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61 页/共 664 页
新剙法云禅院记
沈瑊述并行书大中十四年十月记在华亭顾葶林市【复斋碑録】
戒珠寺记
衢州刺史赵璘撰贝灵该八分寺以防昌中被废宣宗初复立碑以咸通元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禅惠院记
在当涂县禅岳山咸通二年刻石【舆地碑目】
三祖大师碑隂记
咸通二年张彦逺撰【舆地碑目】
延庆院记
蒋系撰魏修正书咸通三年八月立碑隂勅牒二咸通二年赵韬正书【复斋碑録】
大庆寺众尼粥田记
裴澹撰王随正书并篆额咸通三年十月立【复斋碑録】
永兴寺冥道记
在归安县鹿苑寺咸通四年【舆地碑目】
应福寺弥勒佛记
咸通四年立在定逺县干明寺【舆地碑目】
报徳寺新建尊胜寳幢记
萧征撰张时正书咸通四年四月十六日记在长兴【复斋碑録】
重置兴国寺冥阳斋社记
沙门简章述并书篆额咸通四年八月立在乌程【复斋碑録】
懐安县天王堂记
咸通六年何蟾记【舆地碑目】
僧伽殿记
不著书撰人名氏僧伽殿潘昉等所立并题名数十人碑以咸通七年立【集古録目】
建天王堂记
卢标撰咸通七年立【诸道石刻録】
大庆寺复寺记
贝灵该八分书并篆额咸通十一年二月二十日立【复斋碑録】
千佛寺无相法师防珠塔记
僧灵澈撰毛知微书咸通十二年【京兆金石録】
寳丰院记
干符四年朱朴撰【舆地碑目】
开元寺修塔记
僧法諲撰并正书广明二年立【京兆金石録】
水心院石幢记
在芜湖县广明间刻【舆地碑目】
壁州山寺记
中和癸夘丞相郑畋作【舆地碑目】
徳州山院塔记
在咸宁院中初三年剙【舆地碑目】
光兴寺记
谭匡合撰龙纪二年立在海盐【复斋碑録】
悯忠寺重藏舍利记
景福元年南叙述记知常书今在本寺 舍利塔一燔于太和八年一烬于中和二年至是僧复严舍利于悯忠寺观音像前南叙述记知常书之碑中所云陇西大王令公者李匡威也匡威欲迁舍利于阁内至拜疏于朝请发封壤诏可而后行当时崇重法寳如是【金石文字记】
云汉广福教院记
在慈溪县光化二年杨适撰【舆地碑目】
龙华院山门路记
在隆州天复元年立【舆地碑目】
新兴寺藏记
天祐二年僧浩澄撰在宣城县【舆地碑目】
定光塔记
黄滔撰进士刘瑊书并篆额天祐二年立在福州【诸道石刻録】
补
御史台精舍记
崔湜撰梁升卿八分书开元十一年【金石録】
御史台精舍记崔湜撰梁升卿书读其文则湜于佛可为笃信者矣唐书列传云桓彦范等当国畏武三思乃使湜隂伺其奸而三思恩宠日盛湜反以彦范等计告之遂劝三思速杀彦范等以絶人望因荐其外兄周利正以害彦范等又云湜贬襄州刺史以谯王事当死頼刘幽求张説救防得免后为宰相陷幽求岭表讽周利贞杀之不果又与太平公主逐张説其余倾邪险恶不可胜纪世言佛之徒能以祸福怖小人使不为恶又为虚语矣以斯记之言验湜所为可知也故録之于此其碑首题名多知名士小字颇佳可爱也【集古録】
御史台精舎记唐中书舎人崔湜撰梁升卿八分书汉承秦制御史为丞相贰其后以寺隶之宪法所在也然立精舎以居其致一于此可见矣书传所见最先包咸东海立精舎教授在西汉末顾湜谓此佛之所舎昔汉处摩腾洛阳西建精舎为始误也按释书以静居为精舎致一为精不使杂也古之斋心服形其居必有可黙存者今人犹辟屋为斋谓如斋戒以守其独不可以精舍名之此亦过也萧摩之请造兴塔寺精舎诣二千石庾子舆造佛寺因立精舎岭南源明僧舎住弇防山栖云精舎此皆诸梵所居然居生立学昔传此名岂致道之所居惟精一而后得之邪昔魏武尝曰谯东五十里筑精舎秋夏读书其后徐庻折节学问唐僧渊立精舎豫章阮孝绪以一鹿车为精舎徐伯珍立精舎山陈实立精舎讲授张郡戴颙立黄鹄山竹林精舎张汉直其弟出精舍数里遇之则古人于其居也以是名之凡以求致一于学者故以名自警观其朝夕处之可不思以致其精耶后世知释氏所居为精舎便以为精舎皆寺也湜之嗜利蔑学其可责以此哉【广川书跋】汉史列传具载包咸刘淑檀敷李充所立精舎而唐御史台精舍史阙弗録盖彼四人者皆以讲授诸生则此以奉浮屠氏故略之耳幸有此碑可存当时故事也【黄文献公集】
观此足见唐世法网之寛然在上者若无真心泣罪人之意则精舍即见地狱饿鬼而罪人匍匐阶下方且望之夺魄此书与夷齐碑结体相类唐人书可观者也【牍记】
此梁升卿追书崔湜文湜人品殊汚人齿颊而升卿尚追书其文何也岂唐世重佞佛湜之立精舍于御史台适投时好耶但升卿分声动一时东封朝觐碑史册称之今观此碑名不虚耳【石墨镌华】
大泉寺新三门记
右乡贡进士姚謩撰文释齐操行书乃唐开成三年所立者今在句容崇明寺山门内按志大泉寺在句容县东北五十里乃宋开明二年邑人顔继祖舍宅为之者今移置县北唐巷村碑隂有崇明寺庄功徳记则元符庚辰山阳李潜书是此碑自元符时已移在崇明故题为崇明尔但不知今之崇明可即志所谓唐巷村否尔碑两旁尚有镌记惜不及观操所书有岳麓遗意潜书不甚佳篆额上刻大士像精妙絶伦戊午十一月二十日记【牍纪】
延庆院经藏记
赵璘撰裴光逺八分书咸通九年六月建在襄州【复斋碑録】
重修法门寺塔庙记
薛昌绪撰王仁恭楷书天祐十九年立在扶风县【金石表】
移毗卢佛记
秦韬玉撰卢朋正书郑业书名衔李辉篆额【京兆金石録】
大颠禅师壁记
大颠名寳通壁记歴叙其所居并退之请大颠三书无书人名氏【集古録目】
无书跋及不载嵗月者
律藏院戒坛记 顔真卿书抚州【金石畧】
岳麓山寺记 李邕书潭州【金石畧】
唐塔记 刘禹锡书【金石畧】
天童山赞功徳记 范的书明州【金石畧】
靖居寺记 吉州【金石畧】
崇福团寺记 在崇徳县【舆地碑目】
无着禅师赞宁碑记 在崇徳县【舆地碑目】
东能仁院水陆防记 在芜湖县【舆地碑目】
建砖浮图记 许静金书【墨池编】
开元寺讲堂记 卢中敏书【墨池编】
天竺寺新钟及楼记 释戒成书【墨池编】
众香寺南亭记 李记书【墨池编】
永泰寺修古塔记 无书撰人名氏【墨池编】
开元寺千佛记 唐崔行功尝书开元寺千佛记【石墨镌华】重修栢谷寺记 李愚撰正书今在潞安府【金石文字记】
唐刻【记 道家】
岱岳观造像记
正书显庆六年二月 泰山之东南麓王母池有唐岱岳观今存小殿三楹土人称为老君堂其前有碑二髙八尺许上施石盖合而束之其石毎面作四五层毎层文一首或二首皆唐时建醮造像之记周环读之得显庆六年一首仪凤三年一首天授二年一首万夀通天二年一首圣厯元年一首久视二年一首长安元年一首四年二首神元年一首景龙二年一首三年一首景云二年三首开元八年一首大厯七年一首建中元年一首其空处又有唐代人题名书法不一东侧面有诗一首其下题名西侧面题名亦有诗一首中二侧面皆无字唐碑存于泰山者唯此及宗泰山铭苏颋东封朝觐颂二文皆磨崖刻于山上而此碑在山下以小而双束故不仆书非名笔故摹拓者少而独完至今因叹唐时六帝一后修斋建醮凡二十许共此二碑亦异乎近代之毎嵗一碑以劳人而灾石者矣但不知赵徳甫金石録何以不收恐古人碑记失传者正多耳碑下为积土所壅予来游数四最后募人发地二尺下而观之乃得其全文云 碑凡大周年者天作而地作埊人作圣作□臣作□年作□月作□亦作【韵会以为生字误考此碑及顺陵碑字并是月字】日作□星作○正作□授作□【契苾明碑授作□】初作□唯□字无可考疑是应字凡数字作壹贰叄肆捌玖等字皆武后所改及自制字【金石文字记】
郁林观东嵓壁记
崔逸文八分书无姓名开元七年正月【金石録】
集州紫极宫记
开元二年牛仙客作【舆地碑目】
贞法师旌徳记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开元十八年十二月【金石録】
昌利观记
在懐安军延祥观开元中金堂尉沛国武揵撰【舆地碑目】
玉真公主受道祥应记
蔡玮撰萧诚行书天寳二年【金石録】
都观碑隂记
道士裴朏撰道士卢晓八分书天寳十载【京兆金石録】
麻姑仙坛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