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书 - 第 42 页/共 55 页

是故二以一为本 三以二为本 四以三为本 五以四为本 六以五为本   方者一变而为四   四生八 并四而为十二   八生十二 并八而为二十   十二生十六 并十六而为二十八   十六生二十 并十六而为三十六也   一生三 并而为四也   十二生二十 并而为三十二也   二十八生三十六 并而为六十四也   天浑浑于上而不可测也 故观斗数以占天也   斗之所建 天之所行也   魁建子 杓建寅 星以寅为昼也   斗有七星 是以昼不过乎七分也   一八为九 裁为七八 裁为六   十六裁为十二   二十四裁为十八   三十二裁为二十四   四十裁为三十二   四十八裁为三十六   五十六裁为四十二   六十四裁为四十八   一分为四 八分为三十二   十六分为六十四 以至九十六分为三百八十四也   心学第十二   太一数之始也   言发于真诚则心不劳而逸 人久而信之   作伪任数 一时虽可以欺人 持久必败   智数或能施于一朝 盖有时而穷   惟至诚与天地同久   为学养心 患在不由直道   天地之道直而已 当以直求之   若用智数由径以求之 是屈天地而徇人欲也 不亦难乎   天之孽十之一犹可违   人之孽十之九不可逭   管仲用智数 晚识物理 大抵才力过人也   观物外篇衍义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 邵雍撰 张行成编      皇极经世观物外篇衍义卷一   天数五,地数五,合而为十,数之全也。   天以一而变四,地以一而变四,   四者有体也,而其一者无体也,是谓有无之极也。   天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   地之体数四而用者三,不用者一也。   是故无体之一以况自然也,不用之一以况道也,用之者三以况天地人也。   体者八变,用者六变,   是以八卦之象不易者四,反易者二,以六卦变而成八也。      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反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也。   故爻止于六,卦尽于八,策穷于三十六,而重卦极于六十四也。   卦成于八,重于六十四,   爻成于六,策穷于三十六而重于三百八十四也。   天有四时,一时四月,一月四十日。   四四十六而各去其一,是以一时三月,一月三十日也。   四时体数也,三月三十日用数也。   体虽具四而其一常不用也,故用者止于三而极于九也。   体数常偶,故有四有十二。   用数常奇,故有三有九。   大数不足而小数常盈者何也?   以其大者不可见而小者可见也。   故时止乎四,月止乎三,而日盈乎十也。   是以人之肢体有四而指有十也。   天见乎南而潜乎北,极于六而余于七,   是以人知其前,昧其后,而略其左右也。   天体数四而用三,地体数四而用三,   天克地地克天而克者在地,犹昼之余分在地也,   是以天三而地四,天有三辰,地有四行也。   然地之火且见且隐,其余分之谓耶?   干七子,兑六子,离五子,震四子,巽三子,坎二子,艮一子,坤至阴,故无子。   干七子,坤六子,兑五子,艮四子,离三子,坎二子,震一子,巽刚,故无子。   天有二正,地有二正,而共享二变以成八卦也。   天有四正,地有四正,共享二十八变以成六十四卦也。   是以小成之卦正者四,变者二,共六卦也。   大成之卦正者八,变者二十八,共三十六卦也。   乾坤坎离为三十六卦之祖,   兑震巽艮为二十八卦之祖也。   乾坤七变,是以昼夜之极不过七分也。   艮兑六变,是以月止于六,共为十二也。   离坎五变,是以日止于五,共为十也。   震巽四变,是以体止于四,共为八也。   卦之正变共三十六,而爻又有二百一十六,则用数之策也。   三十六去四则三十二也,   又去四则二十八也,   又去四则二十四也,   故卦数三十二位,去四而言之也。   天数二十八位,去八而言之也。   地数二十四位,去十二而言之也。   四者乾坤坎离也,八者并颐中孚大小过也,十二者兑震泰既济也。   日有八位而用止于七,去干而言之也。   月有八位而用止于六,去兑而言之也。   星有八位而用止于五,去离而言之也。   辰有八位而用止于四 去震而言之也。   日有八位而数止于七,去泰而言之也。   月自兑起者,月不能及日之数也。   故十二月常余十二日也。   干阳中阳,不可变,故一年只举十二月也;   震阴中阴,不可变,故一日之十二时不可见也;   兑阳中阴,离阴中阳,皆可变,故日月之数可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