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15 页/共 664 页

岑羲撰族孙従心正书神龙二年【金石録】   右唐宗碑云君讳宗字征仁而唐书宰相世系表云名世宗碑又云祖讳子政而世系表作二政皆当以碑为正宗宰相休璟祖也仕隋为朔方郡丞行郡守事大业末为贼梁师都所杀神龙中赠秦州都督【金石録】   懐宁县令慕容府君碑   徐坚撰正书无姓名神龙二年二月【金石録】   沙州司马杨荣碑   元佑仪撰韦同八分书神龙二年三月【金石録】   荣孙元表字伯仪撰韦同分书神龙二年三月建在蒲城县【复斋碑録】   衞州司马杨恪碑   张柬之撰八分书姓名残缺神龙二年【金石録】   张柬之撰八分书姓名残缺神龙三年嵗次敦洽三月建在蒲城县【复斋碑録】   工部尚书姚璹碑   正书书撰人姓名残缺神龙二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姚璹碑按新唐书璹列传云为夏官侍郎坐族弟敬节叛贬桂州长史而碑云自兵部侍郎以敬节犯法改授司府少卿检校定州刺史寻即真转都督广循等二十三州诸军事广州刺史后替还仍以前累重贬桂州又璹为宰相时尝为西京留守而史不载璹以妖妄謟防事武后其事迹皆不足取而于官职缺漏不可不记者所以正史官之失也璹防时所歴官列传尤简畧今皆不复载云【金石録】   弟撰欧阳植正书神龙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景申【复斋碑録】   周并州总管宇文举碑   卢思道撰杨畧正书神龙二年十月立【金石録】   右后周宇文举碑卢思道撰神龙中其曽孙敞追建以后周书考之官阀事迹多同惟碑云公讳举字神举而史但言名神举而已又史云其曽祖名求男而碑止言名求史云祖名显和而碑止言名和亦皆不同其卒也史云宣帝以宿憾杀之而碑称遘疾薨疑作碑者为讳其事当以史为正【金石録】   崔仁縦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神龙二年【金石録】   唐匡城令郑府君碑   唐校书郎呉光璧撰前国子进士李惟恕书滑州匡城令去思颂徳之碑也諲字叔敬荥阳开封人碑以景龙中立【集古録目】   徐有功碑   徐彦伯撰景龙三年四月【金石録】   右唐徐有功碑徐彦伯撰以新旧唐史考之其本末皆同惟旧史云长安二年卒年六十二碑云三年卒年六十八新史亦云年六十八与碑合【金石録】   太子中舍人杨承源碑   王献忠撰集王羲之欧阳询褚遂良等真行书景龙二年十月【金石録】   唐王献忠撰集王羲之褚遂良欧阳询等诸家书承源字嗣本农华隂人仕至太子典饍郎赠太子中舍人碑以景龙三年十月立【集古録目】   洛阳尉马克忠碑   张説撰卢蔵用八分书景龙二年二月【金石録】   赠光州都督苏瓘碑   唐严识撰正书景龙四年【京兆金石録】   苏瓌碑   卢蔵用撰并八分书景云元年十一月【金石録】   蘓许公瓌武功人景云元年十一月塟于武功碑隶书剥蚀过半存者才十三书法犹有汉魏遗意金石略云卢蔵用书而金石録云蔵用撰并书攷文苑英华蔵用撰序张説撰铭今碑后犹有范阳张説字郑赵二公未见耶【石墨镌华】   左仆射刘延景碑   徐彦伯撰张庭珪八分书景云二年二月【金石録】右唐刘延景碑延景女为睿宗妃生譲帝者碑云夫人房氏以景云元年赠沛国夫人二年嵗次丁亥附窆于延景之墓按睿宗以景云元年六月即位改元嵗次庚戌明年嵗在辛亥而碑作丁亥误也碑载延景四子温玉承顔璵琪而元和姓纂以璵为瑗盖姓纂之谬也【金石録】   并州刺史崔敬嗣碑   胡皓撰郭谦光八分书景云二年九月【金石録】   检校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胡皓撰国子监太学助教郭谦光八分书敬嗣字奉先博陵安平人官至并州大都督府长史碑以景云二年九月立【金石録】右唐崔敬嗣碑胡皓撰郭谦光书崔氏为唐名族而敬嗣不显皓为昭文馆学士然亦无闻观其事实文词皆不足多采而余録之者以谦光书也其字画笔法不减韩蔡李史四家而名独不着此余屡以为叹也【集古録】   右唐崔敬嗣碑按唐史崔光逺传中宗在房州光逺之祖敬嗣为刺史尽诚推奉帝徳之及反正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輙超拜后召见悟非是访真敬嗣已死乃用其子余集録有光逺祖墓志其卒在武后朝此碑敬嗣盖中宗时误迁官者也而碑乃云景龙元年有制追不时至中宗对宰相称其姓名三令使者趣之及谒见即日拜羽林将军二説不同岂中宗既召见乃悟其非是欤【金石録】   集古録曰崔为唐名族而敬嗣不显余考之唐有两崔敬嗣昔中宗放房州吏多肆慢不为礼敬嗣为刺史独尽诚推奉中宗复位有与敬嗣同姓名者每拟官輙超拜召见悟非是访真敬嗣死矣即授子注五品官注生光逺尝持节荆襄徙凤翔又节度剑南其官职甚显敬嗣亦以此知名于世昔人偶不考也【广川书跋】   王思泰碑   李振撰并正书景云二年【金石録】   王美畅碑   薛稷撰并正书景云二年【金石録】   唐礼部尚书昭文馆学士薛稷撰并书美畅字通理太原祁人官至润州刺史其女为睿宗徳妃景云中追赠美畅至益州都督碑以景云二年七月立【集古録目】   陶狄碑   在彭泽县景云中马泽撰【舆地碑目】   司农卿卢万石碑   李义撰八分书无姓名先天元年十月【金石録】   杨干绪碑   褚琇撰权瓖八分书先天元年十一月【金石録】   唐富乎王簿褚琇撰正字权瓌八分书干绪字幼绍雍州富平人官至宣威将军右钤衞幽州开福府折冲都尉清边军总管致仕碑以先天元年十一月立【集古録目】   赠广州大都督成王仁碑   唐侍郎岑羲撰岐王府防军魏思礼书仁字千里后改以字为名唐太宗之孙呉王恪之子官至益广二州都督封成王神龙三年与节愍太子同诛武三思败死先天二年妃慕容氏为立此碑【集古録目】   洪州刺史王守真碑   唐贺遂涉撰崔璹书先天二年【京兆金石録】   太仆少卿天水郡王僖碑   唐苏晋撰魏思礼正书先天二年【京兆金石録】   中书舍人王无兢碑   右唐王无兢碑无兢事迹附见唐书陈子昻传后以碑考之传颇不合传言自殿中侍御史徙太子舍人神龙初出为苏州司马贬广州讐家矫制榜杀之而碑言为中书舍人卒传言坐与张易之等交往贬而碑云两张弄权九有荡析公出而无愠皆莫知其孰是据碑言无兢无子孙权知莱州刺史姚汭为买石立碑去无兢之殁已逺事迹得于传闻未足尽信也无兢东莱人墓在掖县界中云【金石録】   姚汭撰行书无姓名无年月【金石録】   唐冯本碑   先天元年阎朝隐撰子敦直八分书【金石表】   今在高陵县西南七里府君庙【金石文字记】   唐契苾明碑   先天元年娄师徳撰殷祚楷书【金石表】   明契苾何力子也娄师徳制文殷祚书笔法亦瘦劲可观碑中契苾何力作河力史諡曰烈碑諡曰毅疑史为误碑中叙明子前曰长男嵸后曰耸二字自相抵牾且明长子嵸袭封凉公而后云孤子息凉国公嵩立又何也明塟于万嵗通天元年碑立于先天二年仍称大周革命仍用武后制字都不可晓【石墨镌华】今在咸阳县【金石文字记】   补   徐王元礼碑   咸亨三年崔行功撰赵仙客书元礼唐髙祖子也以碑考传年夀官阀悉同而碑云使持节徐谯泗三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又云赠太尉使持节大都督冀相贝徳沧景魏博等八州诸军事冀州刺史传云为徐州都督又云赠冀州大都督传既简畧又都无法而碑之所书亦失也盖刺史非兼州之官都督非一州之号碑云持节徐谯泗三州诸军而传独为徐一州刺史此其失也当如前史持节秦凉州诸军事秦凉二州刺史乃为得尔其书赠官则如碑之书是矣盖为一州刺史而兼督八州军事尔都者有所兼总之名也此特小故而余区区辨之者前史失之久矣又国朝自削方镇之权而节度使都督无复兼州而旧名不除是节度都督自施于己此不可不正其失也【集古録】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七 <子部,艺术类,书画之属,六艺之一录>   钦定四库全书   六艺之一録卷六十八    钱唐倪涛撰   石刻文字四十四   唐碑【丰碑】   赠右仆射王洎碑   卢藏用撰甘献诚八分书开元二年二月【金石録】右唐王洎碑洎王仁皎父也元和姓纂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云名文洎而碑云名洎字文洎云【金石录】   安乐府典军田孝碑   王澂撰正书无姓名开元二年又二月【金石録】   嶲州都督姚懿碑   胡皓撰徐峤之正书开元三年七月【金石録】   右唐姚懿碑懿崇父也据碑及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云公讳懿字善意而崇子奕碑与元和姓纂乃云名善意岂非以字行乎懿隋末唐初人仕至嶲州都督开元间崇为宰相立此碑【金石録】   唐幽州都督孙公碑【金石略作延州刺史赠幽州刺史太常卿孙公碑】唐徐彦伯撰开元二年【京兆金石録】   唐左仆射太子少保徐国公刘公碑【金石略作左仆射太子少保睦杭二州刺史刘公碑】   撰书人缺开元三年【京兆金石録】   唐崔慎碑   紫防侍郎苏颋撰慎孙太常博士瑨八分书慎字行谨博陵安平人官至沧州湖苏令其子元暐神龙中为中书令封博陵郡王追赠慎幽州刺史碑以开元三年立【集古录目】   杭州刺史裴惓碑   族子子余撰孙令行书卢晓八分书题额开元三年【金石録】   赠吏部尚书襄武公李秘碑   唐李逈秀撰并书开元三年立【京兆金石录】   卢藏用碑   开元四年立在容州报恩寺【舆地碑目】   有道先生叶公碑   李邕撰并行书开元五年三月碑在开封府【金石録】唐松阳令李邕撰并书国重道术之士字雅鎭南阳叶县人碑以开元五年三月立【集古録目】   开元五年有道先生叶公碑李邕撰并书余集古所録李邕书颇多最后得此碑于蔡君谟君谟善论书为余言邕之所书此为最佳也【集古録】   李邕既为撰碑而难于书法善追其魂而书之世号追魂碑其间用字多差误是时夜艾钟鸣李公书未毕而觉碑因存而不易续以碑示邕邕笑曰初以为梦今果然耶【叶法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