愈之。
《急效方》:瘰疬已溃,狸头烧灰,傅之。
《太平圣惠方》:狸头蹄骨,治瘰疬肿痛。
《卫生宝鉴》:神应丹,用狸全身烧过入药。
《花木鸟兽集类》:斗鸡,以狸膏涂头,则胜,鸡畏狸故也。
《尔雅》:狸,其足蹯,其迹×。注:×音钮,指头处也。
又:狸子【豸隶】。注:今或呼【豸丕】狸。(字林:【豸丕】,狸也。)
《方言》:狸,或谓之【豸来】,或谓之【豸丕】,或谓之×。
《封禅书》注:狸曰不来。(李时珍曰:野猫之狸,未识即此否。)
《抱朴子》:老狸曰令长。
《搜神记》:齐顷公生于野,狸乳之。
《大周正乐记》:曾子曰,吾昼卧,梦见一狸。
《后汉书》:费长房见一书生,曰此狸也。
《旧唐书》:武宏度父卒,庐墓侧有狸往来,甚驯。
《郁离子》:有狸夜取郁离子之鸡,追之弗及。明日从者檴其入之所以鸡,狸来而絷焉,身缧而口足犹在鸡,且掠且夺之,至死弗肯舍。
《梨洲野乘》:吴康斋蓄一鸡司晨,为狸所啮,作诗焚于土谷神祠云:“吾家住在碧峦山,养得雄鸡作凤看。却被野狸来啮去,恨无良犬可追还。甜株树下毛犹湿,苦竹丛头血未干。本欲将情诉上帝,题诗先告社公坛。”后一夕,雷雨天明,见狸震死坛前。
《关西故实》:苏武啮雪吞毡之日,天哀其忠贞,遣牝狸与之作伴,日则觅食哺之,赖以不死。武感其义,遂与为偶,因生一子。李陵书云:“足下允子无恙,”即狸之所生也,并无胡妇生子焉。
《幽明录》:费升为九里吏,向暮,女子来寄宿,升作酒食,至夜,升弹琵琶,令女歌,声甚媚,寝处向明,猎人至,群犬入屋,咬死于床,成大狸。
《法苑珠林》:晋海西公时有孝子,母终,家贫无以葬,因移柩深山结坟,昼夜不休。将暮,有一妇人抱儿来寄宿,既睡,乃是一狸,拖一乌鸡,孝子因打杀,掷后坑中。明日,有男子来问:“细小昨行遇夜寄宿,今何在?”孝子云:“止有一狸,即已杀之。”男子曰:“君枉杀,我妇何得言狸,今何在?”因共至坑,视狸已成妇人,死在坑中,男子因缚孝子付官,应偿死。孝子乃谓令曰:“此实妖魅,但出猎犬则可知,”令放犬,便化为老狸,射杀之,视前死妇人,已还成狸。
又:晋太元中,瓦宫佛图前,淳于矜送客至石头城南,逢一女子,美姿容,矜悦之,二情既和,便结为伉俪。经久,养两儿。有猎者过,狗突入×,妇儿并成狸。
《花木鸟兽集类》:晋乐广为河南尹,先是河南官舍多妖怪,前尹皆不敢处正寝,广居之不疑,见墙下有孔,掘墙得狸杀之,其怪遂绝。(亦见传子。)
《搜神记》:刘伯祖为河东太守,所止承尘上有神,能语,每诏书下,必预告消息,伯祖以羊肝啖之,醉而现形,乃一老狸。
《异闻录》:王度至程雄家,新受寄一婢,颇端丽,名曰鹦鹉。度疑其精魅,引镜逼之,化为老狸。
《志奇》:句容县民黄审,耕于田,有妇人过之,日日如此。审疑焉,以长镰斫其所随婢妇化为狸走去,视婢乃狸尾耳。
《文昌杂录》:资阳县民支渐,葬母,自负土成坟,有夜狸来看上土,久之方去。
《盤山志》:野狸能食,狸故山中之猫,难蓄。
《本草纲目》:灵猫,一名灵狸,或作蛉狸,一名香狸,一名神狸,《星禽真形图》有心月狐,其神狸乎。
《酉阳杂俎》:香狸,有四外肾。
《异物志》:灵狸一体自为阴阳,刳其水道,连囊以酒,洒阴干,其气如麝,杂入麝香中,罕能分别。(陈藏器曰:灵猫生南海山谷,状如狸,自为牝牡,其阴如麝,功亦相似。
《西域记》:黑契丹出香狸,粪溺皆香如麝气。
《丹铅录》:香狸,文如金钱豹,此即《楚词》所谓“乘赤豹兮载文狸”。王逸注为神狸者也。《南山经》:亶爰之山,有兽焉,状如狸而有髦,其名曰类,自为牝牡,食者不妒。补注云:土人谓之香髦。《列子》亦云:亶爰之兽,自孕而生,曰类,疑即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