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57 页/共 664 页

许尧佐撰吴宗冉正书元和十四年五月【金石録】   郓州刺史防记   马总撰八分书无姓名元和十四年十二月【金石録】   土洲耆老思旧记【金石録作土洲记】   段文昌撰王同正书贞元十五年记元和十五年十一月建【复斋碑録】   东湖亭记   崔璹书元和十五年在洪州【金石略】   杜佑宾佐记   司徒平章寺杜佑撰不著书人名氏记前后宾佐其首曰今相国中书侍郎赵国公者李吉甫也其余凡八十余人碑以元和年立【集古録目】   【补】甘棠馆记   唐夀安尉萧昕撰大理评事史镐八分书卢璟篆额甘棠馆者前县令李公字退思所立此碑大厯十一年县令李緫所建又有重刻碑记贞元八年县令李词刻并往还此馆题名者十六人附于后【集古録目】   补   流杯亭碑隂记   陆长源撰八分书无姓名贞元五年【金石録】   【又】赵谷书光化中立陈州【金石略】   六艺之一録卷八十三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八十四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六十   唐刻【记】   谿堂记   韩愈撰牛僧孺正书长庆二年【金石録】   绛守居园池记   樊宗师撰正书无姓名长庆三年五月【金石録】   长庆三年绛守居园池记唐樊宗师撰或云此石宗师自书呜呼元和之际文章之盛极矣其怪竒至于如此【集古録】   右唐绛守居园池记樊宗师撰昔之为文者虽务为新语然未尝有意于求竒也宗师之文乃故为险怪必使人不可晓而后已此岂作者之体哉【金石録】文章之竒至矣作者既众人争务以工自见时出所长暴耀震发则其势必至恢诡谲怪而后已金玉犀象人之所寳楩楠豫章人之所材至于大宇之下常珍满目故非竒玩怪产不足以发异观于是海中腐石以出珊瑚沟中防木以供牺尊唐之文敝极矣而后有韩退之振起衰陋故皇甫湜李翺张籍辈相附而出盖亦求海中之石沟中之木者也呜呼能不随人后以自树立宜昌黎之文独臻其至耶【广川书跋】   济祠西海新亭记   房琯立亭于北海上李朝阳为之记而西海之地故为民家所有县令王源逥取之以立亭又作西海新亭记凤翔节度推官侯云章撰济源令章行质书郑冠篆额碑以长庆二年立【集古録目】   移州城记   韩杼材撰韩臮正书并篆额长庆二年嵗次壬寅立【复斋碑録】   刺史防壁记   刘禹锡撰正书无姓名长庆二年在防州【复斋碑録】   冷泉亭记   长庆二年白居易文【舆地碑目】   瞿相亭记   长庆二年刺史温造刻在辰州【舆地碑目】   江西使院小史记   崔祐甫撰陆尉之正书长庆三年五月在洪州【金石録】   西湖石函记   长庆四年白居易文【舆地碑目】   修浯溪记   韦词撰罗洧正书寳厯元年五月【金石録】   白郎岩记   王【缺】撰何归儒分书篆额寳厯元年闰七月八日建【复斋碑録】   新开隠山六洞记   都防御判官侍御史内供奉吴武陵撰防御衙推韩方明八分书并篆额李渤游于州之西山其溪谷潭洞皆人所未尝至者遂名之曰隠山构亭榭于其上以寳厯元年八月立此记【集古録目】   隠山六洞记   韦宗卿撰李方古书寳厯元年【诸道石刻録】   辨石钟山记   李渤撰正书无姓名太和元年八月【金石録】   李渤字濬之撰不著书人名氏彭蠡湖之口有石钟山郦道元注水经以为水石相薄为钟音因以得名渤游山中见有卧石叩之其鸣如钟土人曰此石钟也故为此记以辨之渤时隠居白鹿洞称白鹿先生后官至桂管观察使太和元年故吏吴文干刻石在湖口镇【集古録目】   太和元年辨石钟山记并善权寺诗游灵岩记附覧三子之文皆有幽人之思迹其风尚想见其人至于书画亦皆可喜盖自唐以前贤杰之士莫不工于字书其残编防稿为世所寳传于今者何可胜数彼其事业超然髙爽不当留精于此小艺岂其习俗承流家为常事抑学者犹有师法而后世媮薄渐趋茍简久而遂至于废絶欤今士大夫务以逺自髙忽书为不足学往往仅能执笔而间有以书自名世亦不甚知为贵也至于荒林败间时得埋没之余皆前世碌碌无名子然其笔画有法往往今人不及兹甚可叹也石钟山记字画在二者间颇为劣而亦不为俗态皆忘忧之佳玩也【集古録】   翰林院新楼记   韦表微撰郑瀚正书唐度篆额太和元年十二月【诸道石刻録】   罗泰石城记   在当涂县太和二年立【舆地碑目】   司马子微溪记   王屋令崔运撰道士张明书太和三年刻在王屋县【集古録目】   节堂记   刘三复撰李徳八分书太和四年四月【金石録】   天平军节度使防记   刘禹锡撰沙门有隣八分书太和五年四月【金石録】   小洞庭五太守燕借记   苏源明撰后序令狐楚撰太和五年七月【金石録】   幽州丹甑记   太和五年李郃撰【舆地碑目】   东林寺徳化重置白氏文集记   僧匡白撰余文真正书倪匡明篆额太和六年八月【诸道石刻録】   东林寺白氏文集记   白居易撰僧云皋正书太和九年八月【金石録】   四望亭记   李绅撰正书无姓名太和七年二月【金石録】   画龙记   在长洲县防事李绅记太和七年【舆地碑目】   创起歇五亭记   南卓撰王朏正书并题额开成元年五月二十二日【复斋碑録】   黄公记   李汉撰八分书无姓名开成二年十一月【金石録】   白苹洲五亭记   白居易撰马缵正书开成四年十月【金石録】   山南西道驿路记   刘禹锡撰栁公权正书开成四年立【金石録】   山南西道驿路记开成四年公权书往往以模刻失其真虽然其体骨终在也【集古録】   平泉草木记   李徳裕八分书开成五年【金石録】   平泉草木记李德裕撰余尝读鬼谷子书见其驰説诸侯之国必观其为人材性贤愚刚柔缓急而因其好恶喜惧忧乐而捭阖之阳开隂塞变化无穷顾天下诸侯无不在其术中者惟不见其所好者不可得而説也以此知君子宜慎其所好盖泊然无欲而祸福不能动其利害不能诱此鬼谷之术所不能为者圣贤之髙致也其次简其所欲不溺于所好斯可矣若徳裕者处富贵招权利而好竒贪得之心不已至或疲弊精神于草木斯其所以败也其遗戒有云壊一草一木者非吾子孙此又近乎愚矣【集古録】   平泉山居记   李徳裕八分书开成五年【金石録】   菖蒲涧记   开成四年或云苏味道遗迹也【舆地碑目】   荇溪新亭记   李濆撰杨绍复正书会昌二年正月【金石録】   五大夫市新桥记   周援书防昌三年月属无射二十有九日建在防稽虞江之东【复斋碑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