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极经世书 - 第 31 页/共 55 页

善劝天下者,止于尽功而已;   善率天下者,止于尽力而已。   以道德功力为化者,乃谓之皇矣;   以道德功力为教者,乃谓之帝矣;   以道德功力为劝者,乃谓之王矣;   以道德功力为率者,乃谓之伯矣。   以化教劝率为道者,乃谓之易矣;   以化教劝率为德者,乃谓之书矣;   以化教劝率为功者,乃谓之诗矣;   以化教劝率为力者,乃谓之春秋矣。   此四者,天地始则始焉,天地终则终焉,终始随乎天地者也。   夫古今者,在天地之间犹旦暮也,   以今观今则谓之今矣,以后观今则今亦谓之古矣;   以今观古则谓之古矣,以古自观则古亦谓之今矣。   是知古亦未必为古,今亦未必为今,皆自我而观之也。   安知千古之前,万古之后,其人不自我而观之也?   若然,则皇帝王伯者,圣人之时也;   易书诗春秋者,圣人之经也;   时有消长,经有因革,   时有消长,否泰尽之矣;   经有因革,损益尽之矣。   否泰尽而体用分,损益尽而心迹判,   体与用分,心与迹判,圣人之事业于是乎备矣。   所以自古当世之君天下者,其命有四焉:   一曰正命,二曰受命,三曰改命,四曰摄命。   正命者,因而因者也;   受命者,因而革者也;   改命者,革而因者也;   摄命者,革而革者也。   因而因者,长而长者也;   因而革者,长而消者也;   革而因者,消而长者也;   革而革者,消而消者也。   革而革者,一世之事业也;   革而因者,十世之事业也;   因而革者,百世之事业也;   因而因者,千世之事业也;   可以因则因,可以革则革者,万世之事业也。   一世之事业者,非五伯之道而何?   十世之事业者,非三王之道而何?   百世之事业者,非五帝之道而何?   千世之事业者,非三皇之道而何?   万世之事业者,非仲尼之道而何?   是知皇帝王伯者,命世之谓也;仲尼者,不世之谓也。   仲尼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   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如是则何止于百世而已哉?亿千万世皆可得而知之也。   人皆知仲尼之为仲尼,不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   不欲知仲尼之所以为仲尼则已,如其必欲知仲尼之所以仲尼,则舍天地将奚之焉?   人皆知天地之为天地,不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   不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已,如其必欲知天地之所以为天地,则舍动静将奚之   焉?   夫一动一静者,天地之至妙者欤?   夫一动一静之间者,天地人之至妙至妙者欤?   是故知仲尼之所以能尽三才之道者,谓其行无辙迹也,故有言曰:予欲无言。   又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其斯之谓欤?   观物篇五十六   孔子赞易自牺轩而下,序书自尧舜而下,删诗自文武而下,修春秋自桓文而下。   自牺轩而下,祖三皇也;   自尧舜而下,宗五帝也;   自文武而下,子三王也;   自桓文而下,孙五伯也;   祖三皇,尚贤也;   宗五帝,亦尚贤也;   三皇尚贤以道,五帝尚贤以德。   子三王,尚亲也;   孙五伯,亦尚亲也;   三王尚亲以功,五伯尚亲以力。   呜呼!时之既往亿万千年,时之未来亦亿万千年,仲尼中间生而为人,何祖宗之寡   而子孙之多耶?此所以重赞尧舜,至禹则曰:禹吾无间然矣。   仲尼后禹千五百余年,今之后仲尼又千五百余年,   虽不敢比夫仲尼上赞尧舜禹,岂不敢比孟子上赞仲尼乎?   人谓仲尼惜乎无土,吾独以为不然:   匹夫以百亩为土,大夫以百里为土,诸侯以四境为土,天子以四海为土,仲尼以万   世为土。若然,则孟子言,自生民以来,未有如夫子。斯亦未谓之过矣。   夫人不能自富,必待天与其富然后能富;   人不能自贵,必待天与其贵然后能贵。   若然,则富贵在天也,不在人也,有求而得之者,有求而不得者矣,是系乎天者也。   功德在人也,不在天也,可修而得之,不修则不得,是非系乎天也,系乎人者也。   夫人之能求而得富贵者,求其可得者也,非其可得者,非所以能求之也。   昧者不知求而得之,则谓其己之能得也,故矜之;   求而失之,则谓其人之不与也,故怨之。   如知其己之所以能得,人之所以能与,则天下安有不知量之人耶?   天下至富也,天子至贵也,岂可妄意求而得之也?   虽曰天命,亦未始不由积功累行,圣君艰难以成之,庸君暴虐以坏之,是天欤?是   人欤?   是知人作之咎,固难逃矣;天降之灾,禳之奚益?   积功累行,君子常分,非有求而然也。有求而然者,所谓利乎仁者也。   君子安有余事于其间哉?   然而有幸有不幸者,始可以语命也已。   夏禹以功有天下,夏桀以虐失天下;   殷汤以功有天下,殷纣以虐失天下;   周武以功有天下,周幽以虐失天下。   三者虽时不同,其成败之形一也。   平王东迁无功以复王业,赧王西走无虐以丧王室,威令不逮一小国诸侯,   仰存于五伯而已,此又奚足道哉?   但时无真王者出焉,虽有虚名,与杞宋其谁曰少异?   是时也,春秋之作不亦宜乎?   仲尼修经周平王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