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之一录 - 第 114 页/共 664 页

张昌龄撰正书无姓名干封元年【金石録】   司元太常伯窦徳碑   李俨撰侄节正书干封元年十月【金石録】   右窦徳碑以唐史本传考之其事多合惟徳为御史大夫摄吏部礼部度支三尚书遂迁大司宪史皆不载又其弟徳逺史云封乐安男而碑作乐平皆当以碑为正【金石録】   于志寕碑   令狐徳棻撰于立政书干封元年十一月【金石録】右唐于志宁碑考唐史列传其防时所厯官史多不书今亦不复録録其尤著者碑云大业十年为清河县长而传云为冠氏长碑云自中书侍郎迁兵部侍郎授蒲州刺史不赴后为衞尉卿判太常卿事以本官兼雍州别驾迁礼部尚书而史皆不载史云自侍中拜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顷之兼太子少师迁太傅显庆四年以老乞骸骨诏解仆射更拜太子太师仍同三品今以碑考之其初拜仆射也未尝领中书门下三品至罢仆射乃为同中书门下防谋朝政皆史家之误又按百官志唐初宰相有防议朝政预朝政防知政事其后有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永淳中遂以平章事入衔而独无防谋朝政之名盖惟见于此耳【金石録】   滁州刺史刘君碑   李俨撰顔有意正书干封二年二月【金石録】   唐襄州都督姜协碑   唐司列少常伯李安期撰豫王府属直文馆高正臣书协字夀秦州上邽人官至夏州都督碑以干封二年立【集古録目】   郭君碑   干封二年今在汾阳北七十里郭社村   朱彛尊曰碑文有云挥霜刃而斩老生盖従太宗攻霍邑者按唐书宋老生投堑为刘基所杀而温大雅创业起居注则云老生攀绳上城军头卢君谔所部人跳跃及而斩之今读此乃知挥刃者之为郭君而首二行剥裂其名字门世及撰文者皆阙其知为郭君者借有碑额存尔【金石文字记】   唐王屋县令崔公碑   唐欧阳植正书干封二年【京兆金石録】   唐监门将军段业碑   唐刘延祐撰孙师范书龙朔元年立【京兆金石録】   唐司礼少常伯辛良碑   唐李俨撰萧权正书龙朔三年嵗次癸亥二月己酉朔立【复斋碑録】   曺王府典军刘公碑   赵务撰正书无姓名总章二年二月【金石録】   唐呉广碑   总章二年呉广碑不著书撰人名氏而字画精劲可喜广字黒闼唐初与程知节秦叔寳等俱従太宗征伐后与杀建成有功至高宗时为洪州都督以卒然唐书不见其名字惟会要列陪塟昭陵人有洪州刺史呉黒闼亦不知其名广也其名字事迹幸见于后世者以有斯碑也碑字稍磨灭世亦罕见独余集録得之遂以传者以其笔画之工也故余尝为蔡君谟言书虽学者之余事而有助于金石之传者以此也【六一题跋】   武师模碑   崔松客撰正书姓名残缺总章三年正月【金石録】   尉迟寳琳碑   许敬宗撰王知敬正书咸亨元年正月【金石録】   唐侍中中书令行右相许敬宗撰膳部员外郎直文馆王知敬书寳琳字元瑜敬徳之子位至司衞卿碑以咸亨元年正月立【集古録目】   淄川公李孝同碑   撰人姓名残缺诸葛思正书咸亨元年五月【金石録】孝同者淮安靖王神通之子史但附名神通传末碑亦磨泐可读者才半中有云太宗为秦公孝同焉承间启王曰秦公瞻视非常功业又大虽非储贰必膺寳厯靖王心然之云云此亦可为先见矣撰文姓氏已不可求书者据赵明诚为诸葛思禛今亦磨蚀但其笔法虬健波拂处大类褚河南可寳也【石墨防华】   司农寺主簿梁干碑   王知隠撰畅整正书咸亨元年【京兆金石録】   兴昔亡单于阿史那弥射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四年二月【金石録】   右唐阿史那弥射碑弥射本西突厥尝归朝后伐兹为苏海政所杀旧唐史纪弥射事甚详多与碑合而新史所书甚畧如髙宗朝册为昆陵都防兴昔亡单于皆不载碑云单于讳某字弥射而缺其名不书史但言名弥射岂作碑者为缘饰之乎【金石録】   幽州都督卢承庆碑   八分书无书撰人姓名咸亨四年五月【金石録】   戎州刺史董寳亮碑   李俨撰张遂隆八分书咸亨四年十月【金石録】   赠秦州都督韦琨碑   许敬宗撰虞昶行书咸亨四年【京兆金石録】   赠仆射韦陟碑   李纾撰侄元正书上元元年【京兆金石録】   越州长史李基碑   张大素撰行书无姓名上元二年九月【金石録】   尹府君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上元二年十二月【金石録】   上柱国任君碑   正书上元三年十一月今在汾州府南门外二里文侯村任君名恭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上柱国临济县开国男贞观十七年二月卒【金石文字记】   任丘县令王君碑   崔融撰八分书无姓名仪鳯元年【金石録】   赠秦州都督窦彦璋碑   刘祎之撰仪凤二年【京兆金石録】   国子司业于立政碑   撰人姓名残缺陈道玉八分书调露元年十二月【金石録】   国子司业于可封碑   弟淑之撰调露三年立【诸道石刻録】   狄仁杰宁州碑   高宗时狄仁杰为宁州刺史抚和戎夏人得欢心郡人勒碑颂徳后为豫州刺史时越王贞称兵汝南事败縁坐者六七百人籍没者五千口司刑使逼促行刑仁杰缓其狱宻表奏特敇原之配流丰州豫囚次于宁州父老迎而劳之曰我狄使君活汝辈耶相防哭于碑下斋三日而后行豫囚至流所复相与立碑颂狄君之徳【旧唐书本传】   襄州刺史封公碑   撰人姓名残缺宋之愻正书垂拱元年十月【金石録】右唐襄州刺史封公碑宋之愻书字画颇佳之愻之问弟也兄弟皆小人之愻奴事武三思三思五狗之愻乃其一以此知书特小技茍非其人亦何足贵哉【金石録】   麴君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垂拱六年十一月【金石録】   卭州刺史狄知愻碑   书撰人姓名残缺载和元年正月【金石録】   扬州都督赵道兴碑   李至逺撰永昌元年立【京兆金石録】   赠箕州刺史成公碑   杨炯撰正书无姓名天授元年二月【金石録】   伊州刺史衞府君碑   彭元觉撰赵楚英书天授二年立【访碑録】   冠军大将军杨公碑   苏味道撰侄楚材正书长夀元年【金石録】   厐君碑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神功元年十月【金石録】   长安主簿厐君碑 与前碑同【金石録】   防军王君碑   行书无书撰人姓名圣厯二年六月【金石録】   明堂令于大猷碑   正书无书撰人姓名圣厯三年十一月【金石録】   此碑仅存强半书法全出登善峻拔遒健可为传神而书者名字遂不可求惜哉按大猷志宁之孙立政之子志宁之孙休烈显于肃代朝传云休烈父黙成沛县令早卒合之正为四世但不知黙成者是大猷子否赵明诚有黙成碑今不可得见矣【石墨防华】   洛阳县令郑敞碑   薛稷撰并正书久视元年六月【金石録】   右唐洛阳令郑敞碑薛稷撰并正书碑称敞上世皆为显官而敞之为令绰有政绩惜乎唐史无传稷撰此碑在武氏久视元年故碑中之字如地作埊天作而人作臣作国作圀授作甃正作击日作□年作□之类皆武氏所制故当时臣下用之非天子不考文此亦可见武氏僣窃之罪【金薤琳琅】   丹州刺史萧宗道碑   员半千撰蔡有邻八分书久视元年【京兆金石録】   濮州长史萧府君碑   员半千撰次子令臣正书大足元年四月【金石録】   稷山县梁君孝义碑   李秦授文八分书无姓名长安三年正月【金石録】   都官郎中孔昌寓碑   卢蔵撰并八分书长安三年二月【金石録】   右周孔昌寓碑载其世系甚详云宣尼父三十六世孙也十四世祖潜呉侍中生晋豫章太守竺竺生大尚书冲冲生大司农偘偘生秘书监滔滔生江夏太守俟俟生宋尚书左丞幼幼生尚书右丞遥之遥之生中书侍郎毕毕生齐散骑常侍佩佩生梁侍中休源源生陈黄门侍郎宗范宗范生陈散骑常侍伯鱼伯鱼生隋秘书正字徳绍徳绍生昌寓唐以前士人以族姓为重故虽更千百年歴数十世皆可考究自唐末五代之乱在朝者皆武夫悍卒于是谱牒散失士大夫茫然不知其族系之所自出岂不可惜也哉故余详録于此使后学论姓氏者有考焉按此碑及梁史皆云休源冲八世孙而元和姓纂独以为七代孙误矣【金石録】   晋州长史韦公碑   杨炯撰孙希弼八分书长安三年四月【金石録】   上骑都尉相里瑞碑   正书今在汾阳县小相里之北太师墓上太师者五代时相里金也二碑并列此碑漫灭特甚其可识者上骑都尉相里府君之碑曰相里瑞字鳯威曰夫人任氏而中有而【天】埊【地】□【日】字知其为武后时立也【金石文字记】   祝府君碑   子钦明撰正书姓名残缺神龙元年九月【金石録】右唐祝府君碑府君讳綝钦明父也碑钦明自撰今南京有汉祝睦两碑其一言君出自重黎祝融苗胄其一言其先高辛余按诸书重黎祝融皆帝髙阳之后帝尧髙辛之子也睦碑既云出于重黎祝融又云出于高辛自相抵牾莫可究考而此碑引世本氏姓篇云祝氏轩辕之后也史记周本纪武王克殷封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乐记云封黄帝之后于蓟帝尧之后于祝盖以黄尧本【下缺一字】同出有熊由此史传相交祝蓟互举防考世本惟迁近之然司马迁史记于族系多采世本不知世本果可尽信否盖君子于学有所不知阙焉可也【金石録】   唐赠秦州都督唐宗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