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乘 - 第 7 页/共 13 页

【报】   《酉阳杂俎》:李和子性忍,常攘猫犬食之。常臂鹞立于衢,见二人紫衣,呼曰:“公非李和子乎?冥司追公。”因探怀中,出一牒,印窠犹湿。见其姓名,分明为猫犬四百六十头论诉事。和子惊惧,弃鹞子拜祈之,且曰:“必为我暂留。”鬼固辞,不获已,曰:“君办钱四十万,为君假三年命也。”和子遽归,货衣具楮,焚之。及三日,和子卒。鬼言三年,盖人间三日也。      《夷坚志》:庖婢庆喜,置兔腊于厨,为猫窃食,而遭主母责骂,不胜愤愤,擒猫掷于积薪之上,适有木叉,正与腹值,签此洞过,肠胃流出,呼弥一昼夜而绝。后一岁,此婢因暴衣士失脚仆地,为铦竹片所伤,小腹穿破,洒血被体,次日而亡,盖猫报也。      《夷坚附录》:唐侩之长子,偶自外拿市脯一块入室,旋为猫所啖,及酒暖,脯失之床畔,一铁火匙,随手即将其猫,一击而毙。是晚,侩子即得病,立见其猫,不离左右,半夜叫嚎而亡。      《矩斋杂记》:一村农蓄猫,色纯黑,猫傍炉火熟睡,遂熔锡叶口灌之,取其皮为冠。数日后,忽大呼“猫啮我喉”,喉舌塞,不下食而死。      《滦阳消夏录》:某夫人喜食猫,得猫则先贮石灰于罂,投猫于内,而灌以沸汤。猫为灰气所蚀,毛尽脱落,不烦挦治;血尽归于脏腑,肉白莹如玉,云味胜鸡雏十倍也。后夫人病危,呦呦作猫声,数十余日乃死。   又:一宦家子,好取猫犬之类,拗折其足捩之,观其孑孑跳号以为戏,所杀甚多。后生子女,皆足踵反向。   【言】   《北梦琐言》:左军容使严遵美,一日发狂,手足舞蹈,旁有一猫一犬,猫忽谓犬曰:“军容改常矣,癫发也。”犬曰:“莫管他。”俄而舞定,自异猫犬之言。遇昭宗播迁,乃求致仕,竟免于难。(陶宗仪曰:今人谓易其所守为改常,盖本于此。)      《续墨客挥犀》:鄱阳龚纪,应进士举,其家众妖竞作,召女巫使治之。有一猫正卧炉侧,家人指谓巫曰:“吾家百物皆为异,不为异者,独此猫耳。”于是,猫亦人立,拱手而言曰:“不敢。”巫大骇,驰去。数日,捷音至,知妖异未必尽为祸也。②   【化】   《稽神录》:王建称,尊于蜀其嬖臣唐道袭为枢密使,夏日在家,会大雨,其所畜猫戏水于檐下,稍稍而长,俄而前足及檐,忽雷电大至,化为龙而去。   【鬼】   《隋书•外戚传》:独孤陀性好左道,其外祖母高氏先事猫鬼,转入陀家。会献皇后及杨素妻郑氏俱有疾,召医者视之,皆曰:“此猫鬼疾也。”上以陀后之异母弟,陀妻杨素之异母妹,由是意陀所为,令推案之。陀婢徐阿尼言,事猫鬼,每以子日夜祀之。子者,鼠也。其猫鬼每杀人,所死家财物潜移于畜猫鬼家。陀尝从家中素酒,其妻曰:“无钱可酤。”因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越公家,使我足钱。”阿尼便咒之。居数日,猫鬼向素家。后上初从并州还,陀于园中谓阿尼曰:“可令猫鬼向皇后所,使多赐吾物。”阿尼复咒之,遂入宫中。杨远遣阿尼呼猫鬼,阿尼于是夜中置香粥一盆,以匙扣而呼之曰:“猫女可来,无住宫中。”久之,阿尼面色黄青,若被牵曳者,云猫鬼已至。上赐陀夫妻死。      《金谷园记》:隋文帝开皇十八年五月,禁畜猫鬼、蛊毒、厭昧、野道者。      《朝野佥载》:隋大业之季,猫鬼事起,家养老猫,为厭魅,颇有神灵。递相诬告,郡邑被诛者,数千余家。②      《唐律疏义》:畜猫鬼者,流三千里。      《邵真人青囊杂纂》:猫鬼、老狸,野物之精变为鬼蜮,依附于人,人畜之,以毒害人,其病,心腹刺痛,食人肺腑,吐血而死。      《古今录验方》:妖魅猫鬼病,人不肯言鬼,以鹿角屑捣末,水服,即言实也。(《保生余录》同。)      《千金方》:猫鬼野道,用相思子、蓖麻子、巴豆各一枚,朱砂末蜡各四铢,合捣×服之,即以灰围患人面前,着火中沸,即书一十字于火上,其猫鬼者死也。      《外台秘要》:猫鬼、野道,歌哭不自由,五月五日自死赤蛇,烧灰,井华水服。   【魈】   《夷坚志》:临安周五之女,美姿容,忽若有所迷,昼眠则终日不寤,夜则达旦忘寝,每到晚,必洗妆再饰,更衣一新,中夜昵昵如与人语。父母以为忧,有羽三者,问其故,周具告之。羽曰:“此猫魈也。”运法剑斩其首,女豁然醒,魈遂绝。      【精】   《洁古珍珠囊》:用蚕豆四十九粒,阴阳水浸端午时,咒之,埋室西北地下,令猫踞其上,七日化为猫精。      《夷坚志》:顾端仁秀才,未娶妻。一日,恍惚间见一少女,颜貌光丽,从外入,径造其前。秀才以堕溺色爱,殆如痴人,而女子每夕必至。其父疑惧,率之投黄法师,黄曰:“此必猫精也,当为诛绝。”书三符,授之。其夕,女不至。经数月,复来,咄曰:“汝太无情,使黄法师害我,今三符皆在我手矣。”秀才迷,疾而殂。      【怪】   《说听》:金华猫,畜之三年后,每于中宵,蹲踞屋上,伸口对月,吸其精华,久而成怪,逢妇则变美男,逢男则变美女。凡遇怪者,日久成疾,夜以青衣覆被上,迟明视之,若有毛,必潜约猎徒,牵数犬,至家捕猫,剥皮炙肉食,疾者方愈。若男病而获雄,女病而获雌,则不治矣。府庠张广文有女,年十八,殊色也,为怪所侵,发尽落,后捕得雄猫,始瘳。      《子不语》:靖江张氏婢美,有绿眼人戏之,每交合,其阴如刺,痛不可忍。张疑为猫怪,广求符术,不能制,既而雷震死一猫,大如驴。②   【仙】   《山川记异》:河南永宁天坛山中岩,有仙猫洞,世传燕真人丹成,鸡犬俱升仙,独猫不去,人尝见之,就洞呼仙哥,则闻有应者。(亦见《图书编》。又:元好问《仙猫洞诗》自注:是日,儿子叔仪呼猫,闻有应者。)   卷五      【种类】   《玉屑》:中国无猫,种出于西方天竺国,不受中国之气。释氏因鼠咬坏佛经,故畜之。唐三藏往西方取经带归,养之,乃遗种也。      《剑南诗稿》:海州猫,为天下第一。      《华彝考》:朱彰为陕西庄浪驿丞,西番使臣入贡一猫,道经于驿彰馆,之使驿,问猫何异而上贡。使臣云:“欲知其异,今夕请试之,即可见矣。”其猫盛罩猫于铁笼,明日有数十鼠伏笼外,尽死。使臣云:“此猫所在,虽数里外,鼠皆来伏死。”盖猫之王也。(亦见《续巳编》)②      《酉阳杂俎》:楚州射阳猫,有褐花色者;灵武猫,有青骢色者。      《夷坚志》:临安小巷民孙三者,一夫一妇,每旦携热肉出售,常戒其妻曰:“照管猫儿,都城并无此种,莫要教外闻见。若放出,必被人偷去,切须挂念。”日日申言不已,邻里未尝相往还,旦数闻其语,或云:“想只是虎斑,旧时罕有,如今亦不足贵。”一日,忽拽索出,到门,妻急抱回,见者皆骇。猫乾红深色,尾足毛须尽然,无不叹羡。孙三归,痛箠其妻,已而浸浸达于内侍之耳,即遣人以直评买。孙拒之曰:“我爱此猫如性命,异能割舍?”内侍求之甚力,竟以钱三百千取之。内侍得猫,不胜喜,欲调驯然安贴,乃以进入。已而色泽渐淡,才及半月,全成白猫。走访孙氏,既徙居矣。盖用染马缨绋之法,积日为伪。前之告戒、箠怒,悉奸计也。      《日知录》:山东、河北人谓牝猫为“女猫”。《隋书•外戚传》:猫女可来,无住宫中。”是隋时已有此语。      《江南野史》:曹翰使江南,韩熙载使官妓徐翠筠为民间妆饰,红丝标杖,引弄花猫,以诱之。      《一统志》:暹罗产狮猫。      《事物绀珠》:狮猫,身大长毛、蓬尾。(吴之振有《咏狮子猫》诗。)      《咸淳临安志》:都人畜猫,长毛白色者,名狮猫。盖不捕之猫,徒以观美,特见贵爱。      《老学庵笔记》:秦会之孙女封崇国夫人者,谓之童夫人,盖小名也。方六七岁,爱一狮猫,忽亡之,立限令临安府访求。及期,猫不获,府为捕系邻居民家,且欲劾兵官。兵官惶恐,步行求猫,凡狮猫悉捕致,而皆非也。乃赂入宅老卒,询其状,图百本于茶肆张之。府尹因嬖人祈恳,乃已。(《西湖志余》曰:府尹曹泳,因嬖人以金猫贿恳,乃已。)      《物理小识》:狮子猫,炙猪肝与食,令猫×润。      《尔雅注》:蒙颂,即蒙贵,状如蜼而小,紫黑色,可畜,健捕鼠,胜于猫,九真、日南皆出之。(通雅:蒙贵,或作蒙贲。)      《天香楼偶得》:蒙贵非猫也,今人称猫曰蒙贵,误。      《广志》:蒙[犭贵]有白有黑,有紫色,高足结尾,喜食鸡。      《海语》:蒙贵一作[犭贵],俱状酷类猫而大,诸国皆产,惟暹罗者良,舶估挟至广州,当猫见而避之,豪家每千金易一云。      《台海采风录》:海鼠大如豕,重百斤,目正赤,然犹畏猫,或畜之别囿,遇[犭蒙][犭贵],啮其目死焉。      《诗》:有猫有虎。注:猫,虦猫也,传猫似虎,浅毛者也。      《尔雅》:虎窃毛,谓之虦猫。注:窃,浅也。      《事物绀珠》:野猫,亦入人家,但难驯,其毛可作笔。      《夷坚志》:临江军治内,野猫两目如丹,出则以前足抱头而睢盱人立,凡见之者,必有灾咎。      《食物本草》:野猫,肉味甘平,无毒。      《千金方》:野猫肉,补中益气,去游风。      《名医别录》:野猫肉,治诸疰。      《太平御览》:野猫肉,治鬼毒,皮中如针刺。(孟×曰:治鬼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