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耶稣会文献 - 第 258 页/共 351 页
2、事天是儒者头等大事
假如人知天而不肯事天,又是知天学问不全了。故《孟子》说:“存心养性,所以事天也。”若儒者能知天而又能事天,这才叫做诚明并尽,行解双修,才可以称得君子,才可以称得为真儒。所以说,知天、事天、知学是正学之根宗、众务之首先,是我们儒者的真本领、真学问,是儒者头一件最要紧的大事情。
3、分析儒者之天
⑴有形有像之天
但儒教的书上,称天有两样的天:一样是有形、有像之天;一样是无形、无像之天。论这有形、有像之天,是我们眼睛看见的这个天,不过是苍苍块然、冥然,日、月、星、辰所系之天。这个天不过是个物件里头的一个大物件。故古文《桃李园序》称天地谓之“大块”,所以说“大块假我以文章。”既然有形有像之天是个块然的物件,他本无灵明、本无知觉,如何能生有灵明的人?如何能生有知觉的物件呢?以理推论,这有形像之天既无生成化育之能,其化育之功谁使其然?必定有一个无形像的天主可知矣。
⑵无形像之天主
这无形像之天主是甚么?即我中国尧、舜、汤、禹、文、武、周公、孔、孟一切圣贤莫不引人尊天、畏天、事天、法天、则天,“知我其天”,“获罪於天,无所祷也”,“天生德於予”,“天命之谓性”,口口言天,不一而足。这所言的天,不是这有形、有像之天,即《中庸》说“於穆不已”。天之所以为天,非天也,实指天之主宰而言。圣人所以教人敬天者,谓其天之主宰威灵洞达,临下有赫也。
4、天是天之主宰的省文
所以但称天而不天之主宰,是甚么缘故?这不过是省文之语法耳。就如如今人称万岁为朝廷。“朝廷”两个字怎么解说?朝廷者,宫阙耳。称朝廷,就是称那朝廷里头所居之万岁。所以说,以上所言的天,不是叫这有形、有像的天,叫的是无形、无像之主宰。就是如今家家所供天地牌位,当初古人也极有深意。上面写“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这叫人敬的不是天,不是地,教人敬的是天地真宰。真宰者,是天地真正主宰,这也是天地主宰之别名。
5、天主是《四书》《六经》中的上帝
我所言的天地主宰,不是别的,就是《六经》《四书》所称之上帝。《中庸》上“郊社之里 ,所以祀上帝也。”《孟子》说:“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书经》说:“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诗经》说:“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上帝是皇”,“明昭上帝”。《礼记》说:“五者备当,上帝是飨。”说天莫辩乎《易》,《易》为文字之祖,说“乾元统天,为君、为父”,又说:“帝出乎震”,紫阳氏解之曰:“帝者,天之主宰。”《诗经•大雅》又说:“上帝者,天之主宰也。”故简文而言称之为天主,天主之称更为深切简明矣。由此观之,“天主”二字是我中国经书固有之旧文,并非西国抄撰之新说。
三、天主是造物主
在西国,称天主谓“陡斯”。“陡斯”两个字怎么解?用中国的话解说,“陡斯”就是生天、生地、生神、生人、生万物的一个大主宰,谓其主宰天地万物也。因为这个大主宰他至尊无对,故称为上帝;因为他宰制群生,故称为天主;因为他搏挽万有,故称为造物。所以中国作文者,常常称为造物是也。所谓造物者,即造化天地万物也。前面我们讲天地是个大物件,安能脱的这造物者之功乎?况万物不能自成,必有所以造之者。如楼、台、房、屋不能自起,必要成之於工匠之手。天地既是个大物件,难道没有个造作他的么?所以说天地之先,有个造天、造地者。但造天、造地可不是人,人在天地之后,不在天地之先,故《易经》说:“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既然先有天地万物,然后才有人,如何说的这天地是人造的呢?且人造物件,必定要四样物件,才可以造得成。头一样要用材料、第二样要用样式、第三样要用家伙、第四样要费工夫。少了一样,就不能成一个物件。若是人造天地,往那里去取这样大材料?动甚么家伙才做的成?用多少年的工夫才造的完呢?我们看天地这样大,日月星辰这样光亮,万样的物件这样多,人的力量如何造的来?天地不是人造的,是谁造的呢?
四、天主无限全能
若论没有天地万物之先,并无别有物件,单单只有一个至灵的神之神。他是个无形无像纯神自立之体;他是无所从生,自有全智、全能、全善。他的体是无始、无终,是无所不在,是无所不知,常生常旺。自有万德、万福、万样美好,都是圆满无缺。论这个神之神,造化天、地、神、人、万物之能,他不用材料,不费心力,不动家伙,不费工夫。造化天地万物怎么成?命有就有、肯有就有,纯以无而化成万有。他自一命,则天、地、神人、万物就都齐备了,所以是叫做全能。因为他用他的全能造化天、地、神、人、万物,他自己掌管天、地、神、人、万物。他本来没个名字,没奈何称他个甚么呢?罢!称他个天、地、万物的主子罢,所以称个天主。天主不是别的,就是制造天、地、神、人、万物的大主宰,是天、地、神、人万物的大根源,是我们普天下的大朝廷,是我们普天下人的大父母,所以说我们普天下人人都该恭敬他。
五、天主是天下各国的上主
但天主的名字,各国各地方的人所称呼他都不相同。如我们中国的《六经》《四书》上称呼天主叫做上帝,也叫做天。读书的人作文称为造物,人家供的天地牌位上面写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这也是天主之别名;不读书的人管着天主叫做天老爷,又叫做老天爷。骚达子称呼天主叫做腾格理,满洲称呼天主叫做阿不戛阿真,回子称呼天主叫做俺拉,交趾国称呼天主叫做本头,大西洋称呼天主叫做陡斯。各国各处人的称呼都不相同的,我们也不能尽数。虽是各国的称呼不相同,到底人人都知道天地万物不过是一个天主。
六、天主名虽不同其实唯一
比方万岁也有许多的称呼,都不同。也有叫做朝廷,也有叫做皇上,也叫做皇帝,也叫做陛下,也叫做当今,也叫做圣上,里头的人也叫做主子。虽是各自的称呼不相同,到底人人都知道所称呼的不过是一个万岁,没有两个。所以说各处称呼天主虽不同,不过叫的是这一个天主。有人说天地极大,怎么有主子么?况且一家必定有个主,一家无主一家乱;一国必定有一个朝廷,一国无君一国乱。若是天地万物没个主宰掌管,这天地万物岂不乱了么?我们看天上的日、月、星、辰走动不错不乱,春、夏、秋、冬四时、八节、万物生灭俱各都不错乱,岂非明显天地万物有个主子掌管么?大概世界上没有一个无根的树,没有一个无源的水。既然草木有根,水有源头,难道天地万物不该有个根源主宰么?
七、天主是主宰不是神佛菩萨
但天地万物的主宰,可同不得那些神佛、菩萨、玉皇、老君、盘古。一切神佛、菩萨、玉皇、老君、盘古,他们都是生在天地之后,都从父母所生,不过是古时的人。他们生前不能造化天地万 ,死后不能掌管天地万物;活着不能保佑自己,死后不能保佑别人。就是拜他、供他、求他,都是把些有用之心置之於无用之地。我们该拜这天地万物的主宰是正理。
八、天主是至善不是神佛菩萨
况且天地的主宰又比不得佛、菩萨那么多,况佛有三十五佛、五十三佛、八十八佛、千佛万佛、恒河沙数佛、无量功德佛。若是贵重的东西,就不该有这许多。比方珠子、宝石如那山里的鹅蛋石头一般多,也就不值钱了。况一家止该有一个主子,一国止该有一个朝廷,若是有两个,这家国必定都乱了。一家一国不能容得两个主子,天地岂可容得这些主子么?天地若是两个天主掌管,一个天主要冬天、一个天主要夏天;一个天主要日头往这边走,一个天主要日头往那边走,这天地万物都不错乱了么?我们看这四时的变迁,百物的兴灭,都不错不乱。以此推论,天地万物的主宰止有一个,没有两个。
九、天主爱人为人造天地万物
有人问:这天地万物的主宰造化这天地万物为甚么事呢?天主造化天地万物,不为他自己用。天主是个纯神无形之体,自有万福、万乐,全备无缺,用不着这有形像的物件。天主造化天地万物,都是为我们人。
1、天主造天地万物
他造天,为盖我们人;造地,为载我们人;造日、月、星、辰,为照临我们人;生五谷、百果、六畜、禽鱼,为养育服事我们人。论天主造这天地万物给人享用,如父母爱儿女一般。父母置了房屋、地土、器具、家伙、金银、财物,然后交给儿女享用。儿女得了父母的家私,若不孝敬父母,就有大罪了。天主爱我们人也是如此。天主先造天、造地,就像给我们盖了这个一所大房屋一般。然后是这些飞禽、走兽、五谷、百果,矿洞、系 麻,都是预备下给我们人用的物件。
2、天主造人
天主造完天地万物然后生人:生一男,生一女。男名亚当,女名厄袜。配成夫妻,传生人类。我们如今普天下的人,都是从这两个人孳生出来的。我们普天下的人都是弟兄一般,都该相亲相爱,不该相争相害。所以《四书》上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天主立人为万物之王
天主生我们人为万物之灵、万物之尊、万物之贵,天主立我们人为万物之王。只有我们人去用物件,没有见物件用我们人。
十、人人都应当认天主
我们如今享用这天地万物,就相 承受了天主的家私一般。所以说我们普天下的人都该认天主,进天主的教,守天主的规矩,这才是知恩报恩,以爱还爱,情理当然之事。
1、不认天主不合天理
如若不认天主,不进他的教,不守他的规矩,必定就有大罪了。别且不说,天主给我们人用这样无限大恩,我们该当报。就是世间上大凡有些良心的人,受人一点小恩惠,必定想着也要报。就是扰人家一餐饭、吃人家一杯酒,也要说个多谢、说个扰。我们每日头顶着天主所造的天,每日脚踏着天主所造的地,每日口里吃的、身上穿的,我们的灵魂、肉身都是天主生的。我们连个多谢也不说,连个扰也不说,连认也不认得他,这真真的是岂有此理。
2、当拜天主,不该拜佛菩萨
如今有许多不明白的人,一听见说个天主教,他心里也不想一想“天主”两个字是怎么解说,他也不问一问天主是甚么。不但不来认天主,不但不来拜天主,他还心里就不喜欢,口里就说多少毁谤的话、讥笑的话。倒见那些佛、菩萨的虚像,他也不问一问佛、菩萨是谁,是那里的人,是甚么人,糊里糊涂的爬在地下就磕头;或就供他在家里,每日烧香礼拜。这样的人相个甚么?就相一个人把自己父母倒不理,每日打骂,搌 出去不孝敬。倒把一个不相干的外人,认他做乾老子、乾娘,请了家里去孝敬的一样。论天主生成化育、恩养扶佑我们人,真真是我们人的大父母。一切神佛、菩萨,他们都是别人家的祖宗,他与我们是不相干的人。他们又与我们不同姓,不同宗,不同地方,不相连;又不能加我们的福,又不能免我们的祸,又不能掌管我们的生死,我们何故敬他呢?我们的生死、祸福、吉凶、好歹、善恶、赏罚都在天主手里掌管,不在别人手里头。
第三节 天主是人的大祖宗
一、人应当恭敬赋人灵魂的天主
1、恭敬赋人灵性的天主是正理
况且儒教经上说:“惟皇上帝,降衷於下民,若有恒性。”这即是“天命谓性”之说。我们人之受性於天主,犹如这身形受之於父母。既然身形受之於父母,父母该当敬;我们人的灵魂受之於上主,这上主是赋我们人的灵性之大父,难道到不该敬他么?《书》上又说:“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临下有赫。”可见这上主是降殃降祥、临下有赫、操赏罚之权的大父、大君。一个人不孝於亲,不忠於君,世间未有不罚之者。况我们所孝的亲、所忠的君,都在上主照养鉴观之下,一个人慢其大君而不忠,弃其大父而不孝,岂不是不忠、不孝之极者哉?论这个恭敬天主之学,是众务之首先,是正学之根宗,是五伦之长,是伦之大伦,是我们人生天地之间头一件最重、最大、最要紧的事。以此推论,若是真真读书的人,真真明理的人,一闻得这个真实的道理,知道天主是人之大君、大父,再没有个不来恭敬天主的。
2、人应当恭敬天主而非菩萨
又有一种不明白的人,笑话我们奉天主教的人。他们说:“这些天主教的人都是尚奇、好怪,都是好新鲜。别人恭敬佛、菩萨,他们偏要恭敬个天主,要与别人不同,要与别人异样,故意要那样古怪的。”如今我们请教问一问:“一个孝敬父母、恭敬朝廷,这也算得古怪事么?”你必竟说不是古怪事,都是该当的。既然孝敬父母、恭敬朝廷是该当的,天主是我们人的父母的父母、朝廷的朝廷,我们恭敬他倒算是古怪,你们不恭敬他倒算是该当,这样话岂不是悖理之言么?论理,一个人恭敬佛、菩萨倒是真真古怪的事。佛菩萨他都是人家的祖宗,他们又不知道他的姓名,算得是不认的他。一个人见了不认得的人就磕头,这岂不算得是最可笑、最古怪的事么?可怜如今的人不过渐染成风,习而不察之故耳。又有一样牛心的人说:“我们人的心好就是了,我们行善就是了,那里在认天主不认天主,那里在进教不进教呢:”
二、人应当认天主为人的根源
1、天主是人的大祖宗
我们如今问,人的心在那里长着?必竟说在身子里面;身子是那里来的?是父母生的;父母是那里来的?是祖宗生的;祖宗又是祖宗生的,尽着往上数,数到那开天辟地的时候,前面讲不过是两个人;这两个人是那里来的,是天主从无中生出来的。这样说,可见天主是我们人的起头的大祖宗,天主算得是我们人心的根。
2、人应当与天主相连
若是一个人不认天主,不倚靠天主,不与天主相连,这个人的心就是个没有根的心了。没有根的心,还算得是好心么?比方一棵树、一棵花、一棵庄稼,没了根,也就开不得花,也就结不得子儿了,就算得是死的了。况且,但凡福德美好,皆出於天主。天主是万德、万善、万美好之根源。若是我们人要作真好心人,要作真善心人,必定先要认天主。认了天主之后,那善德美好才是成实的,不然就是虚假了。我们再说个比方:比方一个人在外人面前谦让、和睦、施舍、忍耐,件件都好,各样善事都肯作,止是单单不认自己生身的父母,这样的人就算不得好人了。因为父母是我们肉身的根本,一个人绝了自己肉身的根本,空在别人面前好中甚么用呢?天主是我们灵魂肉身的大根本,我们若是绝了不认他,那些好心、好事都是不中用的了。所以《易经》说:“天者,善之长。”且天主是善德之根源,又是我们的大父母,是我们不得不认的。有人说:“我们人各人有各人的父母所生,与天主甚么相干?怎么说天主是我们的父母呢?”
三、天主生人肉身且造人灵魂
1、生人肉身之能在乎天主
虽然我们各人有各人的父母所生,大概生人的能不在我们人。若是生人的能在人,这世间上就不该有那没儿女的了。为甚么成胎、不成胎,都不得知道?成胎之后是男、是女又不得知道?若果是人的能,人要生几个儿女,就生几个儿女;要生,止要生聪明、伶俐、标致的,就不肯生愚蠢的了。为什么人要生儿子,偏生出女儿来?更有没儿女的人,这是怎么说呢?可见生人的能不是人的能。是谁的?是天主的能。天主不过用父母的精血,成人的肉身。就是造成人肉身的能,也是天主的能。
2、生人灵魂之父母是天主
天主不但造成人的肉身,而又赋给人一个灵魂。我们人外面是肉身,里面有灵魂。肉身是父母所生的,肉身原是泥土,所以后来要死,还要成灰变土。灵魂不是父母所生的。父母是有形像的,人止可以生有形像的肉身,不能生这无形像的灵魂。灵魂是无形像的神体,有个无形像的神父母。是谁?就是天主。天主生人灵魂,与人肉身相合,这个人是个活人。若是灵魂与肉身相离开,这个人就是个死人了。我们肉身有死,灵魂不死。
3、人的灵魂不死与草木禽兽不同
人的灵魂不死,可比不得禽兽、草木的魂,死了就都散灭了。草木的魂是生魂,能扶草木生长、开花、结子,但不能知觉运动。若是砍断、枯稿 了,他的魂就都散灭了,所以叫做下等散灭的生魂。禽兽的魂是觉魂,因为禽兽能知觉运动,但不能推论道理,辩别好歹。若是人杀了他,他出了血,他的魂也就散灭了。因为知觉之事,依赖身形,身形已丧,其魂即时消灭了,所以叫做中等散灭的觉魂。
四、人的灵魂不散不灭,都是天主新生
惟有我们人的灵魂是上等的灵魂,与天神相品,是个永远不散灭之神体。在肉身的里头是活的,出离了肉身外头仍旧还是活的。所以能推论道理,辩别好歹,分善恶,识邪正,以故然知由然,以由然知所以然,原是虚灵不昧,具众理以应万事之本体。就是学《大学》所称“明德”“明命”是也。有人问:“人的灵魂不散不灭,将来肉身死了,灵魂可往那里去?”我们人的灵魂不灭,不可妄信那和尚们说托生轮回的话。若果人死了还去托生人,这世间上的人就该有数儿了。当先是多少,到如今还该是多少,连一个也不该多,连一个也不该少,除非是死一个,托生一个。为甚么先前人少,后来人多呢?况开天辟地的时候,不过是两个人。他两个人还没有死,他们就生出儿女来。他们这个儿女又是谁来托生的呢?我们该慢慢想一想;我们人先前少,后来多,都是那里来的?都是天主新生的、现生的,不是托生来的。我们人都是天主所命之性,时时命性,时时而生,是上主生生不已之道,没有个断了的理。
五、天主生人如同五谷新生而非托生
论天主生人比五谷一般,今年春天一粒种下去,秋天长出一穗子来;明年一穗子都种下去,就长几升。几升长几石,愈种愈多。尽着种,尽着长,难道今年的米是旧年的饭托生的么?都是谷粒里头新生的。今日井里的水是今日新生出来的,不是昨日的水又倒进井里去的。今年树上的花儿、果子都是今年新生的,不是旧年的花儿、果子从新又在树上了。万样的物件都是新生,难道我们人到 要托生么?
六、天主生人是造新人而非托生
1、天主全能
况且天主是全能,若是用人托生人,天主就不是全能了,连人的能也不如了。比方一个人,他不会做那样的东西,你向他要,就不能够了。他自做得上一个来,你尽着叫他做,他尽着会做,没有个先前巧,后头倒拙了的理。难道天主先前巧,会造人;后头倒拙了,不会造人了不成?重新又用那旧人去做新人,也有这样的理么?
2、托生乱伦
果如人死了还去托生人,这世上的人连婚配的理也不敢行了。男人也不敢娶女人,女人也不敢嫁丈夫了。倘是前世的父母托生来的,这怎么得知道呢?或是尊长、大人、先生、长辈、同姓不为婚,何况小犯上?世间至恶莫过于强盗,强盗杀人、图财、奸淫人家的妇女,各样恶事都肯作,但他也不肯以母为妻,以父为子。既是强盗不为的事,天主至仁、至慈、至公、至正,岂肯倒叫人这样胡行么?
第四节 天主以天堂地狱赏善罚恶
一、批驳托生之说
1、托生之说不合伦理
有人说这轮回道理不是天主所定的,是佛菩萨他们留下的规矩。适才我们说:强盗至恶,也不肯叫人作这大伤伦理的事。佛菩萨叫人托生轮回,叫人家的儿子去配自己的娘,叫人家的父母又给自己的儿女作儿女,叫人这样逆施倒行、蔑伦害理,岂不比强盗更惨、更恶么?这样人,我们还该敬他么?
2、托生之说是自欺欺人
至论人不托生人,也不托生畜生。若是人去托生畜生,难道天主叫人吃娘老子的肉么?穿娘老子的皮么?叫人骑着父母在街上走,也该有这个理性么。就是和尚说托生,和尚先就不信有托生。和尚若信有托生,和尚也不该骑马骑驴,念经拜忏,连鼓也不该打了。鼓是牛皮做的,定不得是他前世里祖宗父母变了牛,剥了皮,做了鼓。他每日拿锤子打,这如何使得?论理,和尚连皮草也不该用、丝绵也不该穿,但凡粘着有一些牲口的气儿的东西,都不该用。为何和尚也穿丝绵,用皮草,念经打鼓,骑牲口?可见和尚先不信托生,倒叫别人信托生,岂不是卖狗悬羊,撒谎哄人么?
3、托生之说是骂人为畜生
这托生的话不但是撒谎哄人,也算得是骂我们人。和尚说:“你们不可吃肉,你们都吃的是你娘,都是你老子的肉。”你吃他八两,后来必定要还他半斤。一个人骂我们是猪、是狗、是畜生,我们还要恼;骂着祖宗父母变猪、变狗,人都点头说是,信以为真,这不是个傻子么?这样话,但凡有些灵性儿的人,不但不该信这托生的话,还该恼他这样的话才是。
4、托生之说没有凭据
若是人吃了牲口的肉,还要去托生牲口填还他,人在世上不知吃了多少猪肉、羊肉、鸡、鹅、鸭子。一块鱼子几百几千,一口吃在肚子里去,若是都要挨着头儿还起来,就是多少万万年也就还不清了。连那些久修的和尚、吃斋的老道都脱不过。虽是他从他娘的胎胞出来,总没有吃着一点荤腥,难道他就没有踏死个蚂蚁、打死个苍蝇?岂有大命该还,小命儿就不该还了么?这样说起来,世界上不满一百年,连一个人也都没有了,都去变牲口去了,把个世界都变了禽兽的世界了。这世间的人都该一日一日少了才是,不该多起来。我们看如今的人日日到多将起来了,不得少了,可见不像个托生牲口的凭据。总是佛教说托生的话,都是撒谎哄人,我们不该听信他。
5、人不托生也不见阎王
我们人没有前生,没有后世,不过是这一世。好也是这一世,不好也是这一遭。死了灵魂离开了肉身,且又不去见阎王。查一查阎王,都是有姓、有名、有生日、有死日,这不是人么?既然阎王是个人,当先谁管他的生死来,后来才轮着他管别人的生死呢?前头若有管阎王的生死的阎王,可又往那里去了呢?前面我们也讲过人管不得人的生死,大概管生死的不在生死的里头。在生死的里头,管不得人的生死。比方朝廷是设立刑法的,他不在刑法的里头。所以说阎王也是个人,他也在这生死的里头,如何管的人的生死呢?故此说我们人死了,不去见阎王。有人问:我们人的灵魂不散、不灭,又不托生、又不轮回、又不去见阎王,后来我们死了,灵魂到底往那里去呢?
二、人死之后接受天主审判
论我们普天下的人,不论在教、不在教的,肉身一死之后,灵魂离开肉身就到天主台前审判。天主台前在那里?天主是个神体,通透天地万物之内外,是无所不在。人的灵魂一离肉身,肉身的外面就是天主台前,就审判他一生的善恶。若是这个人在世上认天主,进教守天主的十戒规矩,克己复理,忍耐吃亏,作好人至死不变,这样的人算是天主的良臣孝子,天主就赏他的灵魂升天堂,享永远的福。若是人在世上不认天主、不进教,或是进了教不守天主的十戒规矩,不作好人,天主罚他的灵魂下地狱,受那永远的苦。有人说:你适才讲的这些道理,都是引证吾儒的经书,句句都是实理,使人听之无不心悦诚服。怎么忽然讲起天堂、地狱来?这吾儒可就不信了。然则,我们读书的人不信天堂、地狱,是甚么缘故?因为这天堂、地狱是佛教荒唐怪诞不经之谈,况我儒教经书并无天堂、地狱之名,所以儒者都不信。
三、君子当信天主以天堂地狱赏善罚恶
虽然儒教的经书没有明言天堂、地狱,其中大有包函。如《诗经》周公赞文王之德,作《大雅》说:“文王在上,在帝左右。”又“殷多哲王在天”、“三后在天”、“乃命于帝庭”。尧之华封祝辞“乘彼白云至于帝乡”。如这“在天”、“在上”、“在帝左右”、“帝庭”、“帝乡”,非天堂而何?有人说:若是这样讲像个天堂,但没有地狱。殊不知,有天堂则必有地狱。盖有善则必有恶,有赏则必有罚,这是对待的道理,这是个不言之表。如“文王在上”、“在帝左右”,难道桀纣也在上、也在帝左右不成?然则天堂、地狱是甚么?是上主之赏罚。大概赏属於仁,罚属于义。若是读书的人不信上主有天堂、地狱之赏罚,即是不信上主有仁义。不信上主有仁义,这就不是君子了。
四、佛教与天主教的天堂地狱说比较
1、天主公道必以天堂地狱赏罚人
况一家的主子,必定有个赏罚;若是没个赏罚,就是个糊涂的主子。一国的朝廷,必定有个赏罚;若是没个赏罚,这一国必定都乱了。天地的主宰,若是没个天堂、地狱赏罚人,这世上的好人岂不白白的吃亏了么?恶人都得便宜了么?人人都常说天主公道,这个公道在那里呢?以此推之,天主必定有个天堂、地狱赏罚人。
2、佛教天堂地狱与天主教名同实异
因为佛教说的话,大概都是荒唐怪诞的言语,所以读书的人都不信他。因先听见佛教讲天堂、地狱,如今又听见天主教讲天堂、地狱,若不用心辩别,就当作一样了。岂不知天教与佛教所讲天堂、地狱不过名字相同,而其实大不相同。
3、天堂地狱非佛教本意
况且如今的人他还竟不知道这个天堂、地狱之说,其实不是佛教自己本来所有的。佛教他以明心见性为本。明了心,见了性,成佛之后,不过捻花微笑。不立善恶之像,不立祸福之门,不过喝棒交作,立地成佛。依此所论,既然佛教不立善恶之像,不立祸福之门,这天堂、地狱是赏善罚恶之事,与他立教的本意大不相同,如何算得是他自己本有的?
4、佛教剽窃了天主教天堂地狱说
且佛教是杂糅成教,不论是谁家的言语,他们都赖了去算他家的了。因佛生之地相近大西国,佛将天主古教的天堂、地狱剽窃了去,又搀上他的《六道轮回》,不过他的私意耳。所以说佛教之天堂、地狱,乃宝玉大弓之窃。
五、佛教天堂说与天教不同
1、佛教的天堂观
况且佛教所讲之天堂、地狱,与天教所讲大不相同。佛教讲天堂,叫做天人小果。一个人升了天堂作天人,在天堂上还吃好东西,穿几厘儿重的衣服,走动还坐车、坐辇,但是天福已尽,仍堕六道轮回。这样说,升天堂的人就不快乐了。他们过了一日,必定忧闷一日。他们必定说不好,又少了一日了,又与那六道轮回又近了。他们在天堂每日忧愁、害怕,没有一些儿快乐,如何叫的是天堂?且是既得之,又失之,不为我有。比方一个东西给了我,又从新要了去,到底算不得我的。所以说佛教讲的天堂,不满人的心,而又不合理,怪不得读书的人不肯信。
2、天主教的天堂观
⑴天主教的天堂之美
惟我天教所讲天堂,所造赏善永远真福之天堂,在九重华天之上。极光明、极宽大、极齐整,美妙无穷。叫做无夜之昼,叫做太平城,叫做天乡,叫做乐地,又叫做圣城。论天堂的美好光景,是我们人的口说不上来的,甚么缘故?因为天堂的美好都是我们人的眼睛从来没有看见的,耳朵从来没有听见的,心思从来没有想到的,这世间上也无物可比。若要有得比,也就算不得天堂了。
⑵升天堂的人之福乐
论升天堂的人身体的光亮,比日头更光数倍。其轻快无比,几百千万里,呼吸之间就到了。其细微之通透,穿坚透实,毫无阻难,水火刀枪不能伤,寒暑病疾不能侵。同众天神、众圣人同伴为侣,永远享福。虽是过了几千万万年,还是初起头的一般,永无终尽。总说,天堂的快乐就把那世间上、普天下所有的快乐、并那些人人聪明想出来的各样的奇乐,都归在一个人的身上,也比不得天堂的福乐一丝一毫。所以说天堂之乐比不得。
六、佛教地狱说与天教不同
1、佛教地狱观
至论地狱,佛教所讲的地狱与天教大不相同。